1992年至1996年,吕楠在中国十个省市拍摄了三部曲的第二部《在路上》。这期间,吕楠接触过的教堂超过百座,但他却把重点放在了日常生活中教友是如何践行爱和信仰的——那才是教友心中的教堂。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人内心的神性与日常生活是融合在一起的。这是一个磨炼的历程,通过现世的福与祸对他们的考验,人在向上确立自身价值的过程中发现并关照自身的光亮。
##一直以来都觉得天主教是西方的宗教,所以当这么多中国的信众被展现出来的时候觉得冲击很大,照片里的中西元素的结合。把日常的宗教活动拍得严肃认真。
评分##艺术是吕楠的宗教,而借由他的宗教我们可以看到那些美好的虔诚。
评分##2021.11.06//:永光照.
评分##网络-图片
评分##21.12.18 首都图书馆中文库本室 81岁的李湖,五年前为自己造了一口棺材。“棺材是装我臭肉身的小屋,”李湖说,“灵魂教给天主。”棺材的一侧写着:“我信肉身之复活。”另一侧写着:“我信灵魂之永生。”
评分##看到了深沉、看到了忧伤,还有神圣,恐怕只有去过那些地方才能更确切地感受到那精神的意境。
评分##2021.11.06//:永光照.
评分##有几张图片里老百姓家里家徒四壁,让我想起了布努埃尔的《无粮的土地》,然后我就在想穷成这样了,还信教?后来我转念一想,或许正是因为穷成这样,精神才更需要有所寄托吧!有几张图片格外震撼,那座废弃的教堂内景,感觉比Beijing的东堂西堂还要大!一位老妇人拿着念珠双掌合十,太有神性了!要注意摄影师给图片的配文,对更进一步理解图片太有帮助了!
评分##21.12.18 首都图书馆中文库本室 81岁的李湖,五年前为自己造了一口棺材。“棺材是装我臭肉身的小屋,”李湖说,“灵魂教给天主。”棺材的一侧写着:“我信肉身之复活。”另一侧写着:“我信灵魂之永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