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事业单位面试基础知识(2) 节面试基本情况介绍(2) 一、面试的概念(2) 二、面试的本质(2) 三、面试的构成要素(2) 四、面试的测评要素(3) 第二节面试的考查形式及题型(7) 一、结构化面试(7)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12) 第二章上海市事业单位面试解读(18) 节面试政策介绍(18) 一、招考形势(18) 二、面试组织实施(18) 三、面试形式(18) 四、面试人选确定(19) 五、总成绩计算方式(19) 第二节命题规律分析(19) 一、试题整体分析(19) 二、试题命题规律(20) 第三章上海市事业单位面试备考指南(24) 节注意面试礼仪(24) 第二节把握复习重点(27) 第三节调整面试心态(28) 第四节规范言语表达(29) 章时政类问题(32) 节时政类问题概述(32) 一、题型概念(32) 二、题型分类(32) 三、答题思路(32) 第二节社会现象类(32) 一、题型简介(32) 二、思路点拨(33) 三、真题精讲(36) 四、强化训练(37) 第三节公共政策类(39) 一、题型简介(39) 二、思路点拨(39) 三、真题精讲(42) 四、强化训练(44) 第二章动机类问题(46) 节动机类问题概述(46) 一、题型概念(46) 二、题型分类(46) 第二节动机类问题答题策略(47) 一、思路点拨(47) 二、真题精讲(51) 三、强化训练(53) 第三章活动类问题(54) 节活动类问题概述(54) 一、题型概念(54) 二、题型分类(54) 三、答题思路(54) 第二节调研类(57) 一、题型简介(57) 二、思路点拨(57) 三、真题精讲(59) 四、强化训练(60) 第三节宣传类(61) 一、题型简介(61) 二、思路点拨(61) 三、真题精讲(64) 四、强化训练(65) 第四节会议类(66) 一、题型简介(66) 二、思路点拨(66) 三、真题精讲(69) 四、强化训练(70) 第五节培训类(71) 一、题型简介(71) 二、思路点拨(71) 三、真题精讲(73) 四、强化训练(73) 第六节接待类(75) 一、题型简介(75) 二、思路点拨(75) 三、真题精讲(77) 四、强化训练(78) 第七节制订方案类(79) 一、题型简介(79) 二、思路点拨(79) 三、真题精讲(80) 四、强化训练(80) 第四章管理类问题(82) 节管理类问题概述(82) 一、题型概念(82) 二、题型分类(82) 第二节突发应急管理类(82) 一、题型简介(82) 二、思路点拨(83) 三、真题精讲(88) 四、强化训练(89) 第三节时间管理类(91) 一、题型简介(91) 二、思路点拨(91) 三、真题精讲(92) 四、强化训练(93) 第五章人际类问题(94) 节人际类问题概述(94) 一、题型概念(94) 二、题型分类(94) 三、答题思路(94) 第二节处理与领导的关系(96) 一、题型简介(96) 二、处理原则(96) 三、真题精讲(98) 四、强化训练(98) 第三节处理与同事的关系(99) 一、题型简介(99) 二、处理原则(99) 三、真题精讲(100) 四、强化训练(101) 第四节处理与下属的关系(101) 一、题型简介(101) 二、处理原则(102) 三、真题精讲(102) 四、强化训练(103) | 第五节处理与群众的关系(104) 一、题型简介(104) 二、处理原则(104) 三、真题精讲(105) 四、强化训练(105) 第六节处理与友的关系(106) 一、题型简介(106) 二、处理原则(106) 三、真题精讲(107) 四、强化训练(107) 第六章哲理类问题(109) 节哲理类问题概述(109) 一、题型概念(109) 二、题型分类(109) 三、答题思路(109) 第二节名言俗语类(109) 一、题型简介(109) 二、思路点拨(110) 三、真题精讲(113) 四、强化训练(114) 第三节哲理故事类(116) 一、题型简介(116) 二、思路点拨(116) 三、真题精讲(119) 四、强化训练(121) 第四节原理效应类(122) 一、题型简介(122) 二、思路点拨(122) 三、真题精讲(123) 四、强化训练(124) 第七章言语类问题(126) 节言语类问题概述(126) 一、题型概念(126) 二、题型分类(126) 三、答题思路(126) 第二节演讲(127) 一、题型简介(127) 二、思路点拨(128) 三、真题精讲(131) 四、强化训练(132) 第三节情景模拟(133) 一、题型简介(133) 二、思路点拨(133) 三、真题精讲(135) 四、强化训练(137) 第四节串词编故事(139) 一、题型简介(139) 二、思路点拨(139) 三、真题精讲(140) 四、强化训练(141) 第八章特殊形式类问题(143) 节材料题(143) 一、题型简介(143) 二、思路点拨(144) 三、真题精讲(147) 四、强化训练(152) 第二节漫画题(157) 一、题型简介(157) 二、思路点拨(158) 三、真题精讲(159) 四、强化训练(160) 章面试实战作答技巧(162) 节面试审题指导(162) 一、审题失误常见表现(162) 二、面试中的陷阱题(164) 三、审题方法指导(166) 第二节面试答题指导(168) 一、观点明确(168) 二、层次清晰(169) 三、立意高远(171) 四、内容丰富(172) 五、重点突出(172) 六、措施得当(174) 第二章历年面试真题演练(175) 一、2017年7月19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事业单位面试真题(175) 二、2017年7月22日上海市金山区事业单位面试真题(176) 三、2017年7月23日上海市松江区事业单位面试真题(178) 四、2017年7月24日上海市松江区事业单位面试真题(179) 五、2016年6月8日上海市闵行区事业单位面试真题(180) 六、2016年6月13日上海市宝山区事业单位面试真题(182) 七、2016年6月14日上海市普陀区事业单位面试真题(183) 八、2016年12月15日上海市虹口区事业单位面试真题(184) 九、2016年6月16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事业单位面试真题(186) 十、2016年6月19日上海市崇明县事业单位面试真题(187) 十一、2016年6月20日上海市松江区事业单位面试真题(189) 十二、2015年4月18日上半年上海市虹口区事业单位面试真题(190) 十三、2015年5月16日上午上海市属事业单位保密局面试真题(192) 十四、2015年5月19日上半年上海市属事业单位面试真题(193) 十五、2015年12月19日上海市静安区事业单位面试真题(194) 十六、2015年12月22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事业单位面试真题(196) 十七、2015年12月28日上海市普陀区事业单位面试真题(198) 十八、2015年12月29日上海市宝山区事业单位面试真题(199) 十九、2015年12月30日上午上海市宝山区事业单位面试真题(201) 章2017年国家大政方针解读(204) 节shijiuda报告解读(204) 第二节“”高峰论坛关键词解读(211) 第二章面试热点专项解读(217) 专题一xijinping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17) 专题二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219) 专题三推动容错与问责合力并举(221) 专题四授权证人微信作证,司法便民又一创举(223) 专题五游戏防沉迷需要多方合力(224) 专题六城市人才落户,打造人才高地(226) 专题七提升文化软实力,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227) 专题八别让“空巢青年”感到孤单(229) 专题九推广共享快递盒,转型“绿色物流”正在路上(231) 专题十环保督查,强力整治“散乱污”(233) 专题十一水污染防治法新增四大亮点(234) 专题十二向问题地图说“不”(237) 专题十三IP电影:粉丝经济下的冰与火(238) 专题十四中国已成移动支付(241) 专题十五信息安全不能止于“隐私面单”(242) 专题十六社会办医如何走出“困境”(244) 2018年上海市事业单位面试面授课程体系(247)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248) |
《中公版·2018上海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辅导教材:面试一本通》在编撰过程中,始终坚持“突出实用性和有效性”的原则,在体例编排上,做了很多精心设计。具体特色如下:
,深刻剖析考情特点,准确把握面试趋势。2018上海市事业单位《面试一本通》对上海市事业单位的面试的基本政策、历年真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综合分析,全面阐述面试政策,深入分析上海市面试特点,准确解读命题规律,科学预测考试趋势,帮助考生把握上海省面试考情,高起点备考,占得先机。
第二,2018上海市事业单位《面试一本通》革新了传统教材结构,依据事业单位面试题型特点重新编排,以透析八大重点题型的答题思路为导向,以传授实用的面试应答策略为宗旨,使考生真正夯实应对面试的理论基础和认知基础,使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方面与所报考岗位相匹配,助考生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在继承中创新答题思路,在顿悟后脱颖而出。
《中公版·2018上海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辅导教材:面试一本通》共包含四篇内容:
篇为上海市事业单位面试基础篇。该篇为考生介绍事业单位面试基础知识、上海市事业单位面试解读以及上海市事业单位面试备考指南。
第二篇为结构化面试专项提升篇。主要为考生介绍事业单位结构化面试相关知识,依据上海市事业单位面试解读,从题型简介、思路点拨、真题精讲、强化训练等角度为考生讲解时政热点类问题、动机类问题、活动类问题、管理类问题、人际类问题、哲理类问题、言语类问题以及特殊形式类问题。
第三篇为面试真题实战突破篇,本篇包含面试实战作答技巧和面试真题演练,帮助考生结合真题,消化、巩固理论知识。
第四篇为面试热点储备篇,为考生解读2017年国家大政方针,同时从专题解读和热点链接等维度为考生讲解“xijinping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城市人才落户,打造人才高地”等十六个面试热点专题,帮助考生丰富知识储备。
篇
上海市事业单位面试基础篇
节面试基本情况介绍
一、面试的概念
面试是以面对面交谈为基础,通过精心设计,在特定情景下由表及里的测评考生知识、经验、能力等与职业相关的综合素养的活动,是一种专门针对考生能力素养进行考查的人才测评手段。在面试中,考生需要在既定的时间内,将自身长期形成的,与职业相关的特质、能力和素养充分展现给考官,以彰显与报考岗位的匹配度。
公职考试面试是为国选才的一种形式,要求考生站在公职人员的立场上,运用科学发展观与政府主流语言,以公职人员思维,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三分钟的语言表达艺术。
二、面试的本质
面试的本质,就是“能岗匹配”。无论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企业面试,zui终考核的是面试对象是否具备岗位需求的相应能力,是否能够履行相应职责。
自2002年起,我国公职类考试日趋成熟化和规范化。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公职类考试大量借鉴国内外知名和的人才测评模式,与时俱进,适应变化。公职考试面试的命题也逐渐从知识性考查转向能力性的考查。秉承“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才原则,摆脱了以往依托于固化的、套路化的测评内容,着重挖掘考生的思维力、创新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走素质考查的道路,考试内容、方式向考查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过渡。因此,公职类考试已不再是考试型人才的天堂,其更青睐于各项综合素质的考生,这种考试模式的转变既是未来公职类考试,尤其是面试命题的大趋势,更是对考生备考的一次挑战。夯实理论基础,提升政治素养,端正三观,有针对性地丰富自身实践经验,从中总结、学习并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与具有个人特色的工作风格,才是在新形势下从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
三、面试的构成要素
面试的构成要素,是指构成面试的一些基本bi要因素,这些要素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的有机结构是面试活动成立的前提条件。在不同的面试活动中,这些要素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是不同的。合理地分配这些要素,是做好面试工作的基础。
(一)面试目的
面试目的,是指面试想要达成的目标、希望实现的结果。在事业单位录用考试中,面试的目的是从职位要求出发,实现对考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测评,选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二)面试内容
面试内容也叫测评项目或测评要素,指面试需要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内容。在面试时一般把考生的素质结构划分为许多具体的素质指标,施测时,只选择部分重要的和相关的素质进行测评。
(三)面试试题
面试试题主要指面试考官向考生提出的各种不同的行为要求。面试方法不同,提出的要求也不同。在自由面试中,这种要求表现为“随意的话题”;在结构化面试中,这种要求表现为精心设计的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在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中,它表现为“讨论的议题”;在情景模拟测评中,试题则表现为具体问题情境中的各种要求;在文件筐测验中,试题又往往表现为一堆待处理的文件,需要考生根据题目限定的条件与要求,做出zui佳选择。
(四)面试考生
考生是面试试题的直接承受者。在面试中,考生通过对面试试题的“反应”作答,达到被测试的目的。
(五)面试考官
面试考官是面试的直接组织者,在面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面试考官的素质对面试结果有很大的影响。面试考官的任务是提出问题,了解考生在面试中的行为表现并进行评价。
(六)面试时间
面试时间是面试活动在时间维度上的体现。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面试的时间越长,面试结果的可信度越高。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面试时间不可能太长。
(七)面试考场
面试考场是面试活动在空间维度上的体现。面试考场的布置是面试实施效果的关键,面试场地的大小、考官与考生位置的安排、光线的明暗以及噪声干扰等问题对面试都有一定的影响,这些都是布置面试考场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八)面试评定
面试评定是指面试考官利用事先拟定的测评标准,根据考生的行为表现对其相关的素质进行评分或评价。
四、面试的测评要素
考生具备了与报考岗位的zui高匹配度,即具备了“任职资格”。任职资格是指为了保证工作目标的实现,任职者bi须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个性等方面的要求,它常常通过胜任职位所需的学历、、工作经验、工作技能、能力等加以表现,也称胜任素质(Competency)。公职类考试面试中的胜任素质,即现行公务员录用面试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面试中常设的九项测评要素,包括综合分析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的意识与技巧、自我情绪控制、能力、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以及举止仪表。
(一)综合分析能力
1.一般定义
综合是在头脑中将事物的各个部分或各种特征联合为整体。分析则是在头脑中将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综合和分析在思维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思维的智力操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职人员的日常工作中,经常涉及对问题的宏观理解把握和事物间矛盾关系的理解,综合分析能力十分重要。
2.操作定义
对事物从宏观方面进行总体考虑;对事物能从微观方面对其各个组成成分予以考虑;能注意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部分之间的有机协调组合。
例如:对于加强社会管理,有人说要依法行政、强化法治;也有人说,应该以人为本、提高服务。对此,你怎么看?
【中公专家解读】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看考生能否结合当前社会管理的现状去论证观点,合理分析当前社会管理中的问题或难点,并提出较为完善的解决问题的手段。对于当前社会管理中的问题,可以从“人治思想束缚法治建设”“管控思想严重,服务意识淡薄”“利益表达机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等方面进行分析。在论述如何加强社会管理时,可结合题中的加强社会管理的手段进行论证,将依法行政、强化法治,以人为本、提高服务相结合,整体从转变社会管理观念、强化依法行政、完善提高服务等方面提出较为全面的对策。
(二)言语表达能力
1.一般定义
针对不同的听众采取不同的语言方式、风格,将自己的思想明白无误地、清晰有条理地表达出来,让听众接受并能引起反响的能力。
2.操作定义
理解他人的意思;口齿清晰,具有流畅性;内容有条理,富于逻辑性;他人能理解并具有一定的说服力;用词准确、恰当、有分寸。
例如:在听证会现场,反对者和支持者发生了激烈争吵,现场秩序混乱,你作为主持人,该怎么办?请现场模拟。
【中公专家解读】
本题主要考查言语表达能力,答题时,考生要充分分析自己在题目当中的身份定位和题目中所设置的听众的特点,以符合情境要求的语言方式来表达。就这道题目而言,在听证会这个特定的场合,考生身份设定为主持人,要求考生在这种场合做相关的发言。这就需要考生结合自己的身份在此种情境下,明确三项内容:一是语境,说话的场合和情境;二是角色,自己的身份和对方身份;三是话题,清楚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
(三)应变能力
1.一般定义
在有压力的情况下,思考、解决问题时能够迅速而灵巧地转移角度、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处理。
2.操作定义
有压力状况;思维反应敏捷;情绪稳定;考虑问题周到。
例如:你辖区内部分居民饮用了某品牌的桶装饮用水,出现了腹泻,甚至有人因此住院。有网友质疑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管不力,媒体也跟进报道,网站纷纷转载。假如你是该辖区食药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领导让你去解决,你怎么处理?
【中公专家解读】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的应变能力,同时也涉及对考生组织协调能力的考查。作为食药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面对不良的社会舆论可能损害单位形象的情况,应当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态恶化,冷静将事情妥善处理。具体而言,要做好如下事项:一是稳定辖区居民情绪,并联系媒体向出现腹泻、入院的居民了解具体情况、调查事件发生的原因;二是根据调查情况公开调查结果、澄清事实,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将事情妥善处理。
(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
1.一般定义
对自己、他人、部门的活动做出计划、排出日程、调配资源,并对冲突各方的利益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协调。
2.操作定义
依据部门目标,预见未来的要求、机会和不利因素,并做出计划;看清相互依赖的冲突各方之间的关系;根据现实需要和长远效果做出适当选择;及时做出决策;调配和安置人、财、物等有关资源。
例如:单位要组织“阳光政务热线”活动,准备邀请领导与相关专家在线向广大群众进行政策解读和答疑。此次活动性较强、受众广、突发状况可能较多,如果领导让你牵头开展这项活动,你会怎么做?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