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届政府究竟会制定什么样的改革方案,继续保持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实现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的跨越。这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因为它不仅关系到中国的未来走向和全球经济地位,也关系到每一位和中国息息相关者的经济利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过深入研究和讨论,为下一步改革提出了简称为“383”方案的改革设想。这一方案提出了着力推动完善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创新企业体制的三位一体改革思路。在此思路指导下,设计了八个重点领域的改革,这个八个领域包括行政管理体制、垄断行业、土地制度、金融体系、财税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体制以及对外开放。最后,针对这八个改革领域设计了三组关联性较强的改革组合,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同时对改革的时间安排提出了三阶段推进建议。
对关心中国经济改革的众多读者来说,《新一轮改革的战略和路径》是把握中国未来10年改革方向不可或缺的指南。
##一般般
评分##“作为全球化、经济发展和政治经济学领域最有思想和远见的学者之一,丹尼•罗德里克早在21世纪初就提出了“全球化不可能三角”,预判了当下的现实。在《贸易的真相》中,他着眼于一个多元化的世界经济,用一以贯之的逻辑,冷静分析曾备受推崇的“超级全球化”如何扩大收入不平等、导致过早去工业化、加剧国内社会分裂、威胁金融稳定。该书不仅澄清了关于贸易的种种谬误,还深入探讨了全球化和民族国家、全球治理和国内治理、技术革命和工业化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强调思想观念的创新可以扩大政策选择空间,突破既得利益束缚,重建理性的世界经济。”
评分##“作为全球化、经济发展和政治经济学领域最有思想和远见的学者之一,丹尼•罗德里克早在21世纪初就提出了“全球化不可能三角”,预判了当下的现实。在《贸易的真相》中,他着眼于一个多元化的世界经济,用一以贯之的逻辑,冷静分析曾备受推崇的“超级全球化”如何扩大收入不平等、导致过早去工业化、加剧国内社会分裂、威胁金融稳定。该书不仅澄清了关于贸易的种种谬误,还深入探讨了全球化和民族国家、全球治理和国内治理、技术革命和工业化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强调思想观念的创新可以扩大政策选择空间,突破既得利益束缚,重建理性的世界经济。”
评分##作者认为目前社会更需要狐狸型学者(有许多相互竞争且不兼容的想法)而非刺猬(有坚定的大一统观点),他也是从多元化的视角去解读目前的世界政治经济。启发点:一是探索观念如何决定利益及其追逐方式,包含偏好(是由关于我们是谁和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什么的观念构成)、约束条件(由关于世界如何运作的观念构成)、选择变量(由关于我们有哪些可支配工具的观念构成)3个要素;二是国家的运作机制(民族国家的持续生命力和超级全球化的徒劳无功),进而具体去审视欧洲的挣扎(欧盟的困境);三是自由主义、民主化、工业化之间的非必然联系,探讨不同类型的政策在全球层面应得到程度不同的回应,比如过多的全球政治资本浪费在协调自食恶果的政策上(特别是贸易和金融监管领域),而对以邻为壑的政策(如造成宏观经济失衡的相关政策)关注不足。
评分##“作为全球化、经济发展和政治经济学领域最有思想和远见的学者之一,丹尼•罗德里克早在21世纪初就提出了“全球化不可能三角”,预判了当下的现实。在《贸易的真相》中,他着眼于一个多元化的世界经济,用一以贯之的逻辑,冷静分析曾备受推崇的“超级全球化”如何扩大收入不平等、导致过早去工业化、加剧国内社会分裂、威胁金融稳定。该书不仅澄清了关于贸易的种种谬误,还深入探讨了全球化和民族国家、全球治理和国内治理、技术革命和工业化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强调思想观念的创新可以扩大政策选择空间,突破既得利益束缚,重建理性的世界经济。”
评分##何刚财经大课解读 每一个参与全球化的国家,都面临一个三难选择。也就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确保国家主权、实现民主,这三者是不可能同时成立的。 现在我们以为的自由贸易,很有可能是一个缺乏约束和公平的放任的贸易。从放任的贸易走向真正有约束也更加公平的自由贸易,才是我们想要的那个自由贸易。 自由贸易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就像是一个调音器,追求的是达到一种均衡的状态。
评分##几月前读的,豆瓣原先无书目没能标注,突然又出现了。作者评析了很多经济全球化下的问题,认为所谓的外部经济问题实质全部是国内经济问题,全球化支持者不应把全球化这崇高的目标当成逃避对同胞责任的借口,他认为政治一体化要么追上经济一体化,要么经济一体化停下脚步,超级全球化和民主、国家主权不可能兼得,最多得其二。他也批评当今把经济学当成了神丹妙药,批评平等会牺牲经济效率这些旧观念等等。码字到这,好像明白为什么以前没这书目了。
评分##给出了一些较为成熟的思考
评分##好书,就是有些中国的论调听着有点抵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