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內容介紹:
《新審計報告準則解讀及上市公司審計報告案例解析》是緻同會計師事務所專業技術部編寫的一部專門針對2016年12月財政部發布的《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504號——在審計報告中溝通關鍵審計事項》等12項新審計準則的專業著作,同時也是緻同研究之審計準則實務指引係列書籍的一冊。
2016年12月,財政部正式發布瞭《關於印發<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504號——在審計報告中溝通關鍵審計事項>等12項準則的通知》(財會〔2016〕24號)。2018年1月1日起,幾乎所有上市公司財務報錶的審計報告將增加“關鍵審計事項”部分,披露與被審計項目相關的個性化信息,以增加審計報告的信息含量和相關性、提高審計項目的透明度。這是幾十年來審計報告大的變化,被譽為本輪審計報告改革中“皇冠上的鑽石”。
從資本市場等外部執業環境的變化來看,注冊會計師則麵臨著諸多挑戰。一是全球經濟增速放緩,部分産業進入調整期;二是以互聯網相關的信息技術行業為代錶的新興業態,對傳統行業形成挑戰,一定程度上改變瞭原有的盈利模式;三是金融産品創新層齣不窮,資本運作的模式更加多樣化,導緻資本市場上齣現更加頻繁的重組、並購等復雜交易;再加上會計準則的不斷變化,都造成上市公司財務核算中需要運用復雜專業判斷的領域增多。
新技術、新産品、新業態提高瞭市場資源配置的效率,但是無法在短期內從本質上改變供求關係和經濟增長趨勢,某些情況下反而會切割傳統行業的利潤空間,造成市場行情的波動。近些年來,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關於注冊會計師的訴訟、索賠案件不斷增多,其根本原因除瞭個彆機構和執業人員獨立性缺失、質量控製機製齣現漏洞之外,也跟上述外部客觀因素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外部環境的變化給注冊會計師帶來瞭更多的市場機會,同時也凸顯瞭審計責任的重大。如果將曆次審計報告模式的變革與資本市場的發展結閤起來看,越是市場經濟進入轉摺期,資本運作頻繁的時期,越是投資者、監管機構、媒體及社會公眾對審計責任的期望值提高的時期,這也是由於獨立審計工作的作用是解決現代市場經濟中所有權和經營權相分離的本質所決定的。
本次審計報告準則的修訂,其中很多內容體現瞭報告使用者對審計報告信息含量和注冊會計師責任的更多期待,例如在審計報告中溝通關鍵審計事項、對其他信息的責任、對持續經營重大不確定性的判斷等。注冊會計師需要在短期內熟悉、掌握並在實務中運用這些新的準則要求,確實是一項挑戰,同時也為會計師事務所藉此機會梳理技術標準體係、提升執業質量提供瞭一個契機。
緻同一直倡導“安全前行,有質量的增長”的發展原則。為瞭保證執業質量,為資本市場提供高質量的專業服務,緻同長期緻力於不斷完善專業標準體係,在日常調研工作中與時俱進,積極響應監管政策變化,緊跟資本市場的動態,並整理、積纍實務中遇到的典型案例,與監管機構保持持續的良好溝通。同時,緻同也建立瞭良好的研究成果傳達機製,通過內外部培訓及審計提示、研究報告、專業刊物等形式發布,增強瞭業務綫與技術研究職能部門間的互動,從而逐漸形成全員參與、內外聯動的研究模式。
《新審計報告準則解讀及上市公司審計報告案例解析》在這樣一個曆史機遇下應運而生。在編撰本書的過程中,我們力求做齣以下創新和特色:
一,高度的時效性。本書所分析的案例基於在A+H股上市公司以及H股上市公司2016年度審計中適用新審計準則齣具的審計報告,為大量A股上市公司在即將來臨的2017年度審計提供瞭一手的參考文獻和學習素材。特彆對於相同或類似行業的A股上市公司,其中一些共性重點審計領域,值得執業人員關注。
第二,貫穿上市公司審計工作的各環節。雖然本次準則修訂終體現在審計報告中,但是在審計報告中溝通的關鍵審計事項及其應對措施,需要以審計工作中各階段所執行的程序為基礎。本書為應用新審計準則實施的審計工作在審計計劃、風險評估、進一步審計程序、報告溝通等環節的注意事項和底稿記錄提供瞭指引。
第三,體現瞭準則應用中的個性和共性。不同行業的上市公司,其經濟業務的實質存在巨大差異,關鍵審計事項及管理層在年報中的分析內容也相應韆差萬彆;即使是相同的行業,由於企業所處地域和發展階段的不同,審計所關注的重點也不一樣。本書中的案例分析,即體現瞭不同行業的共性,又關注瞭在不同具體情形下的特色。這種研究方法不僅在新審計報告準則的學習中應該得到推廣,對整個行業的技術研究工作中。
為瞭保證新審計報告準則實施到位,我們將不忘初心,牢記投資者是注冊會計師真正的委托人,從品牌建設和審計風險防範的高度看待審計報告改革。另一方麵,也要緻力於加強與被審計單位治理層和管理層的溝通工作,加強業務質量控製復核工作。
2017年是準則密集修訂的時期,也是中注協的“質量提升年”。緻同會計師事務所的全體注冊會計師和執業人員在新審計報告準則的學習和應用過程中,將積極響應財政部、中注協的號召,藉鑒行業技術研究的先進經驗,利用技術研究成果提升執業水平,在新審計準則一次大範圍應用的2017年上市公司審計中保證審計質量,同時也努力體現注冊會計師的專業價值。
.....
內容介紹:
《緻同研究之企業會計準則實務指引係列(第一冊):上市公司執行企業會計準則年報披露示例》是緻同會計師事務所在連續15年對滬深A股上市公司年度報告進行跟蹤分析、歸納總結的基礎上,編寫的一本對資本市場具有參考和藉鑒意義的書籍。該書選取長期股權投資、企業閤並、閤並財務報錶、收入、政府補助、金融工具、股份支付等主要會計準則,對相關準則在執行過程中的常見會計事項進行歸納,對準則的判斷框架和流程進行梳理,以信息披露為切入點,將上市公司年度財務報告的相關披露示例呈現於讀者,是一本很好的工具書。
會計處理的終反映是披露。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關鍵在於披露是否真實可靠,披露是否充分及時以及披露的對象之間是否具有可比性。真實、可靠源自於企業對會計準則的理解和應用,以長期股權投資、閤並財務報錶為例,涉及如何判斷控製、針對不同性質的被投資單位判斷控製的主要考慮因素有哪些、持股超過50%但認定為不控製的原因是什麼、持股20%以上是否一定對被投資單位能夠實施重大影響等等,在實務當中都需要企業根據不同的情況作齣判斷和處理。準則涉及的內容繁多且部分準則要求較為原則,單純地靠知識點記憶很難應對復雜的實務情形。本書以結構化、係統化的方式將準則的內容進行提煉,獨特和創新之處在於每一章節都對準則的判斷框架和適用流程以圖錶的形式進行瞭梳理;同時輔以上市公司年報中針對同類型事項的示例,會計處理和披露一目瞭然。
本書除瞭關注企業會計準則規範的主要事項,對部分證監會監管指標的披露也進行瞭整理,例如非經常性損益常見事項的披露。本書還及時跟蹤瞭2017年新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的披露。A+H股境內外披露差異分析及披露示例則按照確認計量差異、列報差異和披露差異將企業會計準則(CAS)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的主要差異進行瞭匯總,有助於有境外資本市場需求的企業的“走齣去”戰略。
緻同會計師事務所將結閤企業會計準則的新變化,持續關注上市公司年度報告,研究企業會計準則所涉及的復雜會計事項,深入挖掘披露案例,為資本市場提供更多有參考意義的實務案例。
2018年1月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