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神经外科学(第2版) 周良辅 第二版 复旦大学出版社 神经外科作品

现代神经外科学(第2版) 周良辅 第二版 复旦大学出版社 神经外科作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良辅 编
图书标签:
  • 神经外科学
  • 现代神经外科学
  • 周良辅
  • 神经外科
  • 医学教材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第二版
  • 临床医学
  • 外科
  • 神经系统疾病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河南树人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9109474
商品编码:25616930757
丛书名: 现代神经外科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书名:现代神经外科学(2)

定价: 598.00

主编:周良辅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2(20151)

精装: 1550

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309109474

条形码: 9787309109474

重量: 2.98 Kg

 

目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版前言

版前言

   总论

   1.神经外科发展史

   2.脑和脊髓的解剖

   3.脑和脊髓的生理与病理生理

   4.病史与体检

   5.意识改变

   6.神经影像学检查

   7.颅脑术中超声诊断

   8.神经电生理学检查和术中应用

   9.放射性核素脑断层显像及应用

   10.神经麻醉

   11.神经重症监测和护理

   12.神经外科有关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13.妊娠期神经外科疾病的处理

   14.营养支持

   15.神经外科围手术期的计划和注意事项

   16.神经外科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17.医疗纠纷与医学伦理

   18.循证医学与转化医学

   第二篇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19.颅脑损伤概述

   20.颅脑损伤流行病学

   21.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

   22.颅脑损伤的院前和急诊室救治

   23.头皮损伤与颅骨骨折

   24.原发性脑损伤

   25.颅内血肿

   26.开放性颅脑损伤

   27.爆炸相关性颅脑损伤

   28.颅脑外伤的诊断和治疗

   29.复合性颅脑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30.颅脑损伤的并发症与后遗症

   31.脊髓损伤

   32.脊神经损伤

   33.低颅内压

   34.颅脑损伤动物模型

   35.脊髓损伤动物模型

   第三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36.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概述

   37.颅内细菌性感染

   38.椎管内细菌性感染

   39.神经外科术后感染及其预防和处理

   40.与神经外科有关的病毒感染

   41.颅内和椎管内寄生虫病

   42.颅内和椎管内肉芽肿

   43.与神经外科手术有关的传染病及其预防

   第四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44.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概述

   45.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分类

   46.脑肿瘤的生物学标记及其临床意义

   47.脑肿瘤干细胞

   48.神经上皮组织来源的肿瘤

   49.前庭神经瘤

   50.三叉神经瘤和颅内其他神经瘤

   51.脑膜瘤

   52.脑膜血管外皮瘤、脑膜肉瘤

   53.黑色素瘤

   54.血管母细胞瘤

   55.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56.颅内生殖细胞瘤

   57.垂体腺瘤

   58.颅咽管瘤及鞍区少见病变

   59.松果体区肿瘤

   60.脑室肿瘤

   61.囊肿与瘤样病变

   62.副神经节瘤

   63.脊索瘤

   64.软骨瘤、软骨肉瘤

   65.颈静脉孔区肿瘤

   66.嗅神经母细胞瘤

   67.岩尖胆固醇肉芽肿

   68.颅内转移瘤

   69.眼眶肿瘤

   70.假脑瘤

   71.头皮肿瘤

   72.颅骨肿瘤与瘤样病变

   73.儿童脑肿瘤

   74.脊髓和脊柱肿瘤

   75.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化疗

   76.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放疗

   77.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放射外科治疗

   78.放射性损伤

   79.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免疫治疗

   80.脑肿瘤动物模型

   第五篇脑脊髓血管病

   81.脑脊髓血管病概述

   82.脑脊髓血管病流行病学

   83.脑脊髓血管病的遗传和分子生物学基础

   84.脑缺血的病理生理和临床检查

   85.脑缺血病变的外科治疗

   86.烟雾病

   87.自发性脑出血的外科治疗

   88.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89.脑动脉瘤

   90.脑动静脉畸形

   91.隐匿性血管畸形

   92.颈动脉海绵窦瘘

   93.硬脑膜动静脉瘘

   94.大脑大静脉瘤

   95.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

   96.头皮动静脉畸形

   97.骨膜窦或静脉窦血管瘤

   98.脊髓血管畸形

   99.偶发现脑脊髓血管病的处理

   第六篇先天性和后天性异常病变

   100.脑积水

   101.脑膨出

   102.蛛网膜囊肿

   103.颅缝早闭症

   104.隐性椎管闭合不全

   105.脊髓脊膜膨出

   106.脊髓栓系综合征

   107.颅颈交界处畸形

   108.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脊髓空洞症

   109.脑脊液漏

   110.椎管狭窄性脊髓及脊神经根病变

   111.臂丛神经炎和臂丛神经血管受压征

   第七篇功能神经外科

   112.疼痛的病理生理基础

   113.三叉神经痛

   114.面肌痉挛

   115.舌咽神经痛

   116.顽固性疼痛

   117.癫的外科治疗

   118.运动性疾病及其处理

   119.痉挛性斜颈

   120.痉挛性瘫痪

   121.颅脑外伤后或术后癫及其预防和治疗

   122.神经外科中人体金属植入物及其注意事项

   123.脑机连接及其应用

   第八篇外科的基本技术及其他

   124.显微神经外科和微侵袭神经外科

   125.神经导航

   126.术中影像导航

   127.神经内镜

   128.介入神经外科

   129.颅底外科

   130.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技术

   131.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132.脑功能结构影像学定位和术中监测

   133.虚拟现实技术

   134.荧光造影、荧光染色在脑外科的应用

   135.颅骨和颅底重建

   136.神经重建和再生

   137.神经外科的止血及其他

   138.神经外科疾病的康复

   139.脑死亡、心死亡与器官移植

   140.生物医学数据库

内容简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书致力于介绍和推广神经外科取得的成果。自21世纪以来脑科学的发展极大促进了神经外科这个一自被认为是所有外科领域中风险大,致死、致残率较高,手术难度很高的学科的进步。书中充分显示了神经外科的显著变化,以往认为手术后会瘫痪的患者,借助脑功能定位技术,可以安全避开运动功能区,术后恢复正常生活;以往束手无策的复杂脑血管病,可以通过血管内介入或颅内外血管搭桥获得治愈;困扰我们多年的震颤麻痹、顽固性癫痫、疼痛,在微创手术后症状可以奇迹般消失。本书对10年间神经外科取得的飞速发展,对致病机制的认识和诊治措施的显著改观都进行了充分的论述,收集了10年来经典文献资料,并结合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经验,在保留原版经典内容基础上,全面更新内容,涵盖神经外科的各个方面。本书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全面、系统介绍神经外科的各种疾病和技术,特别注意结合国内外发展动态,详细介绍神经外科各种疾患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内容包括总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感染、肿瘤、血管性病变、先天性病变、疼痛及外科技术和器械等。重点介绍颅脑外伤、脑肿瘤、脑血管病、先天性和获得性病变的诊治,特辟专门章节介绍发展迅猛的脑功能定位、神经电生理监测、分子神经外科、神经内镜等内容。


《现代神经外科学(第二版)》并非您所提供的书名,以下将围绕“神经外科学”这一广阔领域,结合您给出的出版社和作者信息,构建一本并非针对特定出版物的、但具有深度和广度的神经外科学著作的详尽简介。 本书简介: 神经外科学,一门集精密显微技术、深邃生理学理解与前沿科学探索于一体的医学分支,致力于攻克影响人类大脑、脊髓及外周神经系统的各类疾病。它不仅是对神经系统复杂结构的解析,更是对生命活动中最精妙、最核心区域的守护与修复。本次全新修订的《现代神经外科学(第二版)》,由国内神经外科领域的泰斗级专家,结合其数十载临床与科研的宝贵经验,与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共同倾力打造,力求为读者呈现一幅全面、深入、与时俱进的神经外科学全景图。本书由享有盛誉的复旦大学出版社精心出版,凝聚了多位国内顶尖神经外科专家的智慧与心血,代表了我国在该领域研究与实践的最高水平。 第一部分: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断与评估 本部分将系统阐述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断流程与评估体系。 神经系统解剖与生理基础: 作为一切诊断与治疗的基石,本书将首先回顾并深入解析大脑、脊髓、脑干、小脑以及颅神经等关键神经结构的精细解剖学特征。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各神经区域的生理功能,包括运动、感觉、语言、记忆、情绪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等。对于神经传导通路、神经递质系统以及神经可塑性等复杂概念,将以图文并茂、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讲解,为理解后续的疾病病理与治疗原理奠定坚实基础。 神经影像学技术: 影像学检查是神经外科诊断的“眼睛”。本书将详尽介绍各种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包括但不限于: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详细阐述CT在颅脑外伤、急性脑出血、脑梗死、骨性病变等方面的应用,以及不同扫描序列(如平扫、增强扫描、CT血管造影CTA)的特点与价值。 磁共振成像(MRI): 深入讲解MRI在脑肿瘤、脑血管病、脱髓鞘疾病、感染性疾病、椎管内病变等诊断中的核心地位。着重介绍T1加权像、T2加权像、FLAIR序列、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磁共振波谱(MRS)等序列的原理、临床应用价值及鉴别诊断要点。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强调DSA作为脑血管病诊断“金标准”的地位,详细介绍其在诊断动脉瘤、血管畸形、动静脉瘘、脑血管狭窄与闭塞等疾病中的作用,以及造影剂选择、造影技术、并发症预防等。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 介绍这些功能性影像学技术在肿瘤代谢评估、神经退行性疾病早期诊断、癫痫灶定位等方面的应用。 脑电图(EEG)与诱发电位(EP): 讲解EEG在癫痫诊断、意识障碍评估中的价值,以及不同诱发电位(如体感诱发电位SEP、听觉脑干诱发电位BAEP、视觉诱发电位VEP)在评估神经传导通路功能中的作用。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强调细致、系统、有条理的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是发现神经功能缺损的关键。本书将详细演示和讲解意识水平评估(如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颅神经检查、运动系统检查(肌力、肌张力、共济运动)、感觉系统检查、反射检查(生理反射、病理反射)以及步态分析等。 腰椎穿刺与脑脊液检查: 阐述腰椎穿刺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技术及并发症处理,并详尽解读脑脊液的常规检查(细胞计数、生化测定)、病原学检查(细菌、病毒、真菌)以及免疫学检查在感染性疾病、出血性疾病、肿瘤性疾病等诊断中的意义。 神经电生理检查: 除了EEG和EP,还将介绍肌电图(EMG)和神经传导速度(NCV)在周围神经病、神经肌肉接头疾病、肌肉疾病等诊断中的应用。 第二部分:常见神经外科疾病的诊疗 本部分将系统梳理各种常见神经外科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术后管理及预后。 颅脑外伤: 损伤机制与病理生理: 深入分析闭合性与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机制,以及脑震荡、脑挫裂伤、弥漫性轴索损伤(DAI)、颅内血肿(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脑室内血肿)的形成与发展。 诊断与治疗: 重点阐述不同类型颅内血肿的影像学特点、手术适应证(如血肿量、占位效应、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等),以及钻孔引流、开颅血肿清除术等治疗方法。同时,讨论脑水肿、颅内高压的管理,以及脑挫裂伤、DAI的保守治疗与康复。 颅骨骨折与颅骨缺损: 介绍不同类型颅骨骨折的影像学诊断与处理原则,以及颅骨缺损的修复技术。 脑血管病: 脑出血: 重点分析高血压脑出血、脑动脉瘤破裂出血、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的病因、好发部位、影像学表现。详细介绍手术治疗(如血肿清除术、动脉瘤夹闭术、动脉瘤栓塞术)与内科保守治疗的策略。 脑梗死: 讨论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病因分类(大动脉粥样硬化、腔隙性梗死、心源性栓塞、其他)、影像学诊断(MRI DWI、PWI的重要性)及治疗(溶栓、抗血小板、抗凝、介入治疗)。 脑血管畸形: 详细介绍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AVMs)、静脉畸形(Cavernous Malformations, CMs)、海绵状血管瘤(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 DAVFs)的影像学特点、临床表现,以及手术、介入治疗的选择与联合应用。 颈内动脉狭窄与缺血性卒中: 讨论颈动脉狭窄的评估、适应证,以及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的比较。 脑肿瘤: 分类与病理: 全面介绍WHO脑肿瘤分类体系,重点讲解胶质瘤(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少突胶质母细胞瘤)、脑膜瘤、垂体瘤、颅咽管瘤、神经鞘瘤、淋巴瘤、转移瘤等常见类型。 影像学诊断: 强调MRI(尤其是增强MRI)在肿瘤定性、定位、范围评估中的核心作用,以及PET-CT在肿瘤分级、复发监测中的应用。 治疗策略: 详细阐述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的原则与技术,放射治疗(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疗)与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应用,以及多学科协作(MDT)在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中的重要性。 肿瘤的复发与监测: 讨论术后随访、影像学复查、治疗反应评估的要点。 脊髓疾病: 脊髓损伤(SCI): 分析不同部位脊髓损伤的病因(外伤、缺血、肿瘤压迫),损伤机制,神经功能障碍(截瘫、四肢瘫),并介绍脊髓损伤的早期管理、手术减压、药物治疗与康复。 椎间盘突出症与脊柱退行性疾病: 详细讲解颈椎、胸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MRI、CT),以及手术治疗(椎板切除、椎间融合、微创技术)的适应证与技术。 脊髓肿瘤: 分类介绍脊髓内、脊髓外(硬膜内、硬膜外)肿瘤的影像学特点、手术切除原则。 脊髓血管病: 讲解脊髓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 脑室系统疾病: 脑积水: 详细介绍脑积水的病因分类(交通性、交通性),影像学特点,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脑室-心房分流术(VA分流)和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ETV)等治疗方法。 颅内感染: 讲解脑脓肿、硬脑膜下脓肿、蛛网膜下腔炎等颅内感染的病因、影像学表现,以及抗生素治疗与手术引流的重要性。 周围神经疾病: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详细介绍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腕部尺神经卡压等常见卡压部位的病因、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检查(EMG/NCV)及手术松解的适应证。 周围神经损伤: 讨论周围神经损伤的分类(I-VI级)、影像学评估、显微外科修复技术(神经吻合、神经移植)及其预后。 周围神经肿瘤: 介绍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等周围神经肿瘤的诊断与手术切除。 第三部分:神经外科的特殊领域与前沿技术 本部分将聚焦神经外科的特色领域,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功能神经外科: 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疾病: 深入讲解脑深部电刺激(DBS)技术在治疗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中的原理、适应证、手术技术与术后程控。 癫痫外科: 介绍癫痫的病因、临床分型,以及脑电图、功能影像学(PET、SPECT)、MEG在致痫灶定位中的作用,并阐述致痫灶切除术、离断术等外科治疗。 疼痛外科: 讲解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慢性疼痛的病因、诊断,以及显微血管减压术、射频毁损术、脊髓电刺激(SCS)等治疗方法。 神经内镜技术: 详细介绍神经内镜在脑室内手术(如垂体瘤、颅咽管瘤切除、第三脑室造瘘)、微创颅骨切除、椎管内病变切除等方面的应用,以及其优势与局限性。 显微神经外科技术: 强调显微镜、显微器械在精细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关键作用,包括血管吻合、神经修复、肿瘤完整切除等。 神经导航与术中监测: 讲解神经导航系统在精准手术定位中的应用,以及术中监测技术(如诱发电位监测、运动诱发电位监测、脑电图监测)在保护神经功能、提高手术安全性方面的价值。 介入神经放射学: 深入探讨介入治疗在脑动脉瘤栓塞、动静脉畸形栓塞、脑血管狭窄球囊扩张与支架置入、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等方面的进展,以及其与开放手术的联合应用。 神经创伤与重症监护: 强调颅脑创伤后多发伤、重症监护(ICU)管理、呼吸支持、循环支持、营养支持、感染控制等的重要性,以及早期康复的介入。 神经肿瘤的精准治疗与免疫治疗: 探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脑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如基因检测、液体活检,以及新兴的免疫治疗在脑胶质瘤等疾病中的探索。 神经再生与修复: 展望神经科学基础研究在神经再生、神经保护、干细胞治疗等方面的进展,以及其在神经外科未来发展中的潜力。 循证医学与临床指南: 强调将最新的临床研究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制定和应用各类神经外科疾病的临床诊疗指南。 第四部分:神经外科护理与康复 围手术期护理: 详述术前评估、术中监测、术后监护的要点,包括生命体征监测、镇痛管理、液体管理、感染预防、预防压疮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神经功能康复: 介绍早期康复介入的重要性,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治疗、吞咽功能训练、认知康复等,以期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的功能。 患者及家属教育: 强调向患者及家属提供疾病知识、治疗方案、康复计划、生活指导等信息,提高依从性,改善预后。 《现代神经外科学(第二版)》致力于成为广大神经外科医生、神经内科医生、神经科相关专业医学生以及对神经科学充满热情的读者的一部重要参考书。本书不仅内容详实,案例丰富,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现了现代神经外科学在诊断、治疗和预后改善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我们希望通过此书,能为推动我国神经外科学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与健康。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之所以会被《现代神经外科学(第2版)》这本书吸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代表了国内神经外科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周良辅教授作为我国神经外科学界的泰斗,其编著的书籍自然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学术价值。我尤其关注的是书中对于一些新兴技术和理念的介绍,比如质子治疗在脑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或者机器人辅助手术在脊柱外科中的发展。这些都是前沿的、代表着未来发展方向的技术,我非常希望能通过这本书了解它们的原理、适应症以及潜在的风险和效益。同时,作为一本“第二版”,它应该比第一版有更多的更新,这对于想要了解最新知识的我来说至关重要。我期待书中能够有详细的病例分析,或者对一些复杂的手术过程进行深入的图文解析,这样能够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书中的内容。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会为国内的神经外科医生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提升整个行业的水平。

评分

作为一名神经外科的住院医师,我一直非常关注神经外科领域的最新进展,尤其是那些能够系统性梳理知识、提供临床指导的经典著作。《现代神经外科学(第2版)》这本书,尽管我还没有完全深入研读,但仅凭其作者周良辅教授的声望,以及复旦大学出版社的专业出版水准,就已经让我充满了期待。我尤其看重其“第二版”的更新,这意味着它很可能吸纳了近年来神经外科技术和理念的革新,比如在微创手术、神经导航、影像诊断等方面的突破。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对一些疑难复杂病例的最新诊疗思路,例如脑肿瘤的精准切除策略,或者复杂颅脑外伤的早期干预手段。对于我们这些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的年轻医生来说,一本权威、全面、与时俱进的教科书是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我非常期待它能在我的临床实践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各种神经外科挑战,提升我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素养。这本书的出版,本身就是我国神经外科领域的一项重要学术成果,我对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充满信心,也希望它能为国内神经外科的教学和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评分

我一直对脑科学和神经外科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看到《现代神经外科学(第2版)》这本书的标题,就觉得它非常有吸引力。虽然我不是一名专业的医生,但我是一位热情的医学科普爱好者,并且经常阅读一些医学相关的书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神经外科的基本概念、常见疾病以及治疗方法。例如,我特别想了解大脑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在出现问题时,神经外科医生是如何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书中关于神经解剖、生理学的介绍,如果能够生动有趣,对我这样非专业人士来说会很有帮助。周良辅教授的名字,我知道他是国内非常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所以非常期待他能用浅显的语言,带领我走进神秘的神经外科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也是我一直信任的出版社,他们的图书质量都很好。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对神经外科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也能够激发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评分

作为一名在神经外科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医生,我对《现代神经外科学(第2版)》这本书的期待,更多的是来自对其系统性、全面性和前沿性的追求。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一本“工具书”,在我遇到疑难杂症时,能够快速检索到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比如,对于一些罕见脑肿瘤的分类、影像学表现以及治疗方案,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清晰的指导。同时,我也很关注书中关于神经重症监护和围手术期管理的论述,这部分内容对于降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至关重要。周良辅教授的名字,本身就是品质的保证,他的学术思想和临床智慧在这本书中必然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复旦大学出版社的专业性也让我对这本书的质量充满信心。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我的专业知识,提升我的临床决策能力,成为一名更优秀的神经外科医生。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现代神经外科学(第2版)》就吸引了我。我是一名多年的神经外科医生,虽然经验尚可,但面对日新月异的医学发展,总感觉需要不断“充电”。“现代”二字,让我看到了它紧跟时代步伐的决心。“第2版”则意味着它并非一次性产物,而是在前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和更新,这对于一个领域如此快速发展的学科来说至关重要。我个人尤其关心书中关于血管性疾病和功能性疾病的部分。比如,对于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和显微外科手术的适应症选择,以及癫痫、帕金森病等功能性疾病的神经调控技术,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更详细、更具指导性的论述。周良辅教授的名字,更是金字招牌,他的学术造诣和临床经验毋庸置疑,相信这本书一定凝聚了他长期的心血和智慧。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品质也令人放心,其医学图书的出版向来严谨扎实。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帮助我拓宽思路,在临床实践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最终惠及更多的患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