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书名:现代神经外科学(第2版)
定价: 598.00
主编:周良辅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第2版(2015年1月)
精装: 1550页
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309109474
条形码: 9787309109474
重量: 2.98 Kg
目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版前言
版前言
篇总论
1.神经外科发展史
2.脑和脊髓的解剖
3.脑和脊髓的生理与病理生理
4.病史与体检
5.意识改变
6.神经影像学检查
7.颅脑术中超声诊断
8.神经电生理学检查和术中应用
9.放射性核素脑断层显像及应用
10.神经麻醉
11.神经重症监测和护理
12.神经外科有关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13.妊娠期神经外科疾病的处理
14.营养支持
15.神经外科围手术期的计划和注意事项
16.神经外科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17.医疗纠纷与医学伦理
18.循证医学与转化医学
第二篇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19.颅脑损伤概述
20.颅脑损伤流行病学
21.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
22.颅脑损伤的院前和急诊室救治
23.头皮损伤与颅骨骨折
24.原发性脑损伤
25.颅内血肿
26.开放性颅脑损伤
27.爆炸相关性颅脑损伤
28.颅脑外伤的诊断和治疗
29.复合性颅脑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30.颅脑损伤的并发症与后遗症
31.脊髓损伤
32.脊神经损伤
33.低颅内压
34.颅脑损伤动物模型
35.脊髓损伤动物模型
第三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36.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概述
37.颅内细菌性感染
38.椎管内细菌性感染
39.神经外科术后感染及其预防和处理
40.与神经外科有关的病毒感染
41.颅内和椎管内寄生虫病
42.颅内和椎管内肉芽肿
43.与神经外科手术有关的传染病及其预防
第四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44.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概述
45.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分类
46.脑肿瘤的生物学标记及其临床意义
47.脑肿瘤干细胞
48.神经上皮组织来源的肿瘤
49.前庭神经瘤
50.三叉神经瘤和颅内其他神经瘤
51.脑膜瘤
52.脑膜血管外皮瘤、脑膜肉瘤
53.黑色素瘤
54.血管母细胞瘤
55.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56.颅内生殖细胞瘤
57.垂体腺瘤
58.颅咽管瘤及鞍区少见病变
59.松果体区肿瘤
60.脑室肿瘤
61.囊肿与瘤样病变
62.副神经节瘤
63.脊索瘤
64.软骨瘤、软骨肉瘤
65.颈静脉孔区肿瘤
66.嗅神经母细胞瘤
67.岩尖胆固醇肉芽肿
68.颅内转移瘤
69.眼眶肿瘤
70.假脑瘤
71.头皮肿瘤
72.颅骨肿瘤与瘤样病变
73.儿童脑肿瘤
74.脊髓和脊柱肿瘤
75.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化疗
76.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放疗
77.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放射外科治疗
78.放射性损伤
79.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免疫治疗
80.脑肿瘤动物模型
第五篇脑脊髓血管病
81.脑脊髓血管病概述
82.脑脊髓血管病流行病学
83.脑脊髓血管病的遗传和分子生物学基础
84.脑缺血的病理生理和临床检查
85.脑缺血病变的外科治疗
86.烟雾病
87.自发性脑出血的外科治疗
88.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89.脑动脉瘤
90.脑动静脉畸形
91.隐匿性血管畸形
92.颈动脉海绵窦瘘
93.硬脑膜动静脉瘘
94.大脑大静脉瘤
95.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
96.头皮动静脉畸形
97.骨膜窦或静脉窦血管瘤
98.脊髓血管畸形
99.偶发现脑脊髓血管病的处理
第六篇先天性和后天性异常病变
100.脑积水
101.脑膨出
102.蛛网膜囊肿
103.颅缝早闭症
104.隐性椎管闭合不全
105.脊髓脊膜膨出
106.脊髓栓系综合征
107.颅颈交界处畸形
108.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脊髓空洞症
109.脑脊液漏
110.椎管狭窄性脊髓及脊神经根病变
111.臂丛神经炎和臂丛神经血管受压征
第七篇功能神经外科
112.疼痛的病理生理基础
113.三叉神经痛
114.面肌痉挛
115.舌咽神经痛
116.顽固性疼痛
117.癫的外科治疗
118.运动性疾病及其处理
119.痉挛性斜颈
120.痉挛性瘫痪
121.颅脑外伤后或术后癫及其预防和治疗
122.神经外科中人体金属植入物及其注意事项
123.脑机连接及其应用
第八篇外科的基本技术及其他
124.显微神经外科和微侵袭神经外科
125.神经导航
126.术中影像导航
127.神经内镜
128.介入神经外科
129.颅底外科
130.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技术
131.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132.脑功能结构影像学定位和术中监测
133.虚拟现实技术
134.荧光造影、荧光染色在脑外科的应用
135.颅骨和颅底重建
136.神经重建和再生
137.神经外科的止血及其他
138.神经外科疾病的康复
139.脑死亡、心死亡与器官移植
140.生物医学数据库
内容简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书致力于介绍和推广神经外科取得的成果。自21世纪以来脑科学的发展极大促进了神经外科这个一自被认为是所有外科领域中风险大,致死、致残率较高,手术难度很高的学科的进步。书中充分显示了神经外科的显著变化,以往认为手术后会瘫痪的患者,借助脑功能定位技术,可以安全避开运动功能区,术后恢复正常生活;以往束手无策的复杂脑血管病,可以通过血管内介入或颅内外血管搭桥获得治愈;困扰我们多年的震颤麻痹、顽固性癫痫、疼痛,在微创手术后症状可以奇迹般消失。本书对10年间神经外科取得的飞速发展,对致病机制的认识和诊治措施的显著改观都进行了充分的论述,收集了10年来经典文献资料,并结合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经验,在保留原版经典内容基础上,全面更新内容,涵盖神经外科的各个方面。本书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全面、系统介绍神经外科的各种疾病和技术,特别注意结合国内外发展动态,详细介绍神经外科各种疾患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内容包括总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感染、肿瘤、血管性病变、先天性病变、疼痛及外科技术和器械等。重点介绍颅脑外伤、脑肿瘤、脑血管病、先天性和获得性病变的诊治,特辟专门章节介绍发展迅猛的脑功能定位、神经电生理监测、分子神经外科、神经内镜等内容。
我之所以会被《现代神经外科学(第2版)》这本书吸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代表了国内神经外科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周良辅教授作为我国神经外科学界的泰斗,其编著的书籍自然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学术价值。我尤其关注的是书中对于一些新兴技术和理念的介绍,比如质子治疗在脑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或者机器人辅助手术在脊柱外科中的发展。这些都是前沿的、代表着未来发展方向的技术,我非常希望能通过这本书了解它们的原理、适应症以及潜在的风险和效益。同时,作为一本“第二版”,它应该比第一版有更多的更新,这对于想要了解最新知识的我来说至关重要。我期待书中能够有详细的病例分析,或者对一些复杂的手术过程进行深入的图文解析,这样能够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书中的内容。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会为国内的神经外科医生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提升整个行业的水平。
评分作为一名神经外科的住院医师,我一直非常关注神经外科领域的最新进展,尤其是那些能够系统性梳理知识、提供临床指导的经典著作。《现代神经外科学(第2版)》这本书,尽管我还没有完全深入研读,但仅凭其作者周良辅教授的声望,以及复旦大学出版社的专业出版水准,就已经让我充满了期待。我尤其看重其“第二版”的更新,这意味着它很可能吸纳了近年来神经外科技术和理念的革新,比如在微创手术、神经导航、影像诊断等方面的突破。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对一些疑难复杂病例的最新诊疗思路,例如脑肿瘤的精准切除策略,或者复杂颅脑外伤的早期干预手段。对于我们这些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的年轻医生来说,一本权威、全面、与时俱进的教科书是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我非常期待它能在我的临床实践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各种神经外科挑战,提升我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素养。这本书的出版,本身就是我国神经外科领域的一项重要学术成果,我对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充满信心,也希望它能为国内神经外科的教学和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评分我一直对脑科学和神经外科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看到《现代神经外科学(第2版)》这本书的标题,就觉得它非常有吸引力。虽然我不是一名专业的医生,但我是一位热情的医学科普爱好者,并且经常阅读一些医学相关的书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神经外科的基本概念、常见疾病以及治疗方法。例如,我特别想了解大脑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在出现问题时,神经外科医生是如何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书中关于神经解剖、生理学的介绍,如果能够生动有趣,对我这样非专业人士来说会很有帮助。周良辅教授的名字,我知道他是国内非常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所以非常期待他能用浅显的语言,带领我走进神秘的神经外科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也是我一直信任的出版社,他们的图书质量都很好。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对神经外科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也能够激发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评分作为一名在神经外科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医生,我对《现代神经外科学(第2版)》这本书的期待,更多的是来自对其系统性、全面性和前沿性的追求。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一本“工具书”,在我遇到疑难杂症时,能够快速检索到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比如,对于一些罕见脑肿瘤的分类、影像学表现以及治疗方案,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清晰的指导。同时,我也很关注书中关于神经重症监护和围手术期管理的论述,这部分内容对于降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至关重要。周良辅教授的名字,本身就是品质的保证,他的学术思想和临床智慧在这本书中必然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复旦大学出版社的专业性也让我对这本书的质量充满信心。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我的专业知识,提升我的临床决策能力,成为一名更优秀的神经外科医生。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现代神经外科学(第2版)》就吸引了我。我是一名多年的神经外科医生,虽然经验尚可,但面对日新月异的医学发展,总感觉需要不断“充电”。“现代”二字,让我看到了它紧跟时代步伐的决心。“第2版”则意味着它并非一次性产物,而是在前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和更新,这对于一个领域如此快速发展的学科来说至关重要。我个人尤其关心书中关于血管性疾病和功能性疾病的部分。比如,对于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和显微外科手术的适应症选择,以及癫痫、帕金森病等功能性疾病的神经调控技术,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更详细、更具指导性的论述。周良辅教授的名字,更是金字招牌,他的学术造诣和临床经验毋庸置疑,相信这本书一定凝聚了他长期的心血和智慧。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品质也令人放心,其医学图书的出版向来严谨扎实。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帮助我拓宽思路,在临床实践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最终惠及更多的患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