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海上一年 薛福来著 描写真实航海生活的纪实体小说 一位老船长的航海日记 汪洋里的一条

正版 海上一年 薛福来著 描写真实航海生活的纪实体小说 一位老船长的航海日记 汪洋里的一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航海
  • 纪实文学
  • 薛福来
  • 海上生活
  • 航海日记
  • 老船长
  • 海洋文学
  • 冒险
  • 真实故事
  • 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欢声雷动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社
ISBN:9787505738218
商品编码:25554092008
丛书名: 海上一年

具体描述

经管励志 时尚生活 经典小说
¥ 159.20
已热卖99件
¥ 38.00
已热卖77件
¥ 72.00
已热卖321件
¥ 137.80
已热卖523件
¥ 560.00
已热卖80件
¥ 139.00
已热卖199件
¥ 149.00
已热卖66件
¥ 99.00
已热卖200件
¥ 199.60
已热卖55件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描写真实航海生活的纪实体小说。作者是远洋船长,大半辈子在海上生活,爱好读书写作,他用日记体小说的形式,撷取航海生涯中的若干精彩片断,浓缩成海上一年,生动、老到地写出了远洋渔业船员在海上*环境里的真切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在海上和异国的新奇见闻,以及船长本人的航海哲学与人生体悟。书中折射出当代中国社会的变迁,中国的开放进程,精彩纷呈,好看,耐品。这是一本近年来不可多得的好书:题材新颖,视角独特,内容丰富,故事引人入胜,读之欲罢不能。特文艺范儿的老船长,为你讲述大海的丰富与变幻、迷人的异域风情、闯海人的爱恨情仇、家庭的悲欢离合等独特生命旅程的探索与发现:海盗、游击队、妓女、海关官员、船员、渔工等各色人等;从东南亚、港台、日韩到俄罗斯风情;与军舰冲突,与海盗周旋,与狂风巨浪生死搏斗等海上冒险……航海地图、气象图、工作日志等手资料呈现原生态的海上生活。 作者简介 薛福来,1941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大连水产学院。1962年进入辽宁省海洋渔业集团公司,先后在渔船、冷藏加工船、油轮、远洋运输船担任职务船员,一等远洋船长,其间也曾应邀去外省渔业公司担任船长,并为渔业公司培训各级别职务船员和船长。担任远洋船长期间,驾船航行世界各大洋,停靠多个国家,在各种复杂状况下,维护了国家荣誉和尊严,确保了船舶和人员安全。1996年退休后,主要从事渔业船舶船员的职务和安全培训教学工作,曾应邀去国外培训中国船员,教过的学生上万人。爱好读书写作,曾在大连《海燕》杂志和辽宁出版社发表小说。 目 录

引子 1        

 

1994年

2月 /4

我们到了艇甲板,洪才抓住救生艇的系绳,正要把被掀开的帆布艇罩一角重新捆好,我摆摆手,又解开一圈系绳,低声对他说:“别动!”我快步回到驾驶室,打开探照灯,让它那强光直射到艇里面。

原来在这里!艇内蜷缩着两个人。我用对讲机通知了洪才。只听洪才大吼一声:“出来!”这一声压过了风声,震惊了全船。

两个黑影从艇里爬了出来。我朝洪才他们喊:“小心凶器!”

 

3月 /13 

天色渐晚,我们回船的路上没有路灯,我一个人落在后面。一个拐角处,窜出两个人,我还没反应过来,两只胳膊已经被拽住,再一看,原来是两个年轻女子,打扮得花枝招展。我正挣脱,迎面又冲过来一个女子,一把将我抱住。这女子功夫何其了得,双臂一起用力,下肢和臀部随之前后摆动,嘴里发出叽嘎叽嘎的叫声。

我被三个女子弄得动弹不得,急得大喊:“快点救命啊!”

 

4月 /55

海盗船刚接近我船驾驶室,枪声就响了,朝驾驶室射来,打在钢板上,作响。

我从左舷侧门玻璃观察海盗动向,只听呯的-声,侧门玻璃被炸开,碎玻璃乱飞,散落地上。手握舵把的小吉望我一眼,惨笑着,额头渗出了汗珠。

海涛惊呼:“船长,你脸上流血了!”

 

5月 /80

台湾渔船富锦号来转载,我走到甲板,请章船长上船。此人四十多岁,中等身材,微胖,一个劲儿摆手,说丰顺轮太高,上下不方便。我知道他是找借口——上次“大头”已告诉我,章船长是国民党的支部书记。

我笑说:“你别跟我装了,我知道你是国民党的支部书记,我们船上有共产党支部书记,现在国共两党要再次合作,先从咱们基层开始,您不上来,怎么合作?上来吧章船长,唠唠家常,没事呀。”

 

6月 /106

港内信号台呼叫:“丰顺轮船长,你现在航速几节?”

“八节。”港内限速八节。

“你胡说,你以为我看不见吗?!”

我胡说,这是真的,但在国外,港务人员不会这样说话。他们会说:“船长先生,请您把船速降至港口规定的八节以下,以保证港内航行安全,谢谢船长先生。”

 

7月 /137

一阵闷雷般的隆隆声从船尾方向传来,我寻声望去,惊恐地发现,在我船与渔船中间,小艇左前方的海面上,突现一巨形灰色鲸鱼的背鳍。我赶忙在对讲机里呼叫洪才:“左前方有一条鲸鱼,赶快转舵避开,快点!”

洪才急速转舵,快速向渔船船首驶去。那鲸鱼轰的一声跃起,弓着磐石般的脊背,头顶喷着泉水似的水柱,好家伙,它足有二十多米长。轰隆一声,它跌进水里,浪花飞溅,刹那间不见了踪影,不知下一次会从哪里冒出来。

 

8月 /162

推杯换盏,李先生已显醉态,指指点点,很是高兴。后来,他起身去厕所,回来时趁人不注意,偷偷把剩在一边的半瓶白酒揣进西装兜里,若无其事地坐回位子上。这一切都让我看在眼里。看来,他并未真醉。

我让老关拿一瓶古井贡酒送给李先生。他再三感谢。我本来想说看见他拿半瓶酒才送给他一瓶,忍住了。

 

9月 /186

偏北风虽然已降至六级左右,但在无风三尺浪的大洋里,涌浪很大,船横向摇摆也大,如果浮动靠泊转载,船会发生碰撞,吊在空中的鱼包也会大幅摆动,比较危险。我们商定,华沙号顺浪前行,丰顺轮用稍快的速度去接近、靠拢它。这在船舶操纵上的难度可想而知——一艘船去靠泊固定的码头都要十分谨慎,要在起伏不定的大洋里去靠一艘在风浪间摇摆的航行船,难度可想而知。

 

10月 /200

我摇头:“这不行,船长,这不是几瓶啤酒的问题。是中国国庆日,我们大副送给中国船员几瓶啤酒是让他们庆祝自己国家的生日,这难道有错吗?可你不仅谩骂我们大副,还侮辱我们国家!如果有人像你这样侮辱你的国家,你会不会生气?”

 

11月 /235

我举起望远镜朝右前方的海面望去,两只海鸥在一块漂浮的长条木板上转来跳去,木板中间,好像有个什么东西。丰顺轮驶近一点,那木板上现出一堆黑色东西,像人的头发,我忙发出舵令:“右舵。”丰顺轮朝那块木板驶去,并把它让在船的南侧下风处。此时,我用望远镜清楚地看到,海鸥已被惊飞的木板上趴着一个女人!

 

12月 /262

我出了驾驶室侧门,往海里一望,坏了!船舷边的海面上浮动着一片柴油,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舷边近水的圆孔还在咕咚、咕咚地往海里冒油。我跑回驾驶室,抓起电话打给机舱:“马上停止倒油,油都倒到海里去了!”放下电话,我马上拉响室内警报。

 

1995年 /296

1月

睡梦中,我被恶浪砸醒,凄厉的风声从门缝钻进室内。下了床,船大幅度的横摇险些把我掀倒。我冲出室外,手把扶梯登上驾驶室,小徐说,正要派人叫我,海浪突然增大,船摇得人都站不住了。老寇也来到驾驶室,眼神有些惊惧。没等我说话,又一个巨浪轰然一声从天而降,丰顺轮全身被海浪覆盖,船身急剧向左舷倾斜,没把住物件的老寇被狠狠掼到右舷门上,嘭的一声过后,哗啦一下,门上的玻璃窗被他撞碎。

 

 

后记 /323 

前 言 引子
一艘外国军舰山一样横在前方不远处,炮口对准我船。
我拉响汽笛,五短声 ,以示警告。二副海涛手把车钟,急得直喊:“船长,要撞上了!”
我厉声回应:“什么撞上了?叫你怎么开就怎么开!”
说时迟,那时快,两船迅速逼近,碰撞就在眼前!
军舰虽然庞大,船壳也比我船坚厚,但像它这样横在我船前方,会被我船坚固的船首撞击,船体会被切开,损伤将比我船大得多。我怕他干啥!
军舰在波涛间颤抖,丰顺轮撞了上去!

“撞船是怎么回事?是不是你值班时睡着了,没有瞭望?”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6月8日,农历四月廿九,晴
一场惊心的海市蜃楼

副热带高压 控制着附近海域,太阳高照,海面波光耀眼。
上午十点,丰顺轮航行至北纬33度21分、东经122度46分。我在驾驶室仰望万里晴空,空中有一大群海鸟反复朝海面俯冲。海面上一群闪着银光的小鱼在奔逃,一群海豚在围堵它们。可怜的小鱼,为逃命纷纷奋力跃出海面,结果让天上的海鸟候个正着。弱肉强食,自然规律。
右前方出现了一艘小型船舶,应该是日本船,因为它的水上船体建筑低矮,而且我用望远镜看船首侧的船名,看到了一个“丸”字。日本船名大都是什么“丸”,船员经常开玩笑说:“日本船,全完(丸)。”
三副小徐说:“船长,日本船怎么好像在下沉?”
“乱讲。”
“你看呀,船长!”
我定睛一看,只见那船干舷 越来越低,很快,船体没入水中,水面上只剩下驾驶室和桅杆了。
没有大风大浪,船怎么就沉了?这里又不是百慕大三角。心惊之余,我忙命令调转船头,向那日本船驶去。可还没等丰顺轮驶近,那船就不见了踪影。
就这样没一点声息地沉没了?驾驶室里的人全看傻了。
出事水域除了两块木板,什么都没有。船员把木板捞上船来,它们已经腐烂,显然不是日本船上的。
小徐说:“是海市蜃楼吧?”
但愿如此。
晚上八点,单边带接公司调度长指示:围网船760号从对马 返航,在北纬35度10分、东经124度25分的水域处,主机出现故障,丰顺轮立即前往,帮助修理,或者将其拖回港口。
丰顺轮转向080度,赶往指定地点。

本店全部为正版图书 七天无理由退货服务
《远航者之歌》 在一个充满未知与激情的年代,当金属巨轮还未完全统治蔚蓝的海洋,帆影依旧是海天间最壮丽的风景时,一位名叫艾伦的年轻水手,怀揣着对广阔大海的憧憬,踏上了他的第一次远航。他来自一个依山傍海的宁静渔村,从小听着海浪的歌唱,看着父辈们出海捕鱼的背影,大海在他心中早已埋下了梦想的种子。然而,真正的航海,远比他想象的要艰辛、危险,也更加波澜壮阔。 这并非一个关于寻宝的传奇,也不是一个描绘战火纷飞的海战故事,而是艾伦用他朴素而真挚的笔触,记录下一段真实得足以令人心悸的航海旅程。他的日志,宛如一张泛黄的海图,勾勒出他那艘名为“海鸥号”的帆船,在茫茫大洋上遭遇的种种。 故事的开端,是告别。艾伦离开了他心爱的码头,告别了送行的亲人和朋友。海风吹动着他年轻的脸庞,也吹散了他心中一丝初离故土的忐忑。他被分配到“海鸥号”担任最基层的瞭望手,每天的工作就是在高高的瞭望台上,用锐利的眼睛扫视着无边无际的海面,警惕着可能出现的礁石、暗流,以及远方的船只。 “海鸥号”的船长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海员,他身上散发着海水的咸味和岁月的沉淀。他话语不多,但每一个眼神,每一次指令,都透露出对大海深刻的理解和敬畏。船员们来自五湖四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有沉默寡言、身强力壮的压舱工,有精通航海术、一丝不苟的舵手,有总是哼着古老歌谣、熟悉风帆技巧的帆手。艾伦在与他们的相处中,一点一滴地学习着航海的知识,体验着海上的生活。 航海的日常,枯燥却又充满变数。日复一日,船在浪尖上起伏,天空变幻着颜色,有时是湛蓝如洗,有时是阴沉欲坠。艾伦记得,第一次经历风暴的情景。那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巨浪,天空瞬间被黑暗吞噬,海面如同被愤怒的神灵搅动。巨浪一次次地拍打在甲板上,仿佛要将“海鸥号”吞噬。船身剧烈地摇晃,海浪灌满了船舱,每个人都在与命运搏斗。艾伦紧紧抓住瞭望台的栏杆,感觉自己渺小得像一片被抛入大海的叶子。在那生死攸关的时刻,他看到了船员们的勇气与协作,看到了他们在极端压力下的冷静与坚韧。也正是那场风暴,让他真正明白了大海的力量,以及作为一名海员所肩负的责任。 除了自然的挑战,海上生活还有着其独特的节奏。当风平浪静时,甲板上弥漫着一种宁静而惬意的氛围。船员们会在甲板上修补渔网,擦拭设备,或者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家乡的故事,或是高唱着古老的船歌。艾伦喜欢在夜晚,躺在吊床上,听着海浪轻柔的拍打声,感受着船在夜色中的摇曳,仰望着满天的繁星。他会拿出随身携带的本子,记录下当天看到的奇异景象,例如海豚跃出水面的优美弧线,远方海面上闪烁的未知光芒,或是那些在深邃夜色中悄然出现的星辰轨迹。 艾伦也描绘了海上人际关系的微妙。长时间的共处,让船员们之间产生了深厚的羁绊,也难免会有摩擦和争执。他如实记录下那些因为生活琐事而产生的争论,也描绘了在困难时刻,大家如何放下隔阂,团结一致,共同度过难关。他观察着老船长如何用他的智慧和经验,化解矛盾,维系船员之间的信任。他看到了那些平日里看似粗犷的海员,内心深处所隐藏的温情与担当。 旅途中,他们也曾遇到过其他船只。有满载货物的商船,匆匆驶过,留下淡淡的烟迹;有前来贸易的本地渔船,带来新鲜的食物和海上的消息;甚至有一次,他们远眺到了一艘神秘的战舰,它庞大的身躯在海面上投下巨大的阴影,引起了一阵不安的议论。艾伦在日志中,细致地描绘了与这些船只的短暂交错,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世界的好奇与想象。 随着航程的深入,艾伦的视野也随之开阔。他看到了日出时分,海平面被染成金色,仿佛燃烧的火焰;他看到了月光下,银色的光带铺满海面,如同通往仙境的桥梁;他看到了海市蜃楼的奇景,以及那些在深邃海域中,偶尔闪现的、从未见过的海洋生物。每一次经历,都让他对大海的敬畏与热爱更加深刻。 他并不避讳描绘海上的艰辛。长时间的航行,食物的匮乏,淡水的节约,疾病的侵扰,甚至是那些令人心生恐惧的未知。有一段时期,船上的伙食变得单调乏味,士兵们开始抱怨。艾伦也记录了这种情绪的蔓延,以及船员们如何依靠相互的鼓励和对家乡的思念来支撑自己。他描绘了当有人生病时,其他船员如何尽心照顾,那种患难与共的情谊,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能打动人心。 艾伦的航海日志,不仅仅是一份个人的记录,更是一部时代的缩影。它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戏剧性的情节反转,却以其真实、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那个时代普通海员的生活面貌。它让我们得以窥见,在那片浩瀚的蓝色世界里,有多少个像艾伦一样的年轻人,用他们的汗水、勇气和梦想,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海上篇章。 本书所呈现的,是一位年轻水手在海上经历的成长与蜕变。他从一个懵懂的少年,逐渐成长为一名成熟、坚毅的海员。他对大海的理解,从最初的浪漫幻想,变成了深刻的敬畏与热爱。他学会了观察风向,判断天气,掌握帆术,更重要的是,他学会了如何与大海共处,如何在自然的伟力面前保持渺小,又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不凡。 《远航者之歌》是一部关于坚持、关于勇气、关于生命本身的书。它没有惊心动魄的冒险,却处处充满了生活的真谛。它告诉我们,即使是在最孤独、最艰苦的环境中,只要心中有梦想,有伙伴,就能找到前行的力量。艾伦的航海日记,是一曲献给大海的赞歌,也是一首关于成长与坚持的生命之歌。读完这本书,你会仿佛亲身经历了一次远航,感受到了大海的辽阔与神秘,也看到了人性中最朴实、最动人的一面。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航海生活充满了好奇,但很多文学作品中的描写总是过于浪漫化,或是充满了冒险传奇。《海上一年》恰恰打破了我之前的这种刻板印象,它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呈现了海上生活最本真的一面。薛福来先生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刻意的煽情,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匠,用最直接、最实在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航海的日常。从黎明前的出海,到夜晚的星空下的值班,每一个章节都充满了细节。我特别喜欢他对船上各种设备、操作流程的细致描写,虽然我未必能完全理解其中的专业术语,但那种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以及对每一个环节的重视,都让我深刻体会到航海工作绝非易事,它需要极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书中所描绘的船员们,也不是那种孤胆英雄式的形象,而是一群有血有肉、在有限空间里共同生活、共同工作的普通人。他们之间可能也会有小摩擦,会有思乡之情,但更多的是相互的依靠与扶持,以及在共同目标下的默契。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航海背后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以及在挑战极限环境中,人性的闪光点。

评分

这是一本极其“接地气”的航海纪实,说它“接地气”,是因为它没有丝毫的虚浮和矫揉造作,而是完全基于真实的航海体验。薛福来先生作为一位资深船长,他的文字本身就带有天然的权威性和说服力。我特别欣赏他那种观察的敏锐度和记录的精准度。比如,他如何描述船只在不同海况下的不同反应,如何捕捉瞬间变化的天气信号,这些都绝非一日之功,而是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阅读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像是在听一位长者,娓娓道来他的人生故事,而这个故事,恰恰是发生在广阔无垠的大海上。书中的情感表达也非常克制,但正是这种克制,让那些不易察觉的温情与力量更加动人。我想象着他在甲板上,望着远方,心中涌起的各种情绪,那些对家人、对大海、对生活的复杂情感,都被他巧妙地融入了日常的航海记录中。这本书不提供任何心灵鸡汤式的慰藉,但它通过展示一种脚踏实地的生活态度和面对挑战时的从容不迫,给予了读者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

评分

《海上一年》给予了我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与辽阔感。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能够静下心来读一本关于缓慢、关于坚守的书,简直是一种奢侈。薛福来老船长用他的日记体叙事,将时间拉长,让读者得以跟随他的脚步,体验一段漫长而充实的航程。我常常在阅读时,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艘船上,感受着潮起潮落,看着日出日落,与海风对话,与星空交流。书中的“汪洋里的一条”,不仅仅是对船只的比喻,更是对人类在浩瀚自然面前渺小却又顽强的生命的写照。老船长并不刻意去渲染孤独,但他笔下的每一处留白,都自然而然地流露出那种与世隔绝的孤寂,以及在孤寂中孕育出的深刻思考。他记录了机械的重复,也记录了内心的风景,他对家人的思念,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意义的探寻,都以一种不动声色的方式,缓缓渗透出来,直击人心。这本书不属于那种能让你拍案叫绝的娱乐性读物,但它却能在你心中播下一颗种子,让你重新审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评分

这本《海上一年》简直是把我带进了那个波涛汹涌、星辰大海的真实世界!薛福来老船长的笔触朴实却充满力量,他用最真挚的文字,勾勒出一幅幅震撼人心的航海画卷。我仿佛能闻到海水的咸味,感受到船身在巨浪中摇曳的颠簸,听到海鸥在甲板上盘旋的鸣叫。书里没有那些虚构的惊险刺激,没有夸张的戏剧冲突,只有日复一日的机械操作,严格的航海纪律,以及面对茫茫大海时,船员们内心的平静与坚定。他笔下的每一个细节都显得那么真实可信,无论是描绘如何精确地辨认星象来导航,还是讲述如何巧妙地处理复杂的船务,亦或是记录下船员们在漫长航程中,如何与孤独为伴,如何通过点滴的互动来维系彼此的温暖。特别是那些关于天气变化、海况预测的描述,既有科学的严谨,又饱含着老海员的经验与智慧,让人在惊叹之余,也对这份职业充满了敬意。读这本书,就像是在聆听一位智者在低语,他将毕生的阅海经验、人生的感悟,都毫无保留地倾注在了字里行间,让我这个陆地上的普通读者,也能窥见那片神秘而壮阔的蓝色世界的一角。

评分

《海上一年》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真实地展现了一群人在一个特殊环境下的生存状态。它不像一般的小说那样有明确的主人公光环,也没有为了吸引眼球而设置的情节跌宕。薛福来先生以一种近乎流水账的方式,记录着每一天的航海日志,但正是这种朴素的记录,却折射出了航海生活的丰富与复杂。我看到了船员们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也看到了他们在艰苦环境中爆发出的坚韧与智慧。书中的语言风格极为朴实,没有华丽的修饰,却充满了生活的质感。我能感受到船舱里的闷热,海浪拍打船舷的声音,以及在漫长航行中,那种不易言说的思念。作者并没有刻意去歌颂什么,他只是忠实地记录,但正是这种忠实,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航海人是怎样的。他们不是天生的冒险家,更像是一群肩负重任的职业者,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付出。读这本书,让我对“职业”这两个字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那些在海上默默奉献的人们,充满了由衷的敬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