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物志+园冶+香典+雪宦绣谱手绘彩图修订版共4册 中国古代天然香料与香文化园林宅院 白云

长物志+园冶+香典+雪宦绣谱手绘彩图修订版共4册 中国古代天然香料与香文化园林宅院 白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嘉胄,沈寿等 著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香根香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123987
商品编码:25209194767
丛书名: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丛书
用纸:平装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长物志+园冶+香典+雪宦绣谱(手绘彩图修订版)共4册

定价:282.00

园冶    ISBN:9787229116576    68.00

长物志    ISBN:9787229114763  68.00

雪宦绣谱    ISBN:9787229127442  58.00

香典    ISBN:9787229123987 88.00


内容简介

《园冶》

     中国古代造园**专*《园冶(手绘彩图修订版 )》,共三卷,以相地、立基、屋宇营造、园林营建 为体,涉及列架、装折、栏杆、门窗、墙垣、铺地、 造石、掇山、借景等诸多方面的具体内容。全书以作 者计成的营造经验为依托,详细论述了宅园和与之相 应的园林营建的基本原理及具体手法,*以其“虽由 人作,宛自天开”,以及“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 造园理念,为好园者指明了清新素雅、简约守拙、含 蓄幽深。

《长物志》

   《长物志》与《园冶》,为中国古代制器、造园、栽植艺术的双璧。《长物志》偏重制器、栽植及风雅的家居物态营造,《园冶》则侧重于造园,以及物态生活的空间选择。二者互为补充,构成了中国古代文人生活的整体风貌。 《长物志》共十二志,分属制器、栽植、造园诸学科,含衣、食、住、用、行、游等各方面的生活内容。其中,室庐、花木、水石、禽鱼、蔬果等志,阐述了中国古代园林生活的构建要素,指出了这些要素的互用关系及其选用原则。而书画、几榻、器具、衣饰、舟车、位置、香茗七志,其记述,或重制法,或重摆放,或重材质,却都体现了古代士大夫阶层掩去人巧,不使人巧外露的审美心志。 《长物志》讲求的并非材料价值,而是黯雅古朴的材质与形态美感,其营建的古雅天然的物态环境,不仅是古代文人对精致生活的一贯追求,而且是风雅文士温文气质的物化表达。

《雪宦绣谱》

     刺绣是中国女红艺术中的重要门类,清代四大名绣更是将刺绣技艺推向了**。苏绣之精细、雅洁,湘绣之鲜艳、豪放,粤绣之饱满、浓郁,蜀绣之精巧、神奇,一直为世人所推崇。其中,尤以苏绣为盛。 

《雪宧绣谱》为中国*部刺绣理论专著,作者集毕生的刺绣技艺,系统地论述了有四千年历史的苏绣艺术**。全书分绣具、绣事、针法、绣要、绣品、绣通等卷,详细阐述了苏绣十八种针法的运用,以及审势、配色、求光等刺绣要领。 

译注者在整理原著时,补入了湘、粤、蜀三大绣种及更多民间特色绣种,以详细剖析传统刺绣的广博内涵,力求使之成为学习和鉴赏传统刺绣的更完备读本。


《香典》

   《香典》,集传世香书《香乘》《香谱》《陈氏香谱》于一体,从香料种类、产地考证、逸闻趣事说起,分别阐述著名香品的特性、提取方法、配置香方、焚熏之法;香炉、薰球、香囊、香盒、香盘等香器;与香有关的史料故事、逸事奇闻;历代文人墨客的咏香诗文。编者另补入香料真假鉴别、收藏,焚香礼仪等专题知识,全面反映我国古代香文化面貌。

目录

园冶》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代序) 自序 冶叙 题词 圆明园四十景 卷一 兴造论 古籍名家论园林兴造 附辑:四大名园平面图示 颐和园 留园 拙政园(中园) 承德避暑山庄 园说 相地 山林地 城市地 村庄地 郊野地 傍宅地 江湖地 附辑:择宅风水图示 圆明园之方壶胜境图示 山林地图示 城市地图示 村庄地图示 郊野地图示 傍宅地图示 江湖地图示 立基 厅堂基 楼阁基 门楼基 书房基 亭榭基 房廊基 假山基 附辑:民间建房禁忌图示 网师园平面图示 三种常见门户式样图 造园假山图示 屋宇 门楼 堂 斋 室 房 馆 楼 台 阁 亭 榭 轩 卷 广 廊 附辑:园林营造中常见屋顶式样图示 清代木结构房屋建筑图示 殿堂用脊图示 厅堂用脊图示 列架 五架梁 七架梁 九架梁 草架 重椽 磨角 地图 屋宇图式:五架过梁式 草架式 七架列式 七架酱架式 九架梁式 小五架梁式 地图式:梅花亭地图式 十字亭地图式 附辑:斗拱结构图示 房屋的几大构件图示 装折 屏门 仰尘 户槅 风窗 装折图式:长槅式 短槅式 槅棂式:户槅柳条式 束腰式 风窗式 冰裂式 两截式 三截式 梅花式 梅花开式 附辑:飞罩图示 卷二 栏杆 栏杆图式:笔管式 锦葵式 波纹式 梅花式 联瓣葵花式 尺栏式 短栏式 短尺栏式 环式 套方式 三方式 葵花式 镜光式 卷三 门窗 门窗图式:方门合角式 圈门式 莲瓣式、如意式、贝叶式 墙垣 白粉墙 磨砖墙 漏砖墙 乱石墙 漏明墙图式 附辑:墙垣砌法图示 花墙洞式样图 造园树木图 铺地 乱石路 鹅子地 冰裂地 诸砖地 砖铺地图式:香草边式 球门式 波纹式 附辑:造园花草图 掇山 园山 厅山 楼山 阁山 书房山 池山 内室山 峭壁山 山石池 金鱼缸 峰 峦 岩 洞 涧 曲水 瀑布 附辑:掇山过程图示 瀑布图示 造园理水图示 选石 太湖石 昆山石 宜兴石 龙潭石 青龙山石 灵璧石 岘山石 宣石 湖口石 英石 散兵石 黄石 旧石 锦川石 花石纲 六合石子 园圃假山 附辑:宣和六十五石图 借景 附辑:窗框款式 自识


 

《园冶》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代序) 自序 冶叙 题词 圆明园四十景 卷一 兴造论 古籍名家论园林兴造 附辑:四大名园平面图示 颐和园 留园 拙政园(中园) 承德避暑山庄 园说 相地 山林地 城市地 村庄地 郊野地 傍宅地 江湖地 附辑:择宅风水图示 圆明园之方壶胜境图示 山林地图示 城市地图示 村庄地图示 郊野地图示 傍宅地图示 江湖地图示 立基 厅堂基 楼阁基 门楼基 书房基 亭榭基 房廊基 假山基 附辑:民间建房禁忌图示 网师园平面图示 三种常见门户式样图 造园假山图示 屋宇 门楼 堂 斋 室 房 馆 楼 台 阁 亭 榭 轩 卷 广 廊 附辑:园林营造中常见屋顶式样图示 清代木结构房屋建筑图示 殿堂用脊图示 厅堂用脊图示 列架 五架梁 七架梁 九架梁 草架 重椽 磨角 地图 屋宇图式:五架过梁式 草架式 七架列式 七架酱架式 九架梁式 小五架梁式 地图式:梅花亭地图式 十字亭地图式 附辑:斗拱结构图示 房屋的几大构件图示 装折 屏门 仰尘 户槅 风窗 装折图式:长槅式 短槅式 槅棂式:户槅柳条式 束腰式 风窗式 冰裂式 两截式 三截式 梅花式 梅花开式 附辑:飞罩图示 卷二 栏杆 栏杆图式:笔管式 锦葵式 波纹式 梅花式 联瓣葵花式 尺栏式 短栏式 短尺栏式 环式 套方式 三方式 葵花式 镜光式 卷三 门窗 门窗图式:方门合角式 圈门式 莲瓣式、如意式、贝叶式 墙垣 白粉墙 磨砖墙 漏砖墙 乱石墙 漏明墙图式 附辑:墙垣砌法图示 花墙洞式样图 造园树木图 铺地 乱石路 鹅子地 冰裂地 诸砖地 砖铺地图式:香草边式 球门式 波纹式 附辑:造园花草图 掇山 园山 厅山 楼山 阁山 书房山 池山 内室山 峭壁山 山石池 金鱼缸 峰 峦 岩 洞 涧 曲水 瀑布 附辑:掇山过程图示 瀑布图示 造园理水图示 选石 太湖石 昆山石 宜兴石 龙潭石 青龙山石 灵璧石 岘山石 宣石 湖口石 英石 散兵石 黄石 旧石 锦川石 花石纲 六合石子 园圃假山 附辑:宣和六十五石图 借景 附辑:窗框款式 自识


《长物志》

   晚明士大夫生活中的造物艺术(代序)/ 1原 序 / 8卷一·室 庐………………………………………(1)门 / 2 阶 / 5 窗 / 6 栏杆 / 8 照壁 / 10 堂 / 11山斋 / 12 丈室 / 12 佛堂 / 13 桥 / 13 茶寮 / 14琴室 / 14 浴室 / 15 街径 庭除 / 15 楼阁 / 16台 / 16 海论 / 16附辑:窗的式样/7 栏杆诸式样图/9 铺地式样/18 廊的式样/19 古代合院式建筑——四合院图示/20卷二·花 木…………………………………… (25)牡丹 芍药 / 27 玉兰 / 28 海棠 / 29 山茶 / 30桃 / 31 李 / 32 杏 / 32 梅 / 33 瑞香 / 34蔷薇 木香 / 35 玫瑰 / 36 紫荆 棣棠 / 37 紫薇 / 38石榴 / 39 芙蓉 / 39 黄兰花 / 39 茉莉 素馨 夜合 / 40杜鹃 / 41 松 / 41 木槿 / 43 桂 / 44 柳 / 45 黄杨 / 45槐榆 / 46 梧桐 / 46 椿 / 47 银杏 / 47 乌臼 / 48竹 / 48 菊 / 50 兰 / 51 葵花 / 53 罂粟 / 54萱草 / 54 玉簪 / 55 金钱 / 56 藕花 / 56 水仙 / 57凤仙 / 58 秋色 / 59 芭蕉 / 59 瓶花 / 60 盆玩 / 61附辑:盆景石与盆景树木 / 62卷三·水 石…………………………………… (65)广池 / 66 小池 / 67 瀑布 / 68 凿井 / 69 天泉 / 69地泉 / 71 流水 / 71 丹泉 / 71 品石 / 72 灵璧 / 72英石 / 74 太湖石 / 74 尧峰石 / 74 昆山石 / 77锦川 将乐 羊肚石 / 77 土玛瑙 / 77大理石 / 80 永石 / 80附辑:凿井宜忌 / 70 灵璧石山子 / 73 英石山子 / 75 太湖石山子 / 76 昆山石山子 / 78 玛瑙 / 79卷四·禽 鱼…………………………………… (81)鹤 / 82 鸂鶒/ 83 鹦鹉 / 84 百舌 画眉 鸜鹆 / 84朱鱼 / 85 鱼类 / 85 蓝鱼 白鱼 / 87 鱼尾 / 87观鱼 / 87 吸水 / 88 水缸 / 88附辑:鱼鳍功用及金鱼品系 / 86卷五·书 画…………………………………… (89)论书 / 90 论画 / 93 书画价 / 95 古今优劣 / 95 粉本 / 96赏鉴 / 97 绢素 / 98 御府书画 / 99 院画 / 99 单条 / 100名家 / 101 宋绣 宋刻丝 / 103 法糊 / 104 装潢 / 104装褫定式 / 106 裱轴 / 107 裱锦 / 108 藏画 / 108小画匣 / 109 卷画 / 109 法帖 / 109 南北纸墨 / 114古今帖辨 / 114 装帖 / 115 宋板 / 115 悬画月令 / 116附辑:永字八法与书法笔画大体 / 91 篆书的特点 / 92 书画装裱 / 105卷六·几 榻……………………………………(119)榻 / 120 短榻 / 122 几 / 122 禅椅 / 125 天然几 / 125书桌 / 127 壁桌 / 128 方桌 / 128 台几 / 128 椅 / 130杌 / 130 凳 / 133 交床 / 133 橱 / 133 架 / 137佛橱 佛桌 / 137 床 / 140 箱 / 140 屏 / 143 脚凳 / 143附辑:榻的式样 / 121 罗汉床的式样 / 123 几的种类与式样 / 124 禅椅的式样 / 126 书桌的式样 / 127 方桌的式样 / 129 椅的种类与式样 / 131 杌的式样 / 132 凳的式样 / 134 交椅的式样 / 135 柜的式样 / 136 架的式样 / 138 佛桌的式样 / 139 床的式样 / 141 箱的式样 / 142 屏的式样 / 144卷七·器 具……………………………………(145)香炉 / 146 香盒 / 148 隔火 / 149 匙箸 / 149 箸瓶 / 150袖炉 / 150 手炉 / 150 香筒 / 152 笔格 / 152 笔床 / 155笔屏 / 156 笔筒 / 156 笔洗 / 156 笔船 / 159 笔砚 / 159水中丞 / 161 水注 / 161 糊斗 / 164 蜡斗 / 164镇纸 / 165 压尺 / 165 秘阁 / 165 贝光 / 167裁刀 / 169 剪刀 / 170 书灯 / 170 灯 / 170 镜 / 172钩 / 172 束腰 / 175 禅灯 / 175 香橼盘 / 175如意 / 176 麈 / 178 钱 / 178 瓢 / 178 钵 / 180花瓶 / 180 钟磬 / 183 杖 / 183 坐墩 / 183坐团 / 187 数珠 / 187 番经 / 188 扇 扇坠 / 188枕 / 191 簟 / 191 琴 / 191 琴台 / 195 研 / 196笔 / 199 墨 / 200 纸 / 200 剑 / 202 印章 / 203文具 / 205 梳具 / 208 海论铜玉雕刻窑器 / 210附辑:宣德铜炉式样 / 147 手炉式样 / 151 香筒式样 / 153 笔架式样 / 154 笔筒式样 / 157 笔洗式样 / 158 笔砚式样 / 160 水盂式样 / 162 水注式样 / 163 镇纸式样 / 166 压尺式样 / 167 秘阁式样 / 168 灯的式样 / 171 镜的式样 / 173 钩的式样 / 174 如意式样 / 177 钱币式样 / 179 钵的式样 / 181 花瓶式样 / 182 编钟式样 / 184 杖首式样 / 185 坐墩式样 / 186 扇坠式样 / 189 枕式样 / 192 古琴式样 / 193 古琴良品辨 / 194 砚式样 / 197 墨式样 / 201 青田石印章及诸石印章式样 / 204 印泥与印泥盒式样 / 206 梳子式样 / 209卷八·衣 饰……………………………………(215)道服 / 217 禅衣 / 217 被 / 217 褥 / 220 绒单 / 220帐 / 221 冠 / 221 巾 / 221 笠 / 223 履 / 224附辑:道服式样 / 218 僧衣式样 / 219 花冠式样 / 222 头巾式样 / 223 履的式样 / 224 中国历代服饰式样 / 225卷九· 舟 车 …………………………………(231)巾车 / 233 篮舆 / 233 舟 / 235 小船 / 235附辑:巾车演进中的造型变化 / 234卷十·位 置……………………………………(237)坐几 / 238 坐具 / 239 椅 榻 屏 架 / 239 悬画 / 240置炉 / 240 置瓶 / 241 小室 / 241 卧室 / 242 佛室 / 244敞室 / 245 亭榭 / 245附辑:室内陈设 / 243 敞室陈设 / 246卷十一· 蔬 果 ………………………………(247)樱桃 / 248 桃 李 梅 杏 / 250 橘橙 / 251 柑 / 252香橼 / 252 枇杷 / 254 杨梅 / 254 葡萄 / 255 荔枝 / 256枣 / 257 生梨 / 257 栗 / 259 银杏 / 260 柿 / 261花红 / 262 菱 / 262 芡 / 263 西瓜 / 264 五加皮 / 264白扁豆 / 265 菌 / 265 瓠 / 267 茄子 / 268 芋 / 269茭白 / 269 山药 / 270 萝卜 芜菁 / 271附辑:樱桃的性味 / 249 李的性味 / 250 橙的性味 / 251 柑的性味 / 253 香橼的性味 / 253 枇杷的性味 / 254 杨梅的性味 / 255 葡萄的性味 / 256 荔枝的性味 / 257 枣的性味 / 258 梨的性味 / 258 栗的性味 / 259 银杏的性味 / 260 柿的性味 / 261 西瓜的性味 / 265 瓠的性味 / 267 茄子的性味 / 268卷十二 ·香 茗 ………………………………(273)伽南 / 274 龙涎香 / 276 沉香 / 277 片速香 / 279唵叭香 / 279 角香 / 279 甜香 / 279 黄、黑香饼 / 280安息香 / 280 暖阁 芸香 / 281 苍术 / 283 茶品 / 284虎丘 天池 / 285 岕 / 286 六安 / 286 松萝 / 286龙井 天目 / 288 洗茶 / 288 候汤 / 288 涤器 / 288茶洗 / 289 茶炉 汤瓶 / 289 茶壶 茶盏 / 289择炭 / 292附辑:伽南香辨识 / 275 龙涎香香方 / 276 龙涎香辨识 / 277 沉香辨识 / 278 黄、黑香饼的制作方法 / 280 安息香辨识 / 281 固体香式样 / 282 苍术可制作的合香 / 284 古代茶具式样 / 290 制茶 / 294

雪宦绣谱》

出版说明 / 1

黼黻绣 闺阁雅艺(代序)/ 3

原 序 / 6

·绣备绣之具 (1)

绷 / 架 / 剪 / 针 / 附辑:绣绷 / 3 绣架 / 6 绣剪 / 7 绣针 / 8

补辑:绣地 / 9绣线 / 11绣件装饰物 / 13

引绣绣之事 (15)

剪线 / 劈线 / 剪针 / 浥水 / 补辑:刺绣工序 / 20

针法 (35)

齐针 / 抢针 / 单套针 / 双套针 / 扎针 / 

铺针 / 刻鳞针 / 肉入针 / 打子针 / 

羼针 / 接针 / 绕针 / 刺针 / 针 / 

施针 / 旋针 / 散整针 / 虚实针 / 

附辑:齐针 / 37 抢针 / 40 套针 / 43 扎针 / 51

铺针 / 52 刻鳞针 / 56 肉入针 / 61 

打子针 / 63羼针 / 64 接针 / 67 绕针 / 69

刺针 / 70针 / 72施针 / 74旋针 / 76

散整针 / 77虚实针 / 80

补辑:其他常用针法 / 81

辫子股 / 盘金绣 / 纳纱绣 / 平金绣 / 鸡毛针 / 戳纱绣 / 网绣

剪贴绣 / 变体绣 / 十字绣 / 乱针绣 / 珠绣 / 滚针

绣要 (93)

审势 / 配色 / 线色 / 求光 / 

肖神 / 妙用 / 缜性 / 

补辑:绣稿构图 / 96附线色类目表 / 111色彩运用 / 115绣品 (129)

绣姿 / 绣德 / 131 绣节 / 

绣通 (133)

/ 135/ 158/ 175 (195)

付印题记 / 顾绣之起源 / 顾绣之传布 / 

顾绣之技能 / 现存顾绣之名作 / 205付辑:顾绣 / 220

作者简介


《园冶》

     计成,字无否,号否道人,江苏苏州吴江县人,生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卒年不详。为明末*名造园家。计成根据其丰富的实践经验,整理了修建吴氏园和汪氏园的部分图纸,于崇祯七年(1634年)写成了中国*早、*系统的造园*作——《园冶》,这也是世界造园学上*早的名*。 计成还是一位诗人,时人评价他的诗如“秋兰吐芳,意莹调逸”。遗憾的是,其诗作已散佚,今人难以窥其风貌。    

《长物志》

     文震亨:字启美,江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文徵明曾孙,文彭孙,文震孟之弟元发仲子。天启五年(1625)恩贡,崇祯初为中书舍人,给事武英殿。书画咸有家风,山水韵格兼胜。明亡,绝粒死,年六十一,谥节愍。著有《长物志》十二卷,为传世之作。著有《长物志》《香草诗选》《仪老园记》《金门录》《文生小草》等。

《雪宦绣谱》

      沈寿(1874—1921年),原名沈云芝,字雪君,号雪宧,吴县(今苏州)人。因为绣斋称天香阁,所以别号天香阁主人。她曾被清末著名学者俞樾誉为“针神”。因幼年受家庭艺术熏陶,沈寿八岁时即绣制《鹦鹉图》,得到亲友称赞。1906年,她曾去日本观摩考察美术学校的教学情况。在日本,沈寿看到用光影表现的美术绣品,很受启发,为她以后创成“仿真绣”打下了基础。次年五月,沈寿担任农工部绣工科(皇家绣工学校)总教习。1910年,沈寿奉命任南洋劝业会绣品审查官,会中与南通状元、时任实业部长的张謇结识,张謇十分器重沈寿的才华。1911年。1914年,沈寿应张謇之邀于南通授绣,后积劳成疾,张謇恐其技艺失传,便在沈寿养病期间,由沈寿口述,张謇记录、整理,历经几月,写成《雪宧绣谱》。

《香典》

      周嘉胄,扬州人,明朝收藏家。约明朝嘉靖、万历年间人,擅长装裱等工艺,其《香乘》一书集中国香学文化之大成。崇祯辛巳刊成。另著有《装潢志》。 洪刍,字驹父,北宋进士,黄庭坚的外甥。极富文采,著述颇丰。 

陈敬,字子中,北宋末年西京河南府(洛阳)人。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