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历年真题分析及命题趋势预测(2) 第一部分大纲核心考点(5) 第一章整数、实数(5) 第一节整数(5) 第二节实数(8) 第三节习题精练(11) 第二章多项式(15) 第一节多项式的定义及基本定理(15) 第二节多项式的因式分解(16) 第三节习题精练(18) 第三章方程(组)与不等式(25) 第一节分式方程(25) 第二节二元一次方程组(26) 第三节一元二次方程(27) 第四节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28) 第五节其他不等式及其解法(31) 第六节习题精练(33) 第四章数列(39) 第一节一般数列(39) 第二节等差数列(40) 第三节等比数列(41) 第四节习题精练(42) 第五章应用题(49) 第一节比和比例问题(49) 第二节行程问题(51) 第三节工程问题(54) 第四节浓度问题(55) 第五节习题精练(56) 第六章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65) 第一节平面几何(65) 第二节立体几何(69) 第三节习题精练(70) 第七章解析几何(81) 第一节基本公式(81) 第二节直线(82) 第三节圆(84) 第四节对称问题(86) 第五节习题精练(88) 第八章排列组合(96) 第一节排列组合的定义及公式(96) 第二节八种解题方法(98) 第三节习题精练(102) 第九章概率(108) 第一节基本概念及性质(108) 第二节古典概型(110) 第三节伯努利概型(112) 第四节习题精练(112) 第二部分重点题型(120) 第一章函数与不等式(120) 第二章数列(126) 第三章解析几何(133) 第四章排列组合(148) 第五章概率(156) 逻辑历年真题分析及命题趋势预测(170) 第一部分逻辑问法详解(173) 第一章必然性推理问法分析(173) 第一节确定为真型(173) 第二节确定为假型(177) 第三节不确定型(179) 第二章可能性推理问法归纳(185) 第一节削弱型(185) 第二节加强型(187) 第三节解释型(189) | 第四节评价型(191) 第五节结论型(194) 第二部分概念与判断(197) 第一章概念(197) 第一节概念简述(197) 第二节概念间的关系(199) 第二章命题(判断)(206) 第一节命题概述(206) 第二节命题的分类(213) 第三章直言命题及其推理(214) 第一节知识概述(214) 第二节直言命题的推理(216) 第四章复言命题及其推理(234) 第一节联言命题及其推理(234) 第二节选言命题及其推理(236) 第三节假言命题及其推理(240) 第四节二难推理(248) 第五章模态命题及其推理(253) 第一节知识概述(253) 第二节模态命题的推理(255) 第六章朴素推理(259) 第一节知识概述(259) 第二节常用方法(259) 第三部分推理与论证(262) 第一章推理与论证概述(262) 第一节推理概述(262) 第二节推理与论证(264) 第二章题干论证方式分析(265) 第一节归纳推理(265) 第二节类比推理(270) 第三节溯因推理(271) 第四节因果联系(272) 第三章削弱型(279) 第四章加强型(286) 第五章解释型(290) 第六章评价型(293) 第一节评价结构类似(293) 第二节评价逻辑漏洞(295) 第三节评价论证方式(301) 第四节评价论战焦点(305) 第七章结论型(307) 写作历年真题分析及命题趋势预测(312)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317) 第一章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317) 第一节题型概述(317) 第二节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审题(320) 第三节论证有效性分析的构思过程及原则(343) 第四节论证有效性分析的结构及写作策略(350) 第五节论证有效性分析的语言要求(353) 第六节论证有效性分析的误区及范文简评(357) 第二章论说文写作(380) 第一节题型概述(380) 第二节论说文的审题立意(381) 第三节论说文的“新八股”结构模式及写法(387) 第四节论说文“新八股”结构常用的四种格式(393) 第五节常见的论证方法(398) 第六节写作提纲的编写(399) 第二部分论说文写作策略(401) 第一章运用好的语言(401) 第二章克服写作毛病(407) 附录(一)数学常用公式(413) 附录(二)必然性推理知识点总结(416) 附录(三)2018年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真题及解析(425) |
购书享有研究生考试自习室多样增值服务,内含:备考资料轻松学,免费题库任意练,考友圈答疑解惑。让考生可以搬着“自习室”,随时随地学习。
附录部分包括了数学常用公式、必然性推理知识点总结、2018年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试题及解析。
目录
绪论 考研英语(二)复习总攻略(1) 第一章 考研英语(二)历年真题分析及命题趋势预测(7) 第一节 2018年考研英语(二)真题考情分析(7) 一、2018年考研英语(二)总体考情分析(7) 二、2018年考研英语(二)具体题型分析(7) 第二节 英语(二)考试题型分析及2019年趋势预测(8) 一、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8) 二、英语(二)考试题源分析(9) 三、2019年考研英语(二)趋势预测(13) 第二章 考研英语(二)基本功篇——语法知识(14) 第一节 新大纲对语法的要求及考点分析(14) 一、新大纲对语法的要求(14) 二、语法知识考点分析(14) 第二节 英语名词语法特点——英语学习基础部分(15) 一、修饰名词的限定词(15) 二、名词的数(15) 三、主谓一致关系(19) 四、主谓一致专项训练(21) 第三节 英语动词语法特点——英语学习重点和难点(23) 一、谓语动词(23) 二、非谓语动词(36) 第四节 英语句子结构特点——英语学习核心部分(44) 一、根据功能分类(44) 二、根据句子复杂程度分类(45) 三、句型结构(45) 四、句子成分(46) 五、英语复合句特点(47) 第五节 英语三大特殊结构——英语学习特色部分(59) 一、比较结构(59) 二、倒装结构(65) 三、强调结构(66) 第六节 其他常考句型结构(68) 一、平行结构(68) 二、情态动词+完成时(69) 三、其他部分专项训练(69) 第三章 考研英语(二)基本功篇——词汇知识(73) 第一节 新大纲对词汇的要求及考点分析(73) 一、新大纲对词汇的要求(73) 二、复习对策(73) 三、词汇知识考点分析(73) 第二节 考研英语(二)常考易错、易混词辨析(77) 第三节 考研英语(二)常考易错、易混词专项训练(87) 一、常考同义词、近义词专项训练(87) 二、常考形近词专项训练(91) 第四节 考研英语(二)常考短语搭配专项训练(98) 一、常见动词短语搭配专项训练(98) 二、其他逻辑关系搭配专项训练(102) 第四章 考研英语(二)客观题篇——英语知识运用(107) 第一节 新大纲对英语知识运用的要求及其应试技巧(107) 一、新大纲对英语知识运用的要求(107) 二、英语知识运用应试技巧(107) 第二节 英语知识运用专项训练精选10篇(108) 第三节 2010—2018年考研英语(二)英语知识运用真题实战演练(147) 一、2010年英语知识运用真题精讲(147) 二、2011年英语知识运用真题精讲(151) 三、2012年英语知识运用真题精讲(155) 四、2013年英语知识运用真题精讲(158) 五、2014年英语知识运用真题精讲(162) 六、2015年英语知识运用真题精讲(166) 七、2016年英语知识运用真题精讲(170) 八、2017年英语知识运用真题精讲(174) 九、2018年英语知识运用真题精讲(178) 第五章 考研英语(二)客观题篇——阅读理解(182) 第一节 新大纲对阅读理解的要求及备考策略(182) 一、新大纲对阅读理解的要求(182) 二、阅读理解备考策略(182) 第二节 阅读理解Part A命题规律及解题技巧(183) 一、考研英语(二)阅读理解的考查范围(183) 二、考场上科学的阅读方法(184) 三、阅读理解中各种连接词的作用(185) | 四、各种题型的特点及解题技巧(185) 第三节 阅读理解Part A专项训练精选12篇(190) 一、社会生活类(191) 二、商业经济类(198) 三、文化教育类(205) 四、环境科普类(213) 第四节 阅读理解Part B命题规律及解题技巧(220) 一、多项对应题(220) 二、小标题对应题(221) 第五节 阅读理解Part B专项训练精选4篇(221) 第六节 2010—2018年考研英语(二 )阅读理解真题实战演练(230) 一、2010年阅读理解真题精讲(230) 二、2011年阅读理解真题精讲(243) 三、2012年阅读理解真题精讲(255) 四、2013年阅读理解真题精讲(266) 五、2014年阅读理解真题精讲(278) 六、2015年阅读理解真题精讲(291) 七、2016年阅读理解真题精讲(303) 八、2017年阅读理解真题精讲(315) 九、2018年阅读理解真题精讲(327) 第六章 考研英语(二)主观题篇——英译汉(340) 第一节 新大纲对英译汉的要求及其应试技巧(340) 一、新大纲对英译汉的要求(340) 二、英译汉的评分标准(340) 三、英译汉应试策略(340) 第二节 英译汉基本常识(341) 一、英汉两种语言的区别(341) 二、英译汉五原则(342) 三、各种句式结构的翻译技巧(344) 第三节 英语长难句、短文的理解与翻译(349) 一、长难句翻译练习20句(349) 二、段落翻译练习5篇(355) 第四节 2010—2018年考研英语(二) 英译汉真题实战演练(357) 一、2010年英译汉真题精讲(357) 二、2011年英译汉真题精讲(359) 三、2012年英译汉真题精讲(360) 四、2013年英译汉真题精讲(362) 五、2014年英译汉真题精讲(364) 六、2015年英译汉真题精讲(365) 七、2016年英译汉真题精讲(367) 八、2017年英译汉真题精讲(369) 九、2018年英译汉真题精讲(371) 第七章 考研英语(二)主观题篇——写作(374) 第一节 新大纲对英语写作的要求及评分标准(374) 一、新大纲对英语写作的要求(374) 二、英语写作的评分标准(374) 三、历年英语(二)考试写作题型分析(375) 第二节 小作文写作类型、技巧及范例(376) 一、小作文的写作要求(376) 二、小作文的写作类型(377) 三、小作文的写作技巧(377) 四、小作文题型写作例解(377) 第三节 大作文写作类型及其写作技巧(388) 一、按提示信息分类(388) 二、按作文体裁分类(394) 第四节 考研英语(二)写作常用动词及句型(403) 一、考研英语(二)写作常用动词(403) 二、考研英语(二)写作常用句型(405) 第五节 2010—2018年考研英语(二)写作真题实战演练(407) 一、2010—2018年应用文真题精讲(407) 二、2010—2018年短文写作真题精讲(413) 第八章 考研英语(二)考前冲刺篇(421)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英语(二) 考前冲刺试卷1(421)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英语(二) 考前冲刺试卷1参考答案及详解(431)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英语(二) 考前冲刺试卷2(447)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英语(二) 考前冲刺试卷2参考答案及详解(456) |
《中公版·2019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英语(二)复习指南》是由中公考研师资根据多年来的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经验编写而成的。内容涉及考研英语(二)词汇、语法及各个专项。专项包括英语知识运用、阅读理解(含Part A和Part B)、英译汉、写作。具体内容如下:
绪论 考研英语(二)复习总攻略
第一章 考研英语(二)历年真题分析及命题趋势预测
第二章 考研英语(二)基本功篇——语法知识
第三章 考研英语(二)基本功篇——词汇知识
第四章 考研英语(二)客观题篇——英语知识运用
第五章 考研英语(二)客观题篇——阅读理解
第六章 考研英语(二)主观题篇——英译汉
第七章 考研英语(二)主观题篇——写作
第八章 考研英语(二)考前冲刺篇
《中公版·2019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英语(二)复习指南》是由中公考研师资根据多年来的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经验编写而成的。本书的主要特色如下:
1.书内含码 码上有课
本书针对2010年~2018年考研英语(二)各个题型均配备了高清微视频,考生扫码即可听课。课程生动直接,让考生告别无声读书时代。
2.根据题型 分章讲解
本书共有八章,其中语法、词汇、英语知识运用、阅读理解(Part A和Part B)、英译汉和写作各为一章。各个模块的知识讲解详实,考生可有针对性的学习。
3.习题技巧 提升能力
本书根据考生的学习习惯,对考研英语(二)每个题型进行解题技巧的讲解,其后均附有练习题,帮助考生巩固知识点,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答题能力。
4.移动自习 随时随地
购书享有研究生考试自习室多样增值服务,内含:备考资料轻松学、免费题库任意练、考友圈答疑解惑。让考生可以搬着“自习室”,随时随地学习。
我个人对这本书的逻辑架构非常欣赏,它有一种内在的严谨性,那种德国式或者说经典商学院式的逻辑推导,让人感到踏实。尤其是在定量分析和财务会计的部分,它没有采用那种“公式+套路”的速成方法。相反,它花了大量的篇幅去解释每一个财务指标背后的经济学含义,以及它们是如何相互制约、共同反映企业健康状况的。我记得在讲到现金流折现模型(DCF)时,它并没有直接给出计算步骤,而是先花了整整一章来讨论“时间价值”在不同经济周期下的实际体现,以及对贴现率选择的敏感性分析。这种深度讨论,对于我这种希望未来能从事高层财务决策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迫使我不能满足于仅仅知道“怎么算”,而是要去深究“为什么这么算”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这种算法会失效”。说实话,这种体系化的训练,比市面上那些只教你如何快速套用模板的资料要高明得多,但代价是,入门门槛也被抬高了。这本书更像是一张地图,而不是导航仪,它告诉你方向,但具体怎么走,还得靠自己的判断和积累。
评分总的来说,这本书更像是一份“内参”,而不是“教案”。如果你是一个已经有扎实工作基础,希望系统梳理管理知识体系,并力求在思想深度上有所突破的在职学习者,那么这套书无疑是你的最佳拍档。它不会给你廉价的安慰剂,不会告诉你成功是多么容易。相反,它会用严谨的逻辑和深刻的洞察力,让你直面管理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它教会我的第一课不是如何通过考试,而是如何像一个真正的管理者一样去思考问题——即尊重事实、逻辑至上,并始终对未知保持敬畏。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与一位睿智的导师进行了一场长达数月的深度对话,它对我的职业认知产生了长远的、结构性的影响,这种价值远超了一张入学考试的成绩单本身。它提供的知识体系,是我未来职业生涯中可以反复查阅和内化的“思维工具箱”。
评分这套教材,老实说,拿到手的时候,内心是挺复杂的。我本来是抱着“拿下MBA”的决心来的,觉得这玩意儿就是通关秘籍。结果翻开第一页,那种扑面而来的信息量,真有点让人气馁。它不像市面上某些辅导书,恨不得把所有知识点都给你嚼碎了喂到嘴里,配上各种花哨的图表和励志口号。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授,他把一整套管理学的宏大体系,用最精炼的语言搭建了起来。它不是那种手把手教你解题技巧的书,它更像是给你一个高空俯瞰全局的视角。比如,在战略管理那一块,它不会告诉你“选择A或B的胜率是多少”,而是深入探讨了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决策逻辑的根本差异,让你自己去构建思维框架。我花了好几天时间,才勉强适应了这种“高屋建瓴”的叙事方式。它要求读者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商业敏感度,否则初看会觉得内容过于跳跃和抽象。对我这种工作经验没那么丰富的人来说,初期理解起来确实是个挑战,需要反复研读,甚至得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案例去反向印证书中的理论,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精髓所在。它更像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需要你投入极大的精力去打磨,才能看到其内蕴的价值。
评分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在引入市场营销和组织行为学内容时的那种跨学科整合能力。很多管理类教材在处理这两个领域时,往往是割裂的,营销在前半部分,组织行为在后半部分,彼此互不干涉。但这本书却非常巧妙地将两者结合起来,讨论了“组织文化如何影响品牌定位的落地执行”。它引用的案例既有经典的菲利普·科特勒理论,也穿插了近十年来的新兴互联网公司的组织变革案例。这种融合度,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准备一场考试,而是在进行一场高强度的跨界研讨会。作者在阐述时,语言风格时而像哲学家般思辨,时而又像工程师般精确,这种文风的快速切换,对读者的认知灵活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常常需要停下来,思考作者在不同语境下使用特定术语的精确意图,这极大地锻炼了我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让我学会了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如何剥离噪音,抓住核心驱动力。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可以说是相当的“朴素”,甚至有点反潮流。在现在这个时代,大家都在追求全彩印刷、大量使用信息图表来降低阅读疲劳的时候,它坚持了最传统的黑白双色对开本。但这或许正是它的“反差萌”所在吧。我感觉这更像是一本学术专著,而不是一本大众化的考试用书。内容上,它几乎没有夹带任何与考试技巧直接相关的“秘籍”——比如“押题点”、“必考框架速记表”之类的东西。它完全聚焦于基础理论的阐述和深化。这一点在复习后期,我体会到了它的巨大好处。当其他考生还在纠结于某个特定题型的解法时,我已经能够从更底层的原理出发,去推导和解决新的、未曾谋面的变体题目。这本书的价值在于构建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地基,让你在面对考试的随机性时,拥有了强大的抗干扰能力和自我修正能力。如果你追求的是那种“看一遍就能入门,背一遍就能得分”的快餐式学习体验,这本书可能不太适合你,它需要的是一种沉浸式的、长期的投入。
评分很好,抓紧时间学习。
评分书还可以吧
评分很好,抓紧时间学习。
评分物流非常的快,真的很不错,希望物有所值。
评分接下来好好看看 努力深造呀
评分非常好的考研辅导资料 工商企业管理类,很有针对性的复习资料。
评分不错哦
评分毕业很多年,加入继续学习的大军,希望红色能够带来好运!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