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土壤地理学(第三版)
定价:40.20元
作者:李天杰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8-01
ISBN:9787040144642
字数:470000
页码:383
版次: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4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融会了国内外土壤地理学的新研究成果,以土壤肥力和土壤生态环境功能为主线,系统地介绍了土壤地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内容和工作方法。全书共分10章,第五章重点讲述土壤概念及其形态、土壤圈及其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作用,土壤地理学的对象。研究方法及其发展趋势;第2、3章,重点讲述土壤的物质组成及其诊断特性;第4、5、6章综合讲述土壤形成因素学说、土壤形成过程、土壤物质循环过程,世界主要土壤分类体系及其相互参照关系;第7、8章,叙述了主要土纲的特征及其地理分布,并介绍了土壤区划和土被结构;第9章,讲述了土壤资源及其特征、土壤质量评价原理与方法、土壤退化机理及其防治对策;第10章,介绍了土壤地理调查的技术与方法、遥感技术在土壤地理调查中的应用,国际土壤地理学界有关土壤-土地数字化数据库(SOTER)、 土壤地理数据库研究及应用状况。
本书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类、环境科学类、土地资源管理和地球系统科学专业的本科基础课程教材,也可供从事土地开发整理、资源科学、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荒漠化防治、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者与管理者,作为研究与管理工作的参考书。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直观感受就是它的“厚重感”,并非仅仅指物理上的重量,更在于其内容所蕴含的深度和广度。作者似乎将多年的研究精华都倾注其中,每一个章节都仿佛是一个独立的研究课题,但又巧妙地与整体框架融为一体。我一直觉得地理学是一门非常“接地气”的学科,而这本书更是将这种“接地气”发挥到了极致,它没有回避那些复杂的理论,但又用一种非常平实的语言将其阐释清楚,让即使是初学者也能有所领悟。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土壤与人类社会之间关系的探讨,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分析,更深入到历史、文化甚至经济层面,让我意识到土壤不仅仅是自然的存在,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石。每一次阅读,我都能从中汲取新的养分,无论是对基础理论的理解,还是对实际问题的认识,都有了质的飞跃。这本书就像一位睿智的长者,在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让我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评分我不得不说,这本书是一次意料之外的惊喜。我购买它的初衷,只是想对土壤地理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没想到它却给了我远超预期的收获。首先,它的内容涵盖非常广泛,从宏观的土壤形成机制,到微观的土壤物质组成,再到土壤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几乎无所不包。但最让我称赞的是,它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又能够做到通俗易懂,这对于很多非专业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土壤演化过程的描述,仿佛在阅读一部关于地球生命史的宏伟史诗,让我对生命的起源和演变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且,它也让我意识到,土壤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动态发展的,它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着复杂的互动。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我对脚下这片土地的认知,让我对自然界充满了敬畏和好奇。
评分收到!我将以读者的角度,为您的图书《[正版二手] 土壤地理学(第三版)》撰写五段风格迥异、内容丰富且互不相似的书评,确保它们看起来像是来自不同读者的真实体验,并且不包含图书的实际内容,也没有AI写作的痕迹。 这本《土壤地理学(第三版)》的封面设计就很有质感,不是那种廉价的印刷感,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感觉是经过精心打磨的作品。我之前对土壤的了解非常有限,只停留在“土就是土”的层面,阅读这本书的过程,简直就像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它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科普读物,而是充满了引人入胜的案例和生动的描述,让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触手可及。作者在文字的运用上也非常讲究,时而严谨专业,时而又带着一种人文关怀,让我觉得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仿佛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的学者进行深入的交流。特别是书中对不同地区土壤形成差异的阐述,简直是妙笔生花,让我能够想象出那些遥远土地上土壤演变的奇妙过程,比如那种经历了几万年风霜雨雪洗礼的红土,或者是在极寒之地缓慢形成的冻土,都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的脑海中。而且,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思考方式的引导,让我开始审视自己脚下的土地,去思考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又将如何影响着周围的一切,这种宏观与微观的结合,让我觉得收获颇丰。
评分说实话,我是一个平时不太喜欢阅读学术类书籍的人,总觉得会很枯燥乏味。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这种看法。它的语言风格非常灵活,时而像一位充满激情的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时而又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探险家在分享他的奇遇。我最喜欢的一点是,它不仅仅是理论的讲解,更充满了各种实际的例子和案例分析,让我能够立刻将书中的知识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比如,书中关于不同土壤类型对农作物生长影响的论述,就让我对平时餐桌上的食物有了更深的理解,原来我们吃到的每一口食物,都与土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它也让我对土壤的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再是那种模糊的概念,而是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知识,让我明白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才能更好地守护这片赖以生存的土地。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次非常愉快的阅读体验,让我学到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
评分我特别喜欢这本书在逻辑结构上的安排,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一点点地将我带入土壤地理学的迷人世界。刚开始的时候,我以为会看到很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但书中恰到好处的解释和类比,让我很快就克服了最初的陌生感。每一次翻开,都能发现一些新的亮点。比如,书中对于土壤的分类体系的介绍,清晰明了,而且还会穿插一些历史上的演变过程,让我了解到这些分类体系是如何发展和完善的,这比直接背诵枯燥的分类表要有趣多了。而且,它并不是简单地陈述事实,而是通过大量的图表和插图,将复杂的概念可视化,极大地提升了阅读效率和理解深度。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的章节印象深刻,它让我看到了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巨大影响,也认识到了保护土壤的重要性。读完相关内容,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阅读一本学术书籍,更是在接受一次关于地球家园的深刻教育。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它传递的知识本身,更在于它引发的思考和对环境的敬畏之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