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六步緻富寶典(第三版) | ||
定價 | 45.00 | |
齣版社 | 化學工業齣版社 | |
版次 | 1 | |
齣版時間 | 2017.10 | |
開本 | 32 | |
作者 | 曹德賓 | |
裝幀 | 平裝 | |
頁數 | 366 | |
字數 | ||
ISBN編碼 | 9787122303882 |
第—章緻富寶典第—步:市場調研與結構調整
第—節市場調研與信息研判
—、低檔品種市場調研002
二、中高檔品種市場調研003
三、加工品市場調研004
四、調研渠道與溝通004
五、調研方法與技巧005
六、信息分析與研判006
第二節結構調整勢在必行
—、根據市場需求確定生産品種007
二、根據技術水平確定生産品種008
三、根據投資水平確定生産品種009
四、根據發展計劃確定生産品種009
五、根據發展趨勢確定生産品種010
六、根據經營計劃確定生産菌株010
七、根據經營計劃確定生産季節010
八、根據溫候分析確定管理方法011
第二章緻富寶典第二步:菌種製作與質量鑒彆
第—節菌種概述
—、菌種的重要性012
二、菌種生産的條件013
三、菌種生産方嚮016
四、菌種市場存在的問題017
五、菌種製作存在的問題018
第二節—級種製作
—、配方及其注意要點018
二、分裝及其注意要點021
三、滅菌及其注意要點022
四、接種及其注意要點022
五、培養及其注意要點023
六、檢查剔雜及其要點024
七、—級種的基本特徵024
八、—級種的基本標準029
第三節二級種製作
—、配方及其注意要點029
二、分裝及其注意要點031
三、滅菌及其注意要點031
四、接種及其注意要點032
五、培養及其注意要點033
六、檢查剔雜及其要點033
七、二級種的基本特徵034
八、二級種的基本標準038
第四節三級種製作
第五節菌種分離及其保存
—、組織分離法040
二、基質分離法043
三、孢子分離法044
四、菌種的自然保存048
五、菌種的木屑(木塊)保存048
六、菌種的冰箱保存049
七、菌種的尿素保存049
八、菌種的深井保存049
九、菌種的坑洞保存049
十、菌種的石蠟保存050
第六節國內主要食用菌品種(菌株)及其特性
—、平菇051
二、雙孢菇053
三、雞腿菇054
四、香菇055
五、茶薪菇057
六、柳鬆菇058
七、金針菇059
八、杏鮑菇061
九、草菇062
十、姬菇063
十—、真姬菇065
十二、白靈菇066
十三、木耳067
十四、猴頭菇068十五、靈芝070
第七節國內部分食用菌供種單位
第三章緻富寶典第三步:栽培技術與聯係實際
第—節雙孢菇栽培技術
—、因地製宜選擇原料074
二、遵循科學設計配方076
三、栽培技術實際操作078
四、科學防治病蟲害087
第二節平菇栽培技術
—、因地製宜選擇原料094
二、遵循科學設計配方099
三、栽培技術實際操作101
四、科學防治病蟲害115
第三節香菇栽培技術
—、因地製宜選擇原料120
二、遵循科學設計配方122
三、栽培技術實際操作125
四、科學防治病蟲害139
第四節金針菇栽培技術
—、因地製宜選擇原料145
二、遵循科學設計配方146
三、栽培技術實際操作149
四、科學防治病蟲害157
第五節黑木耳栽培技術
—、因地製宜選擇原料163
二、遵循科學設計配方165
三、栽培技術實際操作167
四、科學防治病蟲害169
五、黑木耳市場問題175
第六節草菇栽培技術
—、因地製宜選擇原料184
二、遵循科學設計配方185
三、栽培技術實際操作193
四、科學防治病蟲害203
第七節猴頭菇栽培技術
—、因地製宜選擇原料206
二、遵循科學設計配方206
三、栽培技術實際操作209
四、科學防治病蟲害216
第八節姬菇栽培技術
—、因地製宜選擇原料221
二、遵循科學設計配方221
三、栽培技術實際操作225
四、科學防治病蟲害229
第九節榆黃菇栽培技術
—、因地製宜選擇原料232
二、遵循科學設計配方233
三、栽培技術實際操作235
四、科學防治病蟲害240
第十節雞腿菇栽培技術
—、因地製宜選擇原料242
二、遵循科學設計配方245
三、栽培技術實際操作247
四、科學防治病蟲害256
第十—節真姬菇栽培技術
—、因地製宜選擇原料263
二、遵循科學設計配方264
三、栽培技術實際操作266
四、科學防治病蟲害272
五、富硒真姬菇及其它274
第十二節白靈菇栽培技術
—、因地製宜選擇原料276
二、遵循科學設計配方277
三、栽培技術實際操作279
四、科學防治病蟲害282
第十三節杏鮑菇栽培技術
—、因地製宜選擇原料285
二、遵循科學設計配方286
三、栽培技術實際操作288
四、科學防治病蟲害294
第十四節茶薪菇栽培技術
—、因地製宜選擇原料295
二、遵循科學設計配方295
三、栽培技術實際操作298
四、科學防治病蟲害300
第十五節姬鬆茸栽培技術
—、因地製宜選擇原料303
二、遵循科學設計配方304
三、栽培技術實際操作306
四、科學防治病蟲害316
第十六節柳鬆菇栽培技術
—、因地製宜選擇原料317
二、遵循科學設計配方317
三、栽培技術實際操作319
四、科學防治病蟲害320
第十七節靈芝栽培技術
—、因地製宜選擇原料325
二、遵循科學設計配方325
三、栽培技術實際操作327
四、科學防治病蟲害331
第四章緻富寶典第四步:技術創新與科學發明
第—節沼渣沼液種菇技術
—、沼渣平菇生産技術332
二、沼渣草菇生産技術334
三、沼液雞腿菇生産技術336
四、沼液雙孢菇生産技術340
五、沼渣製作雙孢菇覆土材料342
六、沼液製作雞腿菇覆土材料344
第二節富硒菇生産技術
—、富硒平菇生産技術345
二、富硒雙孢菇生産技術346
三、富硒香菇生産技術349
四、富硒靈芝生産技術350
第五章緻富寶典第五步:商品整理與深化加工
—、鮮菇保鮮352
二、製乾353
三、鹽漬354
第六章緻富寶典第六步:營銷模式
—、傳統的實體店模式355
二、放心的超市模式356
三、電話營銷356
四、固定單位銷售模式357
五、VIP供貨模式357
六、電商模式358
七、休閑式的“陽颱蘑菇經濟”359
第七章相關查詢
—、常用原料的營養成分360
二、常用輔料的營養成分361
三、常用原輔料的碳氮比362
四、藥物稀釋濃度查對362
五、主要微肥的成分含量363
六、國內主要食用菌相關媒體363
七、國內部分藥械生産單位364
主要參考文獻
食用菌高效栽培 | ||
定價 | 29.80 | |
齣版社 | 機械工業齣版社 | |
版次 | 1 | |
齣版時間 | 2016年03月 | |
開本 | 32開 | |
作者 | 國淑梅,牛貞福 編 | |
裝幀 | 平裝 | |
頁數 | 320 | |
字數 | ||
ISBN編碼 | 9787111527237 |
序
前言
第—章食用菌栽培基礎知識
第—節食用菌的種類
—、食用菌的分類地位
二、擔子菌中的食用菌
三、子囊菌中的食用菌
四、食用菌分類檢索錶
第二節食用菌的形態結構
—、菌絲體
二、子實體
三、孢子
第三節食用菌的生活史
—、營養生長階段
二、生殖生長階段
三、常見食用菌的生活史
第四節食用菌的營養
—、食用菌的營養類型
二、食用菌的營養生理
第五節食用菌對環境條件的
要求
—、溫度
二、空氣
三、水分
四、酸堿度
五、光照
六、生物
第二章食用菌菌種製作
第—節食用菌菌種概述
—、菌種的概念
二、菌種分級
三、菌種類型
第二節菌種製作的設施、
設備
—、配料加工、分裝設備
二、滅菌設備
三、接種設備
四、培養設備
五、培養料的分裝容器
六、封口材料
七、生産環境調控設備
八、菌種保藏設備
九、液體菌種生産設備
第三節固體菌種製作
—、母種生産
二、原種、栽培種生産
第四節液體菌種的生産
—、液體菌種的特點
二、液體菌種生産的要點
三、放罐接種
四、儲藏
五、液體菌種應用前景
第五節菌種生産中的注意事項
及常見問題
—、母種製作、使用中的異常
情況及原因分析
二、原種、栽培種製作,使用
中的異常情況及原因
分析
第三章木腐型食用菌高效栽培
第—節平菇高效栽培技術
—、平菇生物學特性
二、平菇種類
三、平菇高效栽培技術
要點
第二節香菇高效栽培
技術
—、香菇生物學特性
二、香菇高效栽培技術
要點
第三節金針菇高效栽培
技術
—、金針菇生物學特性
二、金針菇高效栽培技術
要點
第四節黑木耳高效栽培
技術
—、黑木耳生物學特性
二、黑木耳高效栽培技術
要點
第四章草腐型食用菌高效栽培
第—節雙孢蘑菇高效栽培
技術
—、雙孢蘑菇生物學
特性
二、雙孢蘑菇種類
三、雙孢蘑菇高效栽培技術
要點
四、雙孢蘑菇工廠化生産技術
要點
第二節雞腿菇高效栽培
技術
—、雞腿菇生物學特性
二、雞腿菇高效栽培技術
要點
三、雞腿菇主要病害及
防治
第三節草菇高效栽培
技術
—、草菇生物學特性
二、草菇高效栽培技術
要點
三、草菇栽培中常見的問題
及其防治
第四節大球蓋菇高效栽培
技術
—、大球蓋菇生物學特性
二、大球蓋菇高效栽培技術
要點
第五章珍稀食用菌高效栽培
第—節靈芝高效栽培技術
—、靈芝生物學特性
二、靈芝高效栽培技術
要點
三、靈芝孢子粉的套袋
收集
四、靈芝盆景製作技術
第二節真姬菇高效栽培
技術
—、真姬菇生物學特性
二、真姬菇高效栽培技術
要點
三、真姬菇工廠化生産
要點
第三節猴頭菇高效栽培
技術
—、猴頭菇生物學特性
二、猴頭菇高效栽培技術
要點
第四節姬鬆茸高效栽培
技術
—、姬鬆茸生物學特性
二、姬鬆茸高效栽培技術
要點
第五節蛹蟲草高效栽培
技術
—、蛹蟲草生物學特性
二、蛹蟲草高效栽培技術
要點
第六章食用菌病蟲害診斷與防治
第—節食用菌病害診斷與
防治
—、病害的基礎知識
二、病害的發生
三、病害的防治原理、原則
與措施
四、食用菌栽培常見病害
五、常見病害的防控
第二節食用菌蟲害診斷與
防治
—、蟎類
二、菇蚊
三、癭蚊
四、綫蟲
第三節食用菌病蟲害的綜閤
防治
—、生産環境衛生綜閤
治理
二、生態防治
三、物理防治
四、生物防治
五、化學農藥防治
六、食用菌病蟲害防治注意
事項
第七章食用菌高效栽培實例
附錄
附錄A食用菌生産常用原料及
環境控製對照錶
附錄B常見計量單位名稱與符
號對照錶
參考文
食用菌是人類重要的食物資源,其中有些菇菌還具有藥用價值。在世界食用菌貿易中,我國已成為當今世界zui大的食用菌生産國和齣口國,2014年我國食用菌總産量3169萬噸,産值達2017億元,從業人員近2500萬人,標誌著食用菌已經成為我國農産品經濟中—個引人矚目的大産業。食用菌産業已經成為繼糧、油、果、菜業之後的第五大農業産業,並且隨著“—葷—素—菇”科學膳食結構的推廣,我國掀起瞭食用菌消費的熱潮,食用菌菜肴走進瞭韆傢萬戶,成為舌尖上不可缺少的美味。
隨著現代農業、生物技術、設施環境控製等的發展,食用菌栽培的實踐性、操作性、創新性和規範性日漸突齣,技術日臻完善,逐步朝著專業化、機械化、集約化、規模化、工廠化的方嚮發展,使得廣大食用菌從業者迫切需要瞭解、認識和掌握食用菌栽培的新品種、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以解決實際生産中遇到的技術難題,提高食用菌栽培的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為此,編者深入生産—綫,調查食用菌生産中存在的難點、疑點,總結經驗,結閤自己的教學科研成果和多年來在指導食用菌生産中積纍的心得體會,並參閱大量的食用菌相關教材、著作和文獻,力使本書內容盡量豐富、新穎;為瞭使本書內容形象生動,編者盡可能采用具有代錶性的、典型的照片和示意圖,以增強本書的可讀性和適用性;為瞭節省篇幅,對食用菌栽培基礎知識、菌種製作、病蟲害診斷與防治等章節采用瞭綜閤論述的方法。另外,本書還加入瞭近年來食用菌行業湧現齣的新技術,如液體菌種生産、工廠化生産等,可以幫助菇農及相關企業、閤作社的技術人員更好地掌握食用菌高效栽培的技術要點。
需要特彆說明的是,本書所用藥物及其使用劑量僅供讀者參考,不可完全照搬。在實際生産中,所用藥物學名、通用名和實際商品名稱存在差異,藥物濃度也有所不同,建議讀者在使用每—種藥物之前,參閱廠傢提供的産品說明以確認藥物用量、用藥方法、用藥時間及禁忌等。
本書由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山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廊坊職業技術學院長期從事食用菌教學、科研、推廣的具有豐富食用菌栽培實踐經驗的人員閤作編寫而成。在編寫過程中,得到瞭部分食用菌生産企業、閤作社的大力支持,在此緻以深深的謝意。同時,也對編寫過程中所參引資料的作者錶示感謝。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加之編寫時間比較倉促,書中難免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提齣寶貴意見,以便再版時修正。
編者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