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工程(第版)

物流工程(第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物流工程
  • 物流管理
  • 供应链管理
  • 工程技术
  • 工业工程
  • 运输工程
  • 仓储管理
  • 优化
  • 系统工程
  • 高等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万品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16852
商品编码:16923302238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基本信息


书名:物流工程(di4版)

定价:46元

作者:伊俊敏等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6月

ISBN:9787121316852

开本:16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以大量的工程实际为背景,引导读者深入物流规划设计的广阔领域,同时将现代管理的观念渗透于全书各章节中,前三版出版后获得广泛好评。本书从微观的企业角度出发,对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厂址的选择、设施规划与设计、物料搬运系统设计、仓库和物流中心规划设计、辅助设施设计与工程设计规范等内容进行了翔实而系统的介绍和阐述。本次更新,根据近3年多学科及实践发展,对内容及案例等进行了更新增减,应用互联网平台及二维码技术,补充丰富了延伸阅读资料、图片及视频等。

目录

 

di1章 物流工程导论 1
1.1 物流及相关概念 1
1.2 物流工程概述 5
本章习题与思考题 8
di2章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9
2.1 物流系统与运作 9
2.2 生产物流分析基础 13
2.3 物流系统分析 18
2.4 系统规划设计与可行性研究 22
2.5 物流系统评价 25
本章习题与思考题 29
案例讨论 29
讨论及思考题 32
di3章 物流工程设施设备 33
3.1 收发设施及设备 34
3.2 包装与集装设备 38
3.3 存储设施设备 51
3.4 物料搬运设备 59
3.5 数据收集和通信设备 74
3.6 典型物流设备的技术参数与选用 78
本章习题与思考题 80
案例讨论 80
讨论及思考题 84
di4章 设施选址与物流网络 85
4.1 设施选址概述 85
4.2 选址决策 87
4.3 服务设施选址 94
4.4 选址问题基础及应用 96
4.5 多设施选址问题与物流网络 98
本章习题与思考题 102
案例讨论 104
讨论及思考题 105
di5章 设施布置与设计 106
5.1 设施布置概述 107
5.2 基本布置类型 110
5.3 流水线平衡与设计 114
5.4 单元式布置 127
本章习题与思考题 133
案例讨论 135
讨论及思考题 136
di6章 布置技术及应用 137
6.1 系统布置设计(SLP) 138
6.2 其他布置方法与布置设计 148
6.3 服务设施布置与设计 156
6.4 布置模型与算法 163
6.5 布置设计软件与仿真 169
本章习题与思考题 173
案例讨论 178
讨论及思考题 179
di7章 物料搬运系统设计 180
7.1 物料搬运概述 180
7.2 物料搬运系统 184
7.3 物料搬运的单元化与标准化 186
7.4 搬运系统分析方法 191
7.5 搬运系统设计优化与改善 196
7.6 搬运系统与运输系统的对接 202
本章习题与思考题 205
案例讨论 207
di8章 仓库与配送中心规划设计 209
8.1 仓库及仓储系统 210
8.2 仓储运作与仓库规划 212
8.3 仓库布置设计 223
8.4 自动化立体仓库 238
8.5 配送中心规划设计 240
本章习题与思考题 243
案例讨论 245
di9章 物流辅助设施及工程 249
9.1 设施系统概述 249
9.2 服务及辅助设施 250
9.3 工程设计规范概述 257
本章习题与思考题 261
参考文献 263

 


暂时没有目录,请见谅!

现代供应链管理与集成(第三版) 本书概述: 《现代供应链管理与集成(第三版)》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与时俱进的供应链管理知识体系。本著作立足于全球化、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系统性地阐述了从战略规划到战术执行的各个供应链关键环节,并重点探讨了信息技术如何赋能供应链的集成与优化。它不仅是高校相关专业(如工商管理、物流管理、运筹学)师生的理想教材,也是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供应链专业人士提升实战能力与战略视野的必备参考书。 核心内容与特色: 本版在继承前版扎实理论基础的同时,紧密结合工业4.0、物联网(IoT)、大数据分析以及人工智能(AI)在供应链中的最新应用,进行了大量的更新和重构。 第一部分: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与战略视角 本部分为读者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并引导读者从宏观战略层面理解供应链在企业竞争中的核心地位。 第一章:供应链的本质与演进: 详细界定了供应链的范围、核心目标(成本、效率与客户满意度平衡)。追溯了供应链管理从传统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SCM)到现代集成化供应链的演变历程,强调了价值流的视角。 第二章:战略性供应链设计: 探讨了如何根据企业整体竞争战略(成本领先、差异化或聚焦战略)来设计匹配的供应链结构。内容涵盖了从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工厂选址、库存策略选择(集中化与分散化)等关键的战略决策。重点分析了“设计驱动供应链”的理念。 第三章:需求预测与计划的精准化: 深入讲解了定性与定量预测方法的应用,包括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等。本章特别强调了协同规划、预测与补货(CPFR)流程在提升需求准确性方面的作用,并介绍了机器学习模型在处理复杂、非线性需求模式下的初步应用。 第二部分:供应链运营与执行核心 本部分聚焦于供应链日常运营中的关键流程,是实现效率和响应速度的实践指南。 第四章:采购与供应商关系管理(SRM): 超越了传统的“购买”概念,系统阐述了战略采购的流程,包括品类管理、供应商选择标准(财务健康度、技术能力、社会责任)。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建立长期、互信的伙伴关系,实现共同的成本节约和创新目标。讨论了数字化采购平台(e-procurement)的集成应用。 第五章:库存管理的艺术与科学: 全面覆盖了各类库存(原材料、在制品、成品)的优化模型。从基本的经济订货批量(EOQ)模型,到更复杂的随机需求下的安全库存计算、多级库存优化(MEIO)策略。强调了“零库存”概念的局限性,转而提倡“最优库存组合”。 第六章:生产与运营系统的集成: 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制造策略(如按单生产MTO、按单设计MTO、按单储备MTS)的适用场景。重点介绍了精益生产(Lean)和敏捷制造(Agile)的原理及其在供应链中的协同应用,讨论了柔性生产系统的构建要素。 第七章:现代仓储与配送网络优化: 探讨了仓库的功能转变(从存储到增值服务中心)。详细介绍了仓库布局设计、自动化设备的应用(如AS/RS、AGV)以及交叉转运(Cross-Docking)技术。同时,本章对“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挑战与创新解决方案进行了深入剖析。 第三部分:信息流、技术与风险控制 本部分是本版新增的重点,聚焦于数字化时代供应链的支撑技术与韧性构建。 第八章:供应链信息系统与集成技术: 详细解析了企业资源规划(ERP)、供应链管理软件(SCM Suite)在集成不同职能模块中的作用。着重探讨了物联网(IoT)传感器在实时追踪货物位置、状态(温度、湿度)上的革命性影响,以及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落地应用。 第九章:大数据分析在决策支持中的应用: 介绍了如何利用历史和实时数据流进行描述性分析、诊断性分析,并展望了预测性分析在预测瓶颈、优化路径中的潜力。强调了“数据治理”在确保供应链分析有效性中的基础性作用。 第十章:供应链风险管理与韧性构建: 面对突发事件(如疫情、地缘政治冲突)的常态化,本章提供了系统性的风险识别、评估和缓解框架。内容包括风险地图绘制、供应链中断的量化影响分析,以及构建冗余、多样化供应商网络等提升供应链“韧性”(Resilience)的实操方法。 第十一章:可持续供应链与循环经济: 探讨了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标准如何重塑供应链管理。内容涵盖了绿色采购、碳足迹核算、逆向物流的设计与管理,以及如何通过闭环供应链实现产品生命周期的延长和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总结: 《现代供应链管理与集成(第三版)》旨在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和数字化思维的供应链专业人才。本书以严谨的学术理论为骨架,以鲜活的行业案例为血肉,确保读者不仅理解“为什么这样做”,更能掌握“如何具体实施”。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够有效地设计、规划、执行并控制一个高效、响应迅速且具有长期竞争力的现代集成化供应链系统。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物流工程(第版)》这本书,我的初步印象是它的编排设计非常合理。它没有将所有内容一股脑地堆砌在一起,而是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了清晰的划分,比如供应链管理、风险管理、绩效评估等等。每一章都围绕着一个核心主题展开,然后逐渐延展出相关的知识点。这种结构使得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更好地把握整体脉络,也不会因为信息量过大而感到 overwhelmed。我尤其欣赏它在绩效评估部分的内容,不仅介绍了各种常用的KPIs,还详细解释了如何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物流绩效评估体系。这一点对于很多企业来说都非常重要,因为只有量化才能更好地管理。此外,书中还对绿色物流和可持续发展等新兴议题进行了探讨,这说明编者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并将这些重要的理念融入到物流工程的体系中。总的来说,这本书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做得相当出色,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工具书。

评分

最近入手一本《物流工程(第版)》,说实话,刚翻开的时候,我抱着一种“看看能有什么新东西”的心态,毕竟我对物流这个行业不算陌生,也算是有一些基础了解。但读下来,它带给我的惊喜远超预期。首先,这本书的理论体系构建得非常扎实,从最基础的概念界定,到各个环节的详细阐述,都展现了编者深厚的功底。尤其是在仓储管理和运输优化这两部分,举的例子都相当贴近实际,而且分析得鞭辟入里。我尤其喜欢它对不同仓储模式的优劣势对比,以及如何根据企业特点选择最合适的仓储策略。还有运输路径的规划,它不只是简单地介绍几种算法,而是深入剖析了影响运输效率的各种因素,比如路况、配送时效、成本控制等等,并且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工具和方法论。读完这几章,我感觉自己对整个物流系统的运作有了更清晰、更系统的认知,很多之前模糊的概念都变得豁然开朗。而且,书中的一些案例分析,都来自于真实的企业实践,这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有指导意义,不只是纸上谈兵。

评分

最近在读《物流工程(第版)》,感觉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比较平实,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但却能把复杂的概念解释得非常清楚。我一直觉得,一本好的专业书籍,最重要的就是它能否让读者真正理解其内容,而不是仅仅记住一些概念。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它通过大量的案例和实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感觉非常受用。例如,在讲解库存管理时,它不仅仅是介绍EOQ模型,还详细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库存策略,以及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如何选择最适合的策略。而且,书中对风险管理的部分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它列举了物流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这对于预防和化解潜在问题非常有帮助。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感觉像是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的物流专家进行交流,受益匪浅。

评分

坦白说,我之前对《物流工程(第版)》这本书的期望值并不高,觉得大概率是那种比较枯燥、理论性过强的教科书。但事实证明,我的顾虑是多余的。这本书在讲解复杂概念的时候,非常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让我能够一步步地理解。它没有上来就扔一大堆公式和模型,而是先从宏观层面描述物流系统的重要性,然后逐步深入到微观细节。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需求预测的那部分,作者没有简单地列举几种预测方法,而是详细地解释了不同方法的适用场景,以及数据的重要性。他还强调了预测模型与实际业务的结合,这对于我们这些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处理数据的人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另外,书中对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也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比如RFID、WMS、TMS系统等等,这些内容都非常前沿,也让我看到了物流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总的来说,这本书既有高度,也有深度,并且能够很好地 connect 理论与实践,我觉得对提升专业技能非常有帮助。

评分

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了解到《物流工程(第版)》的,当时正在为项目寻找相关的参考资料,就被这本书的标题吸引了。拿到书后,我首先关注的是它的内容是否与时俱进,毕竟物流行业发展太快了。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全面,涵盖了从供应商选择、采购管理到库存控制、配送网络设计等几乎所有物流环节。而且,它对每一个环节的分析都相当透彻,不只是停留在表层,而是深入到其背后的原理和逻辑。我特别喜欢它关于“最后一公里”配送的章节,里面提到的各种创新模式和技术应用,都让我耳目一新,也引发了我很多关于如何改进现有配送流程的思考。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图表和流程图,使得原本可能比较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加直观易懂。总而言之,这本书对于想要系统学习物流工程知识,或者希望在现有物流体系上进行优化的从业人员来说,都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读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