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心声
Part 1 恭喜你,成为新妈咪
1 月子与产褥期
2 新妈妈怎样度过月子
3 转换角色:从孕妈妈到新妈妈
4 健康转折点:坐月子关系女人一生
5 和新生宝宝一起“坐月子”
Part 2 月子妈妈、月子宝宝用品
1 月子妈妈日常*备用品
2 月子宝宝日常*备用品
3 家用电器让月子*舒心
Part 3 月子妈妈关注产后九件事
1 **件事:恶露
2 第二件事:小便
3 第三件事:食物
4 第四件事:子宫收缩
5 第五件事:伤口处理
6 第六件事:喂母奶
7 第七件事:出生证明
8 第八件事:新生儿筛检
9 第九件事:新生儿黄疸
Part 4 产妇住院期间的照护
1 细心照护自然产产妇
2 细心照护剖宫产产妇
3 产妇住院期间的调养
4 产妇住院期间的生理检查
5 新妈咪出院后的生活指南
Part 5 剖宫产护理与保健
1 术后生活指南
2 术后饮食要求
3 术后滋补食谱
4 术后自我护理
5 术后行动姿势
6 术后康复运动
7 术后心理恢复
Part 6 娇妻坐月子,丈夫做什么
1 调整心态,迎接挑战
2 上好初为人父**课
3 方便爱妻,老公注意
4 鼓励娇妻母乳喂宝宝
5 爱护妻子,节制性欲
6 打造育儿家庭保险书
7 宝宝免疫,健康保证
8 月子小问题,丈夫大学问
Part 7 月子妈妈保健与护理
1 月子遭遇:新妈咪误区
2 产后建立月子支持系统
3 休息是*好的健康保证
4 坐月子门窗紧闭要不得
5 月子久卧床,没事找事
6 产后应适当安排活动
7 产后多汗怎么办
8 产后洗澡,清清爽爽
9 产后清洁、护理会阴
10 产后不能刷牙没道理
11 产后皮肤护理
12 给皮肤补充营养
13 产后保持秀发飘扬
14 产妇衣着的选择
15 产妇内衣的选择
16 月子妈妈坐立有讲究
17 选择月子中心坐月子
18 产后性生活
19 **句点:产后检查
Part 8 月子妈妈饮食巧安排
1 三阶段“月子餐”原则
2 素食新妈妈饮食原则
3 产妇常用滋补品
4 产后补血四大宝
5 月子食补小秘诀
6 吃好红糖过月子
7 产后吃蛋有节制
8 何时才能服人参
9 产后补钙很重要
10 产后滋补不过量
11 产后能不能喝茶
12 月子滋养五样粥
13 产妇喝汤有讲究
14 水果蔬菜保平安
15 产妇适宜食用的蔬菜
16 饮食康复样样灵
17 小问题,大学问
Part 9 月子妈妈,哺乳*美丽
1 母乳,上天赐予的礼物
2 妈妈哺乳,姿势有讲究
3 母乳喂养的具体方法
4 乳汁充沛,技巧*关键
5 怎样正确挤奶
6 怎样贮存挤出的母乳
7 产后乳汁不足怎么办
8 平坦乳头怎样哺乳
9 乳头微裂怎样哺乳
10 妈妈服药怎样哺乳
11 妈妈感冒怎样哺乳
12 乳房感染怎样哺乳
13 妈妈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怎样哺乳
14 妈妈患慢性非感染性疾病时,怎样哺乳
15 妈妈患慢性感染性疾病时,怎样哺乳
Part 10 月子妈妈乳房护理
1 怎样护理乳房
2 怎样保养乳房
3 怎样选择乳罩
4 漏奶怎么办
5 乳胀怎么办
6 乳头凹陷怎么办
7 乳头破裂怎么办
8 乳房下垂怎么办
9 产后美乳攻略
Part 11 月子妈妈产后活动操
1 做产褥活动操注意要点
2 产后**天产褥活动操
3 产后第二天产褥活动操
4 产后第三天产褥活动操
5 产后第十天产褥活动操
6 产后满月产褥活动操
7 产后腹部健美操
8 产后腰部健美操
9 产后胸部健美操
10 让身材恢复到孕前
Part 12 产后瘦身窈窕计划
1 产后发胖有原因
2 月子瘦身*适宜
3 产后减重黄金时期
4 过早过度减肥害处多
5 产后减肥,聪明建议
6 肥胖杀手:控制饮食
7 用束腹用品苗条身材
8 产后6周内减重计划
9 适度运动让肥胖远离
10 不增肥的营养菜谱
Part 13 妈妈月子不适的护理
1 恶露不尽怎么办
2 排尿困难怎么办
3 尿失禁怎么办
4 怎样护理子宫
5 怎样预防子宫脱垂
6 怎样照护产后伤口
7 顺产伤口怎样护理
8 晚期产后出血怎么办
9 产后不规则出血怎么办
10 怎样预防产褥感染
11 产后发烧怎么办
12 产后便秘怎么办
13 痔疮发作怎么办
14 会阴疼痛怎么办
15 产后腹痛怎么办
16 乳房疼痛怎么办
17 腰酸背痛怎么办
18 怎样防治乳腺炎
19 产后忧郁莫等闲
20 产后忧郁的评估
我之前买过一本侧重于新生儿护理的育儿书,那本书对宝宝的皮肤护理和体温调节讲得很好,但对产妇本身的恢复关注度就不高了。这本书则完美地平衡了“妈妈”和“宝宝”的需求。它有一部分章节专门探讨产后体型的恢复和盆底肌的锻炼,这对于追求产后生活质量的女性来说,无疑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补充内容。它没有鼓吹快速恢复到产前状态,而是强调循序渐进的科学恢复过程,这点非常实在。阅读过程中,我能明显感受到作者的知识体系非常全面,涵盖了中医的温和调理理念和西医的现代科学指导,两者相互补充,形成了非常有力的支持系统。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坐月子不仅仅是“补身体”,更是对未来几十年健康生活方式的奠基,这种前瞻性的指导价值,是很多只关注“坐完这一个月”的书籍所无法比拟的。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厚度让人有点望而生畏,我刚开始担心内容会不会过于学术化,晦涩难懂。但翻开内页后,我的顾虑就完全打消了。它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充满了生活气息,仿佛就是邻家阿姨或者经验丰富的护士长在跟你分享她的心得。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在一些非常细节、但又至关重要的问题上给出了详尽的解答。比如,如何正确地给新生儿拍嗝,光是拍嗝的姿势就有好几种详细图示对比;再比如,乳腺管堵塞的自我疏通按摩手法,配有清晰的步骤图,让我自己在家尝试时信心倍增。我以前总觉得这些小细节只能问护士,但有了这本书,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极大地减轻了我对月嫂或家人过度依赖的心里压力。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将那些通常需要专业人士手把手教导的技能,用文字和图表的方式成功地“翻译”给了普通大众。
评分我是一个职场女性,回归家庭后对如何科学坐月子感到相当迷茫。市面上关于月子的书太多了,看得我眼花缭乱,很多都充斥着各种“老旧的”、“迷信的”说法,让人不知该信谁。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非常注重科学性和个体差异。它没有采取“一刀切”的指导方针,而是会提醒读者,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分娩方式不同,月子恢复的节奏也不同。比如,在讲到恶露的处理和子宫恢复时,它会明确指出哪些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这种严谨的态度让我非常信赖。我尤其欣赏它在心理调适方面的着墨。产后抑郁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本书用很细腻的笔触描述了新手妈妈可能面临的情绪波动,并提供了实际的应对策略,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要开心点”。这种人文关怀,让这本书超越了单纯的“技术指导”,更像一位有经验的、懂你的“闺蜜”在耳边细语。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逻辑,我觉得非常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节奏感把握得很好。它不是那种从头到尾线性叙述的枯燥读物,而是设置了大量的“常见问题解答(FAQ)”板块和“紧急情况处理速查表”。我夜里经常会被宝宝的哭声惊醒,然后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是饿了、胀气了还是尿布湿了。有了这本书,我甚至可以把它放在床头柜,在半梦半醒的状态下,快速定位到我需要的章节。它对母乳喂养的挑战着墨非常深入,特别是关于追奶和如何应对溢奶的处理方法,提供了多种尝试性的方案,而不是只推荐单一的昂贵产品。这体现了作者的专业和对普通家庭经济状况的体谅。每次看完一章,我都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不再觉得月子是一场充满未知的“战役”,而更像是一个需要学习和适应的“新阶段”。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真是没得说,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很厚道。装帧设计也挺雅致,不像那种廉价的育儿小册子,放在书架上都算是一件不错的装饰品。不过,我主要还是冲着内容去的,毕竟是新手妈妈,对月子期间的各种问题充满了焦虑。这本书的目录划分得非常清晰,从产前准备到产后恢复,再到宝宝的日常护理,几乎涵盖了所有我关心的方面。特别是关于营养搭配的那一章节,详细列出了每天的食谱建议,不仅考虑了产妇的恢复,也兼顾了母乳喂养的需求,这一点非常实用。我之前在网上搜集了一些零散的资料,但总觉得不成体系,看了这本书之后,心里踏实多了,感觉手里握着一本权威的“操作手册”。我特别喜欢它在描述每一个护理步骤时,那种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让我这个第一次做月子的妈妈也能很快上手,不用战战兢兢地怕弄疼宝宝或者做错什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