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麻的副食品全紀錄: 158道寶寶超愛的當令食譜, 過敏兒這樣吃也沒問題! (2015增修版)

小雨麻的副食品全紀錄: 158道寶寶超愛的當令食譜, 過敏兒這樣吃也沒問題! (2015增修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小雨麻 著,陳怡今/插畫 译
图书标签:
  • 副食品
  • 宝宝食谱
  • 婴幼儿喂养
  • 过敏
  • 当令食材
  • 158道食谱
  • 2015增修版
  • 健康饮食
  • 营养食谱
  • 小雨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親子天下出版
ISBN:9789863980599
商品编码:16073225
包装:平裝
出版时间:2015-04-29
用纸:胶版纸
页数:292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2015年,超強增定版!!!
寶寶副食品參考用書指名度很高!好評優秀,再版不斷
小雨麻掏心掏肺,感恩支持,無私分享副食品天后內力升級之46頁全新內容

◎針對近兩年讀者疑問,真心回應讀者的20個關鍵Q&A;
◎超專業「蔬果四季時令×過敏等級×寶寶月齡」一覽無遺食譜表
◎更進化之「快速備餐」,用馬克杯製作的省時省料新方法
◎添加物STOP!在家也能簡單製作的天然調味料
◎特別整理WHO、日本與台灣針對「寶寶副食品攝取量」的建議表
◎超強索引!全書食材食譜想到什麼就可以找到什麼

跟著小雨麻,依著當令食材,輕鬆用心做出健康營養的副食品,
掌握建立食欲的黃金關鍵期,奠定寶寶與食物的美好關係。
關鍵又短暫的黃金副食品階段
副食品階段是寶寶首次接觸各種食材的關鍵時刻。
掌握好這段短暫的黃金階段,寶寶自然邁向茁壯之路。
建立味覺的第一步,就此打開食物五感
寶寶的第一口食物,從泥狀物、糊狀物到全食物,跟著小雨麻就對了!
媽媽開心動手做,打開寶寶對食物的視覺、嗅覺、味覺、觸覺和開心感五感。

?特別邀請中醫李思儀為四季副食品提供中醫觀點與建議
?依時令、依階段,提供158道寶寶超愛吃的四季食譜
?無毒食材怎麼選?過敏兒怎麼吃?
?省時省力好用工具大公開
?手指食物、冰磚製作全攻略
?很高鐵、很高鈣、很高維生素C食物在哪裡?
?特別提供「副食品紀記錄表使用說明」

作者简介

■作者簡介

小雨麻
成大建築系與建築研究所畢業。現今角色多元,既是全職媽媽,也是知名部落格格主,也是建築師。生了小雨過後,為母則強,從零廚藝、燒壞烤箱、煮壞鍋子與瓦斯爐的廚房災難製造者,搖身一變成為網路鄉民口中的「副食品天后」,目前已在部落格分享超過三百篇嬰幼兒食品文章,以自製健康自然風的嬰幼兒料理為樂。
☆~Rainy?小雨~☆媽咪的媽媽經
http://rainymom0306.pixnet.net
https://www.facebook.com/RainyMom

現任
親子天下寶寶季刊專欄作家
靖娟基金會IBABY愛寶貝親子網駐站專家

副食品經歷
2013-2014
著作《小雨麻的副食品全記錄》榮登2013與2014博客來與TAAZE年度百大
聯合晚報、網站BabyLike報導
飛碟電台澎湖分台、宜蘭生活廣播、警廣花蓮台、網站MamiBuy專訪
很高雄市第二區、第四區、桃園縣第四區社區保母系統講座
台北中山親子館、東港晴慧幼兒園講座
2012
《親子天下寶寶專刊》四季副食品專欄作家
很高雄市第二區、第三區社區保母系統分享副食品講座與實作
很高雄文化中心Bigtom文創中心分享親子廚房實作
2011
入選PTT媽寶版精華區副食品達人
入選中時嚴選優格家庭親子類
台北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到府育兒員培訓班」分享嬰幼兒食品實作
第六屆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優秀親子家庭部落格決選入圍
2009
受PTT烹飪版主之邀分享副食品文章

陳怡今

精彩书评

◎聯合推薦
李思儀
黃瑽寧

目录

PART0、2015全新內容篇:17個副食品關鍵QA + 4個超實用專題
◎17個副食品關鍵QA
依月齡整理的寶寶副食品食材表
食材食譜索引表
蔬果時令表
◎4個超實用專題
專題1:從WHO、衛服部和厚生省看嬰兒副食品攝取量
專題2:用馬克杯做副食品
省時備料,操作馬克杯食譜更簡單
專題3:副食品第一階段的五個製作基本法
專題4:自製方便的調味料
自製調味料應用

PART1、觀念篇:自己準備副食品,吃得好也要吃得巧
◎階段1:四到六個月,寶寶開始吃副食品囉~
副食品冰磚全攻略
◎階段2:七到八個月,寶寶總算乖乖吃副食品~
◎階段3:九到十一個月,寶寶長牙囉~
◎階段4:一歲囉,寶寶可以和大人一起吃飯~
小雨麻說讚的無毒食材

PART2、工具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食物碎化工具
◎分裝與保存
◎烹煮省時好幫手
二十分鐘上菜囉!
◎好用餐具大公開
◎餐椅
帶著新鮮副食品去旅行
「四要、四不、一沒有」,為孩子建立良好的餐飲習慣
寶寶這樣吃,媽媽收拾好輕鬆

PART3、食譜篇:輕鬆做,四季副食品全收錄
◎春季
洋蔥:1洋蔥湯/2感冒雞湯/3洋蔥雞丁/4小漢堡三明治 番茄:5番茄蘋果汁/6鄉下濃湯/7羅宋湯/8番茄肉醬義大利麵 香蕉:9香蕉泥/10香蕉優格/11焦糖香蕉片/12法式香蕉捲 紅蘿蔔:13紅蘿蔔蘋果米糊/14紅蘿蔔香蕉泥/15紅蘿蔔濃湯/16紅蘿蔔起司燉飯 玉米:17玉米濃湯/18法式玉米濃湯/19歐姆蛋/20墨西哥式玉米烤餅 *夏季

冬瓜:21冬瓜奶飲/22冬瓜茶/23冬瓜肉丸湯24冬瓜綠豆湯 絲瓜:25絲瓜清湯/26香菇絲瓜粥/27枸杞絲瓜湯/28蛤蠣絲瓜麵線 鳳梨:29鳳梨奶飲/30鳳梨奶凍/31鳳梨苦瓜雞湯/32鳳梨飯 水梨:33梨子蘋果汁/34梨子粥/35木耳雪梨湯/36冰糖燉梨 小黃瓜:37小黃瓜湯/38小黃瓜米糊/39小黃瓜鑲肉/40散壽司 *秋季

芋頭:41芋頭鹹粥/42芋香西米露/43蜜芋頭/44烤芋片 蓮藕:45蓮藕茶/46蓮藕粥/47蓮藕肉片湯/48蓮藕脆片 青江菜:49青江菜糊/50青江菜紅蘿蔔雙色粥/51青江菜豆腐煎餅/52小餃子 南瓜:53南瓜米糊/54南瓜濃湯/55南瓜玉米粥/56南瓜紅蘿蔔糙米餅 芥藍菜:57芥藍菜泥/58蘑菇炒芥蘭/59水炒芥蘭羊肉/60蠔油芥蘭 *冬季

馬鈴薯:61蘋果奶香馬鈴薯泥/62起司馬鈴薯餅/63馬鈴薯燉肉/64烤洋芋片 白蘿蔔:65雙色蘿蔔湯/66蘿蔔糕/67清燉蔬菜牛肉湯/68蘿蔔鑲肉關東煮 很高麗菜:69很高麗菜泥/70奶白很高麗菜粥/71很高麗菜蒸蛋豆腐/72很高麗菜捲 蘋果:73蘋果汁/74蘋果薯泥/75蘋果燕麥粥/76蘋果派

花椰菜:77花椰菜泥/78雙花菜濃湯/79蘑菇花椰菜/80香草蕈菇焗花椰菜 PART4、營養篇:父母關心的日常及營養食材

◎日常食材
米食:81米湯、米糊/82米糊/83米粥/84軟飯/85糙米漿/86造型飯糰/87一口燒賣/88珍珠丸子 小麥:89魚湯麵線/90自製歐式麵包/91自製吐司/92吐司餅乾 黃豆:93自製豆漿/94自製豆腐/95豆腐蒸蛋/96無麥麩與蛋白米蛋糕 豌豆、米豆、綠豆、紅豆:97豆沙奶飲/98蘋果豆泥/99綠豆小米粥/100紅豆紫米粥 魚肉:101洋蔥魚湯/102蘋果蒸魚/103鮭魚米餅/104自製寶寶魚鬆 雞肉:105雞肉泥/106蘋果雞/107香草洋蔥雞丁/108海南雞飯 豬肉:109蔬菜豬肉湯/110小漢堡排/111香鬆飯/112豬肉丼 牛肉:113蔬菜牛肉湯/114滑蛋牛肉粥/115牛肉丸子/116清燉牛肉麵 蛋:117蒸蛋/118蛋煎豆腐/119烤布丁/120法式吐司 海燕窩:121蘋果凍飲/122奶香凍飲/123冬瓜凍飲/124菊花茶凍 香菇:125野菇濃湯/126香菇小丸子/127薑燒野菇肉片飯/128野菇雞肉燉飯

◎營養食材
很高鈣食物:129味增湯/130紫米芝麻糊/131黑芝麻奶凍/132山粉圓甜湯
很高鐵食物:133紫菜蛋花湯/134黑糖牛奶餅乾/135枸杞黑糖凍/136木耳蓮子湯
很高C食物:137綠豆芽炒韭菜/138紅甜椒濃湯/139彩椒蒸蛋黃/140吐司披薩
寶寶甜點:141蔬菜米餅/142紅蘿蔔南瓜米餅/143蘋果米餅/144芝麻牛奶米餅
145無奶蛋葡萄乾 黑糖蛋糕/145無奶蛋餅乾/147無奶蛋鬆餅/148無奶蛋杏仁瓦片
149小饅頭餅乾/150香蕉蛋糕/151可麗餅/152千層蛋糕
很高湯:153蔬菜很高湯/154昆布柴魚湯/155雞很高湯/156香菇雞湯/157豬骨湯/158洋蔘枸杞虱目魚湯

附錄
副食品記錄表與使用說明

婴幼儿营养与辅食制作的权威指南:探索宝宝健康成长的多元食谱与科学喂养 本书并非是关于“小雨麻的副食品全紀錄”的任何内容,而是一本专注于婴幼儿辅食制作、营养均衡、过敏儿喂养策略的综合性工具书。它旨在为新手父母、经验丰富的家长以及照护者提供一套科学、实用且充满创意的宝宝餐点解决方案,确保从六个月辅食添加初期到学步期,宝宝都能获得最佳的营养支持,健康、快乐地成长。 本书的编写基于最新的儿科营养学研究成果与母婴营养师的实践经验,内容结构清晰,涵盖了从基础知识到复杂食谱的全方位指导。 第一部分:辅食添加的黄金法则与科学基础 这一部分是全书的理论基石,详细阐述了辅食添加的原理和关键时间点,帮助父母建立正确的喂养观念,避免盲目跟风或过度焦虑。 1. 辅食添加的生理时机与信号识别: 深入解析宝宝何时真正准备好接受固体食物的生理信号(如:能够稳当地坐直、对成人食物表现出浓厚兴趣、能够吞咽而非舌推反射)。我们详细区分了“假性准备”与“真性准备”的差异,强调“按需喂养”而非“按时喂养”的原则。 2. 营养素需求与核心目标: 明确指出辅食阶段最重要的营养素是什么(铁、锌、维生素A、健康脂肪等),以及这些营养素在宝宝大脑和身体发育中的关键作用。书中用图表清晰地展示了六个月到两岁不同月龄段的能量、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推荐摄入量,并指导家长如何通过天然食物来满足这些需求,而非仅仅依赖强化食品。 3. 工具准备与厨房安全: 详尽列出制作辅食所需的基本工具清单,从搅拌机、辅食机到储存容器的选择标准,并着重强调食品安全与卫生标准,包括食材的清洗、生熟食的分区处理,以及如何正确消毒设备,将交叉污染的风险降到最低。 4. 喂养方式的探讨与实践: 全面介绍当前主流的喂养哲学,包括泥糊状喂养法、手指食物(BLW/自主进食)的入门技巧与风险管控。书中提供详细的步骤指南,教导父母如何安全地引入大块食物,鼓励宝宝发展咀嚼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并讨论了如何平衡泥糊喂养与自主进食的优点,帮助家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平衡点。 第二部分:基础食材处理与单品食谱的精进 本部分专注于打好辅食制作的基础,确保每一种基础食材都能以最安全、营养保留度最高的方式呈现给宝宝。 1. 谷物与根茎类的处理艺术: 米类精讲: 从白米到糙米、燕麦、藜麦的转换指南。如何正确浸泡、熬煮,达到不同月龄所需的顺滑度(米糊、米粥、软饭)。特别指导了燕麦片在不同状态下的使用方法,以最大化其膳食纤维的益处。 根茎类(南瓜、红薯、山药): 不仅仅是蒸煮,我们分享了烤制、烘干等多种处理方式,以增强食材的天然甜度,并讨论了如何利用这些食材作为天然增稠剂。 2. 蔬菜与水果的“非苦涩”烹饪法: 许多家长抱怨宝宝不爱吃绿叶蔬菜,本书提供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焯水时间控制、搭配天然甜味剂(如少量苹果泥或梨汁)来改善蔬菜的口感和接受度。针对易致敏水果(如草莓、奇异果)的引入顺序与观察要点进行了细致说明。 3. 蛋白质的引入与安全考量: 肉类: 分月龄介绍鸡肉、猪肉、牛肉、鱼肉的引入顺序。强调了如何去除鱼刺、如何将绞肉打散成易于吞咽的纤维状。特别提供了使用高压锅或慢炖锅来软化坚硬肉类的技巧。 豆类与蛋类: 如何安全、彻底地煮熟鸡蛋(蛋黄与全蛋的引入时机),以及鹰嘴豆泥等豆泥制品的制作方法,作为植物性蛋白质的补充来源。 第三部分:月龄进阶与主题营养餐盘构建 此部分是全书的核心食谱集锦,食谱按照宝宝的月龄和营养发展重点进行系统性划分。 1. 6-8个月:适应期与基础口味探索: 侧重于单一口味辅食的制作,保证宝宝适应食物的质地变化。提供了15种以上基础的纯泥食谱,如“初遇胡萝卜泥”、“高铁婴儿肝泥”、“牛油果细腻糊”等,并附有详细的质地调整图示。 2. 9-11个月:质地过渡与混合风味尝试: 宝宝开始对食物的“颗粒感”产生兴趣。本阶段食谱转向两到三种食材的混合搭配,如“香菇鸡肉菠菜碎”、“三文鱼南瓜烩饭”。书中特别介绍了如何制作适合抓取的“手指食物原型”,如小块蒸软的西兰花梗、自制无盐小饼干。 3. 12个月以上:家庭餐桌的融合与营养均衡: 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将宝宝的食物与家庭餐点结合起来,减少“单独做饭”的负担。食谱设计强调营养配比的完整性(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健康脂肪的平衡),并教授父母如何“去盐去糖”地调整家庭菜肴,使其适合宝宝食用。例如,“迷你番茄肉酱意面(低钠版)”、“清蒸鱼排配时令蔬菜”等。 4. 特殊主题餐盘设计: 补铁强力餐: 针对性地设计了一周补铁食谱,结合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来提高铁质吸收率。 助眠安神餐: 运用天然食材的特性,设计晚餐食谱,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换季适应餐: 针对不同季节易获得的当令食材,推荐的营养食谱,确保食材的新鲜与营养最大化。 第四部分:过敏儿友好喂养的进阶策略(非特定疾病指导) 本书的特色之一是提供了一套科学、循序渐进的过敏风险管理与安全引入策略。 1. 认识常见过敏源: 详尽介绍了“八大常见过敏原”的特性,并提供了不同月龄引入这些食物的风险评估框架(请注意,本书提供的是引入指导,而非医学诊断或治疗方案)。 2. 安全引入“挑战”流程: 详细示范如何进行“食物挑战”,包括:引入的剂量、观察时间窗、记录过敏反应的类型(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反应),以及如何在家庭环境中应对轻微的疑似反应。 3. 过敏友好型食材替代方案: 为不耐受牛奶、鸡蛋或小麦的家庭,本书提供了丰富的替代食谱。例如,使用豆浆、坚果奶(在医生指导下)替代牛奶;使用香蕉泥、苹果酱或亚麻籽替代鸡蛋在烘焙中的粘合作用。这些替代食谱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保证了食物的多样性和适口性。 全书采用清晰的排版、大量的实操图片和详尽的步骤解析,确保即使是厨房新手也能轻松上手,让喂养宝宝的过程成为一段充满乐趣和成就感的亲子时光。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食谱的名字听起来就让人充满期待,特别是“158道宝宝超爱的当令食谱”这个部分,感觉内容会非常丰富,而且非常实用。我最近正忙着给孩子准备辅食,尤其是在尝试引入新食材的时候,总会担心会不会过敏,所以“过敏儿这样吃也问题!”这句承诺对我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基础的辅食制作技巧,比如如何处理不同阶段的食材,以及如何根据季节变化来选择营养价值最高的蔬菜和水果。毕竟,当令的食材不仅新鲜,营养也最好。另外,对于新手父母来说,清晰的步骤和配图是至关重要的,我期望这本书的排版能做得简洁明了,让人一看就能上手操作。如果能附带一些关于辅食添加进度的建议就更完美了,比如不同月龄的宝宝应该吃什么质地的食物,这样就能避免我自己在网上搜集信息时可能出现的混乱和矛盾。总而言之,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成为我厨房里最得力的助手,让我能轻松应对宝宝的“吃货”挑战,并确保他们的营养均衡。

评分

我最近在探索如何让宝宝的饮食更“有故事性”,而不是每天重复同样的糊状食物。这本《小雨麻的副食品全紀錄》的标题给我一种很亲切的感觉,仿佛是邻家妈妈分享的独家秘笈。我期望从中找到一些创意性的食谱,比如如何将一些大人喜欢的健康食物,通过巧妙的改变,变成宝宝可以接受的形式。比如,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用天然香料(如肉桂、姜黄)来提升风味,而不是只依赖母乳或配方奶的味道过渡,那对培养宝宝的味觉多样性将有巨大帮助。而且,158道菜量,如果每道菜都有一个可爱的名字或者背后的制作趣闻,那每次做饭都会变成一种享受。我对“当令”的理解是食材的易得性,希望这本书中的食材在一般超市都能方便买到,这样才能保证食谱的可操作性。总之,我希望能从这本书里学到如何把“喂食”变成一场充满探索和创意的亲子活动。

评分

说实话,我对这类育儿食谱的筛选标准很苛刻,因为市面上太多只是简单罗列食材和步骤的“工具书”了。我更看重的是作者在背后付出的用心和积累的经验。这本书如果能真正做到“全纪录”,我希望它不仅仅是菜谱的堆砌,而是能分享一些关于如何建立宝宝健康饮食习惯的理念。例如,如何巧妙地伪装不爱吃的蔬菜,如何利用天然食材来调味而不是依赖添加剂。我很关注“2015增修版”这个信息,这意味着它应该吸收了更多近年的母婴营养学新观点,而不是老旧的、可能已经过时的建议。我特别想知道,在处理过敏问题上,作者有没有提供一些详细的交叉污染预防措施,毕竟对于过敏宝宝来说,安全是放在第一位的。如果能有一些关于如何储存自制辅食的实用贴士,比如冷冻和解冻的最佳方法,那就太加分了。一个好的食谱,是能让人在烹饪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和信心的。

评分

作为一个追求效率的职场妈妈,我最看重的是制作的简易程度和时间成本。如果一个辅食食谱需要花费我一个下午的时间来准备,那它可能就难以持续。我期待这本《小雨麻的副食品全紀錄》能够针对不同忙碌程度的日子,提供不同难度的食谱选项。比如,有没有一些“周末批量制作,工作日快速加热”的解决方案?对于过敏宝宝的父母来说,每引入一种新食材都需要谨慎观察,所以我希望书中能附带一个简单的“过敏观察记录表”的模板或建议,这样就能更系统地追踪宝宝的反应。此外,如果食谱中能明确标注出每道菜的预计制作时间和需要的厨具(比如是否需要料理机、辅食机),我就可以提前规划好我的厨房工作流程。这本书如果能真正做到贴合现代父母的实际生活节奏,那它的价值就远超于一本普通的食谱集了。

评分

我对这本书抱有的另一个期待是,它能提供一些关于“断奶期”或“过渡期”的深度见解,而不仅仅是基础的米糊制作。宝宝从纯液体食物过渡到固体食物,中间有很长的适应期,需要处理的挑战包括咀嚼能力训练、吞咽技巧的培养,以及如何应对辅食变得粗糙后宝宝的抗拒。我希望作者能分享一些具体的策略,比如如何循序渐进地增加食物的颗粒感,以及如何鼓励孩子自己动手抓取食物(BLW的理念是否融入其中?)。如果书中能更深入地探讨常见过敏原(如鸡蛋、牛奶、麸质)的替代品和安全引入时机,并且提供一些可以应对急性过敏反应的初步知识(当然,这不是医疗建议,而是父母应有的常识储备),那这本书的实用性和专业性就会大大提升。我希望它能成为一本能陪伴孩子度过整个辅食关键期的“百科全书”。

评分

一直都想买这本书,内容丰富,对我做辅食有帮助

评分

还没有看,繁体的,等宝宝出生后再用的,囤货的

评分

不咋滴,内容实用性不大,指导性不强。好贵的书

评分

很精致的内容,非常不错,很喜欢

评分

用起来很不错,值得购买。

评分

不错 物流快 价格实惠!

评分

质量不错 就是价格太贵了 没什么活动

评分

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

评分

书感觉有点旧旧的样子!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