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古典精華 套裝 (增訂版) (全三冊)》
作者:香港中文大學古典精華編輯委員會
齣版社: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ISBN:9789620745478
分類:文學 > 中國文學 > 中國各體文學
齣版日期:2016年07月
語言版本:中文(繁)
裝幀:盒裝
內容簡介
採精華於古典,察古觀今
一百八十課文言讀物,由淺入深,感受中國文學的獨特魅力
為提高本港中學語文教育的成效,在上世紀末香港中文大學一眾學者閤力編纂瞭一套三冊《中國文學古典精華》。當中精選中國歷代文學中的一百八十課,上自先秦,下迄晚清,皆為古典文學寶庫中的不朽偉作。此書麵世後,一直深受中學、大學師生及古典文學愛好者的喜愛。今年,商務印書館重新修訂此書推齣,在內容及編排上均作齣較大的修訂,更符閤目前教與學的需要。
本書所收錄的各體文章都依時代排列,並按程度深淺,分為初、中、高三冊。每篇均按正文、作者、題解及註釋四類編寫, 讀者在理解古文的要旨之餘,又能領略名篇的時代背景及文學地位。
本書特色:
1. 所選課文,上自先秦下迄晚清,都屬百代之典範、不朽之作,均有以善本為據。
2. 每篇按正文、作者、題解及注釋四類編次。作者則著其字號、生卒、爵裏、生平、誌趣、思想、成就及著述;題解則著其原文齣處、文章旨要、時代背景與文學價值;注釋則凡難解之字句,皆予詮釋,所附注音則漢語拼音、國語注音及粵語拼音三種皆備。
作者簡介:
香港中文大學古典精華編輯委員會
主編委員
杜祖貽教授 執行主編
香港中文大學社區及傢庭醫學係教育學講座教授,美國密西根大學教育學院正教授;歷任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院長,研究講座教授及美國密西根大學教育社會基礎係主任。
劉殿爵教授 執行主編
香港中文大學榮譽講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顧問;歷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講座教授、文學院院長、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文講座教授。
馮鐘蕓教授 主編委員
昆明西南聯閤大學中文係畢業,北京大學中文係資深教授。
曾誌朗教授 主編委員
國立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歷任美國加州大學心理學正教授、研究委員。
趙毅教授 主編委員
東北師範大學歷史係正教授兼大學副校長。
吳宏一教授 主編委員
香港中文大學中文講座教授,國立颱灣大學中文係正教授。
羅慷烈教授 編輯顧問
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榮休教授。
從閱讀體驗上來說,這套書的紙張和印刷質量絕對是頂級的享受。那種略帶米黃色的紙張,不僅護眼,還帶有一種古籍特有的質感,配閤著清晰銳利的宋體字,讓人忍不住想長時間沉浸其中。我過去常常因為閱讀體驗不佳而中途放棄一些經典著作,但麵對這套書,完全沒有這種負擔。而且,它在篇章之間的過渡銜接處理得非常自然,閱讀的‘氣’不會被打斷。比如,當從激昂的楚辭過渡到清麗的漢樂府時,中間的篇章導語處理得極為巧妙,起到瞭潤物細無聲的引導作用,讓讀者的心緒可以平穩地切換頻道。這種對閱讀‘節奏感’的精妙把控,是這套書帶給我最微妙卻又最深刻的感受。它讓我們意識到,閱讀經典,除瞭內容本身,工具性的‘載體’體驗同樣重要,這套書在細節之處的極緻追求,真正配得上“古典精華”這四個字。
评分坦白說,我一開始是被它的裝幀吸引的,那種古典與現代結閤得恰到好處的排版設計,讓人眼前一亮。拿到手後,迫不及待地翻閱瞭其中的一冊,發現內容編排的邏輯性簡直無可挑剔。它不是那種簡單粗暴的按時間順序羅列,而是更傾嚮於按照主題或者藝術風格進行巧妙的串聯。比如,關於“山水田園”的部分,作者們似乎花瞭大心思去構建一種意境,讓你讀完後仿佛真的能聞到鬆濤陣陣,看到潺潺流水。這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是很多普通選本無法比擬的。更讓我驚喜的是,它對一些常常被誤解的篇章,提供瞭非常精闢且有說服力的解讀。那些點評文字,沒有賣弄學問的腔調,而是像一位老友在耳邊輕聲細語,娓娓道來,讓你茅塞頓開。這種深入淺齣的講解,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效率和樂趣,讓我不再滿足於‘看熱鬧’,而是真正開始思考作者創作時的心境和時代背景,這套書的價值遠超它的定價。
评分作為一名常年混跡於二手書店的‘尋寶者’,我對這類“精華選本”通常抱持著謹慎的態度,因為很多時候,‘精華’往往意味著‘刪減’或‘過度簡化’。然而,這套【中商原版】係列徹底顛覆瞭我的刻闆印象。它在取捨之間的尺度把握得極為精準,保留瞭作品的完整骨架和神韻,同時剔除瞭那些過於冗長或脫離主題的枝蔓。我特彆留意瞭其中關於唐宋八大傢散文的選段,發現即便是節選,也能清晰地感受到韓愈的雄渾、柳宗元的清冷和蘇軾的曠達,那種風格的辨識度被完好地保存瞭下來。閱讀時,我常常會停下來,在腦海中構建齣那個特定時代文人的精神世界,這得益於編纂者對文本意蘊的深刻把握。這種‘刪繁就簡’的智慧,恰恰體現瞭編輯者深厚的文學素養和對讀者需求的洞察力,讓人感覺自己不是在讀一本‘教材’,而是在進行一場高質量的‘文學朝聖’。
评分這套書簡直是國學愛好者的福音,光是捧在手裏就能感受到那股厚重的文化氣息。我最欣賞的是它在選材上的獨到眼光,沒有一味堆砌那些人人皆知的名篇大作,而是挖掘瞭一些被現代人遺忘的角落,像是一些早期白話文的萌芽作品,或者某些朝代裏風格獨特的詩詞流派。閱讀的過程,就像是跟隨一位博學的嚮導,穿梭於曆史的長廊中,每一次駐足都能發現新的驚喜。尤其是那些注釋,做到瞭既詳盡又不失文雅,對於我們這些非專業齣身的讀者來說,簡直是解開瞭無數閱讀上的“攔路虎”。那些晦澀的典故和深奧的哲理,在編委會的精心梳理下,變得清晰易懂,讓人在享受文學之美的同時,也能體悟到古人深邃的思想。這種兼顧學術嚴謹性和大眾可讀性的平衡,在市場上是相當難得的。我甚至花瞭好幾個晚上,專門對照著一些注釋去查閱瞭更多的背景資料,感覺自己對中國古典文學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維度,非常推薦給想深入瞭解古典文學脈絡的朋友們。
评分這套書的“增訂版”名副其實,能感覺到編委會投入瞭巨大的心血進行修訂和更新。我對比瞭自己早前收藏的某些老版本,新版在一些學術前沿的觀點和最新的考古發現方麵,都有非常及時的補充和修正,這對於任何想要站在當代視角重新審視古典文學的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對一些涉及文化符號和曆史變遷的解讀,變得更加立體和多元,不再是單一的、僵化的說教。例如,對某些民間文學元素的收錄和分析,就比以往的版本更為豐富,展現瞭古典文學並非隻是宮廷和士大夫的專屬,它深深植根於廣闊的民間生活之中。這種與時俱進的修訂態度,使得這套書不僅是對經典的緻敬,更是一部具有生命力的、持續發展的文化工程。讀完後,我甚至打算把它作為送給年輕一代親友的禮物,希望他們能從這個堅實可靠的起點開始他們的古典文學探索之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