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影像读片从入门到精通系列 | 作者:王书轩 著;王书轩,范国光 编 | 定价:239.6 |
ISBN:9787122161352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03-01 |
版次:2 | 印次:1 | 开本:16开 |
重量: | 字数: | 装帧:平装 |
套装目录
序号 | ISBN | 书名 | 单价(元) | 作者 |
1 | 9787122161352 | X线读片指南(第2版) | 49.9 | 王书轩,范国光 编 |
2 | 9787122161369 | MRI读片指南(第2版) | 49.9 | 王书轩,范国光 编 |
3 | 9787122224057 | 超声读片指南(第2版) | 69.9 | 刘艳君,王学梅 编 |
4 | 9787122161345 | CT读片指南(第2版) | 69.9 | 王书轩,范国光 编 |
内容简介
X线读片指南(第2版)
《影像读片从入门到精通系列:X线读片指南(第2版)》仍然按照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三个分册,包括《X线读片指南》、《CT读片指南》、《MRI读片指南》。丛书从基本理论、基本征象入手,系统地介绍了各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少见病、罕见病的X线、CT及MRI表现。在病种的选择上,贴近基层实际,全面覆盖基层常见病及多发病,同时也包括一些少见病,便于拓展影像诊断思路。在写作方法上遵循影像读片的正常思路,以典型的图片资料为主线,以简明的语言给出读片分析和说明。
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做了如下调整。
·更换了和增补了大量的典型病例图片,部分章节增加了一些新的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不仅以简洁的语言写明各系统读片的共性技巧和报告书写内容和方法,对常见容易误读的情况也进行了列举和分析。
·对一些影像相关的新治疗和诊断技术也作以简要介绍。
MRI读片指南(第2版)
《影像读片从入门到精通系列:MRI读片指南(第2版)》仍然按照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三个分册,包括《X线读片指南》、《CT读片指南》、《MRI读片指南》。丛书从基本理论、基本征象入手,系统地介绍了各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少见病、罕见病的X线、CT及MRI表现。在病种的选择上,贴近基层实际,全面覆盖基层常见病及多发病,同时也包括一些少见病,便于拓展影像诊断思路。在写作方法上遵循影像读片的正常思路,以典型的图片资料为主线,以简明的语言给出读片分析和说明。
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做了如下调整。
·更换了和增补了大量的典型病例图片,部分章节增加了一些新的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不仅以简洁的语言写明各系统读片的共性技巧和报告书写内容和方法,对常见容易误读的情况也进行了列举和分析。
·对一些影像相关的新治疗和诊断技术也作以简要介绍。
超声读片指南(第2版)
《影像读片从入门到精通系列:超声读片指南(第二版)》延续了第一版简洁、实用的特征。在病例的选择上,尽可能贴近基层实际,覆盖基层常见病及多发病,同时也包括一些少见病,以便于拓展超声诊断思路。仍然通过“超声诊断”和“特别提示”两个栏目,把超声诊断的思路渗透在读片的过程中,并就相关临床、病理及操作注意事项等在“特别提示”中进行了简单阐述。
针对第一版存在的不足,各位编者在再版过程中联系临床实际,以实用为目的,结合超声扫查的特点,以简洁的文字描述了各系统超声诊断的图像特点、相关临床病理和鉴别要点,增加了大量典型病例,并适当增加了彩色超声图片和三维超声图片。随书附赠的光盘,除演示超声操作手法外,还增加了部分病例的动态图像演示。此外,我们兼顾超声新进展,如超声造影和超声弹性成像,也在相关章节进行了介绍,以便拥有高档超声诊断设备的医生能够更好发挥设备优势,提高诊断水平。
CT读片指南(第2版)
《影像读片从入门到精通系列:CT读片指南(第2版)》仍然按照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三个分册,包括《X线读片指南》、《CT读片指南》、《MRI读片指南》。丛书从基本理论、基本征象入手,系统地介绍了各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少见病、罕见病的X线、CT及MRI表现。在病种的选择上,贴近基层实际,全面覆盖基层常见病及多发病,同时也包括一些少见病,便于拓展影像诊断思路。在写作方法上遵循影像读片的正常思路,以典型的图片资料为主线,以简明的语言给出读片分析和说明。
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做了如下调整。
更换了和增补了大量的典型病例图片,部分章节增加了一些新的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不仅以简洁的语言写明各系统读片的共性技巧和报告书写内容和方法,对常见容易误读的情况也进行了列举和分析。
对一些影像相关的新治疗和诊断技术也作以简要介绍。
《影像读片从入门到精通系列:CT读片指南(第2版)》仍然按照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三个分册,包括《X线读片指南》、《CT读片指南》、《MRI读片指南》。丛书从基本理论、基本征象入手,系统地介绍了各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少见病、罕见病的X线、CT及MRI表现。在病种的选择上,贴近基层实际,全面覆盖基层常见病及多发病,同时也包括一些少见病,便于拓展影像诊断思路。在写作方法上遵循影像读片的正常思路,以典型的图片资料为主线,以简明的语言给出读片分析和说明。
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做了如下调整。
更换了和增补了大量的典型病例图片,部分章节增加了一些新的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不仅以简洁的语言写明各系统读片的共性技巧和报告书写内容和方法,对常见容易误读的情况也进行了列举和分析。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