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第1版 (2015年12月1日)
丛书名: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本草
平装: 95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513230757, 9787513230759
条形码: 9787513230759
商品尺寸: 23 x 15.8 x 1 cm
商品重量: 222 g
《食物本草》四卷,明代医家卢和著。约成书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全书取诸家本草系食品者395种,分为水、谷、菜、果、禽、兽、鱼、味八类。详述所辑食物的性味、功效、有无毒性、主治病症、用法及禁忌等。在各大门类之后,附有段落性结语。本次整理以明隆庆五年(1571)一乐堂后泉书舍莺刊本一尚友堂梓行本一为底本。
卷一
水类
井水
千里水
秋露水
腊雪水
乳穴水
寒泉水
夏冰
温泉水
浆水
热汤
繁露水
梅雨水
半天河水
冬霜水
雹水
方诸水
花水
粮罂水
甑气水
生熟汤
屋漏水
猪槽水
溺坑水
盐胆水
冢井水
洗碗水
蟹膏水
阴地流泉水
卤水
地浆水
清明水及谷雨水
炊汤水
甘露水及醴泉水
谷类
粳米
粟米
糯米
黍米
秫米
黄粱米
白粱米
青粱米
稷米
陈廪米
秫薥
香稻米
茭米
茼米
蓬草米
狼尾子米
稗子
秕米
小麦
面筋
大麦
荞麦
黑大豆
白豆
赤小豆
绿豆
豌豆
扁豆
蚕豆
罂粟
芝麻
胡麻
麻蒄
穬麦
菛实
菜类
萝卜
韭菜
薤
葱
蔓菁
菘菜
芥菜
苋菜
马齿苋
胡荽
葵菜
小蒜
大蒜
茄
菠薐菜
苦荬
若蘧
荠菜
紫菀
百合
枸杞
芹菜
恭莱
茼蒿
蕨
茭白
紫菜
鹿角菜
白苣
石耳
苦芙
山药
芋
雍菜
决明菜
芎苗
蔊菜
荇菜
羊蹄菜
蒟蒻
地蚕
假苏
紫苏
薄荷
香薷
笋
冬瓜
稍瓜
甜瓜
黄瓜
丝瓜
瓠子
葫芦
莼
卷二
金鸡瓜
姜
豆腐
咸豆豉
堇
木耳
蒌蒿
苦菜
马兰
蘩蒌
蕺菜
东风莱
油菜
藕丝菜
莫菜
白花菜
苹
藻
蒲蒻
蓼
葛根
白蓑荷
胡葱
鹿葱
芸台
董菜
苜蓿
落葵
秦获梨
甘蓝
翘摇菜
荏菜
萝勒菜
果类
藕
莲子
枣
粟
葡萄
柿
桃
杏
石榴
梨
李
柰子
胡桃
杨梅
林檎
橄榄
西瓜
枇杷
榧子
梅
芡
樱桃
菱角
荔枝
圆眼
松子
榛子
槟榔
黄精
木瓜
橙皮
橘
柑
土瓜
山楂
甘蔗
落花生
椰子
槠子
覆盆子
凫茨
茨菰
豆蔻
苍罗果
梧桐子
茱萸
皂荚子
榅椁
金樱子
楮实
猕猴桃
羊桃
羊枣
桑椹
银杏
无花果
柚橘类
……
卷三
卷四
校注后记
药名索引
这本《食物本草》简直是我的宝藏!作为一名对传统食疗颇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实用性的书籍。翻开这本书,我立刻就被它古朴而典雅的风格吸引了。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但书中的许多内容都能让我产生共鸣。它不仅仅是列举食物的药用价值,更是在讲述一种生活哲学,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各种食材的细致描述,从其性味归经到主治功效,再到具体的食用方法和禁忌,都娓娓道来,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在循循善诱。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一些建议来调整日常饮食,比如用一些文中提到的食材来煲汤,或者在烹饪时加入某些香料,惊喜地发现身体确实有了微妙的变化,感觉更加轻盈和有活力。书中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更有许多实操性的指导,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找到切入点。它让我重新认识了身边那些看似平凡的食材,原来它们都蕴藏着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治愈力。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触及我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健康,并用一种智慧而古老的方式来引导我们实现它。
评分我一直对古代的医食同源理念深感着迷,认为食物本身就蕴含着治愈的力量。在接触到《食物本草》这本书后,我更是被深深吸引。这本书如同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见古人如何以一种朴素而深刻的方式来认识食物与健康的关系。它不像现代的医学书籍那样充斥着复杂的术语,而是用一种更加贴近生活、更加人性化的语言来阐述。我喜欢书中对每一种食物的细致描绘,仿佛能感受到食材本身的生命力。它不仅仅是关于“吃什么”,更是关于“如何吃”,以及“为什么这么吃”。书中提到的很多食疗方法,都是取材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材,简单易行,却蕴含着古人的智慧。我尝试着将书中的一些小方子用到日常生活中,比如在感到身体有些不适的时候,会参考书中推荐的食物来调理,感觉身体确实有了积极的响应。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食物在我生活中的角色,让我认识到,健康其实可以从最基本的饮食开始。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养生智慧充满好奇,总觉得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似乎丢失了很多宝贵的东西。这次偶然看到《食物本草》这本古籍整理本,真是让我眼前一亮。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拓展,更是一种心灵上的触动。它让我看到了古人在对待食物、对待身体时所持的那份敬畏之心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书中对每种食材的描述,都充满了人文关怀和生活气息,不像现代的健康指南那样生硬或冰冷。我喜欢它那种娓娓道来的讲述方式,仿佛能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书中提到的一些食疗方,虽然看似简单,但蕴含的道理却十分深刻。我尝试着将其中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融入到生活中,比如在换季的时候,会特别注意书中提到的某些食物,用来调理身体。感觉身体的抵抗力确实有所增强,不像以前那么容易生病了。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没有推崇多么名贵的药材,而是将目光聚焦在我们日常所能接触到的普通食物上,教我们如何利用这些“平凡”的宝贝来滋养生命。它让我明白,健康并非遥不可及,而是根植于我们每天的饮食之中。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渴望能够接触到更多原汁原味的古籍。这次有幸读到《食物本草》这本书,让我感到无比的满足。这本书的整理质量非常高,保留了古籍的原貌,同时又配有详细的注释和解读,让像我这样的非专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它让我看到了古人对食物的认识是如何与医学、哲学融为一体的,这种视角非常独特且引人入胜。书中对各种食材的描述,不仅讲究其药用价值,更注重其对人体整体的影响,这是一种非常 holistic 的健康观。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食物“性味归经”的讲解,这让我对食物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维度。我尝试着根据书中的一些建议,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比如在感到疲乏的时候,会选择书中提到的能够“补气”的食物,效果出乎意料的好。这本书让我明白,食物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的,更是能够滋养身体、调理身心的重要载体。它唤醒了我对自然馈赠的感恩之心,以及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向往。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理解我们身边的食物。《食物本草》这本书,它不是一本冰冷的教科书,而更像是一位智慧的长者,用温和的语言向我们讲述关于食物的秘密。我作为一个对传统养生颇感兴趣的普通人,在这本书中找到了太多的惊喜。它让我明白,那些我们日常餐桌上随处可见的食材,其实都蕴藏着不为人知的健康奥秘。书中对各种食物的描述,不仅仅停留在它们的营养成分上,更深入到它们对人体的整体影响,以及如何通过食用它们来达到某种养生目的。这种“天人合一”的理念,让我对食物的认识更加深刻。我尤其喜欢它所传递的“食疗”思想,让我觉得原来保持健康,并不一定非得依赖药物,我们身边的食物就是最好的“药”。我尝试着根据书中的一些建议,在日常饮食中做出一些小小的调整,比如增加某些蔬菜的摄入,或者用特定的食材来煲汤,感觉身体确实比以前更加舒畅。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食物的价值,也让我对健康生活有了更深的追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