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

201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编委会 著
图书标签:
  • 行政区划
  • 中国
  • 简册
  • 2017
  • 参考工具
  • 地图
  • 地理
  • 政府出版
  • 统计
  • 地方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发图书网旗舰店
出版社: 中国地图
ISBN:9787520400459
商品编码:15702008543
出版时间:2017-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201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 出版社: 中国地图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6-01
作者:本书编委会 译者: 开本: 32开
定价: 39.00 页数: 印次: 1
ISBN号:9787520400459 商品类型:图书 版次: 1

内容提要

本书根据国务院批准的2016年底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资料汇编。全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统计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和市辖区一览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民族自治地方一览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二〇一六年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索引及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区地图组成,其中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表及地图是本图册的主体,一览表包括各省区地名、行政区划代码、区号、邮编、人口、面积,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图则直观的反映了该区域的行政区划分布情况。

作者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的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1954年改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1969年撤消,1978年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并延续至今。


《中国基层行政区划概览(2017)》 引言 2017年,在中国风云激荡的时代背景下,基层行政区划的调整与发展,不仅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反映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脉络、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落实、以及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缩影。本书《中国基层行政区划概览(2017)》旨在以翔实的资料和客观的视角,勾勒出2017年中国大陆地区(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省)各层级行政区划的最新格局,特别是聚焦于最贴近民生的乡镇、街道、村、居等基层单位的设置与变动情况。我们希望通过本书,为政策制定者、研究学者、行业从业者以及广大关心中国基层治理的读者,提供一份权威、全面、易于检索的参考工具,帮助大家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式基层治理的深度与广度。 第一部分:中国行政区划体系的宏观审视 在深入探讨基层行政区划之前,有必要对中国大陆地区的整体行政区划体系进行一个概览。中国现行的行政区划体系,以中央人民政府为最高行政机关,自上而下层层划分,形成一个稳定而又动态的层级结构。 省级行政区: 目前,中国大陆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这些省级行政区构成了国家治理的基础框架,承担着制定并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性法规和政策的重要职责。2017年,各省级行政区的建置保持稳定,其下辖的行政区划层级也基本遵循既定原则。 地级行政区: 在省级行政区之下,是中国大陆的293个地级行政区,包括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等。地级行政区是连接中央与地方、承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实施的关键层级。在2017年,部分地区的地级行政区划有所调整,例如撤销县级市设立地级市,或地级市更名等,这些调整往往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管理效率的提升。 县级行政区: 地级行政区之下,是中国大陆的2839个县级行政区,包括市辖区、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等。县级行政区是中国最基层的国家权力延伸的重要节点,承担着管理区域内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的重任。2017年,县级行政区的变动同样活跃,例如部分县改设为市辖区,县级市升级为地级市,或区域行政边界的微调等,都反映了国家对区域发展战略的动态调整。 第二部分:基层行政区划的深度解析 本书的重点在于深入剖析2017年中国大陆地区的基层行政区划,即县级行政区之下的乡镇、街道、村、居等层级的设置与特点。基层行政区划是中国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其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国家政策的有效落地,以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2.1 乡镇与街道:承载基层管理的核心 2017年,中国大陆地区共设有约4万个乡镇和近3.6万个街道。 乡镇: 乡镇是中国农村地区最基本的行政建制,承担着发展农村经济、组织基层群众、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重要职能。2017年,乡镇的设置既有历史沿袭,也面临着城镇化进程带来的挑战。部分农村乡镇在合并撤乡设镇、撤镇设街道的过程中,其行政层级和管理范围有所调整。本书将梳理2017年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乡镇行政区划变动案例,分析其背后的动因,例如资源整合、提升管理效率、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等。同时,本书也将探讨不同类型乡镇(如农业乡镇、工业乡镇、旅游乡镇)在区划设置上的差异性,以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街道: 街道是中国城镇地区最基本的行政建制,是城市管理和社区服务的前沿阵地。2017年,街道的设置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集聚,许多原有的乡镇被改为街道,以适应城市管理的需要。本书将详细介绍2017年城市区域内街道的划分情况,包括街道的名称、辖区范围、以及其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社会治安、便民服务等方面的职责。同时,本书也会关注一些大中城市街道行政区划的调整,例如因城市新区建设、旧城改造或人口变动而进行的增设、合并或更名,以反映城市化发展的新趋势。 2.2 村与居委会:最基础的居民自治组织 在乡镇和街道之下,是中国最基础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2017年,中国大陆地区共设有约60万个村民委员会和近10万个居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是中国农村地区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其核心职能在于组织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2017年,村民委员会的设置以村为单位,其数量和分布情况与农村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地理条件等因素紧密相关。本书将分析2017年中国农村地区村民委员会的构成特点,包括不同规模村庄的设置情况,以及部分村庄在行政区划调整中可能面临的合并、分设等情况。同时,本书也将探讨村民委员会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作用,例如在集体经济发展、矛盾调解、环境整治等方面的贡献。 居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是中国城镇居民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负责组织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2017年,居民委员会的设置以居民小区或区域为单位,其数量和分布情况与城市人口密度、居民住宅分布、社区规划等因素密切相关。本书将详细介绍2017年城市区域内居民委员会的划分情况,包括居民委员会的名称、所辖范围,以及其在社区管理、环境美化、文化体育活动组织、社会服务提供等方面的具体工作。本书也将关注部分城市居民委员会在行政区划调整中的变动,例如因城市发展、社区整合或人口迁移而进行的增减或更名,以反映城市社区治理的新变化。 第三部分:基层行政区划的动态与趋势 2017年的中国基层行政区划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持续的动态调整中发展。这些调整往往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 乡镇与街道的整合优化: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入,一些人口稀少、经济薄弱的乡镇面临着合并的趋势,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管理效率。同时,随着城市人口的集聚,一些地区也出现了撤销乡镇、增设街道的情况,以更好地适应城市管理的需要。本书将选取2017年一些典型的乡镇和街道行政区划调整案例,深入分析其调整的背景、过程和预期效果。 村与居委会的精简与整合: 在农村地区,为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行政成本,部分行政村也面临着合并的趋势。在城镇地区,随着居民小区的发展和社区建设的推进,居民委员会的设置也更加精细化,但同时也会存在一些规模过小、功能重叠的居委会进行整合的情况。本书将探讨2017年村和居委会行政区划调整的特点,以及其对基层治理的影响。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基层行政区划中的体现: 在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基层行政区划的设置充分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本书将重点关注2017年部分民族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民族村的行政区划设置情况,分析其在保护少数民族权益、促进民族团结、发展地方经济社会方面的作用。 第四部分: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书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民政部等官方部门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及行政区划资料,并结合各地方政府的官方公告和相关研究文献。我们力求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并采用严谨的分析方法,对基层行政区划的现状、变动及趋势进行客观呈现。 结语 《中国基层行政区划概览(2017)》作为一本聚焦于中国基层行政区划的工具书,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准确、具有参考价值的2017年中国基层行政区划图景。我们相信,通过对基层行政区划的深入了解,能够更好地把握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脉搏,理解国家治理体系的运作机制,以及发现基层社会发展的潜力与挑战。本书的出版,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份有力的支持。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普通百姓,我对国家政策和区域发展有着天然的关注,而《201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这本书,就像是一本“生活指南”,让我能够更清晰地了解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国家是如何对不同地区进行管理的。在翻阅这本书时,我被书中清晰的地图和详实的文字所吸引。我能够轻松地找到自己所在的省份、城市,甚至是我所在的县区,并了解它在整个国家行政体系中的位置。书中对于行政区划的介绍,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和名称,更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国家管理的秩序和规划。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一些特殊行政区划的说明,例如民族自治地区或者经济特区,它们的存在和划分都蕴含着国家发展的战略考量。对于我这种希望对国家发展有更全面认识的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国家是如何将这片广袤的土地组织起来,并进行有效的管理的。

评分

我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中国基层行政单位的发展和变迁,而《201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这本书,给了我一个非常好的窥探窗口。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地图册,更像是一份详实的“户口本”,记录着中国各地行政划分的最新状况。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惊叹于中国广袤土地上错综复杂的行政层级体系,从省到市,从县到乡镇,再到最基层的村庄,每一级划分都承载着不同的管理职能和历史印记。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用一种非常直观的方式呈现了这些信息,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不同行政单位之间的隶属关系和管辖范围。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一些地级市和县级市的介绍,它不仅仅列出了名称,还附带了一些非常简练的地理信息,这对于我这种喜欢在地图上“漫游”的读者来说,是极大的乐趣。我甚至可以根据书中的信息,在其他地图软件上找到对应的区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这本书让我对中国的行政地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理解了国家治理的复杂性。

评分

我一直对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区域发展差异非常感兴趣,而《201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这本书,就像是一张国家“体检报告”,将中国各级行政单位的情况清晰地呈现在我面前。翻开这本书,我立刻被那密密麻麻的行政区划名称所吸引,从东部沿海的繁华都市,到西部内陆的广袤区域,每一笔每一划都勾勒出中国大地独特的地理轮廓。我特别关注书中对于一些省会城市和重要地级市的介绍,它不仅仅列出了它们的名称,更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这些城市在中国行政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们所管辖的周边区域。通过这本书,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地区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角色,以及它们如何通过行政区划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协调。对于我这种喜欢观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脉络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视角,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看到国家发展的“骨架”和“脉络”。

评分

作为一名对历史地理研究有一定涉猎的读者,《201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参考资料。我一直对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以及现代行政区划的形成过程抱有浓厚的兴趣。虽然这本书的侧重点在于2017年的最新行政区划信息,但其清晰的梳理和严谨的表述,无疑为我理解现代行政区划的逻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通过这本书,我能够清晰地看到不同省份、自治区的边界划分,以及它们在历史长河中可能经历的调整。虽然书中没有详细叙述历史的变迁,但对于了解当前行政格局的形成,以及各地区在国家管理中的地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一些跨区域行政单位的介绍,例如一些经济区或者功能区,虽然它们不完全是传统的行政区划,但其存在也反映了行政区划背后所服务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这本书为我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的起点,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行政地理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评分

拿到这本《201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时,我内心涌现出一种特别的激动。作为一名对中国地理和历史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渴望能有一本权威、全面、清晰的资料,能够系统地了解我们国家不同层级的行政区划是如何构成的,以及它们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长久以来的这个愿望。翻开第一页,就被那精美的地图和清晰的文字所吸引,仿佛自己正在沿着一条无形的线,穿越祖国的大江南北,从繁华的都市到偏远的乡村,每一个省份、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县区,都以其特有的名称和边界呈现在眼前。书中对于行政区划的介绍,不仅仅是简单的列举,更深入地挖掘了其背后的逻辑和历史演变。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并没有止步于枯燥的数字和名称,而是通过一些简练的文字,勾勒出了各地区在行政层级上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国家管理体系中的独特作用。例如,在浏览某个省份的条目时,我能清晰地看到其下辖的地区,以及这些地区是如何相互连接,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行政单元。这种清晰的结构,极大地帮助我理解了中国庞大而复杂的行政体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