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04
书名:王浩威青春门诊系列(套装4册)
定价:168.00元
作者:王浩威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7-08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ISBN:9787508678337T
套装包含:
9787508678337 | 我懂你所有的青春迷茫 | 42.00 |
9787508677590 | 全是为你好:父母的焦虑,少年的困境(王浩威·青春门诊系列) | 42.00 |
9787508662343 | 生命的12堂情绪课(王浩威·青春门诊系列) | 42.00 |
9787508662336 | 好父母是后天学来的(王浩威·青春门诊系列) | 42.00 |
我懂你所有的青春迷茫
1. 娱乐名人蔡康永、刘若英、苏有朋,身心灵作家张德芬、素黑,“弗洛伊德奖”得主赵旭东,精神分析师曾奇峰,心理督导师施琪嘉联袂推荐!
2. QW作者,通过真实案例,为焦虑的都市人指点迷津。王浩威堪称台湾心理治疗界“总舵主”,是集心理学家、治疗师、作家、诗人、出版人于一身的传奇医生。他以几十年从事心理咨询经验,带领读者发现情绪,解救日益麻木的灵魂。
3.关注D下社会热点,为青少年教育提供专业方法论。王浩威用真实案例,通过情绪话题,直击中国式家庭代际沟通盲点,关注校园霸凌现象,剖析原生家庭影响力,专业解读离家出走、贫穷、自杀等社会现象,为亲子沟通、少年成长提供有效指导。
全是为你好:父母的焦虑,少年的困境(王浩威·青春门诊系列)
生命的12堂情绪课(王浩威·青春门诊系列)
好父母是后天学来的(王浩威·青春门诊系列)
我懂你所有的青春迷茫
在D今都市的钢筋水泥里,焦虑成了大家永恒的话题,急迫的生活让我们忘记了感觉和情绪,仿佛我们只需要高效率,只需要不停忙碌,而不该有沮丧和悲伤,甚至是开怀大笑的舒畅。然而,午夜梦回时,是否有忧郁袭上心头?台湾心理咨询“总舵主”王浩威结合多年诊疗经验,总结出剖析情绪的深度好文,和你一起重新认识自己,找回久违的情绪与感觉。
全是为你好:父母的焦虑,少年的困境(王浩威·青春门诊系列)
生命的12堂情绪课(王浩威·青春门诊系列)
好父母是后天学来的(王浩威·青春门诊系列)
我懂你所有的青春迷茫
序 一个人的家族旅程 // III
D一部分
D一章 恐惧?灰影在呼吸之间渗透 // 003
D二章 寂寞?出走,为自己而活 // 013
D三章 嫉妒?寻猫的猎犬 // 023
D四章 背叛?寻找被遗忘的伤口 // 033
D五章 愤怒?暴雨将至 // 041
D六章 忧郁?忧郁的医生,想飞…… // 051
D七章 疏离?人潮陷落在黑夜中 // 061
D八章 愧疚?忏悔的动物 // 071
D九章 失落?我不甘心 // 081
D十章 不安?窝在爱人怀里孤D // 089
D十一章 快乐?一种很高层次的修养 // 099
D二部分
D十二章 潜行在虚无诊疗室 // 111
D十三章 恐惧的旅程 // 121
D十四章 预知死亡的旅程 // 131
D十五章 别人眼中的我 // 141
D十六章 离开自己的逃亡 // 149
D十七章 zuiJ致的恐惧,zuiJ致的勇气 // 155
D十八章 不存在的爱情 // 165
附录一 老汤姆和他的凸透镜 // 175
附录二 让孤D与忧郁在回忆中止息 // 179
附录三 寻找一条漫长的旅程王浩威 // 187
我懂你所有的青春迷茫
王浩威,台湾心理治疗界“总舵主”,集心理学家、治疗师、作家、诗人、出版人于一身的传奇医生。历任台湾心理治疗学会理事长、“中华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台大医院精神部兼任主治医师等职。“华人心理治疗研究发展基金会”执行长、心灵工作室负责人、心灵工坊文化公司发行人。著有诗集《献给雨季的歌》,散文《在自恋和忧郁间飞行》《海岸浮现》《与自己和好》,文化评论《一场论述的狂欢宴》等。其“王浩威?青春门诊系列”(包括《好父母是后天学来的》《生命的12堂情绪课》《全是为你好:父母的焦虑,少年的困境》《我懂你所有的青春迷茫:王医生的情绪诊疗笔记》)为台湾亲子类畅销书。
全是为你好:父母的焦虑,少年的困境(王浩威·青春门诊系列)
生命的12堂情绪课(王浩威·青春门诊系列)
好父母是后天学来的(王浩威·青春门诊系列)
我懂你所有的青春迷茫
忌妒?寻猫的猎犬
成长以后的爱情中,所谓的忌妒,
不也同样再次唤醒了对父母的依恋关系吗?
果真如此,失恋也就成为一种重要的成长过程了。
在一次咨询里,个案回忆起他童年的几个死党。他是因爱情受挫后压抑不住自己的“毁灭”念头,却又因这样的念头在道德上痛苦万分,才来门诊求助的。
门诊在一幢20世纪50年代的水泥大楼里,昔日骄傲的新颖建筑,如今却因人们对空间的感觉逐渐改变而遭到越来越多的批评。
我们的会谈就是这样展开的,从采光不利的窗户谈起。他说,这种光线气氛,让他回想起自己的童年,那是一段阴郁的岁月,人人羡慕他身为D子得以拥有许多的爱,而他却永远处在一种无法满足的不安中。
不安让人陷入忌妒深渊
在幼儿园阶段,妈妈带着他换了三所学校;到了小学,他甚至要确定妈妈就站在操场的另一端才能待在学校里,否则就会夺门而出。
这一次恋爱是出乎意料的。
在成长的过程里,他开始交朋友,偶尔也有一些死党,可是往往很快就因为争吵而分手。大部分摩擦的理由都很可笑,总是因为怀疑甲同学和乙同学比较要好,自己被忽略,索性就翻脸了。
几次交友之后,他更懂得以孤D来保护自己,对恋爱也是一样的态度。他说,从高中开始,有好几次初恋的女友邀他共处一室,明明白白地暗示可以有进一步的亲密动作,他却夺门而出。他说,他害怕拥有以后就要面临失去的威胁。
这一次的恋爱终究还是发生了。就在他经由肌肤的喜悦确认了拥有时,害怕失去这一切的不安也同时涌上心头。倘若有哪个晚上,他拨着电话却找不到这位深爱着他的女孩,他就会一边拼命告诉自己她是多么爱他,一边在脑海中想象另一个男孩的存在。
分手是很痛苦的。这位女孩其实是受不了这种令人窒息的爱情,然而他却更加肯定有D三者的存在。于是他就像一只寻猫的猎犬一般,反复徘徊在她家门前,连学校和公车站也不放过。想要毁灭这世界的念头也越加强烈—既然我得不到,索性就全毁了,别人也别想要。他很清楚,从一开始陷入占有的欲望时,忌妒也就不可能再避免。
忌妒是三角人际关系的必修习题。不管D三者是否真实存在,我们总是忍不住去想象、塑造、强化。到zui后已是真假难辨。
这种挥之不去的虚构三角习题,几乎是从我们出生之后就开始出现。
精神分析者总爱将恋母弑父的俄狄浦斯情结形容成三角关系。依恋着母亲的子女,一旦意识到D三者(父亲)的存在,所有的不安全感都会转换成哭闹的表现。所谓的忌妒,也就是要去维护百分之百占有之假象的一切努力。
徘徊在永远无法满足的占有欲和对这浓烈欲望的恐惧之间,始终不得解脱。我听着这位年轻男子的故事,隐约知道这一切恐怕暂时解决不了。
完全占有的依恋关系
结合了动物行为学和婴儿发展观察的两位著名精神分析家,先后提出了相似的理论—鲍尔比的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和马勒(Margaret Mahler)的母子共生现象(symbiosis),都或多或少地指出了这种占有欲望的必然性。如果在童年没有过足够安全的完全占有关系,就会在后续的生命历程中再三地寻求补偿。
我记得自己曾经从“家扶中心”的老师那里听过一位个案的故事。因父母留在城市工作失去了联络,她与弟弟只得和年老目盲的祖父一起在村里生活。那时候她才小学六年级。幸亏那是一个颇有人情味的传统社区,左邻右舍常常会将多余的食物施舍给这家人。也许是长年照顾弟弟的缘故,姐姐应对进退的举止都俨然一副成熟小大人的样子。
后来颁布了《儿童福利法》。依新的法令,这对姐弟属于儿童虐待中的儿童情感忽略,被安置到了寄养家庭中。姐姐的眼神起初冷漠而疏远,但没多久就开始黏着寄养妈妈。有一次,寄养父母喝喜酒外出,回到家时竟然发现她打开大门,一个人趴在地上,可能是因为等得太久已经睡着了。
依鲍尔比的讲法,这是从小被剥夺父母的小孩,他对亲情的渴望必然会再次被唤醒,从而重新产生依恋关系。他所指的是小孩子和任何给他足够关怀的大人之间的关系,而在成长以后的爱情里,所谓的忌妒,不也是对依恋关系的再次唤醒吗?
果真如此,失恋也就成为一种重要的成长经历了。鲍尔比认为,随着成长的适D挫折,这一切依恋都将开始逐渐脱离。这些挫折或许令人难过,却也教会了一个人D立存在的能力。在长成大人后,如果恋爱是再次复活的依恋关系,失恋不就是那种应有的挫折?
就鲍尔比的观察而言,这种挫折必然是多次重复出现,这是不是也意味着我们要有多次的失恋经验,才可能学会如何适D地爱一个人呢?
嫉羡鼓励了彼此的成长?
D然,在我们的生活中,忌妒并非仅仅发生在三角关系中。
三角关系中的忌妒zui接近英文“jealousy”的意义。而在三角关系以外的忌妒,恐怕更接近“envy”(嫉羡)的含义。
近代思想家赫尔穆特?舍克(Helmut Schoeck)在其著名作品《忌妒和社会》中,所提到的忌妒(der neid),恐怕是较接近嫉羡的忌妒。他说,人生来就是忌妒者,“每D两个人能够相互进行比较的时候,这个问题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
这样的嫉羡其实也是一种占有欲望。譬如我们都知道,在男性文化里,有“老婆总是别人的好”这一现象。这种情形乍一看也是与爱情相关的人际问题,却全然不同于前述的忌妒。
恋爱中的忌妒是对爱人可能消失的不安,W有凭借完全的占有(偏偏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才能赢过想象中的D三者。对“他人之妻”的嫉羡则是对于攻城略地无限扩张、不断累积占有物的欲望。
有趣的是,无论是西方还是台湾的文化,都鼓励恋爱中适D地忌妒,而以扩张占有量为主的嫉羡,却在道德上一再遭到贬抑。
在恋爱过程中,“吃醋”是一项重要的仪式,是不断确定和展现爱情诚恳度的功课。因此,在这一范围内,忌妒不仅是被鼓励的、不违反道德的,甚至是一种必要的存在。
然而,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都视“嫉羡”为道德瑕疵。倘若孩子盯着邻居手上的棒棒糖,馋得几乎流口水,必然会遭到父母愤怒的一巴掌。嫉羡不仅是《摩西十诫》里再三劝阻的缺
王浩威青春门诊系列(我懂你所有的青春迷茫+全是为你好+生命的12堂情绪课+好父母是后天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王浩威青春门诊系列(我懂你所有的青春迷茫+全是为你好+生命的12堂情绪课+好父母是后天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王浩威青春门诊系列(我懂你所有的青春迷茫+全是为你好+生命的12堂情绪课+好父母是后天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王浩威青春门诊系列(我懂你所有的青春迷茫+全是为你好+生命的12堂情绪课+好父母是后天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