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全套10本 清单计价 工程量计算规范 | ||
| 定价 | 518.00 | |
| 出版社 | ||
| 版次 | ||
| 出版时间 | 2013年05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9158024200003 | |
2013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系列 定价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GB 50500-2013 70.00
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 GB 50854-2013 70.00
仿古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 GB 50855-2013 58.00
通用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 GB 50856-2013 88.00
市政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 GB 50857-2013 56.00
园林绿化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 GB 50858-2013 28.00
矿山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 GB 50859-2013 28.00
构筑物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 GB 50860-2013 28.00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 GB 50861-2013 70.00
爆破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 GB 50862-2013 22.00
全套总定价: 518.00 元
对于任何一个想要在工程造价领域深耕的人来说,这套《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 全套10本 清单计价工程量计算规范》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宝藏”。它所涵盖的内容之广、之深,足以让我这个老“搬砖”人也感到受益匪浅。我尤其喜欢它在“钢结构工程”和“金属构件工程”部分的讲解。在实际工程中,钢结构的计算往往比混凝土结构要复杂,涉及到各种连接节点、焊接量、涂装面积等等。这本书非常详细地列出了各种钢构件(如钢梁、钢柱、钢桁架)的工程量计算方法,以及与之配套的连接件、焊缝、螺栓等的计算规则。它还考虑到了不同钢材的牌号和规格对工程量计算的影响。我曾经在处理一个大型钢结构厂房的工程量计算时,遇到了很多细节上的难题,比如如何准确计算屋面檩条和墙面墙骨的工程量。翻阅这套书后,我找到了相应的计算章节,里面的图文并茂的解释,让我一下子茅塞顿开。它不仅告诉我怎么算,还告诉我为什么这么算,这些解释对于理解和掌握计算规则至关重要。这本书的另一大优点是它的“前瞻性”。它不仅包含了现行的国家规范,还为我们理解未来的计价趋势提供了一些思路。例如,在提到一些新型材料和施工工艺的工程量计算时,它也给出了一些指导性的建议。这让我们在面对日益更新的建筑技术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提前做好准备。总之,这套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本能够帮助我们提升专业能力、拓展视野的“成长指南”。
评分坦白讲,我是一个比较“懒惰”的读者,对于厚重的专业书籍,通常都是能应付就应付,能少看就少看。但是,当我拿到这套《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 全套10本 清单计价工程量计算规范》后,我发现自己完全被它吸引住了。不是因为它“有趣”,而是因为它“有用”到让你无法忽视。我以前觉得工程量计算就是把图纸上的尺寸量出来,然后套点公式,谁知道里面学问这么大。这套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把每一个环节都掰开了、揉碎了教给你。我特别关注它关于“装饰工程”和“安装工程”的部分,因为这两个部分的变化最多,也最容易出现争议。比如,在地砖铺贴的工程量计算上,很多人可能只想着面积,但这本书会告诉你,不同规格的砖,不同铺贴方式,甚至踢脚线、收口条的计算,都有其特定的规则。它还会详细说明哪些损耗是被允许的,哪些是不被允许的。我记得有一次,在和一个甲方项目经理争论关于室内涂料工程量的计算时,我凭借着对这本书里相关章节的深入理解,能够非常清晰地解释我们计算的依据,比如不同墙面处理方式对涂料层数的计算,以及门窗洞口的扣除规则等等,让他心服口服。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是它的“实操性”。它不仅仅是理论,而是把理论应用到实际操作的每一个步骤都给你梳理清楚。它告诉你,当遇到这样的图纸时,你应该先从哪里入手,应该关注哪些关键点,应该使用哪些计算工具。它就像一个“施工流程图”,让你在做工程量计算的时候,不至于迷失方向。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让你在面对复杂的工程项目时,拥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一套完整的计算方法。它能够帮助你避免那些“凭感觉”或者“想当然”的错误,让你算出来的工程量更加科学、准确,也更能经受住推敲。
评分作为一名在工程一线摸爬滚打了多年的技术员,我必须说,这套《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 全套10本 清单计价工程量计算规范》简直就是我的“随身宝典”。以前,我们做工程量计算,更多的是依靠经验和感觉,有时候对一些细微的节点处理,或者一些比较少见的材料用量,心里总是不太有底。这套书的出现,可以说彻底改变了我的工作状态。它非常细致地罗列了各种工程项目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而且是按照国家标准来的,非常权威。我最喜欢的一点是,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算”,更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么算”。比如,在计算模板工程量的时候,它会明确说明哪些部分需要计算,哪些部分不需要计算,以及如何区分不同形式的模板,这些细节的处理,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准确性。我曾经在项目上遇到过一个棘手的难题,就是关于一个复杂的钢结构连接节点,甲方认为我们计算的钢构件数量偏多。当时我们翻遍了手头的资料,都找不到明确的计算依据。最后,我祭出了这套规范,找到了关于钢结构工程量计算的部分,里面详细阐述了连接件、焊接量、以及构件长度的确定方法。通过对照图纸和规范,我们找到了其中一个计算上的误区,并且也纠正了甲方的一个不准确的理解。最终,我们算出的钢构件数量不仅准确,而且还为项目节省了一部分造价。这套书的内容非常全面,涵盖了从主体结构到装饰装修,再到安装工程的方方面面。对于我这样一个需要跨领域处理工程量计算的人来说,它的价值更是无与伦比。它就像一个庞大的知识库,随时可以查询,随时可以借鉴。我经常会在晚上或者周末,静下心来翻阅这本书,学习一些自己不太熟悉的领域,不知不觉中,我的专业知识也在不断地提升。
评分一本工程造价从业者案头必备的工具书,简直是我的“圣经”!这套《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 全套10本 清单计价工程量计算规范》真是太全乎了,厚厚的一摞,光是看着就觉得踏实。以前刚入行的时候,做工程量计算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一会儿看看这个标准,一会儿又去查那个文件,总是担心自己哪里没考虑到,算出来的量跟实际差太多,被甲方挑毛病。自从有了这套书,感觉整个人都升华了!它把所有可能遇到的工程项目,从地基到屋顶,从土建到安装,都梳理得明明白白,条理清晰。特别是那几本关于工程量计算的,简直是我的“救星”。以前那些模糊不清的概念,比如“满堂脚手架”到底怎么算,“钢筋工程”的“含量”如何界定,在这里都有了明确的指引和详细的公式。我尤其喜欢它在每个章节后面都会附带大量的工程实例,这些例子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堆砌,而是把规范条文和实际操作紧密结合起来,一步一步地教你如何去理解和运用。有时候,拿到一个复杂的图纸,感觉无从下手,拿出这本书,对照着图纸上的构件,在书里找到对应的项目编码和计算规则,然后跟着例子一步步推导,很快就能理出头绪。而且,它里面的术语解释也非常到位,很多行业的“黑话”,通过这本书的学习,都能变得通俗易懂。这不仅仅是一本规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在你遇到难题的时候,耐心细致地为你解答。有了它,我计算工程量的时候自信多了,也能更有效地与甲方沟通,解释我们计算的依据,减少了不少不必要的争论。对于初学者来说,这套书是打下坚实基础的基石;对于有经验的同行,它也是不断精进技艺、保持专业领先的宝藏。强烈推荐给所有从事工程造价、施工管理、招投标等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
评分我必须承认,最初我被这套《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 全套10本 清单计价工程量计算规范》的“体量”给震慑住了,但当我真正开始阅读后,我发现它就像一本“寻宝图”,每一页都隐藏着宝贵的知识。我尤其对其中关于“土石方工程”和“基础工程”的计算方法非常感兴趣。在实际工作中,这部分内容往往涉及到的地质条件、施工工艺比较复杂,计算起来也容易出现偏差。这本书详细地阐述了不同类型的土方开挖、回填,以及各种基础形式(如条形基础、独立基础、桩基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它不仅提供了计算公式,还解释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公式,例如,为什么在计算土方时要考虑超挖和欠挖,为什么在计算基础时要区分毛体积和净体积。这些细节的解释,让我对工程量计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曾经遇到过一个项目,地下室的开挖深度很大,而且地质条件复杂,甲方对我们的土方开挖量提出了质疑。我当时就查阅了这套书,找到了关于复杂地质条件下土方工程量计算的相关规定,并结合图纸上的地勘报告,向甲方详细解释了我们计算的依据,包括对坡度、支护、降水等因素的考虑。最终,我们的计算得到了甲方的认可,也避免了不必要的纠纷。这本书的另一个优点是它的“完整性”。它不仅仅停留在计算层面,还涉及到清单项目的编码、项目的属性定义、以及一些特殊工程的处理方法。这使得它不仅仅是一本计算手册,更是一本指导我们如何进行工程量清单编制和计价的“百科全书”。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全面掌握工程造价相关知识的从业者来说,这套书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评分收到这套《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 全套10本 清单计价工程量计算规范》的时候,我的第一感觉是“终于有了一套靠谱的工具”。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一直在与各种各样的工程量计算问题打交道,也踩过不少坑。这套书,尤其是其中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本体,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不仅包含了最基础的计算规则,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个非常系统化的思维框架。我举个例子,在计算钢筋工程量时,以前我可能只关注钢筋的重量,但这本书会让你明白,从钢筋的种类、规格、等级,到绑扎、焊接、预制等不同工序,以及对应的损耗率,都需要纳入考量。它甚至会详细解释不同类型的钢筋搭接长度是如何确定的,这直接关系到实际用量的准确性。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有专门的章节讲解了清单项目的编码规则和子目设置的原则,这对于理解整个工程量清单的编制逻辑至关重要。很多时候,我们算出来的量之所以与别人有差异,就是因为在清单项目的划分和子目的选取上存在偏差。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授,把这些“潜规则”都毫无保留地告诉你。它能够帮助你站在更高的维度上去理解工程量计算,不仅仅是“算数”,更是“算事”。它教会你如何去分析图纸,如何去识别工程量计算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如何去规避潜在的风险。对于我们这些直接面对造价审计和成本控制的人来说,这本书简直就是“定心丸”。它让我们在面对各种质询和审计的时候,能够有理有据,从容应对。而且,它的十本书内容很全,涵盖了从土建、安装到市政、装饰等各个领域,真正做到了“一本在手,天下我有”的感觉。
评分说实话,刚拿到这套《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 全套10本 清单计价工程量计算规范》的时候,我还有点犯怵,毕竟十本书堆在一起,看起来就不是“省油的灯”。但当我开始深入翻阅,尤其是其中关于“分部分项工程”和“计量单位”的部分时,我才真正体会到它的价值。它不仅仅是枯燥的条文罗列,而是把繁杂的工程项目进行了系统性的拆解和归类,让你能清晰地看到每一个工程量是怎么被“挖”出来的。比如说,一个普通的楼梯,在别的资料里可能就是简单的一句“楼梯工程”,但在这一套规范里,它会细致到每个台阶的尺寸、踏步的宽度、扶手的材质、以及连接处的处理方式,然后告诉你每一个部分应该归入哪个清单项目,采用什么单位进行计算。这对于我这种强迫症来说,简直是福音!我曾经遇到过一个项目,甲方对地下室挡土墙的计算方式提出了质疑,说我们算多了。我当时也很懵,因为印象里就是按墙体面积算的。拿到这套书后,我仔细查阅了关于地下工程和土石方工程的章节,才发现原来不同类型的挡土墙,其计算规则是有细微差别的,尤其是在考虑支模、拆模以及一些特殊构造的时候,需要分开计算。通过这本书,我找到了相应的条文和计算公式,清晰地向甲方解释了我们的计算依据,最终打消了他们的疑虑。这套书的优点还在于它的逻辑性非常强,每一章都建立在前一章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你不会觉得某个知识点是孤立的,而是能看到它在整个工程造价体系中的位置。而且,它还考虑到了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比如变更工程的计量,新增工程的清单编制等等,这些都是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难题。总之,这套书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它“有多厚”,更体现在它“有多深”,能够帮助我们从根本上理解工程量计算的逻辑,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评分当我拿到这套《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 全套10本 清单计价工程量计算规范》的时候,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快速浏览了目录,然后立刻被其中关于“屋面工程”和“防水工程”的部分吸引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部分,往往是工程中容易被忽视,但又至关重要的地方。这本书对屋面工程的分类非常详细,从坡屋面、平屋面到种植屋面,每一种都有其特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它不仅考虑了屋面的面积,还考虑了坡度、排水组织、以及保温、隔热等附加层的工程量计算。我尤其关注了它关于“防水工程”的讲解,里面非常细致地阐述了不同类型防水材料(如卷材防水、涂膜防水)的铺贴方式、搭接宽度、以及附加层的做法,并给出了相应的工程量计算公式。我记得在处理一个多层住宅的屋面防水项目时,甲方对我们的防水层工程量提出了质疑,认为我们算多了。我当时就查阅了这套书,找到了关于屋面卷材防水工程量计算的相关条文,并结合图纸上的节点处理和搭接要求,清晰地解释了我们计算的依据,说明了为什么需要考虑附加层和泛水处理。最终,甲方的质疑得到了化解,也避免了不必要的争执。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从细节入手,全面而准确地把握工程量计算。它让我们明白,每一个看似微小的工程项目,都蕴含着严谨的计算规则和科学的依据。对于我们这些需要严谨对待每一个数字的从业者来说,这套书简直是“及时雨”。
评分我一直认为,工程造价工作不仅仅是数字的堆砌,更是一种对工程细节的深刻理解。而这套《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 全套10本 清单计价工程量计算规范》,正是帮助我实现这一目标的绝佳工具。它所提供的不仅是计算方法,更是对工程实体构成要素的细致分析。我最常翻阅的部分是关于“装饰装修工程”的章节,尤其是关于“抹灰工程”和“涂料工程”。这本书非常清晰地阐述了不同基层(如砖墙、混凝土墙、石膏板墙)的抹灰厚度、层数,以及相应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它还详细讲解了阳角、阴角、门窗洞口的处理方式对抹灰工程量计算的影响。同样,在涂料工程方面,它不仅仅是计算墙面面积,还考虑到了不同涂料的层数、底漆、面漆的区分,以及一些特殊部位(如梁、柱)的涂刷要求。我曾经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讨论室内精装修工程的造价时,他提到了关于抹灰工程量计算的一些“潜规则”。我当时就翻出了这套书,发现书中的解释与他的经验非常吻合,而且更加系统和权威。这让我意识到,这本书不仅能够指导我们如何计算,更能帮助我们理解行业内的“潜规则”是如何被规范化的。它就像一个“翻译器”,将复杂的工程实际转化为清晰、可操作的计算指令。它的价值还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建立一套完整的工程量计算的“知识体系”,让我们在面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时,都能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评分在我的书架上,这套《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 全套10本 清单计价工程量计算规范》占据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可以说是我工作中的“定海神针”。尤其是在处理一些“疑难杂症”式的工程量计算问题时,它总能给我提供最权威、最直接的答案。我最欣赏的是它关于“混凝土工程”和“砌体工程”的计算规则。这两部分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中涉及到的模板、钢筋、剔凿、支模等各种细节,都可能影响最终的工程量。这本书非常细致地阐述了如何区分现浇混凝土和预制混凝土的工程量计算,如何计算不同类型墙体的砌体工程量,以及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特殊的扣除和增加项。我记得在一次项目审计中,审计人员对我们计算的某段剪力墙混凝土工程量提出了异议,认为我们的扣除项没有算对。我当时就拿出这套书,找到了关于剪力墙模板和混凝土的计算规则,并结合图纸上的门窗洞口、预埋件等细节,详细地解释了我们的计算过程,说明了哪些是需要扣除的,哪些是需要考虑损耗的。最终,我们的计算得到了审计人员的认可,也为我们项目挽回了不必要的损失。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提供了计算公式,更在于它提供了“计算的逻辑”和“背后的道理”。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这样做,而不仅仅是机械地套用公式。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专业技能的人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而且,这套书的编写非常严谨,每一条条文都经过了反复推敲和论证,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坚实基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