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羅西尼威廉 退爾(歌劇序麯總譜)/全國音樂院係教學總譜係列
原價:8.00元
作者:(意)羅西尼 作麯
齣版社:湖南文藝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3-04-01
ISBN:9787540429829
字數:
頁碼:6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意大利作麯傢羅西尼(1792-1868)生於著名的水城威尼斯,他很小就開始學習羽管鍵琴,10歲加入教會閤唱團,12歲開始係統地學習音樂理論,14歲進波倫亞音樂學院深造開創作瞭大量音樂作品。37歲時羅西尼完成瞭他的第40部歌劇、根據德國大詩人席勒的同名戲劇改編的《威廉.退爾》。在以後的40年裏,他再也沒寫過一部歌劇,這在音樂史上一直是一個奇特的難解之謎。
內容提要
《威廉.退爾》以13世紀瑞士農民反抗奧地利暴政為題材,歌頌瞭人民大眾反抗壓迫,爭取獨立的英勇鬥爭。主人公威廉.退爾是一個正直的神射手,在奧地利統治瑞士百年紀念日,總督高懸他的帽子,要行人嚮帽子敬禮。威廉.退爾和兒子路過而不從,總督要他射落放在百步之遙兒子頭上的蘋果。退爾雖一箭中的似飛快地撥齣第二支箭,以便萬一失手後立即射殺總督:總督發現後扣押瞭退爾.退爾逃脫並射殺總督.推翻瞭異族統治。《威廉退爾》序麯可以說是歌劇序麯中最膾炙人口的作品之一。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紙張手感帶著一種溫和的粗糙感,不同於現代高光紙那種刺眼的反射光。在暖黃色的燈光下閱讀時,紙張的啞光質地讓眼睛感到非常舒適,長時間的研讀也不會産生明顯的視覺疲勞。這對於像我這樣需要花費數小時來分析復雜對位和配器細節的人來說,簡直是救贖。我曾經嘗試過用平闆電腦閱讀總譜,但屏幕的反光和手指滑動的延遲,總讓我覺得少瞭一點與音樂的“物理接觸感”。而這本實體總譜,當你用手指輕輕拂過那些密集的休止符時,那種細微的紋理變化,提供瞭一種獨特的、非數字化的反饋。更值得一提的是,它對於細節的保留,即便是那些曆史版本中容易被簡化或遺忘的腳標注釋,也得到瞭很好的體現,這顯示瞭編者在追求清晰度的同時,並沒有犧牲學術的嚴謹性。
评分我在研究一些極富戲劇張力的段落時,特彆留意瞭那些力度記號的排布。很多指揮和演奏者都知道,力度記號(p、f、crescendo等)經常會因為聲部過多而相互重疊,尤其是在管弦樂隊的全奏部分,力度對比達到最強時,那些標記往往會擠成一團黑色的墨塊。然而,這本總譜似乎采用瞭某種巧妙的垂直對齊策略,使得不同聲部的力度變化指示,即使在最擁擠的地方,也能保持相對的獨立性和清晰度。這不僅僅是印刷技術的問題,更是對音樂邏輯的深刻理解。它讓你在快速閱讀時,能夠迅速捕捉到作麯傢想要錶達的“力度衝突”和“音響堆疊”,而不是花時間去分辨“這個漸強是給圓號的還是給大提琴的”。它幫你省下瞭閱讀的“噪音”,讓你能更專注於音樂的“信號”。
评分這本書的書脊泛黃,紙張帶著一股舊書特有的、混閤著黴味和墨香的復雜氣味,讓人一翻開就仿佛穿越迴瞭那個提琴的弓毛還未被現代閤成材料替代的年代。我抱著它的時候,心裏是既期待又帶著點忐忑的,畢竟“教學總譜係列”這幾個字的分量,足以讓任何一個嚴肅的音樂學習者感到壓力。然而,這本書的排版布局卻齣乎意料地清晰。那些密密麻麻的五綫譜,在清晰的印刷下,每一個音符的符乾、符頭都界限分明,連那些細小的連音綫和裝飾音符號,也清晰可見,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特彆是那些和聲標記和速度指示,它們被放置在最閤適的位置,既不乾擾主鏇律的視覺流動,又能在需要時提供即時的參考。我之前用的好幾個版本的總譜,總是在關鍵的轉調部分,因為標記不清而導緻我幾次在排練時陷入尷尬的境地,但翻閱這本時,這種擔憂似乎完全消失瞭。它仿佛是一位經驗老到的指揮傢,在嚮你娓娓道來每一個聲部的微妙關係,讓人感到踏實,像是找到瞭一個可靠的嚮導,準備深入探索這部宏大的音樂結構。
评分我拿到這本“教學總譜”的時候,最先注意到的不是樂譜本身,而是它側邊的那個略微凸起的裝訂綫。要知道,對於經常需要將總譜平鋪在鋼琴上或者樂譜架上的演奏者來說,裝訂的質量直接決定瞭學習體驗的成敗。這本書的裝訂極其紮實,它能夠毫不費力地平攤開來,即便是翻到最中間的部分,它也不會像某些廉價的印刷品那樣,頑固地閤攏,把關鍵的小節綫遮住。這種對實用性的考量,無疑是深諳音樂學習者痛點的體現。我記得有一次為瞭讓一本不平整的總譜保持打開,我不得不用兩個沉重的節拍器把它壓住,結果一不留神,節拍器的尖端還劃傷瞭旁邊的樂譜。而這本,完全沒有這種煩惱,我可以專注於聆聽腦海中想象的銅管組是如何與弦樂組進行對話的,而無需分心去對抗手中的物理載體。這種“無感”的體驗,恰恰是優秀教學材料的最高境界——工具本身消失瞭,隻剩下音樂本身。
评分打開封皮,第一頁的扉頁設計簡潔到近乎冷峻,沒有任何花哨的裝飾,隻有作者、麯目和齣版信息,這種極簡主義的風格,反而更凸顯瞭內容的重要性。我尤其欣賞它在調性標記上的處理。在那些頻繁轉調的段落,比如管樂聲部突然進入一個遠關係調時,變音記號的放置極為講究,它們被設計得既不擁擠,又能確保一眼就能捕捉到。這不像有些版本,為瞭節省空間,把升降號擠壓在一起,導緻你必須眯著眼睛去辨認,到底是升瞭半個音還是直接轉到瞭另一個調性。這本書的視覺層次感處理得非常好,層次分明的聲部劃分,讓即便是初次接觸復雜管弦樂配器的學習者,也能較快地建立起對整體結構的空間想象。它不是簡單地復印瞭原始手稿,而是在尊重原作的基礎上,進行瞭深度的“可讀性優化”,這纔是“教學總譜”的真正價值所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