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醒醒! 中信出版社

美国,醒醒! 中信出版社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爱德华·卢斯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22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店铺: 中信出版社官方旗舰店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48460
商品编码:1439873410
品牌:中信出版(Citic Press)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5-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6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1.“美国衰落论”甚嚣尘上,让我们看看一位知名英籍媒体人——英国《金融时报》华盛顿分社社长如何看待美国的衰落阴霾。
2.卢斯的另一力作《不顾诸神》销量良好,多次再版,本书延续了作者一贯的写作风格,用词犀利,针砭时弊,诙谐幽默,发人深省

内容简介

作者爱德华·卢斯在担任英国《金融时报》华盛顿分社社长的4年时间里,遍访美国商界、政界领袖,从比尔·盖茨到前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从普通教师、工人到科学家,深入剖析了美国的现实状况。
卢斯发现,美国的各个领域都开始呈现出颓势:在科研领域,中国、韩国的创新者与美国科学家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商业领域,像IBM和通用电气之类的企业巨头,如今日益热衷于在国外而非在美国雇用员工;至于国内政治,共和党和民主党忙于相互攻讦,决策体系几陷瘫痪,说客和竞选资金控制了国家议程,政策常常沦为寻租工具;公立教育体系因公共资金投入不足而陷入恶性循环;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问题重重,改革举步维艰…….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国社会似乎对此不愿正视。
《美国,醒醒!》的独特之处在于作者客观中立地分析了美国为何以及如何陷入颓势。《美国,醒醒!》是作者继有关印度的畅销书《不顾诸神》之后,又一部引人入胜的国家特写。

作者简介

爱德华·卢斯,(Edward Luce),毕业于牛津大学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系,并在伦敦城市大学完成了报纸新闻研究生课程。自1995年起,他一直任职于英国《金融时报》,其间休息一年,在华盛顿担任克林顿政府最后一位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的演讲稿撰写人。2001~2005年间,他任《金融时报》设在新德里的南亚洲分社社长,2006~2010年任《金融时报》华盛顿分社社长。卢斯现在是驻华盛顿首席记者。他还写了一部广受好评的力作《不顾诸神:现代印度的奇怪崛起》,目前居住在华盛顿特区。

精彩书评

★自托克维尔以降,富有同情心的外国人经常扮演着美国社会观察者的角色。爱德华?卢斯正是这样的观察家。他书写了一部美国社会的盛世危言,描绘了美国社会的不安与混乱,以及美国精英阶层面对各类社会问题束手无策的真实画面。该书的结论完全基于事实,而不拘泥于意识形态的窠臼,因此其价值远高于当前的各类政治评论。
——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作者

目录

序言 在毕业典礼上 
第1章 孤独的中产阶层
为什么美国的中产阶层持续中空 

第2章 一个都不能少
为什么美国的教育体制在不断倒退 

第3章 会下金蛋的鹅
为什么在创新领域美国不再理所当然处领先地位 


第4章 格列佛的阵痛
官僚机构何以荼毒美国的竞争力


第5章 对抗自身
为什么美国变得越来越难以管理 

第6章 或许我们不能
金钱政治何以深嵌美国肌体 

第7章 非凡的挑战
阻止美国衰落的未来之战为何胜率渺茫 
致谢
注释

精彩书摘

每一位美国总统都很敬重美国的发明天赋。从19世纪末的电力和内燃机时代,到信息技术革命延续不断的今天,美国对人类科技进步的主宰已经超过一个世纪。在许多战略性领域,美国继续走在世界前列,特别是软件开发、生物科学、社交媒体和大部分计算机芯片技术。其他一些诸如航空和卫星等领域,美国与欧洲和亚洲的国家并列走在最前端。
然而,美国已经放弃很多领域的追求,包括机器人学、平板显示器、锂离子电池、核能、高速列车、内存芯片以及绝大多数的清洁能源研究。在某些领域,比如平板显示器的制造,由于重心移往亚洲从而导致美国逐渐丧失了领先地位。至于其他方面(如清洁能源),美国几乎故意排斥了原本相当巨大的先发优势。甚至在计算机领域,美国也无法再保持永久强势:2010年,中国制造出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
褒扬美国的发明天赋,或者援引前克林顿政府官员、现任华盛顿评论家兼作家戴维·罗特科普夫所描述的“美国乃逃脱窘境的救命稻草”,是政客安抚人们“一切都会变好”的标准方法。“一旦我们充分发掘美国这一独特天性,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那些机器人就连给咱们提鞋都不配。”罗特科普夫戏谑地说道。但是这话能当真吗?
许多归功于美国人的重大发明似乎并非确实就是美国人发明的。譬如,可以肯定爱迪生并没有发明灯泡,而是“改进”了灯泡。真正的功劳应该属于英国人汉弗莱·戴维或约瑟夫·威尔森·斯旺。意大利的因诺琴佐·曼泽蒂和法国的查尔斯·布瑟尔为电话的问世做出了巨大贡献。只不过是苏格兰出生的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抢先获得了美国专利。英国的查尔斯·巴贝奇和阿兰·图灵建造了早期的计算机模型。而德国人菲利普·尼普科夫,才是电视的发明者。其他的还有照相机(法国达盖尔先生的发明)、青霉素(苏格兰亚历山大·弗莱明的发明)等等。41
美国的主要优势始终是把发明转为商业应用的能力。正如亚伯拉罕·林肯评述的,美国的专利制度“为智慧之火添加了利益之油”。但是今日的美国已经不再像往昔那般与众不同。譬如,认为中国人只会复制不懂创造的观点不仅被历史推翻——没有指南针、印刷术和纸币,世界会变成啥样?——而且就是现在也证明了它是错误的。
在成功发明家迪安·卡门的眼里,中国正迅速重新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英国皇家学会最近一项调查指出,根据世纪之交以来的趋势判断,预计到2020年国际科学论文引述中国的频率将超过美国。2006年,中国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最多产的科学出版商。“人们安慰自己,中国文化里没有创新二字,”卡门说,“过去中国人也很少为成功而奋斗。然而事物总是变化的。”
在著作《乐善好施的坏蛋》(Bad Samaritans)中,张夏准(Ha Joon Chang)风趣地描写了1800年到德国旅行的英国人,写他们如何记述人们的“懒惰”、“马虎”和“过度情绪化”等特点。文化思维模式是会变的。今天谁还会形容英国人总是板着一副脸孔?
这条经验法则也适用于美国。一些学者认为,美国的创新文化是其政治经济的外生因素。创新已被深深烙进美国社会。华盛顿方面或许真的不了解情况,但只要美国法院坚持维护财产权利,企业家就能不断茁壮成长。这种想法的确令人欣慰。可事实是,没有哪门学科,尤其是经济学,能充分解释是什么原因引发了创新。这个话题至今仍然众说纷纭;甚至就连创新一词的定义,也莫衷一是(创新是发明呢,还是发明物的应用,抑或是两者之间的某个均衡点?)
人们越来越有理由怀疑,美国的创新优势能否免受日益凸显的社会健康问题的影响。这只生金蛋的鹅不会无视她周围发生的事。不赞成记者虚构寓言的读者可以跳到下一段落(这类虚构保证不再发生)。想象一下在艾奥瓦州有那么一处传统庄园,农场庭院的中央,是鹅妈妈用来下金蛋的一座小谷仓。她身边的大家族正在争吵不休。大家各自搬进了不同的厢房。他们主要争论的问题是如何分享金蛋。争执愈演愈烈,鹅妈妈的蛋越下越少。各种安抚她的努力,都平复不了家庭分裂造成的伤害。
最令许多美国观察家迷惑的,是这场家庭纠纷的激烈程度。除了那些故意视而不见的人之外,大家都会承认,美国为冒险家孕育了历史上最友好的文化,而且目前很多方面的情况依然如此。这种文化不仅仅是社会能够接受失败;在美国某些地方,它也是一枚荣誉徽章。更重要的是,美国还营造了世界上最浓烈的创新氛围。其中的关键品质包括:吸引全球最优秀人才的能力,资助最佳创意的大量风险投资,最慷慨的私人和公共研发资金供应,务实的公共政策传统,最健全的专利保护体系,以及最好的大学。
除大学系统外,大部分其他优势正日渐削弱。而且,如今亚洲大学的投资规模实在不容小觑。美国不少最棒的技术大学,如加州理工学院和卡内基—梅隆大学,都把分校建到了东亚等其他地区。“你得跟着市场走”,新英格兰区一所著名的私立学院院长表示,最近他们在新加坡开办了一所分校。
倘若这么多最聪明的学生都毕业回了国,那就算拥有最好的大学也不足以阻止衰落。根据世界顶尖大学的排行榜,美国有13所世界排名前20的大学,而排在第二位的英国只有4所。鉴于美国人口为31100万,英国为6100万,一个英国公民上顶级大学的概率差不多是美国公民的2倍。美国的读者也许知道,英国面临的经济挑战甚至比美国更加严峻。但是在创造力方面,美国的风险资本、研究资金和政府质量正在下降。
一百多年来,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人才引力磁场。从出生于苏格兰的安德鲁·卡内基,到来自匈牙利的英特尔的缔造者安迪·葛洛夫,或谷歌公司的俄罗斯裔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外籍企业家在美国就像比萨和百吉饼一样普遍。硅谷的初创企业中,几乎一半是由来自其他地方(主要是印度和中国)的人创建。移民过来的科学家也是同样情况。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到“曼哈顿计划”中一大批致力于研制原子弹的科学家,再到当今美国的大学和企业研究小组,外籍科学家多如美国好莱坞电影里的特技镜头。超过70%的美国物理学博士学位由外国学生获得。今天,略多于一半的美国专利都颁发给了外国人。
一项项研究均表明,在任何一个社会,移民者承担的风险远远高于土生土长的本国人。在美国崛起的最初150年里,开拓精神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20世纪60年代,当国会解除非白人移民的种种障碍后,国家再次充满活力,国民更是积极进取。然而,自“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的十年间,美国丢弃了它作为归宿地的大部分吸引力。绝大多数外国留学生,包括中国的和印度的,毕业后都必须回国。只有少数幸运儿能拿到外国技术工人的年度配额,领取H��1B签证(短期性工作签证);到了2011年,这类技工已经减少到68000人。由于国内出现不少发展机遇,很多外国学生原本就打算无论如何都要回国,即使绿卡早已和他们的学位证书钉在一起。
就说阿吉特·罗哈吉吧,这位美国顶尖光伏科学家是佐治亚理工学院电子和计算机工程学分院院长。罗哈吉应允担任博士生导师是为了进入一个能参加全球科学峰会的阵营。全世界大概只有另外两位太阳能科学家与罗哈吉属同一研究领域:澳大利亚的马丁·格林和德国的斯特凡·格隆兹。刚刚迈入花甲之年的罗哈吉很有企业家潜力,他已经把他的大学专利授权给Suniva——美国仅存的少数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之一。罗哈吉的实验室微型(纳米)检测设备纵横交错,就坐落在亚特兰大市中心的该学院主校区一所不起眼的新分院内。附近有为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建造的游泳池,其电力供应由罗哈吉的太阳能电池板技术支持。
出生于印度的罗哈吉和许多同侪一样,也是到美国来学习和研究的。他说他指导的博士生大多来自国外:12个博士生里有9个是外国人。与20世纪90年代罗哈吉开设实验室时不同的是,几乎所有的留学生都想回国。2011年我和罗哈吉在他的实验室会面时,他才刚刚送走了回国的三名韩国学生和两名印度学生。“他们在自己国家的薪金高得令人咋舌。”罗哈吉说。这位婆罗门(印度北方邦的上层阶级)在印度一所著名的理工学院完成本科学位课程后,旋即就读于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和美国里海大学。20世纪70年代罗哈吉以学生身份访问印度时,参观了德里的一所研究实验室。这次经历坚定了罗哈吉加入美国国籍的决心。“那儿靠的不是你懂些什么,而是你认识谁,”罗哈吉说,“我想在当时的印度开展科研工作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
回到美国后,罗哈吉在西屋电气公司的研究实验室找了份工作。80年代慢慢过去了,罗哈吉逐渐意识到,美国的企业研发正不断发展成为添砖加瓦式的常规活动。“我没有料到注重季度业绩的股东文化对我们的影响,”他说,“我们从做研究的科学家变成了筹资人。”于是,依靠政府能源部的赞助,他在佐治亚理工学院建立了实验室。
甚至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仍然保存着这个领域的实力。美国依旧占据全球主要的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和大部分的需求(主要来自加利福尼亚州)。而从那时起,美国光伏产量和产能的世界占比垂直下降——两方面都跌到了10%以下42。美国已经从小池塘内的一条大鱼,变成了一尾小鲤鱼游在不断扩展的大湖里。“在美国我们不再拥有任何供应链,”罗哈吉说,“你甚至找不到一家美国硅晶片供应商。”
我是从美国商务部在华盛顿举办的晚宴上了解到Suniva(美国太阳能创业公司)的。当时商务部打算向人们展示一下仍然在美国从事制造业的公司。实际上,Suniva已经在勘察是否要把公司的经营扩张到国外,也许是中国。几天后,我来到亚特兰大向南约30英里外气派又时尚的Suniva工厂。运用生产方法的“秘密武器”,Suniva可以每三秒制造出一块晶体硅电池。他们一年365天都在运作,昼夜不息。这家工厂是最先进的;罗哈吉的美国合作伙伴也是世界一流的。然而公司还是想往其他地方发展。
高级行政人员布赖恩·阿什利(Bryan Ashley)向我解释说,和其他几个国家相比,中国可以按“跳楼价”向Suniva提供高质量的设备。华盛顿特区——甚或亚特兰大都无法给予这种支持。“你知不知道如今在美国找一个好的制程工程师有多难?”阿什利问道。正如罗哈吉一直强调的,那些人都准备回国发展。罗哈吉是一个激情洋溢的美国爱国者,他在办公室墙上做了张图表,标记出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在美国一生能挣得多少钱:总计将近300万美元。他经常把这个事实反复向美国学生灌输。
越来越少的人攻读理科类的博士学位。读工商管理硕士的美国人,是工程学研究生和本科生总和的2倍43。直到不久前,这种情况还不算麻烦,因为很多外国工程师毕业后都留了下来。但是现在越来越难说服他们留下。“你看看我这一代人,最优秀的太阳能科学家几乎都是美国人,”罗哈吉说,“而我的下一代和下下一代却都来自美国以外的国家。”他提到了悉尼的新南威尔士大学,其蓬勃发展的光伏学系几乎完全归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公司——中国的尚德所有。“一旦你失去市场,就会失去人才,”罗哈吉说,“接着你还会失去创新能力。”
这便是华盛顿方面常常搞糊涂的一个关键所在。由于清洁技术的企业家缺乏煤、石油、天然气等对手行业那种游说力量,他们当然只有靠实际行动来说话。奥巴马出任总统以来参观过的一家晶片公司歇业了[硅谷的索林瑞达(Solyndra)44],另一家公司如今正在中国拓展业务[北卡罗来纳州的科锐(Cree)]。还有一家公司Evergreen Partners则宣布,要把公司一砖一瓦统统搬到中国去,尽管马萨诸塞州已经让它享受着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之后它还申请了破产保护。阿什利说:“既然咱们的企业都走了,华盛顿当然任由化石燃料的游说团体摆布。”他还指出,许多立法委员甚至连一点太阳能的基本知识都不懂。“有个参议员问我他该怎么用太阳能电池板烧开水”,阿什利说,他要我保证绝不透露这位政客的名字。
……

前言/序言

在毕业典礼上
美国之伟大不在于她比其他国家更聪明,而在于她有更多能力修补自己犯下的错误。
亚历西斯?德?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明媚的阳光普照大地,正是樱花烂漫的暮春时节。世界显得分外美好。或者,至少在齐聚大学钟楼下参加毕业典礼的300多名工商管理硕士(MBA)眼里,景光定然如此。乔治敦大学2011级的大部分毕业生,包括我妻子的表弟比克拉姆?巴苏(Bikram Basu,他是我出席毕业典礼的原因),都强烈意识到他们即将一头扎入波涛汹涌的经济深海域,前途难卜。但是在这样的一个日子,肯定要重点强调那些积极正面的东西吧。然而, 美国,醒醒! 中信出版社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美国,醒醒! 中信出版社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国,醒醒! 中信出版社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美国,醒醒! 中信出版社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美国,醒醒! 中信出版社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