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邮2019考研专业课人大版平狄克微观经济学八版教材+微观经济学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全2本(可搭习

包邮2019考研专业课人大版平狄克微观经济学八版教材+微观经济学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全2本(可搭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考研
  • 微观经济学
  • 人大版
  • 平狄克
  • 教材
  • 八版
  • 笔记
  • 习题详解
  • 包邮
  • 专业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大学连锁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71333
商品编码:13818996897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微观经济学(第八版)

原价:79.00元

作者:(美)平狄克,(美)鲁宾费尔德 著,李彬 等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6-1

ISBN:9787300171333

字数:1096000

页码:68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

目录

第1篇导论:市场和价格
第1章绪论
1.1微观经济学的主题
1.2什么是市场?
1.3实际价格与名义价格
1.4为什么要学习微观经济学?
第2章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2.1供给和需求
2.2市场机制
2.3市场均衡的变动
2.4供给和需求的弹性
2.5短期弹性与长期弹性
2.6理解并预测市场条件变化的后果
2.7政府干预的后果--价格控制
第2篇生产者、消费者与竞争性市场
第3章消费者行为
3.1消费者偏好
3.2预算约束
3.3消费者选择
3.4显示偏好
3.5边际效用与消费者选择
3.6生活成本指数
第4章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
4.1个人需求
4.2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4.3市场需求
4.4消费者剩余
4.5网络外部性
4.6需求的经验估计
第4章附录需求理论--一种数学的处理方法
第5章不确定性与消费者行为
5.1描述风险
5.2对风险的偏好
5.3降低风险
5.4对风险资产的需求
5.5泡沫
5.6行为经济学
第6章生产
6.1厂商及其生产决策
6.2一种可变投入(劳动)下的生产
6.3两种可变投入下的生产
6.4规模报酬
第7章生产成本
7.1成本的测度:哪些成本重要?
7.2短期成本
7.3长期成本
7.4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
7.5两种产品的生产--范围经济
7.6成本的动态变化--学习曲线
7.7成本的估计和预测
第7章附录生产与成本理论--一种数学的处理方法
第8章利润化与竞争性供给
8.1完全竞争市场
8.2利润化
8.3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和利润化
8.4选择短期产量
8.5竞争性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8.6短期市场供给曲线
8.7长期的产量选择
8.8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第9章竞争性市场分析
9.1政府政策的损益评价--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9.2竞争性市场的效率
9.3限价
9.4价格支持和生产配额
9.5进口配额与关税
9.6征税或补贴的影响

第3篇市场结构与竞争策略
第10章市场势力:垄断和买方垄断
10.1垄断
10.2垄断势力
10.3垄断势力的来源
10.4垄断势力的社会成本
10.5买方垄断
10.6买方垄断势力
10.7限制市场势力:反托拉斯法
第11章有市场势力的定价
11.1攫取消费者剩余
11.2价格歧视
11.3跨期价格歧视和高峰负荷定价
11.4两部收费制
11.5捆绑销售
11.6广告
第11章附录纵向联合厂商
第12章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
12.1垄断竞争
12.2寡头垄断
12.3价格竞争
12.4竞争vs.共谋:囚徒困境
12.5囚徒困境对寡头定价的意义
12.6卡特尔
第13章博弈论与竞争策略
13.1博弈与策略性决策
13.2占优策略
13.3纳什均衡回顾
13.4重复博弈
13.5序贯博弈
13.6威胁、承诺与可信性
13.7对进入的阻止
13.8拍卖
第14章投入要素市场
14.1竞争性要素市场
14.2竞争性要素市场的均衡
14.3有买方垄断势力的要素市场
14.4有卖方垄断势力的要素市场
第15章投资、时间与资本市场
15.1存量与流量
15.2贴现值
15.3债券的价值
15.4资本投资决策的净现值标准
15.5对风险的调整
15.6消费者的投资决策
15.7人力资本投资
15.8跨时生产决策--可耗竭资源
15.9利率是如何决定的?
第4篇信息、市场失灵与政府的角色
第16章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
16.1一般均衡分析
16.2交换的效率
16.3公平与效率
16.4生产的效率
16.5自由贸易的好处
16.6总结--竞争性市场的效率
16.7市场为什么会失灵?
第17章信息不对称的市场
17.1质量不确定性与“柠檬”市场
17.2市场的信号传递
17.3道德风险
17.4委托-代理问题
17.5联合一体化企业的管理激励
17.6劳动市场的不对称信息:效率工资理论
第18章外部性和公共物品
18.1外部性
18.2纠正市场失灵的办法
18.3存量外部性
18.4外部性与产权
18.5共有资源
18.6公共物品
18.7对公共物品的私人偏好
附录回归的基础知识
术语表
部分练习题答案
图片来源
索引
译后记

内容简介

《经济科学译丛:微观经济学(第8版)》是一本经典的微观经济学教材,除包括供求理论、消费理论、生产和成本理论、厂商价格与产量决策理论、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理论等微观经济领域的基本理论外,还涵盖了近年发展起来的新领域,如博弈论和竞争性策略、不确定性和不对称信息的作用及应用、有市场势力的厂商定价策略以及制定政策以有效地处理环境污染之类的外部性问题等。第八版在上一版的基础上,根据近几年的发展变化增加了一些新的案例和主题。
《经济科学译丛:微观经济学(第8版)》的主要特色是: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济科学译丛:微观经济学(第8版)》配有大量案例,对微观经济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说明。
2.图文并茂。本书利用了大量图表,形象地论述了需经复杂处理才能得出重要结果的微观经济学模型,并用一些实际数据进行了分析。
3.基础数学的应用。阅读本书,读者不需要具备高深的数学知识,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的代数知识即可。
本书既可以作为高年级本科生教材使用,也可作为广大研究人员、政府和企业决策人员的参考用书。





经济学原理:洞察市场的逻辑与决策的智慧 本书简介 本书并非针对特定年份或特定高校教材的应试参考资料,而是一本立足于经济学基础理论、旨在系统阐述现代微观经济学核心概念、模型与分析方法的权威性著作。它致力于为读者构建一个扎实、全面且富有洞察力的经济学分析框架,帮助理解个人、企业乃至整个市场在稀缺资源约束下的决策过程与相互作用机制。 第一部分:经济学的基本思想与研究范围 本部分将引导读者进入经济学的世界,探讨其研究的核心问题——稀缺性与选择。我们将从最基本的概念入手,解释经济学如何研究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的配置,以及个体决策者(消费者和生产者)在面对约束条件时如何做出最优选择。 稀缺性与选择的本质: 阐述资源(时间、金钱、自然资源等)的有限性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解释为何需要经济学。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深入探讨“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这三大基本经济问题,并区分正面经济学(“是什么”)与规范经济学(“应该是什么”)。 理性人的假设与行为: 介绍经济学分析的基础——理性人(Homo Economicus)的假设,探讨其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或利润最大化时的行为逻辑。我们将讨论边际分析法(Marginal Analysis)在经济决策中的核心地位。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介绍建立经济模型(Model Building)的过程,包括假设、演绎推理和实证检验。区分横截面数据(Cross-Sectional Data)、时间序列数据(Time Series Data)和面板数据(Panel Data)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第二部分:消费者行为理论(需求侧分析) 本部分聚焦于理解消费者如何做出购买决策,即需求是如何被形成的。我们将运用偏好理论和预算约束来解释需求曲线的起源。 偏好与效用: 介绍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设(完备性、传递性、非消减性)。深入探讨基数效用观(Cardinal Utility)与序数效用观(Ordinal Utility)的演变。重点讲解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s)的性质及其在描述偏好中的作用。 预算约束: 分析消费者面临的价格和收入限制,理解预算线(Budget Line)的斜率和移动。 消费者均衡: 结合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推导出消费者的最优选择点,即在给定约束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组合。引入边际替代率(MRS)等于价格比的均衡条件。 需求曲线的推导: 通过价格变化(价格消费曲线 PCC)和收入变化(收入消费曲线 ICC),系统地推导出个人需求曲线(Law of Demand)。 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这是理解需求曲线斜率的关键。详细区分希克斯分解(Hicks Decomposition)和斯拉茨基分解(Slutsky Decomposition)如何将总效应分解为由相对价格变化引起(替代效应)和由购买力变化引起(收入效应)。特别关注吉芬商品(Giffen Goods)的理论特例。 消费者剩余: 解释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这是衡量消费者福利的重要指标。 第三部分:生产者行为理论(供给侧分析) 本部分转向企业和生产者的角度,分析他们如何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采用何种技术来最大化利润。 生产技术与等产量线: 介绍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的概念,描述投入要素(如劳动L和资本K)与产出Q之间的关系。分析等产量线(Isoquants)的特征,并引入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 成本理论: 详细区分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短期内,至少有一种投入是固定的。分析总成本(TC)、固定成本(FC)、可变成本(VC)、平均成本(AC)和边际成本(MC)之间的关系,特别是MC如何穿过AC的最低点。长期成本分析则着重于如何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 利润最大化目标: 阐述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Profit Maximization)的决策规则。 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导出边际收益(MR)等于边际成本(MC)作为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 第四部分:市场结构与定价策略 市场结构是决定价格形成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因素。本部分将对不同竞争程度下的市场进行深入剖析。 完全竞争市场(Perfect Competition): 分析其基本特征(众多买卖方、同质产品、完全信息、自由进出)。研究短期均衡(企业选择停业点)和长期均衡(经济利润为零)。解释完全竞争下的效率: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 垄断市场(Monopoly): 考察单个厂商控制市场的结构。分析垄断者如何利用需求曲线的向下倾斜来设定价格(MR=MC原则)。量化垄断带来的无谓损失(Deadweight Loss),并讨论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的类型(一级、二级、三级)及其对消费者剩余和企业利润的影响。 垄断竞争市场(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结合垄断的特征(产品差异化)和竞争的特征(进入自由)。分析在长期均衡中,产品存在过度配置(Excess Capacity)的现象。 寡头市场(Oligopoly): 探讨少数几家大企业占据主导地位的市场。引入博弈论(Game Theory)的基本概念来分析企业间的相互依赖和策略选择。重点分析古诺模型(Cournot Model,数量竞争)和伯特兰模型(Bertrand Model,价格竞争)。探讨串谋与卡特尔(Cartels)的形成与瓦解。 第五部分:要素市场分析 本部分将视角转向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和土地——的价格如何确定。 要素需求的决定: 分析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是派生需求(Derived Demand),取决于该要素对最终产品需求的弹性以及该要素的边际产量。引入边际收益产品(MRP)的概念。 劳动市场均衡: 分析在不同市场结构下(完全竞争、买方垄断/买方寡头)的工资决定机制。 资本的收益: 探讨资本的投资决策,理解贴现率和净现值(NPV)在长期资本决策中的作用。 第六部分: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经济学并非总是支持市场自我调节。本部分探讨市场机制效率低下的情况(市场失灵)以及政府干预的理论依据。 外部性(Externalities): 详细分析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如污染)。讨论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以及皮古税(Pigouvian Tax)等旨在内部化外部成本的政策工具。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 阐述公共物品的两个关键特征: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和非竞争性(Non-rivalry)。解释“搭便车问题”(Free-Rider Problem)如何导致市场供给不足。 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 分析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如“柠檬市场”问题)和道德风险(Moral Hazard)的产生机制,以及市场如何应对(如信号发送、筛选机制)。 公共经济学的干预逻辑: 在明确市场失灵的背景下,评估政府干预的效率与局限性,避免“政府失灵”。 本书结构严谨,逻辑清晰,通过大量图示和严谨的数学推导(适度引入,但侧重经济直觉的培养),旨在帮助读者真正掌握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维方式,无论未来是从事学术研究、商业决策还是理解宏观政策,都能从中获得坚实的理论基石。

用户评价

评分

考研备战,时间就是生命线,所以选择一套高效的学习资料至关重要。我在对比了很多家网店的商品信息后,最终决定购买这套人大版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八版教材+笔记和习题全解。我的主要考量点在于,微观经济学作为一个庞大且精深的学科,如果教材本身不够系统、不够精炼,那么再多的时间投入可能也收效甚微。我希望这套教材能够以一种结构清晰、逻辑严密的方式呈现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框架,让我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对整个学科的宏观认识。例如,在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市场结构等关键章节,我希望它能够循序渐进,层层递进,让我在理解基础概念后,能够自然而然地掌握更复杂的分析工具。而对于随书附赠的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我更是将其视为“点睛之笔”。我希望笔记能够高度概括教材的精华,提炼出考试重点,并辅以清晰的图表和公式,方便我进行考前复习。而习题详解,则是我最看重的部分。我希望它能够提供多角度的解题思路,深入剖析每一个题目的考察点,并且能够给出各种解题方法的优劣分析,这样我才能真正地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评分

作为一名跨专业考研的考生,我对微观经济学的了解可谓是“一张白纸”。因此,我非常看重教材的入门友好度和概念的清晰度。我在选择考研资料时,看了很多学生的评价,发现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八版教材普遍评价较高,很多人都说它内容翔实,逻辑严谨,同时又不失趣味性。我希望这套教材能够用最直观、最易懂的方式来解释那些抽象的经济学概念,比如为什么会有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它们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价格是如何由它们决定的。我尤其希望在讲解这些基本概念时,能够有丰富的图示和生动的案例,帮助我建立起感性的认识。此外,我非常期待随书附赠的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我希望笔记能够帮助我梳理知识脉络,突出重点和难点,形成一个易于记忆的知识框架。而课后习题详解,更是我能否真正掌握知识的关键。我希望它不仅能提供标准答案,更能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分析每一步推理的依据,甚至可以提供一些不同的解题方法,让我能够从中学习到各种解题技巧,从而提高我的解题能力和应试水平。

评分

准备考研,考的是一个综合性的能力,不仅仅是死记硬背,更需要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我尤其看重教材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我希望这套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八版教材能够构建一个完整而严谨的知识体系,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不同章节、不同理论之间的联系。例如,在学习消费者理论的时候,我希望它能够清晰地解释效用论、无差异曲线、预算线等概念是如何一步步推导出消费者最优选择的。在学习生产者理论时,我也希望它能清晰地讲解成本曲线、生产函数、利润最大化等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套书的习题详解能够真正做到“详解”,而不仅仅是提供答案。我期待能够看到每一个习题的详细解答过程,包括如何分析题目、如何运用相关理论、如何进行数学推导等等。如果还能看到一些常见误区的分析,以及一些更高级的解题技巧,那对我的提升将是巨大的。当然,如果教材中能加入一些案例分析,让我看到经济学理论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那就更好了,这样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理论,也能激发我的学习兴趣。

评分

这次考研,我选择的专业课是经济学,在筛选了市面上大量的教材和辅导资料后,终于锁定了这套人大版平狄克微观经济学八版教材+笔记和习题全解。说实话,选择这套书的过程就像是在大海捞针,每天都在各种网店和论坛里翻找,生怕错过什么关键的学习资料。我对这套书的期待值很高,毕竟微观经济学理论性很强,概念又比较抽象,如果教材本身梳理不清,或者习题解析不到位,那考研之路真的会变得异常坎坷。我尤其看重的是教材的权威性和时效性,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很高的认可度,而八版更是经过了充分的修订和完善,理论框架更加扎实,逻辑也更清晰,这对于打牢基础至关重要。而且,我了解到这套书还搭配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这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学习方案。我一直觉得,光看不练是学不好经济学的,理解了理论,更要通过习题来巩固和应用,而课后习题的解析更是我这种基础薄弱的学生最需要的“救命稻草”。我希望这套书能够成为我在备考路上的得力助手,帮助我一步步攻克难关,最终取得理想的成绩。

评分

我之前也接触过一些微观经济学的教材,但总觉得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案例不够贴切,学习起来总是有点吃力。这次下定决心考研,我希望能找到一本既能讲透理论,又能结合实际的教材。我在网上浏览了很多考研资料的评价,看到很多人推荐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说它深入浅出,而且八版教材在原有基础上做了很多更新,引入了不少新的研究成果和案例。这让我非常心动。我希望这套书的教材部分能够用更生动有趣的语言来解释那些枯燥的经济学概念,比如解释价格管制、外部性等内容时,如果能穿插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或者引用一些最新的新闻事件,那就太棒了。同时,我对随书附赠的笔记和习题详解也充满了期待。我希望笔记能够提炼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帮助我快速掌握核心知识点,并且用更简洁易懂的方式呈现。而习题详解,我更是希望它不仅仅是给出答案,而是能够详细讲解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甚至分析常见的错误解法,这样我才能真正地理解为什么这么做,而不是死记硬背。如果这套书能做到这些,那绝对是性价比超高的选择,能大大提高我的学习效率。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