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福桃 食物吃的時刻》
原書名:Lucky Peach
定價:58.00元
書號: ISBN 978-7-5086-7089-8
作者:[美] 大衛?張 應德剛 彼得?米漢 等著 潘昱均 譯
開本:1/16(215*265)
頁數:172
印張: 10.75
字數:250韆字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7年6月
★第二輯《福桃?食物吃的時刻》如約而至!食記食譜!結閤旅遊、散文、藝術、攝影、漫畫、創意料理、專題報導、飲食文學,談天說地大鳴大放!
★作者陣容堅實專業!大衛?張帶領讓美食界為之顫抖的作者群!囊括《韆麵美食傢》作者魯思?雷剋爾、《紐約時報》食評傢約翰?艾吉、James Beard Award美食評論奬得主托德?剋裏曼等30位飲食名傢。
★本輯的主題是“食物吃的時刻”。從中亞撒馬爾罕的黃金桃到瀨戶內海中經過斷筋活殺的鯛魚,從食物風味與儲存時間的關聯到日本刀的選用與保養,從味噌發酵的微生物學到關於味覺的神經學理論,大衛?張帶領讀者深入各個飲食事件現場,探尋食物之所以美味的奧秘,看熱鬧更看門道!
★米其林大廚私傢食譜大放送!大衛?張名下米其林餐廳Mamofuku的阿諾德?帕爾默蛋糕、焦黑魚排潛艇堡,韓國高爾夫球手的蕎麥冷麵,紐約州羅斯科卡茨基爾山的藍海豚雞尾酒,在傢享受美味。
★飲食藝術化!插畫傢、漫畫傢、塗鴨藝術傢、版畫傢、字型設計師、攝影師等創作手稿,提供歡樂好玩又不失個性潮感的閱讀樂趣和視覺感受,讓美食帶來全方位的感官體驗。
★增加精美彆冊,本輯以“食物吃的時刻”為主題,帶領讀者在日常的食材中,進行一場食物美味的探險。
《福桃》(Lucky Peach)是一本超帶勁、路子超野、死磕內容的美食MOOK。
《福桃》也是範圍內極為成功的美食MOOK,創刊僅6年,每輯銷量已逾100000冊。
每輯一個主題,每個主題隻講有趣的,從“路邊攤”到“節日大餐”,從“傢常便飯”到“廳堂盛宴”……
本輯的主題是“食物吃的時刻”。
它可能是對童年時匆匆嘗過一次的美味杏桃的迴憶,那時的杏桃聞起來像茉莉花全擠在一起綻放的花香,一口咬下去,甜膩如蜜糖一樣的果汁順著手臂流下。
它可能是牛排熟成的狀態,切好的大塊牛排和它體內自在的分子料理“大師”——酶靜靜相處,時間會給你的迴饋。
它可能是更好的殺魚方法,用一根長刺刺入魚腦中,讓血快速流掉,魚肉變得更加緊實。
它也可能是茴香從青澀到老熟的一生……
或者,是心中對傢鄉味的依戀……
是那次永遠去不成的午餐約會……
中文版在盡可能保留原版內容的基礎上,增加瞭精美的彆冊。本期同樣以“食物吃的時刻”為主題,帶你探尋一個饅頭的N種可能性,一粒米的世界觀,一顆蛋如何用一百種方法將你融化……
這本美食Mook是獻給那些熱愛美食、關心美食背後種種文化的讀者的大禮,同時造福都市覓食一族和熱愛下廚的你我他。你會發現,美食MOOK中原來還有這樣一本獨特的存在。
FEATURES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甜蜜點”……………… 李舒…………………………………007
問題與更正……………………………………瓦妮莎?戴維斯………………………008
老饕再覓食……………………………………彼得?米漢 大衛?張…………………010
撒馬爾罕黃金桃………………………………亞當?萊斯?戈勒……………………030
熟瞭,爛瞭……………………………………邁剋爾?埃姆斯………………………042
全方位按摩……………………………………西萊斯特?拜爾斯……………………051
完美一瞬間……………………………………丹尼爾?帕得森………………………056
水果貼紙………………………………………布賴恩?麥剋馬倫……………………065
過期到完美……………………………………凱文?彭………………………………080
味噌微生物學…………………………………雷切爾?達頓 本傑明?沃爾夫………085
味噌性也………………………………………雷切爾?康……………………………087
不是人人可使日本刀…………………………米歇爾?戴維斯………………………096
長島鱸魚活殺法& 京都斷筋活殺法…………喬恩?海德茅斯 村田吉弘……………100
哈羅德?馬基的極度空間:乾式熟成…………哈羅德?麥吉…………………………122
獻給我美的熟成牛排………………………你………………………………………126
傢鄉味美……………………………………加裏?潘特……………………………128
獻給你的萊巴嫩臘腸…………………………馬剋? 艾伯特…………………………132
泡沫派對伊比薩島……………………………大衛?張 費蘭?阿德裏亞……………136
食譜測試………………………………………瓦妮莎?戴維斯…………………………152
甜蜜點的神經生物學…………………………傑弗裏?濛哥馬利………………………154
吃喝玩天下、偉大鴨子的誤解………………拉塞爾?查特姆…………………………159
RECIPES
真實“甜蜜點”
阿諾德?帕爾默蛋糕…………………………………………………………………067
玉米餅乾……………………………………………………………………………072
火腿奶酪玉米餅……………………………………………………………………074
玉米餅冰激淩派……………………………………………………………………075
香蕉奶油派…………………………………………………………………………076
味噌
奶糖味噌焦燒醬……………………………………………………………………092
焦黑魚排潛艇堡……………………………………………………………………093
韓式泡菜
白菜泡菜與白泡菜…………………………………………………………………115
蕎麥冷麵……………………………………………………………………………117
韓式飯捲……………………………………………………………………………120
泡沫
微波海綿蛋糕………………………………………………………………………140
豆奶雪酪、橘花泡沫、褐色奶油與草莓的泡沫樂園……………………………143
雞尾酒
藍海豚………………………………………………………………………………146
古典雞尾酒…………………………………………………………………………147
其他
茴香奶酪蜜李凍捲…………………………………………………………………058
朝鮮薊佐鬍桃鯷魚醬………………………………………………………………108
水煮藍蟹……………………………………………………………………………111
甜臘腸捲……………………………………………………………………………134
熱布朗三重奏………………………………………………………………………148
大衛?張(David Chang),美國韓裔主廚,“餐飲界奧斯卡”詹姆斯?比爾德奬(James BeardAward)得主,2010年名列《時代》雜誌百大影響人物,2013年11月榮登《時代》封麵,被譽為新一代“食神”(The Gods of Food)。 大衛?張1977年生於美國維吉尼亞洲,後到紐約讀神學,之後進入法國廚藝學院(FCI)就讀。神學院時期的大衛張受到“泡麵的感召”,放棄神的世界和金融業工作,前往日本學做拉麵。2003年迴到紐約,在“東村”開設以拉麵、拌麵為主的Momofuku Noodle Bar。2006年在曼哈頓開瞭Momofuku Ssam Bar賣泡菜沙拉和麵包,從此一炮而紅,開始多角度經營飲食王國,並製作美食節目“大廚異想世界”及創辦美食雜誌Lucky Peach。目前Momofuku餐飲集團在美國、加拿大、澳洲等地開瞭6傢餐館、2傢高檔星級餐廳、5傢點心店、2傢高級酒吧。
應德剛(Chris Ying),曾是專業廚師, 2011年開始擔任Lucky Peach總編輯。
彼得?米漢(Peter Meehan),曾任《紐約時報》美食記者,也曾參與製作廚藝節目。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甜蜜點”
李舒
這一期,我們的主題是“Sweet Spot”,中文直譯過來,叫“甜蜜點”。
“甜蜜點”,並不是甜點的一種,這是一個高爾夫術語。每一支球杆的杆頭,都有一個用於擊球的落點,不同的擊球手,有不同的落點。擊球而齣的瞬間,和球碰撞齣為“甜蜜”的美好感受,是為“甜蜜點”。
食物亦是如此。
比如我的外婆,有一套關於吃東西的奇怪理論:除瞭白開水,一切茶水都不可溫吞,和做人一樣。
雞湯要趁熱喝,鴨子湯則需等一等——因為鴨油遠遠多於雞油,涼一會兒後,可以把多餘的油脂撇掉,湯更清。
煮湯撇齣來的雞、鴨油,不要丟棄,用來炒青菜,能讓青菜豪華變身,比一切肉都好吃。歲末必熬豬油,那時殺的豬是年豬,熬齣來的豬油比平日裏的滋味更加豐富。熬豬油選豬闆油,炸齣來的豬油渣,一齣鍋撒些白糖,立刻下嘴,雖然會燙得雙腳直跳,卻絕不肯鬆口。
吃不完的青菜,用草紙包住根部,放在廚房裏,第二天用水一泡,依舊水靈靈碧油油。但外婆還是會在買菜時說一句:“菜要吃頂頂新鮮的,我明日再來買。”
買來給她配茶的點心,她會給它們依次排隊。綠豆糕在梯隊,橘紅糕緊隨其後,用油紙包瞭,編好號,放在空的麥乳精桶裏。外婆說,綠豆糕一定要新鮮的時候吃,隔瞭夜,豬闆油慢慢從豆沙中析齣來,有油哈氣。
太陽很好,她坐在窗邊,半個身子都曬得暖洋洋的。泡一杯碧螺春,窸窸窣窣地掏齣一個個小包,像變魔術一般,一會兒給我一枚鹽津棗,一會兒給我一口青團,一老一少,那樣坐著,忘瞭時間,忘瞭今夕何年。
六十多年前的下午,太陽也是這樣好。剛剛畢業的外公在傢裏,偶然在天井裏看見那新來的小丫鬟,側著臉給點心排隊。他站在那裏,陽光灑在她的粗粗的大辮子上。那當然是鄉下的發式,他的同學們,早已經習慣於燙發和捲發。
她的臉紅撲撲的,一雙眼全在手上的點心上,哼著麯,亦是她們的鄉間小調,而不是他平時喜歡的梅蘭芳。
“你在做什麼?”
“給點心排隊。”
“排隊做什麼?”
“太太每天下午吃一包。”
他順著她的手望過去,果然,她的桌子上有好幾個紙包,每一包裏,都有一點苔條酥、幾片嵌桃麻糕和麻切。
“太太胃不好,點心不好吃多。”
她的聲音越來越低,頭深深埋下去。他看見她潔白的脖頸,有一點雙妹牌香皂的氣味,被陽光一烘,有一點甜幽。
六十多年過去瞭,在院子裏對她一見鍾情的少年已經不在人世。為瞭娶她,他一度和傢裏決裂。他們生瞭七個孩子,活下來四個。睏難的歲月,他們會牽著手去街口的肉包子鋪,買一隻剛齣屜的乾菜包。她怕燙,他用手拿著,吹兩口,急忙遞給她吃:“趁熱。”她開心的時刻,是他在黑夜裏加班迴來,她正想責備他,卻看他小心翼翼從懷裏拿齣一個黃色的紙包,打開,是切得薄如紙片的豬耳朵。他和她在燈下坐著,他說不餓,看著她吃。後來她纔知道,為瞭買這包豬耳朵,他要在人傢的修車鋪裏打工——他早年當少爺時鼓搗摩托車的興趣愛好,如今成瞭謀生的業務。
他走得很早,並沒能看到四個孩子,她一個人把他們拉扯大,又一個人把他們的孩子拉扯大。
她還保留著那些對食物的古怪習慣。
那是她的“甜蜜點”。
......
......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