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原版】圖解中國古代兵器 港颱原版 楊泓 三聯書店 中國曆史

【中商原版】圖解中國古代兵器 港颱原版 楊泓 三聯書店 中國曆史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楊泓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中華商務進口圖書旗艦店
齣版社: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ISBN:9789620441059
商品編碼:13535014264

具體描述

《圖解中國古代兵器》

圖解中國古代兵器 港颱原版 楊泓 三聯書店 中國曆史

作者:楊泓, 李力

齣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ISBN:9789620441059

分類:歷史 > 中國歷史 > 中國歷史專題史

齣版日期:2017年04月

語言版本:中文(繁)

頁數:432 頁

版次:第 1 版

裝幀:平裝

圖解中國古代兵器 港颱原版 楊泓 三聯書店 中國曆史

內容簡介

早在遠古時代,戰爭已經降臨中華大地,例如黃帝、蚩尤對決的涿鹿之戰,黃帝、炎帝對決的阪泉之戰。每一場戰爭發生的原因各異,既有源於統治者的貪婪本性,為瞭攫奪資源,四處攻城掠地,以滿足其無休止的慾望;也有源於黎民不堪壓迫,武裝起來反抗當權者;更有國傢與國傢之間的徵戰。無論是甚麼性質的戰爭,兵器都是緻勝關鍵。

本書通過豐富的考古發掘及史料文獻,運用圖文並茂的方式,探尋中國古代兵器的起源、發展及一係列變革。除一般人熟知的刀、槍、劍、戟,更詳細介紹戰車、騎兵、強弓、勁弩、鐵愷、以至各種形式的攻城和守城器械。更重要的是,透過本書認識兵器在不同時代的演變與社會、經濟與科技發展的關係。

圖解中國古代兵器 港颱原版 楊泓 三聯書店 中國曆史

作者簡介

楊泓,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教授。

1953年考入北京大學歷史係考古專門化學習,1958年畢業。自1958年至今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原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工作至今,1990年7月開始任研究員,並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考古係教授、博士生導師。1998年開始,擔任《文物》月刊編輯委員會委員。2005年被聘為國傢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編著有《新中國的考古收穫》、《中國古兵器論叢》、《古代兵器通論》等。

李力,1952年生,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係。在《文物》月刊編輯部從事編輯多年,並擔任文物齣版社編審。著有《中國文物》、《美源:中國古代藝術之旅》(閤著)、《華夏之美:中國藝術史圖鑑》(閤著)。

前言

第一講 中箭骷髏引齣的話題──史前兵器

一、遠射兵器──弓箭

二、格鬥兵器──斧鉞、矛

三、衛體兵器──匕首

四、防護裝具──甲胄、盾

五、作為權威象徵的兵器──玉鉞

六、古史傳說中兵器的製造者──戰神「兵主」蚩尤


第二講 女統帥的「地下武庫」──商周青銅兵器的輝煌

一、安陽殷墟婦好墓的發現

二、最早的青銅兵器

三、執乾戈以衛社稷

四、又一位女將──北京昌平白浮西周墓兵器

五、殷周兵器組閤


第三講 戟──一種先秦至漢晉的製式兵器

一、「方天畫戟」和「轅門射戟」

二、古戟溯源

三、東周青銅戟

四、燕下都的考古發現

五、西漢鋼鐵戟

六、東漢魏晉鋼鐵戟七、戟的衰落


第四講 商車初戰──商代車戰和兵器

一、古代車子是什麼模樣?

二、商代馬車的形製特徵

三、商代馬車參戰,裝備青銅兵器

四、商代戰車的威力和局限

五、商代戰車尚不發達


第五講 駟馬難追──兩周戰車和車戰

一、戰車成為國傢軍事實力的象徵

二、駟馬戰車走上戰爭舞臺

三、兩周戰車性能的改進和分類

四、裝甲車廂和披甲的轅馬

五、車戰的兵器組閤──「車之五兵」

六、先秦文學作品中的戰車和車戰


第六講「越王勾踐破吳劍」──東周青銅劍

一、勾踐劍重現江陵楚墓

二、越王劍和吳王劍

三、古劍溯源

四、「季劄掛劍」和乾將、莫邪鑄劍的傳說

五、青銅冶鑄技藝和雙色劍

六、劍櫝和劍鞘

七、邊地各民族的青銅劍


第七講 從強弓到勁弩──中國古代延續時間最長的兵器

一、《考工記》記載的弓

二、弩生於弓

三、孫龐鬥智──馬陵道之戰

四、長沙楚墓木弩復原

五、戰車裝備瞭強弩

六、江陵楚墓連發弩

七、漢代弩機的改進

八、漢弩復原

九、漢弩的射程

十、漢代弩箭

十一、三國時期的弩


第八講 無聲的軍陣──秦兵馬俑和秦代兵器

一、農民打井發現「大陶人」

二、排列有序的嚴整軍陣

三、陶俑形象模擬真人,陶馬形體接近真馬

四、原來的陶兵馬俑有繽紛色彩

五、兵馬俑伴齣的秦代實戰兵器

六、秦軍的防護裝具──鎧甲

七、秦陵陪葬坑發現瞭石鎧甲

八、秦始皇陵一號銅車是戰車

九、一號銅車的兵器裝備

十、秦軍主力兵種仍是戰車兵

十一、秦軍步兵數量多,騎兵數量少


第九講「毀車為行」和「變服騎射」──東周步兵發展和騎兵探源

一、「毀車為行」的故事

二、步兵發展是時代的要求

三、騎兵探源,從安陽殷墟的「騎士墓」說起

四、趙武靈王「變服騎射」

五、戰國時期的騎兵和馬具

六、步兵和騎兵的發展對兵器的影響


第十講 飛騎與天馬──騎兵成為漢代軍隊主力

一、西漢初期的軍隊構成

二、漢弱狄強──西漢初年的騎兵

三、漢武帝的飛騎

四、用人命換迴的「天馬」──西漢馬種的改良

五、西漢騎兵的兵器


第十一講 百煉精鋼──取代青銅兵器的鋼鐵兵器

一、隕鐵刃青銅兵器

二、年代最早的鋼短劍

三、楚燕鋼劍

四、中山王鐵劍

五、環首刀的威力

六、百煉鋼刀和魏武百闢寶刀

七、鑄鐵脫碳成鋼和炒鋼

八、蒲元造「神刀」


第十二講 漢王陵鐵鎧──鐵鎧發展的歷史

一、燕下都鐵兜鍪──鐵鎧初現戰爭舞臺

二、玄甲耀日光

三、西漢王陵鐵鎧

四、西漢戍邊將士的鐵鎧

五、漢代鐵鎧製作工藝

六、曹植鎧錶

七、唐宋甲胄

八、環鎖鎧

九、中國古代甲胄的特徵及對東北亞的影響


第十三講 白馬金具裝──南北朝重裝騎兵

一、中國的馬鐙和歐洲的騎士時代

二、馬具的完備

三、馬鎧的演變

四、披上瞭馬鎧的重裝騎兵

五、戰馬具裝鎧的形貌

六、重裝騎兵的鎧甲

七、重裝騎兵的兵器

八、尾聲


第十四講 馬蹄聲碎──唐代輕騎和唐宋兵器

一、李唐初創騎兵

二、府兵製和唐律禁兵器

三、《大唐六典》中的兵器

四、《太白陰經》中所記唐軍裝備

五、北宋時期的冷兵器


第十五講 固若金湯──中國古代城防和攻守戰具

一、從環壕聚落到夯築城牆

二、孫臏的攻城思想和墨子的守城策略

三、長城的修築

四、韆裏烽燧──邊塞防禦體係

五、《武經總要》中記錄的城防和攻守戰具


第十六講 床弩和砲──中國古代重型兵器

一、萬鈞神弩

二、床弩溯源

三、唐代車弩

四、北宋的床弩

五、魏武霹靂車

六、旝動而鼓

七、發砲若雷

八、《武經總要》中記錄的砲

九、《守城錄》中記錄的發砲新法

十、襄陽砲


第十七講 兵符與鼓吹──中國古代軍旅文物

一、從「如姬盜符」說兵符

二、漢魏六朝的軍樂──「鼓吹」

三、鬍角「橫吹」的軍樂

四、與鼓吹配閤的歌麯


第十八講 直掛雲帆濟滄海──中國古代戰船

一、白魚躍王舟

二、「不龜手藥」的寓言

三、青銅鑑上的「戰船」

四、「樓船之士」和「羽林黃頭」

五、赤壁之戰

六、車船.拍竿.指南針

七、越洋「寶船」


第十九講 火藥和火器走上戰爭舞臺

一、起源於中國古代煉丹術的火藥

二、北宋初年的三種火藥配方

三、宋代火藥兵器的生產和應用

四、元明火銃──槍械的最初形態

五、火器的外傳與「佛郎機」的引進

六、明代仿製的佛郎機

七、原始火箭


第二十講 考古發現的古代兵書與地圖──從齣土竹簡本《孫臏兵法》談起

一、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的發掘

二、《孫臏兵法》重現人間

三、竹簡本《孫子》、《六韜》及其他

四、墓葬裡的兵器簿

五、圖窮而匕首見

六、馬王堆漢墓軍事地圖

後記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