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西湖游览志馀
原价:59.80元
作者:(明)田汝成,陈志明 校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3-01
ISBN:9787506044110
字数:370000
页码:48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9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西湖游览志馀》是田汝成在编辑《西湖游览志》过程中搜集的一些超出西湖范围的材料,加以整理而成,其内容还以记述杭州之事居多。此书不同于《西湖游览志》的另一点是,它从以记山川地理为主转移到以记载掌故轶闻作中心。所以《志馀》比《西湖游览志》含有更多的文学资料。
宋、元以来,记载杭州地理名胜、社会风习的作品不少,如《或淳临安志》、《都城记胜》、《武林旧事》等,但都偏于记载史实,不像《志馀》除开记录一些诗词外,并载有一些故事.其中有些故事后来还被人改编为白话小说。如周揖《西湖二集》和已失传的《西湖一集》,就大半取材于《志馀》。《志馀》卷五中关于史弥远的故事就是《西湖二集》中《觉黎一念错投胎》的依据。而《西湖二集》卷一《昊越王再世索江山》也是采用《志馀》卷一中关于钱镠的记载敷衍成篇。
目录
卷一 帝王都会
卷二 帝王都会
卷三 偏安佚豫
卷四 佞幸盘荒
卷五 佞幸盘荒
卷六 版荡凄凉
卷七 贤达高风
卷八 贤达高风
卷九 贤达高风
卷十 才情雅致
卷十一 才情雅致
卷十二 才情雅致
卷十三 才情雅致
卷十四 方外玄踪
卷十五 方外玄踪
卷十六 香奁艳语
卷十七 艺文赏鉴
卷十八 艺文赏鉴
卷十九 术技名家
卷二十 熙朝乐事
卷二十一 委巷丛谈
卷二十二 委巷丛谈
卷二十三 委巷丛谈
卷二十四 委巷丛谈
卷二十五 委巷丛谈
卷二十六 幽怪传疑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初拿到手时,我还以为是一本新近出版的旅游攻略,毕竟“西湖游览”这几个字,直白又诱人。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那些色彩斑斓的图片,详细的路线规划,以及关于最佳拍照点、必吃美食的推荐。我甚至开始想象,翻开书页,会看到一张巨大的西湖全景图,上面标记着大大小小的景点,旁边配着简洁明了的文字介绍,告诉你每个地方的历史渊源和游玩特色。我满心期待着能从中找到一些不为人知的“野路子”,或者是在人潮拥挤的旺季,如何寻得一丝宁静的游览方法。我设想着,如果这本书能像一本口袋指南一样,可以随身携带,那么下次去杭州,它一定会成为我最得力的助手。我甚至在想,作者会不会还在书的最后附赠一些实用的地图,或者是一些当地人的小贴士,帮助游客更好地融入当地的生活,品味最地道的西湖风情。毕竟,旅行的乐趣,不仅仅在于看风景,更在于感受。我特别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关于西湖季节变化的描述,比如春天的桃花灼灼,夏天的荷风送香,秋天的桂雨飘香,冬天的断桥残雪,这些经典的意境,想必在书中会有生动的描绘。
评分我拿到这本《西湖游览志馀》的时候,第一个想法就是,这本书的标题虽然直白,但“志馀”二字,却透露出一种不同寻常的意味。这让我联想到,这本书可能不是一本简单的导览手册,而是对西湖游览之后,一些更深层次的感悟和思考的记录。我开始期待,这本书会包含一些作者在游览过程中,个人的独特体验和细腻的情感捕捉。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不落俗套的游览视角,比如从一个不常见的角度去观察西湖,或者捕捉那些常常被忽略的细节。我甚至想象,书中可能会有一些关于西湖的文学解读,或者是对某些景点背后典故的深入挖掘。我期望,这本书能够引发读者更多的思考,而不仅仅是提供信息。我希望,它能让我重新认识西湖,发现它隐藏的魅力。我甚至在想,作者会不会在书中分享一些自己对于“游览”这件事本身的看法,关于“观”与“悟”的辩证关系,以及如何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寻得一片宁静,用心去感受自然和人文。
评分当我看到《西湖游览志馀》这本书名时,我心里升起了一种好奇,它不同于市面上那些琳琅满目的旅游指南,那种“志馀”二字,仿佛藏着一种不言自明的况味。我猜想,这本书或许不是一个简单的“走马观花”的介绍,而是更侧重于一种“闲情雅致”的体验。我期待着,它能描绘出西湖在不同时辰、不同天气下的多变姿态,那种“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的意境,或许在这本书中会有生动的体现。我希望,作者能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那些隐藏在喧嚣背后的宁静角落,比如那些不起眼的小桥流水,或者是一处古朴的茶馆。我甚至设想,书中会穿插一些关于西湖历史人物的逸闻趣事,或者是一些与西湖相关的诗词歌赋的赏析,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体会到一种“游而不厌,览而有得”的感受,仿佛置身其中,与西湖一同呼吸,一同感受时光的流转。
评分这本《西湖游览志馀》拿到手,我第一反应是它的装帧设计。封面并没有选择那种过于花哨或者炫耀性的插图,而是采用了一种比较素雅的风格,给人一种沉静、厚重的感觉,仿佛这本书本身就承载着悠远的时光。我猜想,书的内容也应该会是这种风格,不会是那种急功近利的、浮光掠影式的介绍。我期待着,它能像一个老者,娓娓道来,讲述西湖的故事,而不只是堆砌事实和数据。我甚至开始想象,书中可能会有一些手绘的地图,或者是一些泛黄的旧照片,能够带领读者穿越时空,感受西湖不同时期的风貌。我希望它能触及西湖深层次的美,那种融于山水、融于人文的独特气质。我想,它应该不会仅仅停留在“这是什么景点”的层面,而是会深入探讨“为什么是这样的风景”,“它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情感和文化”。我甚至在想,作者会不会在书中探讨一些关于西湖的哲学命题,比如“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西湖的体现,或者西湖的四季变化如何映射人生的起伏。
评分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其实没抱太大希望,毕竟关于西湖的书籍实在太多了,从古至今,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篇章。我最初的预期,大概就是一本比较中规中矩的介绍性读物,可能重点在于整理一些已有的史料,加上一些现代的摄影作品。我甚至做好了心理准备,认为它可能不会有太多令人眼前一亮的新观点,或者非常独特的视角。我预想着,可能会读到一些关于苏堤、白堤的由来,关于断桥的传说,关于岳王庙的历史,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内容。我甚至觉得,这本书可能更适合那些对西湖历史文化不太了解的初学者,作为入门读物。我并没有期待它能挖掘出多么深邃的哲学思考,或者多么前沿的学术研究。我只是觉得,如果能通过这本书,对西湖有一个相对全面的了解,那就足够了。我甚至怀疑,这本书会不会更多地侧重于文字描述,而缺乏视觉上的冲击力,毕竟西湖的美,很多时候需要画面来佐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