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20
暂无
暂无
上世纪二十年代,当时上海亞东书局特请胡适、陈独秀等名家撰写序言,以“汪元放新标点本”形式印行《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古代“俗文学”名著,作为新文学运动的援应,发生了很大影响,从此古代小说名著的文学地位大为提高,1949年后,政府以“批判继承民族文化遗产,树立民族自信心”为方针,大力普及古典文学名著,出版了多部古代小说名著的新整理本,发行量达数百万部,从此古典小说名著进入民众的阅读视野,历久不衰。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时代社会背景、文化消费的性质和习惯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的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还应当花费精力去阅读这些古典文学名著吗?读这些书还有意义吗?答案我想是肯定的。
首先是了解历史。中华民族有发达的史学传统,浩如烟海的“正史”和“野史”著作,记载了五千年文明发展变化的历程,大体上都明白清楚,但是光读历史书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祖先的生活场景、思想情绪和行为方式,在一般历史书中不可能有具体而微的展现,而正是在这方面,古代文学尤其是写出了活生生的人物形象的古典小说,显示了它独特的长处,“把小说当作历史来读”,这说法是不错的。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主要的不是通过小说去考察历史事实,去“看阶级斗争”,而是要从中领略古代人们的生活态度,他们的道德面貌、伦理关系,他们的言谈举止、人际交往,他们的心理状态、性格气质,他们的欢乐愉悦、忧伤悲哀,总之,要看到我们祖先的民族精神和性格。看《水浒传》,要看梁山好汉们如何为人坦诚和嫉恶如仇,讲信义,重然诺;读《西游记》,则主要看古代人们为了追求人生信念而如何克服千难万险,百折不回;读《三国演义》,则主要看各实力人物如何团结、笼络和使用人才,以及战场上的随机应变、斗智斗勇;读《红楼梦》,则重点领会对美好纯真人间感情的追寻,和对道德败坏和伪善作风的唾弃。这些曾经在古典小说中受到着着描写或者刻意追求,并得到广泛颂扬的品格和作风,它们可以说都是中华民族精神传统的核心内涵,我们祖先的心理状态和文明素质,在这里有相当充分的表露,所以,欲了解过去的中国人心理和中国文明,阅读古代小说不啻是个捷径。
了解历史目的何在?无非是为了汲取前人的成功心得和失误教训,从而使我们今人生活得更加睿智、更加高尚、更加健康。通过理解和反思,建设新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当北宋学者徐铉说出“鉴古知今”四个字时,其实他已经掌握了提升自我心智和情感的一把钥匙,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历史的大转折期,为适应社会生活的重大变化,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也处于一个人格的重新塑造期。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面对社会的结构性变化,面对各种新奇和异端文化潮流,在思想意识方面呈现朦胧状态,甚至感到无所适从。完全舍弃传统的“新人类”“新新人类”之类的趋向,在部分青少年中有着相当的影响力。然而这些都是历史转折期常见的躁动,它们的出现,一方面有其必然性,不值得大惊小怪:另一方面也应当看到,它们并不代表新的文化主流取向,纵观世界各民族,尤其是发达国家所走过的道路,他们在发展的进程中也经历过类似的阶段,也有相当多的社会成员,曾有过类似的迷茫和躁动,但是社会主流文化的形成,终究要被理性的选择所占据,不会受一时的冲动左右其方向,这是确定不移的,而民族文化和性格,由于它是在漫长的人类族群进化中在各种生存环境因素影响下形成的,所以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其基本面不会在较短的历史时期有大的改变,即使在社会剧烈巨变之际,历史文化因子仍将是社会人格演变的基础成分。试观英、法、德、意,还有日本、韩国,无论是西方或东方民族,他们在实现现代化进程的同时,也都保持着鲜明的民族特性。即使是美国,虽然呈现各种文化融合的面貌,但其主流文化,还是有着强烈特色的。有意思的是,美国历史总共只有二百余年,严格地说,美国没有古典文学;但他们的大学里却有许多专家,开设着古典文学课程,而且研究的风气很盛。他们将其他国家的古典文学(包括中国古典文学),视同自己的古典文学一样加以学习和研究,可知他们对文学传统或者传统文学的重视,决不下于其他任何国家。这种“借鉴”或者“拿来”他国古典文学的做法,同样陶冶着现代美国人。不妨这样说:在已经或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当今世界各国中,我们尚看不到不要传统文化和文学的先例,相反,由于理性地对待传统'认识到传统的可贵,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一股脑儿蔑弃传统,他们的现代化基本上都卓有成效,有鉴于此,我们仍有必要对民族文化作深入的清理和认知,辨明民族文化的本谛,以使新文化建设和新民族性格的确立走上健康之路。小说名著既然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予应有的重视。
其次是享受传统文学的精华。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对文化艺术的享受需求是不断发展的,同时,文化需求又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征,为满足这种需求,愈来愈多的文艺新品种新作品不断涌现,显示着文化生产力的强大;同时那些拥有千百年历史的古老文艺,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且唯其历史悠久,经过时间的筛汰考验,它们更具有艺术上的完美和经典性,如磁石般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一位哲人曾说过,古希腊神话具有“永恒的魅力”;中国古代的一些经典文学,包括小说在内,同样有着这种魅力。人们都知道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戏曲、小说也很发达、很有特色,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只要看电视荧屏上经常出现“三国”“水浒”英雄们的身影,以及孙悟空、贾宝玉等人物形象,而且仍然拥有广大的观众群,即可知道它们的生命力几乎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逾千百年而不衰。通过阅读古典小说名著,我们可以与千百年前的人物作心灵的交流,灵魂的共鸣,从而进入跨时代的和谐状态,得到精神深处的愉悦和享受。古老艺术品虽然看来不够“新潮”,但它恰如醇酒,存放时间愈久,香味亦愈浓郁,给人带来的享受是恒久的。
总之,文学先辈创造的小说名著,对于我们不仅是一种珍贵的文化遗存,难得的精神慰藉,更是应当认真面对的经典。鲁迅一生工作繁忙,但他在整理中国古典小说的事业上付出了极大精力,完成了《中国小说史略》等著作,成为公认的古典小说研究之作。胡适在他步入文坛之始,即着手《红楼梦》等小说考证,作出划时代的成绩。钱钟书学富五车,但他自述读得熟的是小说《西游记》和《儒林外史》。近代思想学术大师不约而同地关注重视古典小说,已经说明了它们的重要分量。中国人在宗法社会里生活了数千年,在我们的心灵深处,都保留着大量属于“传统”的成分。以的眼光看,传统中虽有不少落后甚至丑陋的因素,但也寓含着许多值得我们珍视的的“基因”。我们所应当做的,就是“扬弃”的工作,无论“扬”或“弃”,都是为了推进我们的事业和健全我们的人格。珍惜传统,能使我们人格丰满;享受传统,能使我们精神高雅。不能讳言,读古典小说也是一种文化消费,甚至是一种业余“消遣”,出发点可以是仅凭兴趣,但其中确实包含有积极的人文意义,应当引起我们读者包括青少年读者的加倍关怀。
说了这样一些颇为抽象的话,回头再看这套小说名著,我以为无论编者、出版者,都以实际行动表明了他们在传统与现实之间,架设着文化沟通的桥梁。这套书所选取的,都代表了古典小说成就的某一种,也可以说它们都是一座座风光旖旎值得观览的山峰;这些小说,具有不同的类型和性格,它们的内涵称得上充足厚重;而编者选取的眼光也是综合性的,绝非仅仅出于某一种社会价值和艺术评判标准,所以这些作品综合起来看,就是一大桌“满汉全席”,每道菜都值得细细品味。这套书既然是面向青少年读者的,它对原著在文字上也必然要作若干“加工”,这里主要是删繁就简、去粗取精。篇幅上的适当压缩,有利于青少年读者阅读兴趣的培养。当然,对某些文字比较繁难,甚至有些艰深的作品,编者也作了适度的“改写”,以消除阅读上的障碍。这种“缩写”或“改写”名著的做法,在世界各国都很风行,也是一种文化普及的规范做法,我半个世纪前读到的《鲁宾逊漂流记》,就是一个缩写本。当然,做得是否成功,要因事而论。在我看来,这套书的工作做得是相当小心慎重的,体现了对名著的充分尊重,这与时下流行的所谓“戏说”或妄改有着本质不同。另外,由于编者对原著基本精神的领会比较透彻,所以即使是“改写本”,也并未出现“面目皆非”的难堪局面;更由于编者的语言文字功力较好,所以改写的部分竟也颇为精彩传神,这是难能可贵的,至于插图制作的精美,印刷装帧的别致,都显示了对文化事业的严肃和负责态度。我相信,无论是编者和出版者,他们都是为了青少年的精神丰满和人格成长,才情愿在这项工作中投入如此巨大的精力。我赞赏他们的做法,以为功德无量!
忠实原著:编者对原著做了一些删繁就简、去粗取精的改写,同时又保留了原书的主要结构和内容,保留了*生动精彩的部分;
通俗易懂:编者在语言方面剔除了一些陈旧、艰涩的句子,通过画面诠释故事,增加了本套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结构严谨,通俗流畅;
设计高雅: 精心设计的封面、新颖独特的内文版式,全景式的绘画,与经典内容高度匹配,凸显高雅品位;
读者认可:这套书以全新的方式诠释经典名著,帮助青少年读者理解作品内涵,得到广大读者及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出十年版以来,已再版十几次。
【中少正版】美绘版插画 三国演义上下卷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白话美绘版 6-8-10-12-1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中少正版】美绘版插画 三国演义上下卷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白话美绘版 6-8-10-12-1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物品靠谱
评分物品靠谱
评分物品靠谱
评分书蛮好的
评分物品靠谱
评分书蛮好的
评分书蛮好的
评分书蛮好的
评分书蛮好的
【中少正版】美绘版插画 三国演义上下卷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白话美绘版 6-8-10-12-1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