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23
著名历史学者、博士生导师杨泓先生、李力女士倾心打造
一部诠释全球视野下魏晋南北朝时代文化发展脉略的重磅力作
重塑魏晋南南北朝文化全景 洞悉中华文明沿革历程
图文并茂 脉略清晰 雅俗共赏
一部了解春秋战国历史文化沿革的入门经典读物
作品对于魏晋南北朝文化的研究,除依据古代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从思想、文学、宗教、艺术、史学以及生活习俗的变迁、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论述外,又特别注意以全新的视角,大量吸收和利用文物考古领域中极为丰富的新发现和研究成果,以充实和提高我们对这一历史时期文化内涵的全面认识和了解。尤其对以往注意不够,文献记载较少,而又在这一历史时期起过重要作用的鲜卑等古代民族文化,以及其与汉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演变情况,加大了分析的篇幅和探究的力度。
李力,女,1952年生。197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文物出版社《文物》月刊编审,中国考古学会会员。著有《中国文物》,合著有《文武之道》《华夏之美:中国艺术图鉴》《文物与美术》《美源:中国古代艺术之旅》《中国古兵二十讲》等,发表论文多篇。
杨泓,满族,1935年生,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博士导师,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著有《中国古兵器论丛》《汉唐考古和佛教艺术》《中国古兵与考古论集》《古代兵器通论》《美术考古半世纪:中国美术考古发现史》《逝去的风韵:杨泓谈文物》《中国汉唐考古学九讲》等。
导 言 /001
第一章 | 三国西晋文化 /003
第一节 学校和经学 /004
第二节 清议到玄学 /017
第三节 五言诗和建安文学 /027
第四节 青瓷的启示 /040
第五节 蜀郡漆工 /050
第六节 佛教初兴 /059
第二章 | 东晋十六国文化 /070
第一节 草原风貌 /072
第二节 佛典东传 /083
第三节 凉州模式 /101
第四节 艺术创新 /115
第三章 | 南朝文化 /130
第一节 江南名都 /131
第二节 佛学发展 /139
第三节 道教传播 /147
第四节 诗与民歌 /156
第五节 文史新义 /167
第六节 画家与画论 /183
第四章 | 北朝文化(上) /198
第一节 鲜卑溯源 /199
第二节 从平城到洛阳 /209
第三节 墓制变迁 /230
第四节 佛法勃兴与灭法 /242
第五节 佛教艺术的繁荣 /264
第五章 | 北朝文化(下) /283
第一节 北方道教 /283
第二节 北朝文史 /293
第三节 长矟铁马 /314
第四节 舆服风习 /335
第六章 | 中外文化交流 /365
第一节 丝路通畅 /365
第二节 三角缘神兽镜之谜 /388
第三节 高句丽和百济 /399
参考文献 /413
灭蜀,266年司马炎篡魏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这是魏晋南北朝370年间仅有的一次统一,维持了短暂的30多年。公元316年,西晋王朝在内部倾轧中走向覆亡。
从公元220年算起的三国时期到公元316年西晋灭亡,在约100年的时间中,中国大地上虽然仍时有战争爆发,但比起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局面,则有了相当的进步。三国鼎立,使得中原、西南、东南三个地区有了较大的发展;西晋的短时统一,更促进了全国社会秩序的进一步好转,还出现了被誉为“太康之治”的繁荣局面。正是在这种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才有了经济、文化的恢复和发展。
第一节 学校和经学
一、曹魏时学校的复兴
中国文化传统最重教育,把学校作为人的品格修养和充实学识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两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成为官方正统思想,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时国家最高学府太学,便主要以儒家的经典学说五经,即《易》、《诗》、《书》、《礼》和《春秋》为法定课程,设立教职并培养学生。西汉武帝时长安已有太学生1万多人,东汉光武帝时洛阳的太学生更增至3万多人。同时在私家讲学方面,也出现了伏生、申公、马融等经学大儒,各有成百上千名生徒。
当然,一种良好的学校教育首先需要安定的社会环境、完善的教育机制和优越的师资条件。因此,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三国鼎立局面未形成以前的相当长时间内,政治动荡,经济凋敝,人民流离失所,空前规模的战乱将全社会抛入一种无序的状态中。这种险恶的社会环境给教育事业造成极大破坏,使学校教育处于崩溃和停滞的边缘。
在各路酣战的军阀中,以统一天下为己任的曹操开始关注人才的选拔和恢复教育等问题。当他刚刚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战中挫败袁绍,初步统一了北方及中原广大地区后,便立即开始着手恢复整顿废弃多年的学校教育事业。建安八年(203年)秋七月的诏令说:
丧乱以来,十有五年,后生者不见仁义礼让之风,吾甚伤之。 其令郡国各修文学,县满五百户置校官,选其乡之俊造而教学之,庶几先王之道不废,而有以益于天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这道诏令表明曹操要从恢复学校教育入手,重新建立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的新一代封建王朝,并以此进一步确立这个政权的正统性和合法性。
后来,曹操虽因病死而未称帝,但他的统治纲领和思想仍被他的子孙——曹魏政权的继承者贯彻始终。黄初元年(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称帝建魏后不久,便决定重建太学,下令“复始扫除太学之灰炭,补旧石碑之缺坏,备博士之员录,依汉甲乙以考课”(《三国志·魏书·王肃传》注引《魏略》),即在原洛阳东汉太学的旧址上重建学校。黄初五年(224年),曹魏政府又颁布五经课试之法,规定太学仍以儒家五经为基本教材,培养选拔各级人才,并界定了五经的考核及根据考核结果而定的用人标准。如:
满二岁试通一经者称弟子,不通者罢遣。弟子满二岁试通二经者,补文学掌故;不通者,听随后辈试。试通二经,亦得补掌故。满三岁试通三经者,擢高第,为太子舍人;不第者,随后辈复试, 试通者亦得为太子舍人。舍人满二岁试通四经者,擢其高第为郎 中;不通者随后辈复试,试通亦为郎中。郎中满二岁能通五经者, 擢高第,随才叙用;不通者随后辈复试,试通亦叙用。(《通典》卷 五三《礼》一三)
太和四年,曹丕之子魏明帝曹叡也下诏要求以儒家经学进行太学的课试,“擢其高第者,亟用;其浮华不务道本者,皆罢退之”(《三国志·魏书·明帝纪》)。明帝青龙年间(233—236年),太学中的生员已达一千多人,学校的恢复显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到了曹丕之孙,高贵乡公曹髦在位时,曹魏国家权力虽已渐落于司马氏之手,但曹髦仍依东汉皇帝们多亲临太学视察、问讲的旧制,亲自到太学问讲儒学经典。《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曹髦本纪中,详细记述了他于甘露元年(256年),到太学会见儒学博士,与博士淳于俊讨论《周易》,与博士庾峻讨论《尚书》,与博士马照讨论《礼记》的经过。从以上记述中可知,虽经汉末战乱,但两汉盛行的经学,即儒家学说,仍被作为国家学府中学生修习的主要科目,儒家思想仍然是统治阶级的行动准则,虽然在当时新兴的玄学和佛教思想异常活跃,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仍然不曾动摇。
魏晋时期,虽然中央和地方的官学得到恢复,但官学的学术地位却已大大降低。这是因为当时各地战乱仍未完全止息,稍有变故,官学便首当其冲受到冲击,难以维持高水平的师资和稳定的教学环境。另外,随着东汉以来世家大族门阀政治的形成,世家大族中家学、私学传承有绪,功力深厚,成为士族子弟修习的主要场所。而此时世家子弟多凭借其门资和品望就可以袭爵而入仕,并不一定要通过学校的课试。《三国志·魏书·王肃传》注引《魏略》中描述此时的学校教育是“博士率皆粗疏,无以教弟子”。而弟子们也只是为了“避役,竟无能习学;冬来春去,岁岁如是”。官学教育的衰落,一方面表明传统僵化的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合时代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促使社会文化教育呈现出多元性发展的趋势。
二、汉魏洛阳辟雍和太学遗址
汉魏西晋以来,国家最高等级的教育基地是位于国都南郊的辟雍和太学。所谓辟雍,最早是西周时为天子设的大学,《礼记·王制》中说的“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汉以后儒学兴起,辟雍遂成皇帝为百官和太学师生宣讲儒学礼教的场所,成为一种国家礼制性建筑物。因为这类建筑外围,多以水面作圆圜状围绕,形似玉璧,所以被称作“辟雍”。《诗·灵台》毛传记:“水旋丘如璧曰辟雍。”蔡邕《明堂月令论》也说:辟雍之名,乃“取其四面周水,圈如璧”。曹魏西晋以来,几乎每个新皇帝登基,都要一次或数次亲临辟雍,为百官和太学师生宣讲儒学,以标榜宣传王朝的正统合法和以儒学治国的大政方针。而这正是继承了汉代的一贯传统,因为两汉时,特别是到东汉,皇帝们都将莅临辟雍宣讲教化看作一件大事而乐此不疲。
20世纪6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对西汉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和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的都城洛阳(今河南洛阳东)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在两都南城外偏东的礼制建筑遗址中,都清理出当时辟雍及太学的遗迹和遗物。辟雍遗迹以长安所出较清晰,从而能使我们加深了解汉魏洛阳的辟雍的形制。西汉辟雍遗址位于长安城安门南出大道1.5公里处的东侧,据《汉书·平帝纪》应劭注、蔡邕《明堂月令论》和古地理书《三辅黄图》记载,对照此遗址的建筑形制和建造地点,推定为汉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创建。平面呈“外圆内方”,方位平正。正中心是中心建筑,建于圆形夯土台上,台面直径62米,高出地面0.3米。台上的中心建筑平面似“亞”字形,四面对称,每边长42米。正中是一个方形的夯土台,每边长约17米。发掘时残高1.5米,台面已毁没。推测台上原有高大的主体建筑(太室)。在中心台的四角,各有两个方形的小夯土台,大小相同,台面也已毁没。紧邻中心台的小夯土台应是为加固中心台上的主体建筑而设的;外面四角的小夯土台应是衬托主体建筑的4个“夹室”的建筑台基。中心台的四边有4个厅堂,各长24米,应即所谓“明堂”“总章”“青阳”“玄堂”。堂内两侧又各有小房间,应即所谓“左个”“右个”。四堂前面围绕敞厅。
中心建筑的四周有围墙,呈正方形,四边各长235米,距中心建筑各96米。夯土筑造,残高0. 15—0.30米,基宽1.8米。围墙内外侧有方形柱础石,排列有序。墙基内外有防水坡,坡下有砖砌的滴水沟。从现存情况看,围墙顶上原应有板瓦覆盖的小坡顶。围墙每边的正中各有完全相同的一座大门,门道宽4.5米,长12.5米。门道中央有木质门槛和门框柱。门道两侧有夯土台。复原后,门道上方应有楼观式的两层门楼建筑,门楼下部应是木架构造的门阙。围墙内的四隅有曲尺形配房,每边长47米。房后紧靠围墙,房前未见门、墙的遗迹。从发掘现状推测,应是单坡顶的敞廊建筑。环绕围墙外侧便是形如圆璧的圜水沟,直径360米左右,宽约2米,深1. 8米,沟壁砖砌。正对四门的水沟上又各有长方形小圜水沟,北边的小水沟与西来的昆明故渠相通。
汉魏洛阳故城中的辟雍建于东汉光武帝中元元年(56年),位于开阳门外大路的东侧。平面呈方形,每边长170米,中心为边长45米的方形夯土殿基。殿基北有一条南北向大道。四面筑围墙,并开四门。据记载,辟雍外有圜形水沟,四面门外水沟上架桥通过。曹魏、西晋辟雍都是在这处东汉辟雍旧址上重建。记述西晋武帝司马炎和其太子亲临辟雍史事的著名晋碑《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皇太子又再莅之盛德隆熙之颂》及其碑座,就出土于这一遗址中。
洛阳汉魏故城中的太学遗址范围很大。经勘探和试掘,主要遗迹有两部分:一部分在辟雍之北,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约200米,南北约100米。附近曾发现石经碎片,可以认为是东汉太学主要部分之所在。另一部分在它的东北约100米处,遗迹保存较好,平面亦呈长方形,南北约200米,东西约150米,四周筑墙。据文献记载,东汉太学始建于光武帝建武五年,后屡有扩建,至顺帝阳嘉元年(132年)全部竣工。最多时太学生达3万人。灵帝熹平四年(175年)立儒家经典刻石于太学,称《熹平石经》。东汉末董卓烧洛阳宫庙,殃及太学。曹魏于黄初五年在此旧址上重建太学,正始中又新立石经,为《正始石经》。西晋初,依汉魏之制兴学,而咸宁二年(276年)又另立国子学,与太学并存。
三、《正始石经》和经学的发展
1922年,河南洛阳汉魏太学遗址所在地出土了一块石碑残件,碑两面刻文,共约1800余字,正面为《尚书》中的《无逸》《君奭》篇,背面为《春秋》中的僖公、文公传记。经考订,此残石属曹魏正始年间著名的官定儒学刻经——《正始石经》。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出面,将儒家经典系统刻石立碑,始于东汉熹平年间。起因是汉兴太学,设五经博士,博士传经以家法教授,口耳相传,辗转流播,文字难免有谬误出入。以致太学博士试甲乙科时,竟有贿赂学官,篡改经书,以合其私文者。东汉灵帝熹平四年,朝廷令名儒蔡邕、李巡主持校刊、订正诸经文字,钦定之后,刻于石碑上,作为天下儒生习经的正本,这就是《熹平石经》。《熹平石经》包括《鲁诗》、《尚书》、《周易》、《仪礼》、《春秋》、《公羊传》和《论语》7部经文,因全部以标准的四分体隶书刻成,故又称“一体石经”。《熹平石经》书刻历9年完成,据考证共有46块碑石,立于洛阳太学讲堂东侧,上有瓦屋遮覆,四周设栏障围护,并有专人管理。这部历史上最早的石经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每天前往观读摹写者众多,他们所乘的车子达上千辆,将附近的街道充塞得水泄不通。官立石经的正本权威作用,使得过去因传抄引起的争论逐渐平息,对于统一思想,稳定学术局面起了一定的作用。汉末董卓之乱中,《熹平石经》遭到严重损毁,后曹魏恢复太学,诏令将石经补刻修复,重新立于太学原址。
《正始石经》是继《熹平石经》后的第二部官定儒家刻经,刊刻于曹魏正始二年(241年)。据记载这次只刻了《尚书》和《春秋》两部经书。与《熹平石经》不同的是,《正始石经》所刻经文每个字均刻三遍,分别为三种字体,即古文(多系一种战国古文字)、小篆、隶书。因此《正始石经》又被称为“三体石经”。经后世学者考证,此部石经共有28块碑石,从已发现的残石看,每一碑面刻有纵横的界格线条,每字三体下行,自左至右书刻。根据书写者的不同,又有一字式和品字式两种格式。一字式为一字三体上下成一直行;品字式为古文在上,篆文在下右侧,隶书在下左侧。碑每面约33行,行60字。各碑行数不尽相同。
《正始石经》刻成后,立于当时国都洛阳太学讲堂的西侧,与《熹平石经》(立于太学讲堂东侧)并列。
《熹平石经》和《正始石经》在北朝时被多次搬迁,屡遭损毁,到初唐时已十不存一,仅有拓本藏于秘府,后来拓本也因战乱而毁失。宋以后,两石经仅间或有零星残石出土,多发现于洛阳原太学遗址附近。
汉魏官定刊刻的这两部儒家经典石经,在中国古代教育史和儒家经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当时中央政府统一思想、稳定政局的重要措施。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学正本,它还具有指导全国经学教育、规范经学课考的意义。同东汉相比,魏晋博士虽多专古文经学,但汉魏今古文石经并立于国家太学之侧,说明今古文合流已十分明显。特别是《正始石经》本身兼容古文、小篆、隶书三体,也正是今古文合流的表现形式。
过去曾有不少学者认为,盛极一时的两汉经学,到魏晋南北朝时便完全衰落了,而那时的思想界是被玄学和佛学思想所控制。诚然,东汉末到魏晋以来,因各种社会矛盾、阶级矛盾的加剧,国家陷入战乱之中,人民被抛于空前惨烈的苦海,在剧烈的社会变革和动荡面前,儒家思想当然不能如两汉时期那样,仍然在民众中保持大一统的独尊地位。而在这种形势下,因佛学的传布和清议玄学的兴起,思想界呈现出缤纷多彩的气象。但这并不表示儒家思想就此衰没,经学就此不振。曹魏立国后马上恢复太学,皇帝亲临太学问讲儒家经典,正始年间又重新刊刻经学石经,西晋皇帝也一再亲临太学辟雍等事实,都充分说明儒家经学始终是各朝代、各政权统治者的立国、立身之本。因为儒学对于巩固封建社会的纲常伦理秩序说来,是最适合不过的理论武器,它既没有玄学思想所附带的消极性,又不像佛教那样有影响国家租调和兵源(因寺院经济和僧人激增)的威胁,所以自然受到各朝封建统治者的欢迎。尤其是自西汉武帝以来,儒家学说在社会政治、文化、教育、思想等上层建筑领域,已持续了数百年之久的“独尊”地位,具有了汉文化之本的正统资格,对于一般儒士来说,这种思想文化上的正统意识,早已同政权的正统意识融为一体。因此,在思想文化和教育领域中高举儒家经学的旗帜,也是强化政权合法性的重要内容。特别在三国西晋时各政权的建立,多不合名教传统,如在曹魏之篡汉,司马氏之代魏的情况下,大张旗鼓地尊儒刻经,提倡儒家经学,就早已不限于教育本身的范围,而是关系到政权的合法和巩固的战略问题了。
如前所述,东汉至魏晋,中央到地方官办学校的水平和质量已大打折扣,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首都洛阳之太学,失其为全国文化学术中心之地位,虽西晋混一区宇,洛阳太学稍复旧观,然为时未久,影响不深。故东汉以后学术文化,其重心不在政治中心之首都,而分散于各地之名都大邑。是以大族盛门乃为学术文化之所寄托。中原经五胡之乱,而学术文化尚能保持不坠者,固由地方大族之力,而汉族之学术文化变为地方化及家门化矣。故论学术,只有家学可言,而学术文化与大族盛门常不可分离也。”而此时期的私学、家学,仍以弘扬儒家经学为主旨,三国时曹魏所据有的黄河流域,本是两汉私学传统的根据之地,东汉末年聚徒讲学的经学大师多出于这里,且世代传承,影响广远,虽经汉末董卓之乱,仍持盛不衰。如河南开封郑兴、郑众父子世传家学,精长于《春秋》公羊、左氏传,居乡讲授,为中州一带学人所宗。汉魏之际战乱,天下儒士纷纷离乡避难,私学重心有所迁移,关陇学人多避荆、蜀,齐鲁学人避趋辽东,使辽东一带成为魏初私学发达的地区。两晋之际,私家经学以三个地区最活跃,即江左地区、河洛地区和河西地区。其中河西地区因属中西文化交通要道,战乱中大批内地儒士避乱于此,在当地形成了多种高水平文化聚集汇合的中心,以汉魏经学的师传和佛教学说的流布最为显盛。凉州敦煌一带的几位经学大师,受业弟子都在千人以上。经学的发展在此时形成多元、多变的繁荣景象。
四、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碑
公元265年,司马炎废掉魏主曹奂而称帝,即为晋武帝,国号晋,史称西晋。武帝刚刚坐上皇帝宝座不久,立即着手重振太学,下令重立学官,并在洛阳曹魏太学旧址上修葺殿堂房舍。不仅如此,晋武帝还在短短的4年之内3次亲临与太学毗邻的皇家礼制性建筑辟雍,举行隆重的宣儒教、讲经学盛典。武帝之子、皇太子司马衷也前往辟雍巡礼。晋咸宁四年(278年),西晋皇室专门刊刻了一块大型碑石,记载皇帝、皇太子重教尊儒,数次亲临辟雍的经过事迹,立于当时洛阳辟雍、太学附近。1931年,此碑在河南洛阳以东的偃师原汉魏洛阳故城中辟雍遗址出土,后来碑座也被发现,这便是著名的《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皇太子又再莅之盛德隆熙之颂》碑,又称《临辟雍碑》。
此碑以一整块石料刻成,插置于覆斗形碑座之上,通高3.22米,宽1. 1米,厚约0.3米,是中国现存晋碑中最大最完好的一座,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碑首约占全碑的三分之一,两侧刻蟠龙,正面碑额上书全名《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皇太子又再莅之盛德隆熙之颂》,分4行,为魏晋的八分体隶书。
碑身正面(碑阳)刻小字碑文及颂文,共30行,1500余字。记述晋皇帝到辟雍行礼,从而追述司马氏家族的发迹历史及其文略武功,记武帝司马炎即帝位后颁布诏书,设立学官,兴办太学,在不到4年中3次亲临辟雍巡礼视察,考核生员的“德行”“通艺”,督教生员“勤学务礼,遵修旧典”,并分等宴赏太学生员。碑文描述皇帝、皇太子亲临辟雍时百官分列,士儒咸集,礼乐齐奏的盛大场面:“皇帝(司马炎)躬临幸之,……王公卿士,博士助教,治礼掌故, 魏晋南北朝文化史(精装)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魏晋南北朝文化史(精装)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魏晋南北朝文化史(精装)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魏晋南北朝文化史(精装)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