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在职场上没自信,爱情上没自我,一切亲密关系中永远只会取悦别人的人。彻底拜托愧疚、自卑的心理模式,找到爱自己的勇气,获得自由和高级的人生。
我们不会输给生活,不会输给爱情,不会输给事业,只会输给那个没有底气的自己。
活得精彩的人不一定比你优秀,只是他们在自己的人生里,有自尊、自爱、独立的勇气。
愿你够努力,爱得起等得到。
一本写给年轻人的心智提升读本,心灵励志书。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失败是因为在自我认识方面出现了问题,近而使自己无法走上梦想的道路,生活不如意,困惑重重。比如,自我评价过低,自责,内疚等。这些心态让他们不断地从心底里产生卑微感,在爱情,婚姻,事业等诸多方面都会退缩,从而错失良机,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人生发展和幸福体验。
作者围绕爱情、婚姻、职业、人际关系等几个方面展开话题,针对现代人因为自我评价过低而产生的困惑,写出了自己的认识和破解这种难题的办法。
作者对这种自我认知上的偏误进行了纠正,表明你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决定了别人对你的态度。只有你相信自己,别人才有可能信任你,欣赏你。
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此书获得新的认知,对自己有更客观的认识,获得内在提升,从而获得更好的人生。
第一章
丰富自己,比取悦别人更有力量
无论与谁一起生活,有一项本能绝不能丢,那就是明白自
己的快乐与兴趣所在,并且挤出一点时间,与它们相处。
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件附属品/002
懂得生长的人,才能逆生长/008
你有价值,你的爱才有价值/012
没有好好爱过自己的姑娘,驾驭不了后半生/016
“不安分”的女人,最迷人/023
你付出的越多,对方越自私/029
生活以痛吻我,我却回报以歌/034
你一定要爱自己,别人才会欣赏你/041
先爱自己再爱别人/048
女人可以不美,但不能丢了姿态/054
真正的自爱的人,都懂得适时沉默/062
只有懂得了自爱,才有能力去爱/073
做最好的自己,你本不需要任何标签/078
第二章
不要仰望别人,你的人生刚刚好
所谓治愈,不过是说,放下自我批判和对过去错误的愧疚。
放下愧疚的心理模式,是提升能量的前。
真正的强者,都是包容别人的/086
装得出的情商,装不出的教养/092
接纳自己,是对生命最大的温柔/100
看见自己,是改变的开始/105
不抱怨的人,怎样都好看/110
有一种自爱是“管住自己的嘴巴” /117
别人肯定喜欢我/123
第三章
你那么美,千万别说“我不配”
当你真的用全部的努力和信心,去拥抱梦想和希望,不畏惧失
败和坎坷,所有的美好都会为你而来。
你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美得会发光/128
被需要也是一种能力/135
真正爱你的人,不会让你低到尘埃里/142
认真对待自己的人,活得都不差/153
只有等你想明白,人生才算真的开始/159
你的形象里藏着你的品质/163
生活步步紧逼,我们绝不能被琐碎的生活禁锢/171
女人怎么做,才是爱自己/175
你要坚持一些美好,来爱属于自己的时光/181
不爱惜自己身体的人没有明天/186
惬意人生,从跟自己友好相处开始/193
第四章
千万别看低自己,没人喜欢尘埃中的你
每个人都要明白,能撑起自己的只有自己,只有自己精彩起
来,才能真正强大,活出自我,别人也才会欣赏你!
敢于做自己的人,他的世界不会太小/198
眼神是最好的眼霜/206
拒绝随波逐流是你对自己最好的保护/210
真正主宰命运的人,从来不会放弃自己/215
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偏偏就要靠才华/220
自己是对的状态,才会吸引对的人/226
别让不自信限制了你的可能性/230
人生不能简省的三件事/234
人可以穷,但不能糙/240
越主动,活得越精彩/247
在大连上学的时候,有位来自偏远地区的室友,暂且称她为D。她每次回家,都要先坐火车,再坐汽车,最后背包步行几公里。总而言之,她家离学校的距离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远。
一个静谧的黄昏,她给我们讲她母亲的故事。听着她的讲述,仿佛那位命运多舛、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清瘦美丽的母亲就在我们眼前。
D的母亲常说一句话:“人可以穷,但不能糙。”
她给D亲手做白衬衣、碎花裙,让穿着粗布衣服的D在艰辛中明白什么是整洁、精致。
D说,母亲的态度让她知道,即使是褶皱的纸团,只要展开铺平,也依然可以在上面画出美丽的山水。
而我的另一个室友S,是富裕家庭中的“宝贝”。她来上学的第一天,母亲就一口气给她买了很多时髦的裙子。恕我直言,她没有一件穿得像样。她总是把衣服随随便便一扔,想穿了就皱皱巴巴地套上,她最习惯说的一句话就是:“天啊,又乱了。”
S总也弄不明白,住对床的室友D是怎么把每一天的日子都过得干干净净、游刃有余的。她每天还会听音乐,练毛笔字,读名著……
S的床上,横看竖看就是乱,而对面那张床,被子叠得像豆腐块,洗得发白的床单总是铺得整整齐齐。
不知为什么,时尚美丽的S和朴素大方的D站在一起,总是略输一筹。也在那时,我才知道原来有一种美好的气质叫精致。
精致的气质,它受的是环境的影响,也最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内在格局。
03
我身边有一位阿姨,已经年过五旬,但是她每天都早起一个小时化妆,细细地绾起发髻,搭配好一天的衣衫。即使下楼倒个垃圾,她也要美美地涂上唇彩,穿上4厘米的空姐低跟鞋。
她还有每晚睡前阅读一个小时的习惯,已经坚持了近30年。虽然眼角已爬上皱纹,可眼神却如潺潺溪流,清澈纯净不含杂质。浑身散发着优雅的气质,总是让人有一种莫名的好感。
我记得她对我说过一句话:“女人的精致不是刻意而是习惯和乐趣。”
这种乐趣会提高人的活力,大大地增加生活的信心。
阿姨没有什么钱,却活出了很多有钱人活不出的精致。
精致大概就是时刻保持美好而认真地生活。这个习惯真的和金钱无关,而与内心有关。
作家陈丹燕写过一本书叫《上海的金枝玉叶》,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书里写到的老上海永安百货郭氏家族的四小姐郭婉莹。
郭小姐是从小被“富养”的女孩,受到的教育是当时最顶级的,是名副其实的富家名媛。不过打动我的并不是她尊贵的出身,而是无论她身处什么样的境地,她都从未放弃用“精致”的一面来面对现实。
建国以后百货公司被收为国有,从前出门永远有车、有保镖相随的闺门小姐,也可以换上粗布衣服,开始为生计而工作。
条件最为艰苦的时候,她去乡下劳改,干尽了又脏又累的活儿。她仍坚持穿旗袍清洗马桶,穿着光洁的皮鞋在菜市场卖咸鸭蛋。
资源匮乏的条件下,她还能用煤球和铁丝烤出酥脆的吐司,用铝锅和供应面粉做出有圣彼得风味的蛋糕。
那不是矫情,那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精致的天性。
正因为灵魂深处拥有高贵,面对困境时才会有寒衣掩盖不住的光芒。
04
从小受家庭教育的影响,我们总是觉得注重外在的人都很肤浅,只有注重内在的人才有内涵。
经常有人告诉你,马铃薯再怎么打扮也是土豆,不要做那些虚无缥缈的无用功。
然而,当我们走向外面的世界,认识了越来越多的外有魅力,内有山水的姑娘之后才发现,原来精致不是要多美好的外在,也不是只关心内在,精致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是一份让人散发优雅的精神气质。
我工位对面的女孩,没有漂亮的外表,却比很多漂亮女孩显得美丽。
她每天都早一点上班,打卡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戴上胶皮手套,里里外外地收拾。然后往粉红色的玻璃杯里倒满温水,吞下一把维生素,打开粉色的hello kitty()加湿器,换上高跟鞋,擦上香草味儿的手霜,涂甜橘味儿的口红。
做完这一切她才开始进入工作状态。每天15分钟雷打不动的上班前仪式,让我们无法不对她另眼相看。
我们的办公桌要么凌乱不堪,要么什么都没有,只有她的桌子永远整整齐齐,几盆可爱的绿色鲜肉让人赏心悦目。
每次经过她的办公桌我们的心情都格外舒畅。
为什么我们要坚持精致?
一扇窗被砸破了却没人修,就会有人破坏更多的窗户;
一面墙被涂抹了却没有人清理,墙很快就会被涂满更多的东西;
你周围的地脏了,你却懒得去扫,很快就会有人毫不愧疚地在上面扔更多的垃圾。
这就是著名的“破窗效应”。
为什么我们要坚持精致?
因为只有我们把生活过得精致了,别人才会对我们的底线有所顾忌,就不敢在我们的世界里造次;
只有我们把生活过得精致了,别人才会以尊重的眼神和温柔的语气待我们;
只有我们努力地活出精致,世界才会努力地配合我们,这种美好才会循环。
我们只要坚持精致地做自己,就会拥有自己喜欢的生活;
我们只要坚持精致地做自己,世界就会给我们的生活锦上添花。
……
我对这本书的结构和叙事方式印象深刻。它不像传统的线性叙事,而是通过一些看似零散的片段,却又能巧妙地将人物的情感和命运串联起来。这种跳跃式的叙事,反而给了我更多的思考空间,让我有机会在不同的章节之间,去构建和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作者在语言的运用上也十分考究,有的句子朴实无华,却直击人心;有的段落意境深远,仿佛一幅幅画面在眼前展开。我尤其喜欢书中那些关于“自我价值”的探讨,它没有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引导我去思考,我的价值并不取决于外界的评价,也不在于我取得了多大的成就,而在于我作为一个独特个体的存在本身。这种思考过程,让我觉得非常有启发性,也让我对“成功”和“幸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像是一次心灵的对话,它让我卸下防备,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去拥抱那些不完美,却真实存在的自己。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受,是那种在静默中迸发的强大生命力。在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去回味那些触动我的句子,去思考作者想要传达的深层含义。它所描绘的那些“尘埃中的你”,并不是指那些微不足道、毫无价值的人,而是那些在生活的重压下,努力生存、不放弃希望的人。作者用一种非常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他们在平凡生活中所经历的喜怒哀乐,他们微小的坚持,他们不经意的善良,以及他们内心深处对美好的渴望。这些描写,让我觉得无比真实,也无比亲切。我仿佛看到了我身边的每一个人,看到了我自己。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惊人的能量,只是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它鼓励我去发现并释放这种能量,去相信自己,去勇敢地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它没有提供廉价的安慰,而是给予我一种力量,一种在困境中也能站起来的力量。
评分读完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本书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内心深处的一些不曾正视过的角落。它没有大声疾呼,也没有居高临下地说教,而是用一种非常柔软,却又异常精准的方式,触碰到了我最敏感也最脆弱的部分。书中的人物,他们的困境、他们的挣扎、他们的迷茫,都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曾经也像他们一样,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在不被理解的孤独中煎熬,在自我怀疑的泥沼里挣扎。但是,这本书并没有止步于展现这些痛苦,它更重要的是,在每一个看似绝望的时刻,都埋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它让我明白,即使身处尘埃,也依然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光芒,即使不被所有人看见,也依然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这种“看见”的力量,是这本书最宝贵的地方。它不是那种读完就忘的书,而是会一直在心里回荡,提醒我,无论何时,都要对生活保持一份温柔的善意,更要对自己,怀揣一份永不熄灭的信心。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感到温暖的书。它就像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我内心的阴霾,也点亮了我对生活的热情。我喜欢书中那些关于“看见”的描写,作者用非常温柔的笔触,描绘了那些被忽略的美好,那些在平凡生活中闪耀的光芒。它让我明白,即使我们身处平凡,即使我们不被所有人关注,我们依然拥有独特的价值,依然可以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书中的人物,他们的故事虽然有悲伤,有迷茫,但更多的是一种坚韧和希望。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力量,也教会了我如何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我被书中传递出的积极向上的力量所感染,也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发现自己身上其实有很多值得肯定和珍视的地方。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明白,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相信自己的价值,都要对生活充满希望。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吸引了我,那种略带沧桑的艺术风格,仿佛能感受到岁月沉淀下来的故事。拿到书的那一刻,我并没有立刻翻开,而是静静地感受了它的重量和纸张的质感。我总觉得,一本书的气质,有时也能从外在窥见一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一种沉静而有力量的低语,不像市面上那些喧嚣夺目的畅销书,它更像一位老友,默默地在你需要的时候,递上一杯温热的茶。我开始想象,在书页之间,会流淌着怎样的情感,会碰撞出怎样的思想火花。我期望它能带我进入一个全然不同的世界,或者,在我熟悉的日常里,点亮一些我未曾留意过的角落。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带有一种哲学意味,让我忍不住去思考,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究竟有多少次低估了自己的价值,又错过了多少值得珍视的风景。我希望作者能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那些被忽略的美好,那些在平凡中闪耀的光芒,让读者在读完后,能够重新审视自己,发现内在的无限可能。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值得一读,内容丰富
评分非常棒
评分值得一读,内容丰富
评分非常棒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非常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