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话昆曲》是著名的昆曲表演艺术家张世铮先生的亲笔力作。世铮先生历经舞台生涯65年,既坚持演出,又涉猎剧本创作和谱曲研究。作者在书中以“论理”“谈艺”“说事”“谢天地”几部分,将其65年来在台前幕后的所见所闻所思所虑作了坦诚的论述和详细的记录。“论理”和“谈艺”主要是他对于昆曲文化的看法和对于昆曲艺术的心得,“说事”则记录了一百多个有趣的小故事。作者把这些很有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留给昆曲的未来,是老艺术家的又一新贡献。
作者简介
张世铮,昆曲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他1953年进浙江省昆剧团,是昆曲现代史上重要的一代“传”字辈老师的嫡传弟子。他65年来,不但长期坚持于舞台演出,而且也涉猎于剧本创作和谱曲研究,近年来则参与海内外的传承和讲学。张世铮先生是昆曲界德高望重,德艺双馨的老行尊。
目录
序言
论理
论昆剧《十五贯》的成功与启示
论昆曲的继承与发展
昆剧向何处去
昆曲如何奋斗才有出路?
师资是昆剧抢救、继承的关键
昆曲必须姓“昆”
昆曲唱念咬字亟待规范统一
成功演出带来的思索
谈艺
谈昆曲各行当的表演特点
谈谈对“四功五法”的新认识
昆曲末行在“三脚撑”戏中的作用
三个同类人物的不同塑造
谈昆曲服装“宁穿破,不穿错”的重要性
谈“介白”这门学问
谈谈拍曲和读文
选好道具用好扇
整理、编导台版《狮吼记》的思考
传统昆曲与其他传统艺术的完美交融
说戏:《卖书纳姻》
说戏:《十五贯·判斩》
说戏:《十五贯·见都》
说戏:《十五贯·疑鼠》
说事
说说昆曲的故事
平凡的起点
拉大幕是学艺的好课堂
舞台就是床
不睡床上睡床下
不睡卧铺睡椅下
三人合吃一碗阳春面
澡堂会议决定了剧团的命运
家庭戏班与“世”字辈
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国风苏昆剧团
在剧团过第一个春节
进团后学员的零用钱
精彩书摘
《话昆曲》:
首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千呼万唤,终于在新千年初春时节举办了。这标志着昆剧又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我作为一名从艺四十多年的昆剧工作者,应该想些什么呢?做些什么呢?出于钟爱和责任感,我想对昆剧的现状和前途,谈一些看法。
众所周知,昆剧在新中国建立前夕,已到了奄奄一息的境地。全中国仅存半个昆剧团体——国风苏昆剧团支撑着局面,好在还有一批昆剧“传”字辈艺术家,他们正处于青壮年时期,为后来昆剧的复苏和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1956年演出的昆剧《十五贯》,使古老的昆剧艺术得以新生,全国由半个昆剧团迅速发展成七个昆剧表演团体,演职人员猛增至一千余人。在“传”字辈及各地昆剧老艺术家们的培养下,年轻一代迅速成长。可惜“十年浩劫”,导致昆剧又一次濒临绝境,全国所有昆剧团全部解散。粉碎“四人帮”,文艺得解放。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对昆剧十分重视,并且从多方面予以扶植,昆剧又一次复苏。
为了振兴昆剧,成立了“全国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从中央到地方,举办全国性、地域性的大型昆剧活动,如:“江浙沪二省一市会演”“纪念昆剧传习所成立六十周年演出”“全国昆剧青年演员会演”等,通过观摩、交流,丰富了演出剧目,涌现出大量的艺术人才。有师资力量的昆剧团在上级文化部门的支持下,办起了昆剧学员班,培养出一批挑大梁的青年演员,其中有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的艺术尖子……这一切,使得昆剧在20世纪80年代有过一度兴盛。然而,一方面由于昆剧的发展跟不上时代的巨大变化,另一方面由于“文革”的负面效应积重难返,在90年代戏曲“不景气”的大气候中,昆剧仍然面临严峻的处境,昆剧的状况令人担忧。
在我看来,目前阻碍昆剧再度发展的有“四大症结”,现概述如下:
其一,创作力量薄弱。全国所有昆剧团,几乎没有专职编剧,音乐创作人员也少得可怜。不仅难以创作如《十五贯》《西园记》这样传世的优秀剧目,而且影响传统剧目的挖掘整理工作。
其二,剧目贫乏萎缩。“传”字辈老师在舞台上能演出四五百出戏。到了我们这一代(50年代学演昆剧),因为“文革”少学了十年戏,能在舞台上演出的剧目最多是二三百出。而在“文革”后培养的青年演员,所学和所演的昆剧传统戏,在观众中有影响的只有四五十出!周传瑛老师曾说过,昆剧“继承在舞台上,保存在群众中”。倘若昆剧演员一代不如一代,昆剧如何继承,如何发展?
其三,在剧目选择和演出安排中存在误区。不少昆剧团只注重生行戏、旦行戏,忽略了其他行当,以致演出面越来越窄。而生、旦的戏也有限,这样下去,昆剧多姿多彩的特色将消失殆尽,荡然无存。按传瑛老师所说的各个行当和家门所必须会演的戏,如生行的“琴棋书画、风花雪月”“三醉、三访”,旦行的“衣西翡蝴,一门九娘”以及“三刺三杀”,净行的“七红八黑三和尚”,末行的“三法场、三扁担、三赋”,还有丑行的“五毒戏”等等,(注)如今尚在舞台上演出的昆剧演员,能把应工行当的看家戏演全的,恐怕一个都没有!
……
前言/序言
张世铮先生,资深的昆曲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他也是昆曲史上著名的一代“传”字辈老艺人包传铎先生、周传瑛先生和郑传鉴先生的嫡传弟子。
世铮先生1953年进入浙江昆剧团,是经典昆剧《十五贯》剧组的主要成员。他从十三岁开始,直到现在年近八十,一直活跃于昆曲的台前幕后。六十多年来,他不但坚持演出,还参加剧本的创作,曲谱的撰写,文稿的出版,海内外的讲学和传承。
本书就是世铮先生把自己这一辈子的所见所闻所思所虑所经历,记叙下来,交给社会留给历史。
本书不是大作家写“张世铮”,而是张世铮写“昆曲”;他不是写“我是昆曲之末”,而是写“昆曲是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不是为个人树碑立传,也不是为昆曲歌功颂德,而是道尽昆曲艺术在这六十多年的酸甜和苦辣。这是本书最重要的特点。
世铮“话昆曲”,有三大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昆曲文化,关于昆曲的“上层建筑”,即《论理》的八篇。二是关于昆曲艺术,关于昆曲的“四功五法”,即《谈艺》的十四篇。三是《说事》,在一百来个小故事中讲出六十多年的真人和真事,从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段活生生的现代史。这是近五百年的昆曲史中不可或缺的六十多年。一论文化,二谈艺术,三说历史,这是每位老艺术家晚年应尽的责任。世铮先生认为自己应该勇挑重担。
世铮不是昆曲理论家。他的论理并不是“从概念到概念”的学术研究,而是对自己六十五年来的舞台实践做出理性的思考和提出理性的认识。因此,也就显得特别宝贵。所以,我们鼓励他论理,不仅是由于他的论理观点,更是由于他的论理作为。
世铮是属于舞台的。舞台人习惯于在全剧闭幕时向大家谢幕。于是本书也在最后策划了简短的一篇《谢天地》。世铮先生在这里不但总结全书,也总结人生,还托付了未来。他再三感谢大家,甚至于自己的所有学生。
本书的第二个特点是真。
世铮强调,《论理》中的每一个观点都是他自己的看法;《谈艺》中的每一个心得都是他自己的体会;《说事》中的每个人、每件事都是他自己的亲历。所以,他不请“枪手”,全书第一稿中的每个字都是他的亲笔。所以,虽然“话”“论”“谈”“说”“谢”为“言”部,但本书并非“口述”,不是“口说无凭,言不由衷”。世铮耿直,平生信奉“有凭”。为此,本书不望伟大,不求拔高,不加渲染,不为催泪。本书求真,大拙至美。真,才善才美。当然了,当大家读完全书而合上最后一页时,也会于无声处听到惊雷,自然而然会被世铮先生为事业的呕心沥血和为写作的真心实意所感动。
本书的第三个特点,就更一目了然了。
全书的前前后后,没有安排名家大师题字赠《序》,没有装帧兴高采烈的合影留念。全书干干净净。我们给艺术家清出了一片净土。远离那歌舞升平而又喧嚣不息的嘉年华,在缕缕清泉旁,在阵阵清风中,他可以慢慢地写,我们更可以静静地读。这才是传统文化需要的生态环境。这些文章比题字合影更可贵。贵在老人不为自己树名声,仅为昆曲立生命。本书中的大部分文字,都是世铮先生在这近一年的时间内撰写而从未发表过的。小部分曾经发表,其中有水磨曲集剧团和陈彬老师于2000年在台湾出版的好书《我是昆剧之“末”》中的几篇。世铮现在根据自己在近二十年的厚积,又重新做了很多重要的修改。
话昆曲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