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实践论:时政评论选》精选慎海雄近三年来撰写的系列时政评论文章,以新颖的立意、精当的论述,全面深入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将之所思、所感、所悟与广东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具体实践相结合,文章主题鲜明、认识深刻而又通俗易懂,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提升执政能力的重要参考读物。
全书分为十个部分,分别是“以新思想指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实践不断向前”“深化专题教育,重在解决问题”“汇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力量”“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坚持创新为要,巩固和壮大党的意识形态阵地”“切实担负起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强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文明创建的奋斗目标”“用创新精神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传承红色基因,发挥资政育人作用”等。
慎海雄,男,汉族,1967年生,浙江湖州人,198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本科学历,硕士学位。历任新华社浙江分社农村采访室记者、宁波记者站记者、浙江分社农村采访室主任、党组成员、常务副总编,上海分社副社长、总编辑、党组成员,党组副书记、社长,党组书记。兼任长三角新闻采编中心主任、新华社金融信息平台上海总部主任、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总经理。2012年8月任新华社副总编辑、党组成员,2012年11月至2014年4月兼任中国经济信息社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新华社新媒体中心主任。2014年7月任新华社副社长、党组成员。2015年7月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2018年1月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中央电视台台长。
先后获第五届“范长江新闻奖”、新华社“社长总编辑奖”、党中央国务院“上海世博会先进个人”等称号,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共十八大代表,中共广东省委第十一届、十二届委员、常委,广东省第十二届、十三届人大代表,上海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
一、以新思想指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思想 / 2
把握大有可为历史机遇,推动宣传工作大有作为 / 5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 9
把红船精神融入创新发展 / 15
从高处把握,向深处推进 / 18
讲政治必须旗帜鲜明 / 21
全面准确深入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 25
中国共产党为何能成为中流砥柱 / 28
深刻领会明确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的重大意义 / 38
党员干部要增强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 44
看齐既要见思想,更要见行动 / 46
以新发展理念塑造中国形象 / 50
以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 / 55
以创新社会治理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 59
牢牢把握新疆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 / 62
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实践不断向前
严管必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 / 66
扯袖子、咬耳朵的工作要多做 / 69
在严和实中体现深和细 / 72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领导 / 75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实践不断向前 / 78
把全面从严治党部署变为实际行动 / 81
推动六中全会精神落到基层落到实处 / 84
构建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 / 87
把制度蕴含的力量充分释放出来 / 90
三、深化专题教育,重在解决问题
把解决问题贯穿“两学一做”全过程 / 94
深化专题教育,重在解决问题 / 97
靠解决问题来说话 / 100
以“三严三实”作风狠抓工作落实 / 103
基础在学,关键在做 / 106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 110
领导干部要示范带动、领学促学 / 113
突出问题导向,防止花里胡哨 / 116
筑牢思想根基,聚焦突出问题 / 119
带着问题学,对着问题改 / 122
党支部要发挥“两学一做”主体作用 / 125
以考责问责推动党建责任扛在肩上 / 127
四、汇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力量
培养年轻干部,首在坚定理想信念 / 132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要坚持“四个要” / 135
与群众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 / 138
汇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力量 / 141
用好三个力量,坚守育人之本 / 144
让文明校园成为遍布城乡的风景 / 147
五、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切实担负起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 / 154
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 158
在开拓创新中促进广东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兴盛 / 161
发出社科领域的“岭南强音” / 165
在世界知名智库中争取一席之地 / 170
全面准确地宣讲好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 173
六、坚持创新为要,巩固和壮大党的意识形态阵地
切实担负起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 / 178
争当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开拓创新的排头兵 / 181
坚持创新为要,巩固和壮大党的意识形态阵地 / 183
以互联网为主战场,维护良好文化生态 / 186
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 / 189
失语就要挨骂 / 193
某些外媒的“想象力”丰富过了头 / 195
乌坎老奶奶“被死亡”,外媒何以急火攻心 / 197
境外一些势力唯恐乌坎平静下来 / 200
七、切实担负起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
坚持创新引领,提高能力水平 / 204
走正道,谋发展,勇担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 / 208
切实担负起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 / 212
带着问题意识,学以致用以学促行 / 218
以“五个抓”推进新闻舆论工作 / 221
全方位推进新闻传播创新 / 224
坚持创新为要,抢占融合发展制高点 / 227
广东媒体融合发展:探索性、创新性做法已现成效 / 230
八、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文明创建的奋斗目标
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建设共有精神家园 / 234
创建为民,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 238
携手共建美丽乡村 / 241
夯实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层基础 / 245
文明创建,要打通“最后一公里” / 249
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树立文明乡风 / 254
以优良家风培育文明新风 / 257
以“四美”标准建设美丽城乡 / 261
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文明城市 / 265
推动广东文明创建“大合唱” / 268
牢记习总书记嘱托,开创文明创建新局 / 271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文明创建的奋斗目标 / 276
以优异成绩谱写新时代文明广东新篇章 / 280
厕所革命,小处不可随便 / 284
我最近读到一本关于时间管理的书籍,它提供了一种非常新颖的“任务拆解法”,强调将宏大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微小的、可执行的步骤。这种方法对我工作效率的提升起到了显著的作用。这本书的书名叫做《高效工作指南》,它的内容非常实用,没有太多理论性的空谈,更多的是手把手的指导,教你如何规划一天的时间,如何应对突发情况,以及如何保持专注。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关于“番茄工作法”的改良版本,作者提出了“抗干扰番茄钟”,在传统的番茄工作法基础上增加了主动的“沉思时间”,让我在短暂的专注期后,有意识地回顾和反思,这让我的工作成果更加扎实。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字号适中,段落清晰,而且穿插了很多插图和图表,让复杂的概念变得易于理解。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获得了一套“时间魔法”,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每一分每一秒,而且压力也小了很多,因为不再是每天被大量任务压得喘不过气,而是有条不จุ地完成每一件小事。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了我,深邃的蓝色背景搭配烫金的书名,散发出一种沉静而有力量的气质,让我立刻联想到那些深夜灯下,潜心研究的学者。我本身对时政评论一直保持着高度关注,总觉得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有清晰、深刻的洞察尤为可贵。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翻阅这本书的具体内容,但从它的书名“学习实践论”就能感受到作者的用心。这个词组本身就蕴含着一种动态的思考,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吸收,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检验、深化,再回到理论的升华。这恰恰是我在阅读时政评论时所期待的,那些空洞的口号和遥远的理论,远不如那些结合了现实案例、分析了背后逻辑的文章来得有价值。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将“学习”与“实践”这两个看似抽象的概念,与“时政评论”这一具体而复杂的领域相结合的。这本书会不会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们在纷繁复杂的时政信息中找到前进的方向?它会不会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分析框架,帮助我更准确地理解当下发生的一切?这些疑问在我心中激起了强烈的阅读欲望,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耳目一新的视角和深刻的启迪,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不仅仅是信息的接收者,更是思想的参与者和实践的推动者。
评分我最近听了一场关于古希腊哲学的讲座,讲座中提到了苏格拉底的“诘问法”,以及柏拉图的思想如何深刻影响了西方哲学的发展。这让我对古希腊的智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最近看到一本叫做《思想的源头:西方哲学史纲》,它的封面上是一尊古希腊雕塑,庄重而典雅,仿佛在诉说着那个辉煌的时代。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它似乎在承诺带领读者一同探寻西方思想的起源。我非常想知道,这本书是如何将那些抽象的哲学概念,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它会不会从历史的维度出发,梳理出哲学流派的演变脉络,并介绍每一位重要哲学家的生平及其核心思想?我特别期待能够看到作者是如何解读那些古老的文本,并将其与当代的社会现象联系起来,引发读者的深度思考。这本书会不会像一个引路人,帮助我在纷繁复杂的哲学世界中找到一条清晰的路径,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西方文明的根基,以及它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评分我最近在为一个项目寻找灵感,我一直对室内设计领域非常着迷,特别是那些能够将自然元素巧妙融入居住空间的案例。我最近看到一本叫做《自然生活美学》的书,它的封面是一片绿意盎然的森林,阳光透过树叶洒下的斑驳光影,给人一种宁静而治愈的感觉。这本书的扉页上写着“让家成为自然的延伸”,这句话立刻击中了我的心。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里,重现那种质朴、和谐的自然之美的。书中会不会介绍一些具体的软装搭配技巧,比如如何选择天然材质的家具、如何利用绿植点缀空间,以及如何通过光影的变化来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我特别期待能够看到一些真实的案例分析,最好是配有高清的图片,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那些设计理念的落地效果。这本书会不会给我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创意,让我的项目能够更加独特和富有生命力?我渴望从这本书中汲取养分,将自然的那份纯粹和宁静带入我所设计的空间,让居住者能够在家中找到一份心灵的归属感。
评分我最近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关于人际交往和情绪管理的方面。我最近发现了一本叫做《沟通的艺术:从心出发》,封面设计非常简洁,用柔和的色彩和流畅的线条勾勒出一幅画面,仿佛在描绘人与人之间温暖的连接。这本书的书名直接点出了它的核心主题,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沟通”这一复杂而微妙的课题,变得如此容易理解和实践的。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实用的沟通技巧,比如如何倾听、如何表达、如何化解冲突,甚至是关于非语言沟通的解读?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否会包含一些心理学的理论,比如依恋理论、认知失调等,并解释它们是如何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的。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提升自己在社交场合的自信心,能够更有效地与他人建立深度连接,并且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平和与积极。这本书能否成为我打开人际关系新世界的一把钥匙,是我最期待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