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斷層解剖圖譜,包括頭頸部斷層解剖,還包括腦部血管造影術,每一層麵都包括精確的斷層解剖和對應的彩色插圖,便於學習和記憶!
托斯坦?B.穆勒,德國迪林根Marienhaus Klinikum Saarlouis放射係教授。埃米爾?賴夫,德國迪林根Marienhaus Klinikum Saarlouis放射係教授。
李新華,山東省韆佛山醫院集團無棣醫院放射科主任,從事影像診斷工作近20年,經驗豐富。李主任工作之餘潛心研究解剖知識和影像診斷業務,學習心得均發布在各大醫學網站上,與網友們交流學習,並經常在網站上熱心解答網友提齣的問題,在各大醫學網站有一定的影響。
腦部 2��
腦部CT-橫斷麵(眥耳綫) 2��
腦部CT-血管分布(橫斷麵) 26��
腦部CT-神經功能係統(橫斷麵) 28��
顳骨岩部CT-橫斷麵 30��
顳骨岩部CT-冠狀麵 46��
顳骨岩部CT-矢狀麵 62��
鼻旁竇CT-冠狀麵 72��
麵部骨骼間隙-冠狀麵 78��
腦部MRI 80��
腦部MRI-橫斷麵 80��
腦部MRI-血管分布(橫斷麵) 116��
腦部MRI-矢狀麵 120��
腦部MRI-血管分布(矢狀麵) 146��
腦部MRI-冠狀麵 148��
腦部MRI-血管分布(冠狀麵) 190��
腦部MRI-神經功能係統(冠狀麵) 192��
腦部MR血管造影-動脈 194��
腦部MR血管造影-靜脈 200��
頸部 204��
頸部-橫斷麵 204��
頸部淋巴結-橫斷麵 240��
頸部間隙-橫斷麵 242��
頸部-矢狀麵 244��
頸部間隙-矢狀麵 256��
頸部-冠狀麵 258��
喉-橫斷麵 282��
喉-矢狀麵 294��
喉-冠狀麵 300��
頸部MR血管造影-正麵觀 308��
頸部MR血管造影-側麵觀 310��
��
參考文獻 312��
索引 315��
前 言
《CT與MRI袖珍斷層解剖圖譜》已經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成為瞭暢銷書,讀者評價較好。同時要感謝對本書提齣一些中肯的批評與建議的讀者,促使我們在原來的基礎上進一步修改和完善,尤其是磁共振圖像,設備的更新使得圖像質量顯著改善,在本捲中得到瞭充分的體現。許多陳舊的圖像被更新替換,這些新圖像源自3.0T磁共振掃描儀。我們對提供圖像的西門子公司和飛利浦公司錶示感謝。
更高的空間分辨率使得解剖細節得以精細顯示。同時我們仍保留上一版本的特點:信息豐富,結構緊湊,易於使用。對於一些特殊部位的圖像,我們采取局部放大,影像解剖圖和標識綫圖對開分布。對頸部間隙的命名,我們做瞭大量的工作,包括腦部分血管分支的標識。
在此特彆感謝放射科的技師和同事們,尤其是Eberhard Bauer,為我們提供瞭優良的MDCT圖像。
托斯坦·B. 穆勒
埃米爾·賴夫
作為一名在神經外科領域工作多年的醫生,我深知頭頸部解剖的復雜性和精細性,以及在影像學上準確識彆這些結構的重要性。這本“CT與MRI袖珍斷層解剖圖譜(第4版)”給我留下瞭非常深刻的印象。它不僅僅是一本基礎解剖圖譜,更是一本能夠指導臨床實踐的優秀工具書。我尤其看重它將CT和MRI的圖像並列展示的方式,這能夠幫助我們理解在不同成像模式下,同一解剖結構會呈現齣怎樣的差異,以及這些差異如何影響我們對病變的判斷。書中的斷層圖像覆蓋瞭頭頸部的各個層麵,從顱底到頸部,都進行瞭詳細的展示,這對於我們進行腫瘤切除、血管介入等手術的術前規劃至關重要。我還會利用它來復習一些特殊結構,比如顱神經的走行、腦血管的解剖變異等,這些信息在診斷和治療疑難雜癥時非常有幫助。而且,這本書的體積適中,方便攜帶,我經常在查房時帶上它,隨時隨地解決遇到的影像學問題。它已經成為瞭我臨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夥伴,能夠幫助我更精準地定位病竈,更安全地製定手術方案,從而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评分作為一名放射科的住院醫師,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快速查閱、並且能夠清晰展示頭頸部CT和MRI解剖結構的參考書。過去的幾年裏,我接觸過不少類似的圖譜,但很多都存在著一些問題:要麼過於厚重,不便攜帶;要麼圖例不夠清晰,標注不準確;要麼缺乏動態性,難以展現結構的層次和毗鄰關係。而這本“CT與MRI袖珍斷層解剖圖譜(第4版)”在這些方麵做得非常齣色。首先,它的版式設計非常人性化,打開就能看到CT和MRI在同一斷層麵的圖像,旁邊配有精細的解剖標注,這種對比讓我在實際閱片時能夠快速定位和識彆病竈。其次,它的標注非常精確,使用的術語也與臨床實際高度吻閤,這對於我們日常工作來說至關重要。我尤其欣賞的是它對於一些細微結構的描述,例如神經、血管的走行,甚至是顱神經的顱內段,都給齣瞭清晰的展示,這對於一些復雜病例的診斷非常有幫助。而且,它還提供瞭不同層麵的掃描,覆蓋瞭整個頭頸部,無論我遇到什麼問題,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總而言之,這本書已經成為我工作颱上的必備工具,它在提升我的閱片能力和診斷水平方麵起到瞭不可替代的作用。
评分我是一名對醫學影像學抱有極大興趣的業餘愛好者,雖然不是科班齣身,但一直希望能深入瞭解CT和MRI在人體成像方麵的應用,尤其是頭頸部這樣一個充滿奧秘的區域。在接觸到這本“CT與MRI袖珍斷層解剖圖譜(第4版)”之前,我常常覺得CT和MRI的圖像像是一堆抽象的像素點,很難與我腦海中模糊的解剖概念聯係起來。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人體內部的窗戶。它不僅僅提供瞭大量的圖片,更重要的是,它用一種非常易於理解的方式,將復雜的解剖學知識通過圖像直觀地呈現齣來。我喜歡它將不同層麵的斷層圖像和對應的解剖圖結閤在一起,這種“一對一”的對照,讓我能夠清晰地看到每一個骨骼、肌肉、血管和神經在不同層麵的形狀和位置。即使是一些我之前從未聽過的解剖結構,通過這本書的圖文結閤,也能慢慢理解其形態和功能。我還會嘗試將書中的圖像與網上找到的一些解剖視頻進行對比,這讓我對頭頸部的三維結構有瞭更深刻的認識。對於我這樣沒有專業背景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好的學習平颱,讓我能夠以一種有趣且有效的方式,逐步建立起對人體內部結構的認知。
评分這本書簡直是醫學影像學習者的福音!我是一名醫學生,在學習CT和MRI的解剖知識時,常常感到力不從心,尤其是頭頸部這塊復雜的區域。傳統的解剖圖譜雖然詳細,但往往缺乏直觀性,難以將二維的平麵圖像與三維的立體結構對應起來。而這本“CT與MRI袖珍斷層解剖圖譜”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學習方式。它的“袖珍”設計非常貼心,方便攜帶,可以隨時隨地拿齣來翻閱。我尤其喜歡它將CT和MRI圖像與解剖圖譜並列展示的設計,這種對比直觀地展示瞭不同成像方式下同一解剖結構的錶現,讓我能更深刻地理解CT和MRI的成像原理以及它們在解剖學上的優勢。每一頁都信息量巨大,但又不至於讓人感到 overwhelming。我反復翻閱,每看一遍都能有新的收獲。對於初學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學習入口,能夠幫助我們快速建立起對頭頸部解剖結構的整體認知。它不僅僅是一本圖譜,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帶領我們在復雜的影像世界中 navigate。我甚至覺得,如果學校能把這本書列為必讀書籍,那將極大地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和趣味性。
评分這本書的設計理念非常獨特,它沒有停留在傳統的解剖圖譜的層麵,而是將現代醫學影像學技術與經典的解剖學知識巧妙地融閤在一起。我是一名解剖學研究者,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將解剖學教學與臨床實踐相結閤,而這本“CT與MRI袖珍斷層解剖圖譜(第4版)”恰恰提供瞭這樣一個完美的範例。它清晰地展示瞭CT和MRI在顯示不同組織結構時的成像特點,比如骨骼在CT上的高密度錶現,以及軟組織在MRI上的豐富信號變化。這對於我們理解影像學診斷的本質至關重要。書中的圖像質量非常高,細節豐富,標注清晰準確,能夠幫助我們識彆甚至一些非常細微的解剖變異。我特彆欣賞的是它在不同斷層麵的連續性展示,這使得我們可以追蹤一個結構在整個頭頸部區域的走行,這在進行復雜的手術規劃和病竈評估時非常有價值。這本書的“袖珍”設計也讓它具有瞭很強的實用性,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查閱和學習,這一點對於需要頻繁接觸解剖知識的研究人員來說,是一個巨大的便利。它不僅僅是一本圖譜,更是一個關於如何“讀懂”影像的指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