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2-23
洪蘭說:“教養孩子一點都不難,它隻有一個原則,就是以身作則:你孝順你的父母,你的孩子以後就會孝順你;凡是你不要孩子做的,你自己也不要做,如此而已。”
蔡穎卿說:“我一直把培養自己看得比培養孩子更重要。在期待孩子有任何能力之前,我得先深刻體會或學習過那種生活,在培養齣一個有趣的孩子之前,我想先做一個有趣的母親。”
“培養自己”比培養孩子重要,言傳身教勝於一切說教。給孩子足夠的寜靜和食物,給孩子整段安靜的時光,和孩子一起吃飯,保持平靜的心情,教孩子一起做傢事。
《教養在生活的細節裏》洪蘭與蔡穎卿對父母、老師關注的27個典型問題進行瞭溫柔而智慧的對談,我們從中可以看到:教養不是方法論,而是生活本身;大人與孩子相處的分分秒秒裏都是對孩子潛移默化的教育。關注細節,用平等、尊重、溫柔、愛、智慧與孩子相處,彼此關照,共同成長。
大人的成熟,可以從養育孩子上體現。願我們都能把好好培養自己、好好培養一個孩子當成人生的目標之一,參與一個生命的成長,意味著付齣與欣賞。
《教養在生活的細節裏:寫給孩子的工作日記》,蔡穎卿以“工作”為題,透過身教、實踐,幫助孩子紮下責任的深根、豐實獨立的品性,進而養成解決人生中各種問題的能力,永遠擁抱“好好生活、好好工作”的生命熱情。
本書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作者寫給父母與孩子的教養劄記,透過各種生活故事,從工作觀、工作價值、工作技術到工作互動等麵嚮,分享如何培育孩子的工作性格和責任感,做好奠基與紮根的功課;
第二部分是蔡穎卿的女兒寫的英文日記,以及蔡穎卿與女兒的直接溝通和反思,呈現親子間工作理念的傳遞交流,女兒的自我探索也等於是獨立精神的實際體現;
第三部分則延伸至對所有年輕工作者的關懷。以蔡穎卿的經驗分享為開端,探索在工作中轉化心態、培養自我、磨練實力到圓夢創業的原則與想法,以年輕工作者的群像采訪為總結,鼓勵每個年輕的孩子與工作建立美好的關係,朝真正的人生誌趣穩步前進。
蔡穎卿說:“為瞭使孩子早早建立一種健康、堅強的工作性格,我從小就和她們談工作;我期待教養是培養的工作,而非日後導正的功課。”
蔡穎卿的教養理念,是既實用又美好的教養理念,是適閤這個時代的生活方式的教養理念。
洪蘭
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曾在加州大學作博士後研究,於聖地亞哥沙剋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員,並於加州大學擔任研究教授
洪蘭老師說:母親是傢庭的靈魂,當你教育一個男孩,你教育的隻是這個男孩,但是當你教育一個女孩,你教育的是整個傢庭和下一代。
近年來有感於教育是國傢的根本,而閱讀是教育的根本,先後到颱灣大大小小超過一韆所的中小學做推廣閱讀的演講。十多年來緻力於譯介認知心理學、神經科學及生命科學等領域書籍,已翻譯超過五十本書,並於各大報章雜誌發錶文章。
著作繁多,包括《歡樂學習,理所當然》《見人見智》《教育創造未來》《自主學習,創造未來》(以上為天下文化齣版)等書。另有翻譯作品《真實的幸福》以及與尹建莉閤著的傢庭教養書《好孩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教育》,都很受讀者歡迎。
蔡穎卿
颱灣著名親子作傢、生活美學傢、暢銷書作傢。蔡穎卿一直把培養自己看得比培養孩子更重要:在期待孩子有任何能力之前,都得先深刻體會或學習過那種生活,在培養齣一個有趣的孩子之前,她說要先做一個有趣的母親。
教養類代錶作有《媽媽是最初的老師》《我的工作是母親》《在愛裏相遇》《小廚師——我的幸福投資》等;簡體中文版生活美學類代錶作有《用細節把日子過成詩》《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我想學會生活》《放下手邊事,坐下來讀讀書》等。
看上去十分柔弱的蔡穎卿,用輕柔的語調說起教養和生活,流露著始終如一的堅定和熱情。
——《書香兩岸》
有兩位很喜歡的老師的書基本收集齊全,並置於書架顯眼位置,以便隨時取閱。一位是恩師金韻蓉老師,另一位便是蔡穎卿。她們不但是齣色的媽媽,也成就瞭一番自己的事業,是我心目中的偶像。
——微博讀者 RosaAroma蘿莎芳療
一堂美學課,其實是母親給我上的,沒有人可以替代。因為沒有人可以替代母親的愛,所以沒有人可以替代母親對於人的教養的工作。
——蔣勛
《教養在生活的細節裏:洪蘭 蔡穎卿 愛與智慧的對談》
《教養在生活的細節裏:寫給孩子的工作日記》
自序一 擇善固執,走對孩子好的路
從來沒有一個世代的父母像這個世代的父母一樣,這麼操心孩子的教育;也從來沒有一個世代的父母在投資瞭這麼多的金錢和精神到孩子身上後,對迴收卻全然沒有把握。我有好幾個朋友,自己本身是做育英纔的教授,卻不敢生孩子,問起來都說:不會教,所以不敢生。他們甚至開玩笑說,在課堂上,對不聽話的學生瞭不起忍受兩堂課,下課鍾一響,各散西東;但是自己的孩子不聽話,那可是一輩子的苦惱,他們這樣一想,就不敢生瞭。難怪颱灣的齣生率是全世界第二低。
其實,教養孩子一點都不難,父母不用怕,它隻有一個原則,就是以身作則:你孝順你的父母,你的孩子以後就會孝順你;凡是你不要孩子做的,你自己也不要做,如此而已。
有一天,在一個座談會中,我和Bubu老師發現我們都沒有送孩子去補習、學纔藝,也沒有給他們零用錢,但是他們都平順度過青春叛逆期,成為社會上的有用之人,而且非常貼心。天下文化的許耀雲總編輯聽到瞭,便希望我們倆來閤寫一本書。Bubu老師的觀察力敏銳,她有很多第一綫與傢長接觸的實務經驗,每次問的問題都非常中肯,是許多父母心中的疑問;我則有很多實驗的經驗,在大腦上看到發展與學習的關係。許總編輯希望我們一問一答,給父母一些新的觀念,並且加強父母對教養孩子的信心,敢擇善固執地去走對孩子好的路。
父母的信心很重要。很多時候,人很難抵抗社會壓力,古語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彆人都送孩子去補習,你不送時,你要有勇氣去抵擋那些閑言閑語。若是這股壓力來自傢中的長輩時,更是為難,許多父母為瞭傢庭的和諧,往往會屈服。但是教養孩子是父母的責任,不是祖父母的。父母要對孩子負責,因為是父母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來,有保護他的責任,更有養成他好習慣的責任。品格決定命運,習慣決定機會,一些看似無傷大雅的習慣,甚至會影響孩子日後在事業上的發展。
溺愛是最不好的教養方式,從“溺”這個字就可以看齣它的危險性。曾經有個遊民說:“母親捨不得我吃苦,使我從小不懂得吃苦;我不懂得吃苦,反使我吃瞭一輩子的苦。”中國人有“君子抱孫不抱子”的觀念,“含飴弄孫”是祖父母的願望,做子女的常不太敢講話,孩子從小就懂得不想寫功課或想買玩具時,要去找阿公、阿嬤。但是教養要成功,一個傢庭隻能有一套教養方式,大人必須先商量好,一緻對外,孩子纔不會挑撥離間來漁翁得利。
當然,孩子一天有八小時的清醒時光是在學校中度過的,老師和校長的態度非常重要。孩子小時候對老師都敬畏如神明,曾經有個笑話:小學生看到老師去上廁所,大為吃驚,他以為老師是不上廁所的,因為神明是不上廁所的。在沒有電視、信息不發達時,老師就是學習的榜樣,學生經常會不由自主地去模仿他所崇拜的老師。我初中的英文老師是師大英語係畢業的,她聰明美麗,教我們時,每天都是毛衣、窄裙、高跟鞋;後來我自己齣來教書瞭,下意識地也是毛衣、窄裙、高跟鞋。直到有一天,碰到初中同學,看到她也是這樣打扮
時,我們纔相顧大笑,原來在不知不覺中,我們都被潛移默化成英文老師的模樣瞭。
對青春期的孩子來說,老師的重要性不亞於父母,所以這本書中對老師有很多著墨,在現今價值觀混亂的社會,老師更需鼓勵。我們對分數的重視已到病態的程度,許多老師明知不對,但沒有抵抗社會趨勢的力量。其實,教育是專業,學生的傢長即使是博士、教授,也隻是他那個領域的專業,不是教育的專業。在教育上,傢長應該尊敬老師,不可以在孩子麵前詆毀老師,因為人隻會聽從他尊敬的人的話,也隻會從他尊敬的人身上學到東西,一旦孩子不尊敬老師,老師的話他不會聽,學也就白上瞭。老師一定要不停地進修,進修會帶給自己自信,當傢長來抱怨時,纔能大聲地說:“請讓我用我的專業……”一個學校要辦得好,老師傢長的相互尊重是必要條件。
許多研究都指齣:“決定孩子行為好壞的因素,不是管教的鬆與嚴,而是父母參與孩子生活的程度。”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一個溫暖的傢,讓他的情緒能在穩定安全的環境中發展。所以父母不要去加班賺錢,讓孩子吃好、穿好,以為這纔是愛他;孩子要的其實是父
母的陪伴與關心,有道是“酒肉穿腸過”,心靈的安全感纔是他終身的支柱。
有一句英諺說:“成功是得到你想要的東西,快樂是接受你得到的東西。”孩子是上天的福賜,請接受你的孩子,不要每天挑他的毛病,他的一切來自你,你的態度會塑造成最後的他,請珍惜上天給你的禮物。
——洪蘭
改變
“喜歡”是可以透過行動來培養的一種心態。
在工作中,我用專心解決自己的害怕,用行動來剋服討厭的心情。
我知道,如果我不喜歡的事越少,我的自由與快樂就會更多。
做每一件事都覺得喜歡?我認為不大可能,不過,如果人生真能達到這種心境,一定非常快樂。
是哪位哲學傢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人生的快樂不在於做你喜歡做的事,而在於喜歡你不得不做的事。”我非常同意也非常嚮往這個境界。不得不做的事,應該是自己的義務、或工作途中所遇到的睏難,如果能喜歡,快樂想必會隨之而至。
不過,我發現“喜歡”是可以透過行動來培養的一種心態。“喜歡”很復雜,並不是一種單純的情緒,應該也不是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感受。我從工作中體驗到,如果下定決心去做一件我自認為討厭的工作,跟自己打賭我可以完成、而且無論如何都要完成;通常等到做完瞭再迴頭思考自己的感受時,十有八九,我可以找到一點不同的心情。其實,光是徵服自己的討厭,就讓人夠有成就感瞭。
再喜歡的工作,也會有一些不喜歡的項目,但我希望改變自己看待事物的眼光,所以我用“做”來改變不喜歡的感覺。在工作中,我用專心來解決自己的害怕,用行動來剋服討厭的心情。我知道,如果我不喜歡的事越少,我的自由與快樂就會更多。
有一位工讀生問我:“Bubu姐,你是怎麼引導Abby跟Pony選擇未來的道路呢?”當時這個孩子就要離開大學,我知道她一定需要許多的分享與忠告。我告訴她,雖然很多人都說,人隻有在選擇自己喜歡的路之後,纔能把事情做好;但是,他們並沒有說,選擇喜歡的事並不代錶在當中永遠都能得心應手,如果半途遇到睏難,也不代錶是自己選錯瞭路。
“喜歡”與“輕易做好”有時在我們心中會産生必然的連結,所以,如果在一條路上走得不夠順利的時候,人往往會懷疑是自己沒有找到真正喜歡的路。有些人因此而不停地轉換跑道,永遠在尋找工作中所謂的真愛。
喜歡與做得好,當然有一些能力與情緒上的互推關連,但是,喜歡不光是一種直覺。我提醒這位大學生,不要對自己的選擇做輕率的判斷,喜歡的事做起來也並非樣樣好玩。更何況連“喜歡吃”什麼,都可以透過引導來改變,我們麵對人生與工作的總總復雜狀況時,更要有耐心。
有一天Pony從羅得島跟我用Skype談功課時說:“媽媽,每個人都把『喜歡』說得那麼的輕鬆容易、理所當然。其實,一件我們喜歡的事很可能有百分之八十都是非常單調無趣的;問題是,如果不好好做完那百分之八十,就沒有辦法領會其中百分之二十真正的有趣。”
人生立誌難,要勤勤懇懇地耕耘日子更難,如果還有許多不愛、不喜歡,那自己所加上的辛苦絕不會少。我希望孩子能從小建立積極的想法,希望她們瞭解,行動可以改變觀點,喜歡是可以培養的感覺。所以,我常常以自己為例,跟她們分享:要手握“改變”的主權,不要當自己的敵人。
愛自己的工作
要擁有什麼樣的信念,纔能把自己並不喜歡的工作,
做到讓彆人為瞭她全心全意的投入而感動?
我想,我一定是因為母親如此愛工作,而發現瞭人與工作可以有單純的愛。
教養在生活的細節裏(套裝1+2共兩冊)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教養在生活的細節裏(套裝1+2共兩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教養在生活的細節裏(套裝1+2共兩冊)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