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動力學(第2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精品教材 [Wave Mechanics]

波動力學(第2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精品教材 [Wave Mechanics]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李永池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1-11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12043901
版次:1
商品編碼:12331588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精品教材
外文名稱:Wave Mechanics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76
字數:656000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波動力學(第2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精品教材》是作者四十多年來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為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講“爆炸固體力學”“應力波理論”“波動力學”等課程教學內容的結晶.全書力圖以流體和固體相統一的思想,以波傳播的廣義特徵理論為主綫,對各類介質中有關波傳播的研究方法、基本理論和主要結果進行較全麵和係統的介紹,以便為讀者進行爆炸與衝擊領域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些基本知識和分析方法.
  全書內容主要包括:一維單純應力波的陣麵分析方法,一維單純應力波的特徵綫方法,一維復閤應力波的廣義特徵理論和典型問題,三維介質中應力波的基本理論,綫性波的基本理論和某些結果,爆轟波的基本理論和某些工程問題等.在係統介紹波動力學基本知識的基礎上,書中也包含瞭作者及課題組近年來的某些新研究成果,例如有關復閤應力波和三維波廣義特徵理論的錶述體係以及某些新的結果、三維固體中衝擊波突躍條件的推導和闡述等.
  《波動力學(第2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精品教材》可作為力學、工程熱物理、工程科學、材料科學、地球和空間科學以及應用數學等專業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作為與力學有關的相關專業師生和科技工作者的參考書.

內頁插圖

目錄

總序

再版前言
前言
符號說明

第1章 一維單純應力波的陣麵分析方法
1.1 波陣麵描述及陣麵守恒條件
1.1.1 應力波的概念及分類
1.1.2 波的運動學
1.1.3 波陣麵上的位移連續條件和動量守恒條件
1.1.4 波陣麵上動量守恒條件的物理意義
1.1.5 衝擊波陣麵上的能量守恒條件
1.2 彈性波的傳播和相互作用例I-彈性杆的對撞
1.2.1 題例及解法
1.2.2 結果分析
1.3 彈性波的傳播和相互作用例Ⅱ——彈性波在兩種材料交界麵上的透反射
1.3.1 求解方法和結果
1.3.2 結果分析和結論
1.3.3 兩個特例
1.3.4 層裂問題
1.4 -維單純應力波的彈塑性本構關係
1.4.1 材料本構關係對波傳播特性的影響
1.4.2 一維杆中的彈塑性應力一應變關係
1.4.3 一維應變條件下理想塑性材料的軸嚮彈塑性應力一應變關係
1.4.4 -維應變條件下塑性硬化材料的軸嚮彈塑性應力一應變關係
1.5 材料的彈塑性動態響應與彈塑性雙波結構
1.5.1 材料的彈塑性動態響應麯綫
1.5.2 簡單波及其錶達式
1.5.3 綫性硬化材料簡單波的傳播圖案和彈塑性雙波結構
1.6 彈塑性加載波的相互作用
1.6.1 題例1
1.6.2 題例2
1.7 彈性卸載波對塑性加載波的追趕卸載
1.7.1 工程背景及題例
1.7.2 解法1:嘗試法
1.7.3 解法2:預判法
1.7.4 應變間斷麵(更深刻些應稱之為屈服強度間斷麵)
1.7.5 內反射波CE産生的機理
1.8 迎麵卸載
1.8.1 工程背景及題例
1.8.2 解法1:嘗試法
1.8.3 解法2:預判法
1.8.4 應變間斷麵(更深刻些應稱之為屈服強度間斷麵)
1.8.5 內反射波CD和CD+/CD産生的機理
1.9 應變間斷麵對波的乾擾
1.9.1 問題的提齣
1.9.2 應變間斷麵的特點
1.9.3 解例
1.10 卸載波的相互作用
1.10.1 工程背景
1.10.2 本構模型對卸載波的限製
1.10.3 卸載波的相互作用解例1-
1.10.4 卸載波的相互作用解例2-
1.11 彈塑性波在兩種介質交界麵上的透反射
習題1

第2章 一維單純應力波的特徵綫方法
第3章 一維復閤應力波的廣義特徵理論和典型問題
第4章 三維介質中應力波的基本理論
第5章 綫性波的基本理論和某些結果
第6章 爆轟波的基本理論和某些工程問題

前言/序言

  所謂波,就是指某種擾動信號的傳播,而擾動信號則是指介質中某種狀態量的改變(而不是其狀態本身)嚮鄰近介質所發齣的一種信號,這種狀態量的改變作為一種擾動信號由此及彼、由近及遠而傳播開來就是所謂的波;而波在傳播過程中也會因為受到各種內外因素的影響而改變其特性和強度,這就是所謂的波的演化.波的存在及其傳播演化是自然界中最普遍和最重要的現象之一.電磁擾動信號的傳播形成電磁波,光信號的傳播形成光波,物質間引力的改變形成所謂的引力波,潮汐、海浪的推進和水庫潰壩的洪水推進形成所謂的洪水波,聲壓擾動的傳播形成所謂的聲波,核爆炸、炸藥化學爆炸和物理爆炸在炸藥中形成爆轟波並在周圍介質中引起爆炸應力波,變形體間的相互撞擊會在相撞物體中分彆激發齣撞擊應力波,城市車輛交通流中通過信號燈所控製的車輛疏密信號在車流中的傳播是一種運動學的波,控製各類波傳播規律的物理定律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但是由這些物理定律所得到的控製方程,則通常都可以由所謂的波動方程來描述,隻要我們解決瞭求解波動方程的方法問題和由此所引齣的一些規律性問題,則這些方法和規律常常是可以推廣到具有不同物理背景的問題中去的,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隻講解某些最典型的波動問題是閤適的.本書要講的是波的一種——應力波,應力波即是指介質中應力擾動信號的傳播,前麵所講的聲波、爆轟波、爆炸應力波、撞擊應力波等都是最常見的應力波,應力波可以在氣體和液體等流體介質中傳播,這些知識通常在氣體動力學和流體力學教科書中有所介紹,在那裏人們通常是用所謂的歐拉(Euler)描述方法;應力波也可以在固體介質中傳播,這些知識通常在應力波基礎和固體動力學教科書中有所介紹,在那裏人們通常是用所謂的拉格朗日(Lagrange)描述方法.為瞭擴充讀者的知識範圍,深化讀者對波傳播問題的研究方法和重要結論的認識,也為瞭更好地揭示在連續介質力學中廣泛采用的兩類描述方法(拉格朗日描述和歐拉描述)的實質和相互聯係,提高讀者綜閤運用流體力學和固體力學知識的能力,本書將以流體和固體相統一的觀點來介紹應力波的研究方法、基本理論和重要結論.波的傳播和演化規律除瞭可通過實驗測量而得齣之外,還可通過理論分析和數值計算來得齣.本書不是對波傳播的實驗方法進行介紹,而主要是對波傳播的廣義特徵理論和對波傳播問題的具體應用進行介紹,在數值計算方麵,則主要介紹以特徵理論為基礎的計算方法,對有限差分等方法則並未進行係統講解,而隻是在介紹波傳播的某些具體應用實例時做瞭簡要說明,
  波動力學在力學以及相關學科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是連續介質動力學的基本理論支柱之一,在爆炸和衝擊力學中更是具有非常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作用,可以說,沒有波動力學的知識,要解決任何爆炸和衝擊力學的問題都是根本不可能的.對該課的重要性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來簡單說明:
  (1)波動力學是固體動力學的理論基礎,從本質上講,力學中的任何問題實際上都是動力學的問題,與時間完全無關的所謂靜力學問題在嚴格意義上其實是不存在的,這是因為任何外界的載荷要加到一個具體材料或結構上都是有一個時間過程的,隻是其快慢和時間持續長短不同而已,隻有當問題中的材料或者結構的慣性效應相對不太重要因而可以忽略時,我們纔可以將問題作為靜力學問題來處理並得到近似符閤實際的結果,而在與時間有關的動力學問題中,我們又可以將之大緻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材料的局部慣性效應起重要作用的所謂前期響應或局部響應的波動力學問題;第二類是結構的總體慣性效應起重要作用的所謂後期響應或總體響應的結構動力學問題,這兩類動力學的問題又互為因果,即材料和結構中的波動是引起結構後期和總體響應的原因,而結構後期和總體響應則是材料結構中整個波動過程的結果,因此波動力學的研究結果不但常常可以作為研究後期結構響應問題的依據和基礎,而且有時可以成為改進或檢驗後期結構響應結果的齣發點,所以,我們說波動力學是固體動力學的理論基礎是一點也不為過的。
波動力學(第2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精品教材 [Wave Mechanics]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波動力學(第2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精品教材 [Wave Mechanics]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波動力學(第2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精品教材 [Wave Mechanics]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波動力學(第2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精品教材 [Wave Mechanics]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波動力學(第2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精品教材 [Wave Mechanics]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