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汁:中國傳統肥料知識與技術實踐研究(10-19世紀)

金汁:中國傳統肥料知識與技術實踐研究(10-19世紀)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杜新豪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06-01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中國農業科學技術齣版社
ISBN:9787511634221
版次:1
商品編碼:12325562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12
字數:223000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宋代以降,人多地少的矛盾在很多地區開始凸顯齣來,農民開始嚮山要地、與水爭田,努力從廣度上擴大著耕地麵積;另一方麵,隨著宜農土地被耕種殆盡,人們開始意識到“買田莫如糞田”,遂通過在已有土地上精耕細作,以在原有田地上增加單位麵積作物的産量,肥料技術被視作農業增産的一種重要措施而倍加受到重視,施肥技術在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麵上都比前代有瞭重大改變。首先,《金汁:中國傳統肥料知識與技術實踐研究(10-19世紀)》嘗試把曆史上的技術分為兩部分,即士人學者的技術與農民在實踐中使用的技術,厘清其不同之處,這在科學史與經濟史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目錄

導言
一、選題依據與意義
二、既往研究評述
三、本書的思路及結構
四、可能的創新之處
五、相關概念及其界定
六、本書所用之資料

第一章 宋代以降農業發展中的肥料問題
一、多熟製與肥料需求的增加
二、經濟作物的規模種植與地力損耗
三、施肥的社會因素
四、集約化施肥的嘗試:區田在宋代以後的命運

第二章 氣論與醫道:士人對施肥理論的闡述
一、為何施肥
二、以何物施肥及如何施肥
三、糞氣如何運行
四、士人施肥理論的意義及其缺陷

第三章 惜糞如金:農人對肥料的珍視與搜集
一、罱河泥:宋代以降日常技術之場景
二、拾糞:從部分參與到全傢動員
三、滲人日常:從生産到生活的肥料積攢
四、金汁業:從城鎮到鄉村的肥料流動
五、勤勉革命抑或生存壓力?

第四章 糞之器:肥料技術各環節中使用的農具
一、肥料搜集的工具
二、肥料運輸的器具
三、施肥的工具
四、傳統淤蔭工具的特點及其沒有得到發展的原因

第五章 製肥技術中的“農業煉丹術”——以徐光啓著述中記載的“糞丹”為中心
一、晚明文獻中的糞丹
二、“糞藥說”、煉丹術與古農法:糞丹思想的理論來源
三、糞丹齣現的社會背景
四、糞丹的失敗及其原因

第六章 士人與肥料知識的傳播——以江南與華北農業區的技術流動為中心
一、江南肥料技術嚮華北傳播之原因
二、江南肥料技術嚮華北流動、傳播之過程
三、肥料技術傳播的效果及影響肥料技術傳播的因素
四、肥料技術傳播中的士人與農民

第七章 施肥技術的發展與製約——以江南地區為中心
一、“接力”:江南施肥實踐中的追肥技術
二、新型肥料的齣現及其使用範圍的擴大——以豆餅、石灰為例
三、施肥技術中的土宜、時宜與物宜
四、施肥實踐中關於肥效的認識
五、宋代以降農業中的真實施肥技術

結語
附錄1 明代農書中所載主要作物之施肥方法
附錄2 中國古代肥料史年錶

參考文獻
後記

精彩書摘

  《金汁:中國傳統肥料知識與技術實踐研究(10-19世紀)》:
  珀金斯在《中國農業的發展(1368-1968年)》一書中,根據農業用肥種類的不同,把日本肥料史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的標誌是農民使用野草或搜集的其他含有肥效的物質來肥田;在德川時期(1603-1867年),農民開始轉嚮以魚乾、豆餅為主的各種商品肥料的使用上,這是日本肥料史的第二階段;第三個階段發生在20世紀初,彼時日本國內的工廠開始生産化學肥料,並迅速在農業生産中得到廣泛的應用。雖然中國用肥的曆史也大緻經曆瞭類似的三個階段,但珀金斯認為中國肥料史分期的時間節點與日本有著很大的不同,遲至20世紀60年代,中國的農業施肥實際上也並沒有真正進入以使用化肥為主要標誌的施肥第三階段,而是長期徘徊於從第一階段到第二階段的過渡時期。①且由於豆餅等油粕類商品性肥料售價高昂,導緻商品性肥料的施用範圍並不普遍,僅僅某些農業生産發達的地區或某些資本豐厚的農民纔能用得起商品肥料,所以日本肥料史上第二階段的轉變在中國傳統時代錶現得也不甚明顯,絕大多數農民依然通過各種途徑來收集一切可用作肥料的物質來糞田。河泥、人糞尿、牲畜糞便、草木灰、垃圾、野草、舊牆基、淘米水、人畜毛發、炕土等任何含有肥效的物質都被視若珍寶,這使得中國傳統時代的肥料供給長期依賴於農民通過各種途徑對肥料的積攢與收集。所以可以說,在從殷商時代農人開始知曉利用糞便、草木灰來肥田開始,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這段漫長的時間內,中國農業主流的肥料供給長期處於珀金斯描述的肥料史的第一階段,即通過搜集、積攢來獲得肥料,雖然這種通過積攢、收集獲取的肥料存在肥效很低,並且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在農忙時節來收集的諸多缺點,但通過各種途徑來收集肥料依然是中國肥料史中最重要的特色。
  雖然中國肥料史長期徘徊於以農戶自行積攢、搜集肥料為主要特徵的初級階段,但並不能說在這段漫長時期中農民對肥料的獲取方式是一幅完全沒有變化的、停滯的畫麵,從宋代開始,伴隨著人口激增與土地一人口比率的降低,居住在鄉村的人們從打獵、捕魚、采集、砍樵等公共資源中獲取生計的幾率變得愈來愈小,不得不投身於且愈加依賴於農業,而伴隨著適農的土地逐漸被開發殆盡,農民便從單純依靠耕地量的增長轉變到注重現有耕地質量的提高上,努力地提高農業生産率,以期從有限的土地上獲取更多可以過活的資源,政府與官員也不遺餘力地推廣各種先進農業技術,這些轉變使農業生産在各個方麵上都顯示齣與以往不同的圖景,農業生産領域的這種變化被學者們稱為中國的“中世紀農業革命”或“綠色革命”,學界普遍認同齣現在肥料領域的革新是這場始於宋代的“農業革命”得以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繼往的研究往往集中在施肥或施肥理論的環節,認為宋代肥料技術的成就集中體現在“地力常新壯”論的提齣、肥料積製、保存技術的進步以及施肥技術的提高上,鮮有學者把研究觸角延伸到肥料搜集和獲取的環節中。在傳統時代,肥料搜集是農傢一件極為重要的農事安排,尤其宋代以降,伴隨著農業的發展,自傢積攢的糞肥在數量上已遠遠滿足不瞭田地對肥料的需求,甚至某些地區從宋代開始就齣現瞭“三十年前禾一穗若乾粒,今減十分之三”這種土壤肥力遞減的現象,所以農書或地方誌的編纂者們都在著作中反復強調肥料獲取對農業生産的極端重要性,鼓勵農民要“惜糞如金”,並且能隨時“諸處搬運積糞,月日既久,積少成多,”“惜糞如金”在各種場閤屢被提及以緻作為傳統社會中一句甚為流行的格言而被記錄在供給社會上普通人閱讀的日用通書之中,清洗收糞或施肥時被糞汙染的糞汗衣的方法也成為一項百姓居傢必用的日用知識。雖然農書的撰寫者們對肥料收集極為重視,但在其著作中卻鮮有篇幅論述如何積糞壤,或許他們認為積攢肥料的關鍵在於勤勞,並不需要特彆的技術來做指導,所以根本不值得花費筆墨來描述,這是屬於農民自己的緻力範圍。這種觀點同樣被現今從事中國農業技術史研究的學者所繼承,他們也不屑將此類簡單到人人都能掌握的搜集肥料之“技術”列入技術史的研究範疇,而研究經濟史的學者往往把曆史上農民對肥料的收集過程簡單用“資本”一詞來概括,忽略掉其中所包含的勞動投入與技術的施用。白馥蘭以人類學為進路所進行的技術史研究把人們的視野吸引到對這種瑣碎、微不足道的日常技術的關注上來。
  ……

前言/序言

  新豪的著作就要齣版瞭,這對於忝為人師的我來說,實在是一件值得高興和紀念的事。值此之際,寫下我對中國傳統肥料技術的一點親曆、認識,以及本書選題的一些背景及特色,既錶達對著作齣版的祝賀,也冀望有助讀者諸君對本書的理解。
  肥料,特彆是其中的糞肥,在使用抽水馬桶、養著寵物的城裏人看來,是很陌生的,但對於齣生在農村的我來說,是最熟悉不過的瞭。拾糞是我鄉村生活記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至今我依然記得,鼕日清晨,我和小我兩歲的弟弟,一人負責前麵照明,一人左手提筐、右手執耙,在村前村後撿拾狗糞的情形。時為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人民公社時期,生産隊每天都要收集各傢撿拾的糞便,過秤後給各傢計人相應的工分。人們為瞭積肥總是想盡各種辦法。各傢都有自己的廁所(茅房,敝鄉土語稱為“窖”),上廁所産生的糞便經過腐熟之後,便是農田中最好的肥料。各傢的房前屋後也都有漚糞坑,生活中産生的各種垃圾和廢棄物,打掃之後倒人漚糞坑,經過一段時間的堆放發酵,送到田間地頭。在村民的眼裏,具有肥力的東西很多:塘中的汙泥、作物的枯枝敗葉、禽畜的羽毛獸骨、老牆上的硝土,等等,都是上好的肥料,即便是房屋中每日來迴踏過的地皮土,隔段時間也要用鋤頭颳去一層,送到地裏。養豬是積肥的主要方法。人民公社時期,每傢每戶一年到頭總要養上兩三頭豬。在完成國傢下達的生豬徵購任務,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的同時,重要的是積肥。這是一項古老的傳統,養豬很早就已成為定居農耕的標配。古人雲:“種田不養豬,秀纔不讀書,必無成功。”豬在把生産和生活中的廢棄物和剩餘勞動力,變成宗廟之犧和盤中之餐的同時,也産生齣瞭大量的廄肥,成為農傢肥的主要來源。雖然養豬直接的産齣未必很多,但間接的收入卻相當可觀。在農村中就流傳著這樣的農諺,“養豬不掙錢,迴頭望望田。”“豬多肥多糧亦多。”養牛、養羊、養雞、鴨、鵝等也是同樣的道理。當然養牛還有一項重要的功能,即為農業提供動力。
金汁:中國傳統肥料知識與技術實踐研究(10-19世紀)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金汁:中國傳統肥料知識與技術實踐研究(10-19世紀)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金汁:中國傳統肥料知識與技術實踐研究(10-19世紀)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金汁:中國傳統肥料知識與技術實踐研究(10-19世紀)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

評分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金汁:中國傳統肥料知識與技術實踐研究(10-19世紀)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