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东方中考一线资深教师编写:所有编写者都为多年奋战在中考一线的资深教师,了解考点,熟知策略,所有任务题型的设置都围绕中考和提高阅读能力展开。
2. 真题实战演练,利于中考提分:精选全国各地中考英语真题试卷及模拟试卷的阅读文章及题目,供读者进行实战训练。
3. 解析深入透彻,揭示知识盲区:每一篇文章后面的题目都予以超详解析,提供解题思路,分析语言难点,讲解出题点。
4. 分步练习进阶,从根本上提高阅读理解力:书中所有任务题型都进行了分级,并有明确标识,读者可根据自己的真实水平选择板块练习,并在题目引导下一步步提高阅读理解力。
本书针对初二或相当于初二水平的学生,从全国中高考真题和优秀模拟考题中精选16篇极有代表性的文章,从提高学生中考分数和英语理解能力出发,设置与文章相关的各种任务与问题,以8天为一个阶段,带领学生逐步识记、理解并掌握文章关键词汇,并通过完成任务和回答问题,最终达成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新东方优能中学教育是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旗下的知名中学教育品牌,专注于为13至22岁的学生提供一流的全科课外培训,凭借精准的测评定位、科学的学习方案、标准化的精英师资团队和贴心周到的课程服务,为全国学子鼎力打造高标准、高品质的教学产品。新东方优能中学推广管理中心对新东方各分校优能中学项目进行统一管理和提供标准化的指导,推进课程标准化和整个优能中学项目全面发展。
Day 1 / 第1天 ★★★★★ 1
Passage 1 / 第1篇 ★★★★★ 3
Section 1 / 词汇识记 ★☆☆☆☆ 6
Section 2 / 词汇理解 ★★☆☆☆ 8
Section 3 / 词汇解答 ★★★☆☆ 9
Section 4 / 长难句翻译 ★★★★☆ 10
Passage 2 / 第2篇 ★★★★★ 17
Section 1 / 词汇识记 ★☆☆☆☆ 19
Section 2 / 词汇理解 ★★☆☆☆ 20
Section 3 / 词汇解答 ★★★☆☆ 21
Section 4 / 长难句翻译 ★★★★☆ 22
Day 2 / 第2天 ★★★★★ 27
Passage 3 / 第3篇 ★★★★★ 29
Section 1 / 词汇识记 ★☆☆☆☆ 32
Section 2 / 词汇理解 ★★☆☆☆ 34
Section 3 / 词汇解答 ★★★☆☆ 35
Section 4 / 长难句翻译 ★★★★☆ 36
Passage 4 / 第4篇 ★★★★★ 41
Section 1 / 词汇识记 ★☆☆☆☆ 44
Section 2 / 词汇理解 ★★☆☆☆ 46
Section 3 / 词汇解答 ★★★☆☆ 47
Section 4 / 长难句翻译 ★★★★☆ 48
Day 3 / 第3天 ★★★★★ 53
Passage 5 / 第5篇 ★★★★★ 55
Section 1 / 词汇识记 ★☆☆☆☆ 57
Section 2 / 词汇理解 ★★☆☆☆ 59
Section 3 / 词汇解答 ★★★☆☆ 60
Section 4 / 长难句翻译 ★★★★☆ 61
Passage 6 / 第6篇 ★★★★★ 67
Section 1 / 词汇识记 ★☆☆☆☆ 69
Section 2 / 词汇理解 ★★☆☆☆ 70
Section 3 / 词汇解答 ★★★☆☆ 71
Section 4 / 长难句翻译 ★★★★☆ 72
Day 4 / 第4天 ★★★★★ 77
Passage 7 / 第7篇 ★★★★★ 79
Section 1 / 词汇识记 ★☆☆☆☆ 82
Section 2 / 词汇理解 ★★☆☆☆ 83
Section 3 / 词汇解答 ★★★☆☆ 84
Section 4 / 长难句翻译 ★★★★☆ 85
Passage 8 / 第8篇 ★★★★★ 91
Section 1 / 词汇识记 ★☆☆☆☆ 94
Section 2 / 词汇理解 ★★☆☆☆ 96
Section 3 / 词汇解答 ★★★☆☆ 97
Section 4 / 长难句翻译 ★★★★☆ 98
Day 5 / 第5天 ★★★★★ 105
Passage 9 / 第9篇 ★★★★★ 107
Section 1 / 词汇识记 ★☆☆☆☆ 109
Section 2 / 词汇理解 ★★☆☆☆ 110
Section 3 / 词汇解答 ★★★☆☆ 111
Section 4 / 长难句翻译 ★★★★☆ 112
Passage 10 / 第10篇 ★★★★★ 117
Section 1 / 词汇识记 ★☆☆☆☆ 120
Section 2 / 词汇理解 ★★☆☆☆ 121
Section 3 / 词汇解答 ★★★☆☆ 122
Section 4 / 长难句翻译 ★★★★☆ 123
Day 6 / 第6天 ★★★★★ 129
Passage 11 / 第11篇 ★★★★★ 131
Section 1 / 词汇识记 ★☆☆☆☆ 134
Section 2 / 词汇理解 ★★☆☆☆ 136
Section 3 / 词汇解答 ★★★☆☆ 137
Section 4 / 长难句翻译 ★★★★☆ 138
Passage 12 / 第12篇 ★★★★★ 143
Section 1 / 词汇识记 ★☆☆☆☆ 146
Section 2 / 词汇理解 ★★☆☆☆ 148
Section 3 / 词汇解答 ★★★☆☆ 149
Section 4 / 长难句翻译 ★★★★☆ 150
Day 7 / 第7天 ★★★★★ 155
Passage 13 / 第13篇 ★★★★★ 157
Section 1 / 词汇识记 ★☆☆☆☆ 160
Section 2 / 词汇理解 ★★☆☆☆ 161
Section 3 / 词汇解答 ★★★☆☆ 162
Section 4 / 长难句翻译 ★★★★☆ 163
Passage 14 / 第14篇 ★★★★★ 169
Section 1 / 词汇识记 ★☆☆☆☆ 172
Section 2 / 词汇理解 ★★☆☆☆ 174
Section 3 / 词汇解答 ★★★☆☆ 175
Section 4 / 长难句翻译 ★★★★☆ 176
Day 8 / 第8天 ★★★★★ 183
Passage 15 / 第15篇 ★★★★★ 185
Section 1 / 词汇识记 ★☆☆☆☆ 188
Section 2 / 词汇理解 ★★☆☆☆ 189
Section 3 / 词汇解答 ★★★☆☆ 190
Section 4 / 长难句翻译 ★★★★☆ 191
Passage 16 / 第16篇 ★★★★★ 197
Section 1 / 词汇识记 ★☆☆☆☆ 200
Section 2 / 词汇理解 ★★☆☆☆ 201
Section 3 / 词汇解答 ★★★☆☆ 202
Section 4 / 长难句翻译 ★★★★☆ 203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颇具匠心,封面色彩搭配既不过于花哨,又不失活力,初中生很容易产生好感。拿到手里,首先感受到的是纸张的质感,虽然不是那种昂贵的光滑纸,但偏哑光的处理让长时间阅读时眼睛的负担减轻了不少,这对于需要进行大量阅读训练的学科用书来说,是非常人性化的考量。排版上,字体大小适中,段落之间的留白处理得当,使得阅读界面显得开阔而不拥挤,即便是面对大段的英文文章,也不会立刻产生压迫感。更值得称赞的是,编排逻辑清晰可见,从目录就能大致推断出学习的进阶路径,这种清晰的结构感,极大地降低了初次接触该类书籍读者的迷茫度。我在翻阅时注意到,很多重点词汇和难点句式的标注都采用了不同的颜色或字体样式进行区分,这在视觉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有助于快速锁定学习重点,这比那种密密麻麻的文字注释要高效得多。总的来说,作为一本工具书,它的“硬件”配置已经为高效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人在翻开第一页之前,就已经对接下来的学习体验抱有了积极的预期。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往往是区分一本优秀学习资料和普通教材的关键所在。
评分从配套资源的丰富性来看,这本书的价值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仅仅依赖书本内容进行自学,效果往往会打折扣,但这本书似乎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除了核心的阅读文本和解析外,我注意到它在获取额外练习和音频材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这本教材显然不是那种“一锤子买卖”,它暗示或引导读者去探索更多的辅助资源,例如听力材料的同步性,这对于提升阅读速度和理解力至关重要,因为很多时候我们读得慢,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在“默读”而非“视觉处理”。这种将听力与阅读紧密结合的训练模式,是现代语言学习的趋势。更进一步说,一套优秀的学习材料应该能激发读者的内在驱动力,而这种对多媒体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就体现了编者对学习体验的整体把控,让学习过程变得立体化和多感官参与,远比单纯的文字输入要有效得多。
评分这本书在阅读技巧的传授方面,展现出了一种超越传统应试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它不仅仅是提供了一堆文章让你去“猜”意思,而是系统性地拆解了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的内在结构。例如,在处理说明文时,它会着重讲解如何快速定位关键信息和识别流程图表;而在面对议论文时,则会详细剖析作者的论点和论据是如何展开和支撑的。这种针对性极强的“解剖式”教学方法,极大地提升了我对文本的解析能力。它教我的不是“答案是什么”,而是“应该用什么方法去找到答案”。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阅读策略切换”的部分,它强调了阅读目的不同时,阅读方式也应随之调整,比如略读(Skimming)和寻读(Scanning)的实际应用场景。这种实用主义的指导,让我明白了阅读理解并非单一技能,而是一套灵活的工具箱,需要根据不同的“锁”选择最合适的“钥匙”去开启,这对于培养真正的独立阅读能力非常有价值。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或许是它在语言应用层面的延展性思考。它并没有将阅读理解视为一个封闭的技能模块,而是巧妙地将阅读中学到的高级词汇和句式“回流”到写作和口语练习中。例如,在某些单元的“拓展练习”部分,会引导读者模仿文章中的复杂句式结构来重述或总结段落大意,这种“输入即模仿,模仿即内化”的学习闭环设计,非常具有启发性。它潜移默化地在告诉我:阅读的终极目的不仅仅是理解他人所写,更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这种超越理解本身的教学视野,让这本中阶读物具备了向高阶学习过渡的潜能。它培养的不仅是“做对题”的能力,更是“像母语者一样思考”的底层逻辑,这种对长期语言能力发展的关注,让这本书的投资回报率显得异常高。
评分这本书的难度递进设置,可以说是非常贴合初中生的实际认知发展水平,它并没有一上来就抛出晦涩难懂的“高大上”文章,而是采用了“循序渐进,温故知新”的策略。我发现,前几单元的文章题材选取非常贴近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兴趣点,比如校园生活、科技小发明、环保意识等,这极大地激发了我的阅读兴趣,让我感觉阅读不再是任务,而是一种探索世界的窗口。随着章节的深入,文章的长度和句式的复杂程度开始有计划地增加,这种“爬坡”式的设计,避免了中途的挫败感。它巧妙地在提升难度的同时,不断回顾和巩固前一阶段学习到的阅读技巧,比如主旨句的识别、上下文逻辑关系的判断等,使得知识的积累是滚雪球式的增长,而非孤立分散。特别是对于那些阅读速度较慢或者词汇量基础薄弱的同学来说,这种结构上的稳健性至关重要,它给予了足够的“缓冲时间”去适应新的挑战,而不是在短时间内被难度猛地“抽离”,从而有效维持了学习的连贯性和信心。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好书
评分中阶,循序渐进吧,闺女还有一年中考。
评分中阶,循序渐进吧,闺女还有一年中考。
评分好书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中阶,循序渐进吧,闺女还有一年中考。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好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