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2-18
曾國藩自清道光二十年至同治十年前後30年的翰林院和從軍打仗生涯中共有1500封信留世,這本《曾國藩傢書》選取其中部分信件。內容上至曾國藩寫給祖父母、父母,中對兄弟,下及寫給子侄,多為傢務、勸誡,有國事,有政務,有軍事指示,有人物評論,還有讀書、寫字、作文的理念。全麵細緻顯示瞭在風雲變化的晚清背景下,這位力挽狂瀾的曆史重臣的心路曆程,從側麵講述他是如何成功的以及被人稱道的傢風何如形成,讓每個讀者從中見微知著,有所悟有所得。這一部傢書足以體現齣他的學識造詣和道德修養,從而贏得瞭“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稱譽,並使其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精神偶像。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清朝湖南長沙府湘鄉白楊坪(今為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天子坪)人。中國近代政治傢、軍事傢、理學傢、文學傢,與鬍林翼並稱曾鬍,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四大名臣”。曾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一等毅勇侯,達到清朝曆史上漢族文人為官的高峰,其謚號“文正”即為清朝文官的高級彆謚號。他一生奉行為政以耐煩為要義,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
編譯者,李金水。
有人說,清代中興名臣曾國藩13套學問,流傳下來的隻有一套,那就是《曾國藩傢書》。
——南懷瑾
吾謂曾文正集,不可不日三復也。——梁啓超
帶兵如帶子弟一語,為慈仁貼切。能以此存心,則古今帶兵格言,韆言萬語皆付之一炬。——蔡鍔
知人之明,謀國之忠,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期無負平生。——左宗棠
目錄
京宦生涯
修身之道2
讀書之道17
治傢之道49
為官之道76
養生之道90
窘睏的團練大臣
修身之道94
讀書之道103
治傢之道118
為官之道135
用人之道139
人生巔峰
修身之道164
讀書之道193
治傢之道209
用人之道243
養生之道281
餘暉殘照
修身之道298
讀書之道310
治傢之道314
為官之道326
養生之道340
附錄:曾國藩做人36字訣355
京宦生涯
(1840年-1852年,收錄曾國藩從道光二十年至鹹豐二年的傢書)
修身之道
隻有進德修業兩事靠得住
(1844年10月10日與諸弟書)
四位老弟左右:
昨廿七日接信,暢快之至,以信多而處處詳明也。
四弟七夕詩甚佳,已詳批詩後;從此多作詩亦甚好,但須有誌有恒,乃有成就耳。餘於詩亦有工夫,恨當世無韓昌黎及蘇黃一輩人,可與發吾狂言者。但人事太多,故不常作詩;用心思索,則無時敢忘之耳。
吾人隻有進德、修業兩事靠得住。進德,則孝悌仁義是也;修業,則詩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做主,得尺則我之尺也,得寸則我之寸也。今日進一分德,便算積瞭一升榖;明日修一分業,又算餘瞭一文錢;德業並增,則傢私日起。至於功名富貴,悉由命定,絲毫不能自主。昔某官有一門生為本省學政,托以兩孫,當麵拜為門生。後其兩孫歲考臨場大病,科考丁艱[1],竟不入學。數年後兩孫乃皆入,其長者仍得兩榜。此可見早遲之際,時刻皆有前定,盡其在我,聽其在天,萬不可稍生妄想。六弟天分較諸弟更高,今年受黜[2],未免憤怨,然及此正可睏心橫慮,大加臥薪嘗膽之功,切不可因憤廢學。
九弟勸我治傢之法,甚有道理,喜甚慰甚!自荊七遣去之後,傢中亦甚整齊,問率五歸傢便知。《書》曰:“非知之艱,行之惟艱。”九弟所言之理,亦我所深知者,但不能莊嚴威厲,使人望若神明耳。自此後,當以九弟言書諸紳而刻刻警省。季弟信天性篤厚,誠如四弟所雲“樂何如之”。求我示讀書之法,及進德之道。另紙開示,餘不具。
兄國藩手草
道光廿四年八月廿九日
【注釋】
[1]丁艱:原指遭父母之喪,後多專指官員居喪。[2]黜:降職或罷免。
【精彩點評】
曾國藩在這封信裏,告誡傢中兄弟,功名富貴是變幻莫測的,不能掌握,隻有建立功德和修習學業纔是自己能夠把握的。功德積一分,我們就能增長一分,學業增進一分,我們就得進一分,但功德和學業的修養需要一天天的積纍,不能促成,一分分的積纍纔能使傢業興旺。他還舉瞭個例子證明人生的事情不能自己掌握,而增進學業,自己能否抓住機會,則是自己能把握得住的。麵對挫摺,不能聽天由命,要繼續努力,加強臥薪嘗膽的功夫,不可荒廢瞭學業。
努力瞭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能成功,成功就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有人抱怨沒有成功的機會,其實,有時候成功的機會就在我們身邊,隻是你沒有把握住。另一方麵,是成功的機會的確還沒有來。不過,機會也需要我們自己去創造,這樣纔能加速成功的到來。
【經典格言】
吾人隻有進德、修業兩事靠得住。進德,則孝悌仁義是也;修業,則詩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做主,得尺則我之尺也,得寸則我之寸也。今日進一分德,便算積瞭一升榖;明日修一分業,又算餘瞭一文錢;德業並增,則傢私日起。至於功名富貴,悉由命定,絲毫不能自主。
做個光明磊落、神欽鬼服之人
(1850年2月20日與諸弟書)
澄侯、溫甫、子植、季洪四位老弟足下:
正月初六日接到傢信三函:一係十一月初三所發,有父親手諭,溫弟代書者;一係十一月十八所發,有父親手諭,植弟代書者;一係十二月初三澄侯弟在縣城所發一書,甚為詳明,使遊子在外,巨細瞭然。
廟山上金叔不知為何事,而可取“騰七之數”?若非道義可得者,則不可輕易受此。要做好人,第一要在此處下手,能令鬼服神欽,則自然識日進氣日剛。否則不覺墜入卑汙一流,必有被人看不起之日,不可不慎。諸弟現處極好之時,傢事有我一人擔當,正當做個光明磊落、神欽鬼服之人,名聲既齣,信義既著[1],隨便答應,無事不成,不必愛此小便宜也。
父親兩次手諭,皆不欲予乞假歸傢。而予之意,甚思日侍父母之側,不得不為迎養之計。去鼕傢書曾以歸省、迎養二事與諸弟相商。今父親手示既不許歸省,則迎養之計更不可緩。所難者,堂上有四位老人,若專迎父母而不迎叔父母,不特予心中不安,即父母心中亦必不安;若四位並迎,則叔母病未全好,遠道跋涉尤艱。予意欲於今年八月初旬,迎父親母親叔父三位老人來京,留叔母在傢,諸弟婦細心伺候。明年正月元宵節後,即送叔父迴南,我得與叔父相聚數月,則我之心安。父母得與叔父同行數韆裏到京,則父母之心安。叔母在傢半年,專雇一人服侍,諸弟婦又細心奉養,則叔父亦可放心。叔父在傢,抑鬱數十年,今齣外瀟灑半載,又得觀京師之壯麗,又得與侄兒侄婦侄孫團聚,則叔父亦可快暢。在傢坐轎至湘潭,澄侯先至潭,雇定好船,伺候老人開船後,澄弟即可迴傢。船至漢口,予遣荊七在漢口迎接,由漢口坐三乘轎至京,行李婢僕,則用小車,甚為易辦。求諸弟細商堂上老人,春間即賜迴信,至要至要!
李澤縣、李英燦進京,餘必加意庇護。八鬥衝地,望繪圖與我看。諸弟自侍病至葬事,十分勞苦,我不剋幫忙,心甚歉愧!
京師大小平安。皇太後大喪,已於正月初七日廿七日滿,脫去孝衣。初八日係祖父冥誕,我作文緻祭,即於是日亦脫白孝,以後照常當差。心中萬緒,不及盡書,統容續布。
兄國藩手草
道光三十年正月初九日
【注釋】
[1]著:建立。
【精彩點評】
在這封傢書裏,曾國藩迎養父母和叔父,連途經之處的車馬安排都一一安頓好,心思縝密可見一斑。父親兩次書信裏都拒絕曾國藩請假迴傢探親,曾父為兒子著想、讓兒子顧全事業不要為傢所纍的好父親形象變得鮮明親切起來。即使隔著百年曆史鴻溝,父母一心為兒女的無私情感與現代一般無二,值得歌頌。
從信中我們還可發現曾國藩不僅孝順父母,對叔父母也關懷備至。曾國藩的叔父曾驥雲(1807—1860),字高軒,隻比曾國藩大四歲,年齡的接近,使他與曾國藩的關係異常親近。幼年時,他們如“兄弟”般相處長大,叔侄一起讀書、一起玩耍,曾驥雲處處關懷嗬護曾國藩。成年後,即使是離開傢鄉在外求學,抑或是在京城做官,或是在各地從政治軍,曾國藩總是在傢書中關心著叔父曾驥雲的身心健康、起居生活,像對待父親那樣敬重著曾驥雲。
【經典格言】
要做好人,第一要在此處下手,能令鬼服神欽,則自然識日進氣日剛。否則不覺墜入卑汙一流,必有被人看不起之日,不可不慎。
曾國藩傢書:蘊含曾國藩後代英纔輩齣,長盛不衰的奧秘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曾國藩傢書:蘊含曾國藩後代英纔輩齣,長盛不衰的奧秘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曾國藩傢書:蘊含曾國藩後代英纔輩齣,長盛不衰的奧秘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