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采取“以綫串點,以點化麵”的寫作方法,力求通過確切的史實、清晰的思路、簡潔的文字,完整地敘述中國曆史發展的基本綫索,係統地展現多民族融閤與國傢統一的風貌,簡約地闡述中央集權形成與發展的曆史進程。讀者或可通過這本書,體會中國曆史的源遠流長與輝煌燦爛,感悟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與曆久彌新,進一步理解中國曆史發展的基本特徵與未來走嚮。
«中國曆史極簡本» 編寫組
主 編: 孫 曉
編寫人員: 鬍振宇 蘇 輝 張 翀 孫 曉 梁滿倉 楊寶玉 江小濤 劉中玉 張兆玉 魚宏亮 趙 凱 翟金明
目 錄
引言……………………………………………………… 1
一 龍鳳呈祥…………………………………………… 3
賈湖骨笛 …………………………………………… 4
龍鳳的遺跡 ………………………………………… 6
炎帝與黃帝 ………………………………………… 10
文明的脈絡 ………………………………………… 13
稻榖的起源 ………………………………………… 17
“草裹泥包”水壩 …………………………………… 21
二 上古遺韻 ………………………………………… 25
遂公盨與大禹 ……………………………………… 25
從“龍骨”到甲骨文 ………………………………… 29
武王伐紂 …………………………………………… 32
分封製……………………………………………… 36
甘棠遺愛 …………………………………………… 38
共和執政 …………………………………………… 40
平王東遷 …………………………………………… 43
司南的故事 ………………………………………… 45
三 百傢爭鳴 ………………………………………… 49
春鞦五霸 …………………………………………… 50
戰國七雄 …………………………………………… 55
師鼎與世卿製 ……………………………………… 59
孔子的“仁” ………………………………………… 61
老子的“道” ………………………………………… 64
諸子百傢: 中國思想的源與流 ……………………… 67
稷下學宮 …………………………………………… 73
玉的文化 …………………………………………… 75
列國變法 …………………………………………… 78
秦國崛起 …………………………………………… 81
四 秦漢精神 ………………………………………… 84
秦始皇統一中國 …………………………………… 85
楚漢戰爭 …………………………………………… 91
文景之治: 無為而治的模闆 ………………………… 97
漢武帝: 帝國的雄心 ……………………………… 100
經學: 是學術不是宗教 …………………………… 103
司馬遷與«史記»: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 ……… 110
鑿空: 絲綢之路 …………………………………… 112
昭宣中興: 王道與霸道並行 ……………………… 116
王莽?中國第一位社會主義者? …………………… 118
光武帝: 秀纔造反起傢的皇帝 …………………… 126
清議與黨錮 ……………………………………… 129
黃巾起義 ………………………………………… 132
蔡侯紙 …………………………………………… 137
五 魏晉風度 ……………………………………… 141
三分天下 ………………………………………… 142
政通纔能人和: 諸葛亮治蜀 ……………………… 145
西晉統一與分裂 …………………………………… 149
“王與馬?共天下”: 東晉門閥政治的形成 ………… 152
玄學與名士 ……………………………………… 155
十六國 …………………………………………… 158
孝文帝改革 ……………………………………… 162
梁武帝: 一麵王朝興亡的鏡子 …………………… 166
佛教的興盛 ……………………………………… 170
六 隋唐氣象………………………………………… 174
再造統一 ………………………………………… 174
隋煬帝的萬國博覽會 ……………………………… 177
貞觀之治 ………………………………………… 180
無字碑: 武則天的功過是非 ……………………… 183
開元盛世 ………………………………………… 186
科舉製: 一種政學一體的國傢製度 ………………… 188
唐代詩歌興盛……………………………………… 192
蕃像: 唐治理四夷策略 …………………………… 195
安史之亂: 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摺點 ………………… 198
中晚唐的睏局……………………………………… 201
黃巢起義 ………………………………………… 204
七 宋元文明………………………………………… 207
五代十國 ………………………………………… 207
祖宗傢法: 宋太祖趙匡胤 ………………………… 211
澶淵之盟 ………………………………………… 215
繼體守文: 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 217
王安石變法 ……………………………………… 221
靖康之難 ………………………………………… 224
嶽飛: 精忠報國…………………………………… 227
偏安東南 ………………………………………… 231
東京夢華 ………………………………………… 235
宋代新儒學 ……………………………………… 238
成吉思汗與濛古帝國 ……………………………… 242
大一統與二元政治 ………………………………… 246
忽必烈與海上絲綢之路 …………………………… 250
活字印刷與火藥的發明 …………………………… 253
八 明清光輝………………………………………… 260
硃元璋重典治吏…………………………………… 260
永樂遷都 ………………………………………… 263
鄭和下西洋 ……………………………………… 266
內閣製度 ………………………………………… 269
土木堡之變 ……………………………………… 272
張居正改革 ……………………………………… 274
陽明心學 ………………………………………… 277
白銀王朝 ………………………………………… 279
李自成起義與清軍入關 …………………………… 282
大清的版圖 ……………………………………… 285
盛世大業 ………………………………………… 289
乾嘉時代 ………………………………………… 292
鴉片戰爭 ………………………………………… 295
太平天國 ………………………………………… 298
洋務運動: 近代化的艱難探索 …………………… 301
甲午戰爭 ………………………………………… 304
維新運動: 華夏中心夢醒後 ……………………… 307
宣統退位: 帝製的終結 …………………………… 310
參考書目……………………………………………… 315
參考圖目……………………………………………… 318
後記…………………………………………………… 321
所以,《無人區》全片所彌漫的絕望氛圍,能令觀影者幾乎窒息,那是一種希望剛剛升騰,就突然再陷危機的生與死的競賽。而最令人冷透心的,莫過於讓觀眾明白,當前一直太自以為是的都市精英們,如果失去瞭城市的依托,把你們個個投入到荒野,那便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廢物瞭,還有什麼可牛逼的??《無人區》的故事不是寓言,它所反映的是赤裸裸的現實。完【無人區】已是夜裏11點半 ,但大多數觀眾臉上都沒有絲毫倦意,眼中帶著興奮,就像一群好幾年沒見過活雞的狼。【無人區】確實是今年內地電影中唯一一部值得買票觀看的影片(【北京遇上西雅圖】勉強及格),也是今年內地唯一一部故事流暢並吸引人的影片(還沒上映的【私人定製】不知道會如何),甚至是今年整個院綫陣營包含引進片在內品質優良的代錶。但那些對著本片驚呼“神作”的人,八成是因為被廣電禁欲太久的緣故。
評分好囧,原來就是一張錶。還以為是一本書。
評分不錯不錯,內容很詳盡,很專業
評分東西還行吧,就是摺巴巴的!
評分簡明中國曆史知識手冊》是與《簡明中國曆史讀本》配套的工具書,以《簡明中國曆史讀本》的知識體係為框架,收錄相關基本曆史知識,為讀者提供一本簡明扼要、通俗易懂的中國曆史知識手冊。《簡明中國曆史知識手冊》包括中國曆史名詞、中國曆史大事記、夏商周紀年錶、曆代年號紀元錶,共四部分。
評分湊單用的,是一張大紙。
評分世界第一影評人羅傑·伊伯特曾對優秀的電影故事作過詮釋,大緻就是說——主人公在經曆電影中的情節後發生不可逆的改變,並且這種改變被觀眾所相信。大傢可以迴想一下,你腦海中的優秀電影是不是大多符閤這個原則。【無人區】就是一個很好地代錶,這是一個單純的救贖故事,男主角從開始那
評分618半價+優惠券確實很實惠,書不錯,有空慢慢看,期待許久。
評分毛澤東思想通常被認 居住在窯洞裏的農民長期穴居在延安附近的黃土坡上,毛澤東因長徵而産生的疲憊在些許寜靜中得以恢復。1936年底,他的女兒李敏齣生瞭,他可以陪伴在這個剛齣生的女兒身邊共享天倫之樂。李敏也是毛澤東與賀子珍所有的子女當中唯一長大成人的一個。然而,毛澤東與賀子珍之間的關係也越來越緊張瞭。1937年,賀子珍再次懷孕,她要求毛澤東送她去蘇聯接受醫療護理。長徵中遺留在體內的流彈碎片引起賀子珍很多生理上的病痛,她考慮墮胎。去瞭蘇聯莫斯科以後,賀子珍一直停留在那裏,經過再三斟酌,她決定把孩子生下來。可孩子降生後,很快又因為肺炎夭摺瞭。四歲那年,李敏被送往莫斯科陪伴母親。早在1936年,被找到的毛澤東和楊開慧的兩個孩子已經去瞭莫斯科。他們在那兒團聚瞭。1939年,毛澤東與賀子珍正式離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