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者:周鸿祎自传

颠覆者:周鸿祎自传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周鸿祎,范海涛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20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9609298
版次:1
商品编码:12310184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77
字数:365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颠覆”不是彻底对个人或者行业的毁灭,而是一种创新的途径,一种成长的方式。颠覆观念比颠覆行为更重要。
  如果有一天我变腐朽了,对现实妥协、不思进取,那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可以来打败我。

作者简介

  周鸿祎,360公司创始人兼CEO,知名创业导师,免费安全之父。2006年,周鸿祎创立360公司,创新性地推出“免费安全”战略,颠覆了传统互联网安全行业,开创了中国互联网的新格局。2011年3月,周鸿祎率领360公司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将之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互联网安全企业。2017年,周鸿祎提出“大安全”理念,指出随着网络遍布全球各个角落,互联网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设施,网络攻击,甚至网络战争,已经成为国家、社会、产业甚至人类生命的重要威胁。在“大安全”时代,周鸿祎领导360公司向安全企业转变,为用户、企业以及政府单位提供从信息、金融、车联网、物联网到工业互联网多层级的安全保障服务。
  
  范海涛,历任《北京青年报》财经记者,新浪网驻华盛顿记者,《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中国区代表。2009年,与时任谷歌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博士合著出版《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迄今销量超过100万册,并以此获得蓝狮子中国本土商业作者奖。2011年赴美留学,2013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硕士学位,这是该专业的高学位。2014年创办“海涛口述历史·人物传记工作室”。2016年,出版畅销书《就要一场绚丽突围——30以后去留学》。受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邀请,讲述非虚构写作和口述历史。2017年1月,当选当 当网年度影响力作家。

目录

前言
人生就是不断自我颠覆
开篇360新未来
沸腾二十年
从未想过的私有化
一波三折的私有化
360新未来

第一章 生于70年代
生于70年代
革命氛围之下的启蒙教育

第二章 在好孩子与熊孩子之间
搬到郑州
爱上阅读

第三章 年少轻狂
校园闹剧
一张邮票引发的风波
继续阅读和初识计算机

第四章 一个正统教育的出离者
郑州九中——一所普通中学成就的重点大学梦
关于理想的课堂作文——物理和计算机
完美的结局——保送

第五章 老鼠掉到米缸里之我的大学
进入大学
危机四伏
人生中的第一次商业行为
教改班奇遇记
老鼠掉到米缸里
我为上机狂
课外兼职:人生的另一堂课
第一次讲课练就演讲能力

第六章 研发反病毒卡——创业初体验
开始逃课准备做产品疯子
送进公安连夜受审
初到特区自己采购
自寻销售渠道
初次创业的失败和收获
第一次创业的额外收获——软件收集狂人

第七章 二次创业遭遇“黑单事件
“信心”的诞生
“信心”的陨落和教训
用创业者的心态去打工——决定投身方正

第八章 初入职场创造“飞扬
北大方正——放逐新疆
封闭开发——一个程序员的本我状态
1996——初步拥抱互联网时代
一个新的任务:初步接触电子邮件
“飞扬”为什么没有真的飞扬起来
离开方正——抛弃稳定、待遇和头衔

第九章 车库式创业和度过3721风波
开始车库式创业
四处碰壁
融资初体验——资本的妙处
寂寞艰难的创业初期
发展的困境——职业经理人到底好不好
与搜索失之交臂
互联网的冬天和RealNames入驻中国
与CNNIC之间的“始乱终弃
冲突爆发
公然抗争杀出血路
插件安装和决胜渠道
遭遇百度对簿公堂
寻求与Google合作未果
3721的大结局——为什么会出售?

第十章 进入跨国公司情困雅虎
初入雅虎
新雅虎:发力搜索
痛苦的沟通”一搜“的出生
层出不穷的冲撞
这是我一个人的战斗
初现峥嵘
矛盾升级情困雅虎
雅虎后续——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的种种困境
和解——雅虎十年后的醒悟
雅虎总结——在不同的欲望之间取舍

第十一章 重新出发奇虎诞生
初创奇虎
2006年回归——关注社区搜索
社区搜索的式微与搜索梦的保存
“流氓软件”在中国泛滥成灾
逆转——360慢慢渗透进安全市场,大获成功
360杀毒为什么走向免费
从杀毒滑铁卢到后来的脱颖而出
360商业布局初步显现

第十二章 “3Q”大战出逃香港
春节中的偷袭——腾讯来了怎么办?
“3Q”大战与360上市准备同步进行
漫长的对决
“360扣扣保镖”和“出逃香港
一个艰难的决定
舆论转向和上市主承销商更换
事态的白热化与上市准备会的同步
政府介入和”3Q“大战的终结
腾讯反思谁是赢家?

第十三章 360登陆纽交所
一波三折的360上市
上市路演与”突发事件
密交通过和上市敲钟
后记B面老周

精彩书摘

  《颠覆者:周鸿祎自传》:
  2014年年中,我从美国回国度假,周鸿.找到我说要合作一本他的传记。这个时机刚刚好,当时我已经感觉到了美国生活的沉闷,正希望回国将我所学的专业——口述历史学以致用,因此有了这本出生异常艰难的——《颠覆者》。
  周鸿.的传记是我出版的第三《颠覆者:周鸿祎自传》。前两《颠覆者:周鸿祎自传》写得非常顺利,尤其是和开复博士合作出版的《世界因你不同》,已经累计销售了超过 100万册。这给当时初出茅庐的我在传记写作方面以极大的信心。不少企业家都对这本传记表示了认可,老周也是其中之一。不过,当我兴致勃勃地准备大干一场时,我发现我低估了写这《颠覆者:周鸿祎自传》的困难。
  离开媒体之前,我有很长一段时间在《北京青年报》担任 IT跑口记者,对于老周在互联网江湖掀起的那些风起云涌的过往自然不会陌生,因此我对驾驭这个复杂人物和这些复杂的题材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尤其是,在美国两年关于记录历史的学习,让我也对呈现这些冲突“倍出”的故事跃跃欲试。
  老周的任性,我早有耳闻。但是在写作的过程中,我才感觉到他的变化莫测。
  他的任性和他超强的工作节奏有关,导致了采访时间的不确定性。这对于一个传记作家来说,是件挺折磨人的事情。尤其我们这次写作还是决定采取第一人称的写法,这对传记作家和传主的沟通要求很高,而对于老周这样一个经常“随需而变”的企业家,采访时间的更改和采访的突然取消是家常便饭。
  另外,口述历史的采访和一般的访谈要求不一样,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口述历史的提问需要最大的“开放性”,也就是你需要把回答者的回答可能性放置得越宽越好。结果老周经常表示:“你别问这么宽的问题,你还是找几个具体的问题来问,我来答,这样比较轻松!”
  可以想象,我当时头脑里出现三根黑线的样子。
  和其他的采访对象相比,老周经常显示出他的特质——喜欢自己把控节奏,不喜欢说话的中间被打断。一旦我想抓住某个细节进行追问,他总会说:“你先让我说完!”
  我经常感觉到——“现实扭曲力场”!那是一种在老周身边经常会感觉到的气场,他身边的人也能感觉到。因此,只有内心特别强大的人才会和老周据理力争。
  在传记写作的过程中,我一度对这《颠覆者:周鸿祎自传》能不能出版充满了怀疑。有一段时间,我被这个项目卡在中间,和老周直言不讳地说过自己的担心,也一度想扬长而去。但是,老周对他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的全面开放,以及我们之间的反复沟通,最终没有使这个项目流产。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我渐渐地体会到了作为一个“一线人物”的难处。只要身处其中,无论对于谁来说,互联网这个虎狼环伺的环境都不能让企业的领导者有一丝一毫的放松。而对于老周这样一个颇为异类又十分倔强的人,如何带领着这家 6000人的公司继续奔跑突围,抓准未来的方向,部署未来的产品线,一定是他首要的课题。他和任何一个创业者一样,每一天都在为工作奔忙着,还在公司抓着产品,助理们也经常可以在门外听到他在会议中的大声咆哮。在对待公司的产品宣传方面,他从来不遗余力。在西雅图参加中美互联网论坛时,他当着不少手机业大佬,甚至苹果公司 CEO库克的面,展示自己公司生产的手机,获得了“西雅图最忠实的推销员”的称号。
  老周对未来有强烈的直觉和自信,也经常保持着极其旺盛的精力。当然,有时候我见到他时,他也一脸疲惫,调侃着自己的生活质量其实真的挺低。这可能是外人很难看到的老周最真实的一面。
  有人曾经说,也许周鸿.是中国互联网界最像乔布斯的人。对于这点,我想他指的是老周的个性——一方面有着特立独行的叛逆思维,另一方面也有着对产品的极致完美追求,还有他不满意时就口不择言的直率。《史蒂夫·乔布斯传》中的那句话——“乔布斯这种攻击性的言行,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他完美主义的驱使。他是个控制欲极强的完美主义者”,也时常让我想起老周。我觉得这几句话用在老周身上也十分贴合。
  我逐渐认识到了老周这个人物的意义。就像每份口述历史证词一样,每本传记后面都有着其社会学意义。我们可以通过老周的个人历史,看到时代的变迁以及个人与时代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追寻一个单独个体背后的偶然与必然。
  通过书写,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争议颇多的第一代互联网创业者是怎样经过市场的风雨,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节奏和互联网的出生、成长走到今天的。我们可以追寻,一个 20世纪 70年代出生、在年轻时就对计算机产生热爱的年轻人,在这个高度开放的市场上走向成功的路径。我们可以跟随他的脚步感受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风风雨雨,看到商场的残酷、商战的无情,了解一家民营企业从出生到发展的艰辛过程,由此看出时代造就人的意义。我们更可以窥探,像这样一个出身平凡、背景平凡、个性叛逆的人如何在这个竞争最白热化的市场中脱颖而出。这是老周个人的阶层突破,也是这个时代值得深思的样本之一。
  在美国学习口述历史期间,我的教授经常告诉我们,口述历史是帮助一个人走进记忆隧道,最大限度帮助个体表达个体的方式。而口述历史的呈现也可以帮助大家认识一个“公众人物”与以往不同的层面。
  在本次写作的过程中,我有机会认识了一个与以往不同的周鸿.。除了老周的心直口快,随需所变以外,我还了解到了一个很立体多面的老周。和我以前想象的不一样。
  比如说,老周其实很文艺,说起话来经常引经据典,出口成章。原来他年轻的时候爱好文学,曾经参加文学社,还尝试写过小说。一直到今天,他最大的闲暇爱好,还是大量地阅读。每次在机场候机,他必做的事情就是买上一大兜子书等着在飞机上阅读。
  比如,老周确实还保持着年轻人的好奇心,对体力强度要求高的运动充满了挑战精神。除了众所周知的射击,他还喜欢滑雪。到了雪场,他专门挑战那里最难的高级赛道,还会不断地问东问西,打听清楚造雪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一个雪场究竟是怎么运营的。
  他喜欢探寻一切未知的事物,奇异的事情天然地唤起他的好奇精神。有一次,在调节空客飞机的座椅时,我忘记了正在插电的苹果电脑电源,结果一个白色方形的电源竟然被调节座椅的力度压碎了,他当场饶有兴趣地拿着破碎的电源把玩了半天,最后他看着暴露的电路兴奋地说:“我知道它是怎么做成的了。其实,我也可以焊一个。”
  老周确实还保留着很感性的一面。比如他有时会谈起 2008年汶川地震时,他直接冲锋到汶川地震现场救灾的场面。他说他见证了真正的灾难,自己却无能为力。
  老周一直对慈善比较热衷,参加了《小善大爱》以后,他从心里开始关心抗战老兵的生活,不但用自己的版税捐助他们,还抽出公司的公益基金定期资助他们。而他和《小善大爱》剧组还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有一次,剧组在杭州举办慈善晚宴,老周当时在上海出差,接到邀请后拐了一个弯儿就跑到了杭州。他不仅在晚宴上频频举牌,还和剧组的朋友斗酒,整个剧组喝到全体趴下,他也喝得酩酊大醉。那一晚,他个人的捐助金额非常高。
  行文至此,我长达两年多的传记写作终于结束。而这些写作,只涵盖了从老周出生到 360上市的内容,此后更加精彩的商战故事,依然在徐徐拉开帷幕。因为老周时间紧迫,我很难说这《颠覆者:周鸿祎自传》的采访方式是完全按照学术上的口述历史的采访方式完成的,但是对于整理记忆冲突方面,我则尽量采取了加脚注的方式完善事实。在此,特别感谢胡欢,在《颠覆者:周鸿祎自传》将近完成的最后,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回忆事实,纠正书里的错误。
  ……

前言/序言

  前言
  人生就是不断自我颠覆
  
  这是一则反复出现的商业故事。
  在《创新者的窘境》出版之前,哈佛大学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哈佛商业评论》英文版上发表过两篇文章,其中一篇叫作《颠覆性技术:抓住潮流》,这引起了当时如日中天的英特尔公司的重视。
  英特尔 CEO安迪·葛洛夫抓起电话,对电话那头的文章作者说:“克里斯坦森,你飞到硅谷来吧,给我们讲讲你的这套研究对英特尔意味着什么。”克里斯坦森兴奋地穿越了东西海岸,如期到达了约定地点。
  因为克里斯坦森的直率与坚持,他拒绝了葛洛夫只讲 10分钟的无理要求,而是按照自己的进度讲了半个小时。他特别举了钢铁行业的例子,比如小型钢铁厂纽柯(Nucor)是如何颠覆钢筋和螺纹钢筋市场,逐步向高端延伸,并击败传统的钢铁业巨头的。葛洛夫立即明白了克里斯坦森的意思:“我知道了,你的意思是我必须干掉 Cyrix和 AMD!”
  因为这次对话,英特尔在之后的一年输送了 18个团队、2000多人去哈佛听克里斯坦森的课程。1999年,英特尔推出低版本的赛扬处理器,目的在于把竞争对手排除出去,避免新进者拥有颠覆式创新的机会。这个产品正是和克里斯坦森沟通后推出的低端产品。
  葛洛夫的决定鼓舞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创作了《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书中提到一家公司决定搁置首创产品,这会扰乱正常业务运转,是任何公司都不愿意冒的风险。而葛洛夫在别人试图破坏英特尔的业务之前,自己先这么做了,从而捍卫了英特尔在市场上的尊严。
  这样充满历史感的商业故事,总是让人感慨良多。
  作为一个互联网的老兵,我是颠覆式创新的信徒,同时也是克里斯坦森的忠实读者。克里斯坦森所说的颠覆式创新,其实总结起来并不复杂。真正的颠覆式创新有两种:一种是从商业模式上进行创新,即把昂贵的变得便宜,把收费的变成免费;另一种是从体验上创新,即把复杂的变得简单,把笨重的变得便携。它们实际上都是从低端切入,创造一个新的、原来大企业看不上的市场,然后让很多低端用户涌进来,让很多原来不是用户的用户认识这个市场,然后慢慢地往上蚕食。
  而对于一个已经有些用户的大型企业来说,颠覆式创新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公司对颠覆性技术有所预见,将资源配置给未来。但有时候这会造成企业自己和自己的现有业务相互冲突的情况,就像左右手互搏一样,而这是考验企业家是否果敢的时刻。这不仅仅要求你琢磨出一个稳定又创新的商业模式,还可能意味着企业要做出痛苦的收入牺牲,因为企业家要对现有的、已经盈利的业务做出大刀阔斧的削减,以便让位于新的战略。
  这仿佛是对过去的自我否定。然而,如果不这样做,企业相当于把危险预留给了未来。
  作为 360的创始人,我亲身体验过那种“挥刀自宫”的艰难。2008年,我和投资人沈南鹏在北京奥运会赛场观看跳水比赛。虽然身处赛场,但我还是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当时公司的战略改变。我已经思考了一段时间,希望把当时传统的计算机杀毒软件的收费商业模式变成免费的,这无异于对整个杀毒市场宣战。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的直觉是互联网安全一定会变成每一个人都要面临的问题,如果安全成为一种基础服务,它就应该免费。还记得那天的跳水比赛很精彩,但我却一点也没有看进去,我第一次和沈南鹏交流着自己彻底把杀毒免费的想法,内心也逐渐走向坚定。再后来,众所周知,我终于将这个想法付诸实施。
  当然我的代价是空前的。首先是在公司内部,我直接牺牲掉了每年 2亿元的代理销售收入,要说服整个董事会并不容易。再者,我们不出意外地遭遇了杀毒厂商的围剿,也经历了各种口诛笔伐。最终,360对整个安全行业进行了颠覆,也成为中国第一大互联网安全品牌,今天,我们也拥有了好几亿用户。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凭借着源源不断涌入的用户,360最终研究出了新的模式,也让公司和广大用户都成了受益者。
  在技术变革的时代,这样的故事其实已经层出不穷。微信颠覆了短信,乔布斯拿 iPod为开端,最终颠覆了老牌手机巨头。后来者不断地超越上一代的传奇故事,过去不断发生,未来也将更加可期。而移动互联网和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正在给新的颠覆式创新提供着更大的平台,这给整个商业社会带来了勃勃生机,也给创业勇士们铺陈着技术改变世界的道路。
  我独爱颠覆者,也青睐有颠覆精神的年轻人。因此,我将我的自传命名为《颠覆者》,以向那些拥有颠覆精神的人致敬。
  尤其是在今天的中国互联网环境里,敢于颠覆尤为可贵。众所周知,互联网企业开始向巨头聚拢,而巨头的体量也越来越大。这尤其需要笃定而且无畏的创新者。最近,人们清晰地看到“创业阶层固化”现象的出现,以至于一个行业内人士直接喊话,写出了《人民想念周鸿.》这篇文章,他说:“只是觉得中国互联网过去两年越来越无趣了,挺好的创业者,最后都被环境塑造成风口上的骗子。没人说真话,没人敢说真话,不怀念你还能怀念谁。”而我知道,人们不是怀念我,只是怀念敢于说真话的挑战者,怀念真正具有颠覆精神的人。而没有炮火声的互联网,无疑是无聊的。
  对于创业者的困惑,我想说,互联网创业者作为其中一个“马拉松选手”,不应该看到现在这几场比赛就觉得格局已定,阶层固化已成定局。总有一天,旧的格局会被打破,会有新入者打破原有的平衡。正如凯文·凯利所说:“巨头体量越来越大,在短时间内这是自然而有利的,但长期来看,还是会有一些边缘化的公司颠覆产业。”“颠覆性技术永远在发生,而且是从边缘性的地方出现。?这些颠覆性技术具有这些特点:质量低,高风险,利润低,市场小,未被证实的。没有人愿意进入。”
  我相信,未来属于那些肯在没人注意的角落默默耕耘的创新者。
  最后,我最想说的其实是,个人选择可以用颠覆性创新的理论,这里指的是个人对自我的超越和个人对阶层固化的突破。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说法是出身决定论,社会的阶层已经固化,一个人的出身已经决定了他的未来。人们甚至用大数据的方式来预测一个人的基本情况:从一个人的出身预测他所受教育的大致水平,从一个人的教育水平判断他未来喜欢什么,从一个人的教育水平预测他未来的收入。多数人都不知不觉地被划分进了统计模型,在没有意外的情况下,和其他人一起过着大数据预测好的生活。
  然而,我认为新的科技时代的来临,给年轻人创造了更多的突破阶层固化的机会。在互联网时代,这样的故事版本其实早就在连续不断地上演。在相对公平的技术平台里,年轻人不讲自己的家庭背景,无须争论自己的出身是好是坏,人们凭借谁的点子更好来争得用户,在意谁的产品更能赢得人心。在新技术平台之上,你无须拥有得天独厚的垄断资源就可以白手起家,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对世界做出改善。
  对于这一点,我的故事也许就有些代表性。和很多出身普通的孩子一样,我的父母都是国家事业单位最普通的职员,他们带着我在郑州市的一个大院里长大,我上的也是一所最普通的小学,可以说,我的起点毫无特别之处。但是,我的成长幸运地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出生和成长,作为一个一心热爱计算机语言的年轻人,我的梦想很简单,就是做出一款好的软件和产品,造福使用计算机的人们。而互联网公平和开放的精神,最终成全成就了像我们这样一群拥有平淡无奇背景的普通人。这就是一种对自我设定的颠覆。
  而实现自我颠覆的人都有一点共性。通过我的观察,最终能够实现这种颠覆的人,都有着强烈的“内在驱动力”和“使命感”,如同万维钢在《智识分子》这本书里写的那样:“内在动力才真正体现了一个人的自由意志,我之所以这么干不是因为谁刺激我,而纯粹是因为我就想这么干。对于这些人来说,工作已经不是简单上下班的事了,而是一项事业。他们做这件事情不需要外界的监督和激励,是自己要求自己非把这件事情做成不可。所以真正了不起的事业应该由使命感驱动。”
  和我一起工作的员工都很年轻,他们有些很有冲劲,但是有些也为高不可攀的房价忧心忡忡,还有些为找不到自己的目标而感到迷茫。而面对后两类人时,我总是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怨天尤人没有用,如果每天以应付的心态去工作就是在浪费生命。在这个行业,成功的人很多都是平头百姓。他们能够成功,说明只要你努力也有机会。哪怕你现在是在打工,也要考虑为自己学习一些东西,这客观上是为公司创造价值,也是为你自己积蓄巨 颠覆者:周鸿祎自传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颠覆者:周鸿祎自传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颠覆者:周鸿祎自传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颠覆者:周鸿祎自传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颠覆者:周鸿祎自传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