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會計職稱教材2018 2018中級會計職稱教材 經濟法 中級會計實務 財務管理 附光盤(京東套裝共3冊)

中級會計職稱教材2018 2018中級會計職稱教材 經濟法 中級會計實務 財務管理 附光盤(京東套裝共3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命題研究中心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12303023
版次:1
商品編碼:12303023
包裝:平裝
開本:大16開
齣版時間:2018-02-01
用紙:膠版紙
套裝數量:3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1.名師編審的教材
  本教材由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會計學係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文賢,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 副教授周虹,西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樊行健等10位名校的名師聯袂編審。
  2.直麵命題點的教材
  本書講解直擊考核要點,考試要考的,教材中要講的。
  3.教材
  (1)考點星標,重要程度一目瞭然。
  (2)考情分析,直接切中命題點,號準命題規律。
  (3)考場點撥,避開失分“雷區”,輕鬆搞定考試要點。
  (4)經典真題、例題,精講精析,大幅提高解題能力。
  (5)知識鏈接,對相關知識補充說明,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6)章末同步強化自測練習題,所有習題,均源自真題,集中突破,反復吃透考點。
  4.配有全真模考與練習係統的教材
  本書配有大型題庫版全真模考練習係統,無紙化考試再也不用愁!
  (1)模擬考場
  機考界麵、流程、評分機製均與財政部無紙化真考係統完全一緻,帶您提前體驗真考環境 。
  (2)海量真題
  2000道近年考試真題和高質量模擬試題,全麵覆蓋考試要點,基礎薄弱亦能輕鬆過關。
  (3)同步集訓
  教材同步習題,真考題型特訓,分類突破知識點。
  (4)難題、錯題反復做
  難題、錯題均可收集到“錯題庫”中反復練習,集中攻剋薄弱環節。
  (5)自動評分
  交捲後係統自動評分,並給齣每道題的正確答案及詳盡解析,有助於即時查漏補缺。
  (6)PPT課件
  采用PPT形式進行考前串講,考試的重點、難點一覽無遺。
  (7)三位一體的學習方式
  除瞭光盤,本係統還有網站版和微信版,考生可按需求選用一種或多種。網站版的網址為http://www.jinziedu.com;微信版,請掃描封麵右側的二維碼。


內容簡介

  《中級會計職稱2018教材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全麵備考教材與題庫經濟法》以新版《中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大綱》為依據,麵嚮中級會計職稱的“經濟法”科目,並由眾多專傢學者在多年研究其命題特點及解題方法的基礎上編寫而成。
  在深入研究財政部關於中級會計職稱的新版考試大綱和考試環境的基礎上,《中級會計職稱2018教材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全麵備考教材與題庫經濟法》總結、提煉瞭考試內容的重點及命題方式,精心編寫“考綱分析與應試策略”,旨在為考生提供全麵的復習和應試策略。此外,第一章到第八章分彆依據新版考試大綱的考點要求,全麵、細緻地講解各類知識點。第一章是總論;第二章到第七章講述主要法律製度,分彆為公司法律製度、其他主體法律製度、金融法律製度、閤同法律製度、增值稅法律製度和企業所得稅法律製度;第八章講述相關法律製度。除瞭知識點講解外,每章還提供考情分析、學習建議及同步強化自測練習題。
  《中級會計職稱2018教材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全麵備考教材與題庫經濟法》配套大型題庫版全真模考練習係統,主要包括“考試指南”“章節練習”“同步練習”“題型精練”“曆年真題”“模擬考場”“PPT課件”和“錯題重做”等內容。其中,“模擬考場”完全模擬真實的無紙化考試環境,可幫助考生快速熟悉機考環境和命題類型,提高應試能力。此外,本係統有光盤版、網站版和微信版3種學習方式,考生可按需選用1種或多種。
  《中級會計職稱2018教材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全麵備考教材與題庫經濟法》適閤全國各地報考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經濟法”科目的考生使用,也可作為中職、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教學輔導書或相關培訓班教材。

作者簡介

  本教材由名校教授嚴格審校,力求做到全麵、詳盡、準確!
  編委會
  (按姓氏筆畫排序)
  劉仲文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會計學院教授/原副院長/校教學督導專傢
  池國華東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張文賢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會計學係教授/博士生導師/原係主任
  陳漢文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周虹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教授
  趙惠芳閤肥工業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教授/所長
  徐光華南京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會計學係教授/博士生導師/係主任
  崔也光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會計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院長
  謝波峰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財稅電子化研究所副教授/副所長
  樊行健西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原副校長

目錄

考綱分析與應試策略
一、考情簡介 1
(一)考試科目 1
(二)考試形式 1
(三)考試題型 1
(四)考試時間 1
(五)考試注意事項 1
二、考綱分析 2
(一)重點難點分析 2
(二)內容結構分析 3
三、學習方法 3
(一)搜集信息,製訂計劃 3
(二)精讀教材,係統學習 3
(三)歸納總結,注重實際 3
(四)全真模擬,反復練習 3
四、應試技巧 4
(一)考前準備要充分 4
(二)答題方法與技巧 4
(三)各題型答題技巧 5
(四)無紙化方式答題技巧 7

第 一章 總論
第 一節 經濟法概述 8
一、經濟法的概念及體係 8
二、經濟法的淵源 9
第 二節 經濟法主體 10
一、經濟法主體的資格 10
二、經濟法主體的分類 11
三、經濟法主體的權利與義務 12
第三節 法律行為與代理 14
一、法律行為 14
二、代理 19
第四節 經濟仲裁與訴訟 22
一、仲裁 22
二、訴訟 25
三、訴訟時效 29
第五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32

第 二章 公司法律製度
第 一節 公司法律製度概述 37
一、公司的概念及其種類 37
二、公司法的概念與性質 38
三、公司法人財産權 38
第 二節 公司的登記管理 39
一、登記管轄 39
二、登記事項 40
三、設立登記 41
四、變更登記 41
五、注銷登記 43
六、分公司的登記 43
七、年度公示 44
八、證照和檔案管理 44
第三節 有限責任公司 44
一、有限責任公司的設立 44
二、有限責任公司的組織機構 47
三、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轉讓 51
四、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特彆規定 54
五、國有獨資公司的特彆規定 55
第四節 股份有限公司 56
一、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 56
二、股份有限公司的組織機構 58
三、上市公司組織機構的特彆規定 62
第五節 公司董事、監事、管理人員的資格
和義務 64
一、公司董事、監事、管理人員的資格 64
二、公司董事、監事、管理人員的義務 65
三、股東訴訟 65
第六節 公司股票和公司債券 66
一、股份發行 67
二、公司債券 70
第七節 公司財務、會計 71
一、公司財務、會計的作用 71
二、公司財務、會計的基本要求 71
三、利潤分配 72
第八節 公司閤並、分立、增資、減資 73
一、公司閤並 73
二、公司分立 74
三、公司注冊資本的減少和增加 74
第九節 公司解散和清算 75
一、公司解散 75
二、公司清算 76
第十節 違反公司法的法律責任 78
一、公司發起人、股東的法律責任 78
二、公司的法律責任 78
三、清算組的法律責任 79
四、承擔資産評估、驗資或者驗證機構
的法律責任 79
五、其他主體的相關法律責任 79
第十一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81

第三章 其他主體法律製度
第 一節 個人獨資企業法律製度 89
一、個人獨資企業法律製度概述 89
二、個人獨資企業的設立 90
三、個人獨資企業的投資人及事務管理 91
四、個人獨資企業的解散和清算 93
五、違反個人獨資企業法的法律責任 94
第 二節 閤夥企業法律製度 95
一、閤夥企業法律製度概述 95
二、普通閤夥企業 95
三、有限閤夥企業 105
四、閤夥企業的解散和清算 109
五、違反閤夥企業法的法律責任 111
第三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112

第四章 金融法律製度
第 一節 商業銀行法律製度 118
一、商業銀行法律製度概述 118
二、商業銀行存款業務規則 122
三、商業銀行貸款業務規則 128
第 二節 證券法律製度 135
一、證券法律製度概述 135
二、證券發行 138
三、證券交易 146
四、上市公司收購 155
第三節 保險法律製度 161
一、保險法律製度概述 161
二、保險閤同 168
第四節 票據法律製度 179
一、票據法基礎理論 179
二、匯票 187
三、本票 198
四、支票 199
第五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202

第五章 閤同法律製度
第 一節 閤同法律製度概述 213
一、閤同的概念和分類 213
二、閤同法的調整範圍和基本原則 214
第 二節 閤同的訂立 214
一、閤同訂立的形式 214
二、閤同格式條款 215
三、閤同訂立的方式 216
四、閤同成立的時間和地點 219
五、締約過失責任 220
第三節 閤同的效力 220
一、閤同的生效 220
二、效力待定閤同 220
第四節 閤同的履行 222
一、閤同履行的規則 222
二、抗辯權的行使 223
三、保全措施 225
第五節 閤同的擔保 226
一、閤同擔保的概述 226
二、保證 228
三、抵押 233
四、質押 239
五、留置 242
六、定金 243
第六節 閤同的變更和轉讓 245
一、閤同的變更 245
二、閤同的轉讓 246
第七節 閤同的權利義務終止 248
一、閤同權利義務終止的具體情形 248
二、閤同權利義務終止的法律後果 251
第八節 違約責任 251
一、承擔違約責任的形式 251
二、免責事由 252
第九節 具體閤同 253
一、買賣閤同 253
二、供用電、水、氣、熱力閤同 260
三、贈與閤同 261
四、藉款閤同 262
五、租賃閤同 263
六、融資租賃閤同 265
七、承攬閤同 266
八、建設工程閤同 267
九、運輸閤同 268
十、技術閤同 269
十一、保管閤同 271
十二、倉儲閤同 272
十三、委托閤同 273
十四、行紀閤同 274
十五、居間閤同 274
第十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275

第六章 增值稅法律製度
第 一節 增值稅法律製度概述 284
一、增值稅的概念 284
二、增值稅的類型 285
三、我國增值稅的改革曆程 285
四、增值稅的計稅方法 286
第 二節 增值稅法律製度的主要內容 286
一、增值稅的納稅人 286
二、增值稅的徵收範圍 288
三、增值稅的稅率 290
四、增值稅的應納稅額 292
五、增值稅的稅收優惠 299
六、增值稅的徵收管理 301
七、增值稅專-用發票 304
八、增值稅的齣口退(免)稅製度 306
第三節 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製度的主要內容 308
一、“營改增”試點納稅人及其認定 309
二、“營改增”試點的應稅範圍 309
三、“營改增”試點的稅率 312
四、“營改增”試點的應納稅額計算 312
五、“營改增”試點的稅收優惠 314
第四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317

第七章 企業所得稅法律製度
第 一節 企業所得稅概述 325
一、企業所得稅的概念 325
二、我國企業所得稅的曆史沿革 325
第 二節 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徵稅範圍及稅率 326
一、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 326
二、企業所得稅的徵收範圍 329
三、企業所得稅稅率 329
第三節 企業所得稅的應納稅所得額 330
一、一般規定 330
二、收入總額 331
三、不徵稅收入 336
四、稅前扣除項目及標準 337
五、企業資産的稅收處理 342
六、企業特殊業務的所得稅處理 347
七、非居民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 350
第四節 企業所得稅的應納稅額 351
一、企業所得稅的應納稅額的計算 351
二、企業取得境外所得計稅時的抵免 352
第五節 企業所得稅的稅收優惠 353
一、稅收優惠概述 353
二、免稅優惠 353
三、定期或定額減稅、免稅 354
四、低稅率優惠 355
五、區域稅收優惠 356
六、特彆項目稅收優惠 357
七、專項政策稅收優惠 360
八、過渡性稅收優惠 361
第六節 企業所得稅的源泉扣繳 361
一、源泉扣繳適用非居民企業 361
二、應稅所得及應納稅額計算 362
三、支付人和扣繳義務人 362
四、稅務管理 363
五、非居民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 363
第七節 企業所得稅的特彆納稅調整 363
一、關聯企業與獨立交易原則 363
二、特彆納稅調整管理辦法 364
三、預約定價安排 365
四、成本分攤協議 366
五、受控外國企業 366
六、資本弱化管理 366
七、一般反避稅條款 367
第八節 企業所得稅的徵收管理 367
一、納稅地點 367
二、納稅方式 368
三、納稅年度 368
四、納稅申報 368
五、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錶 368
六、計稅貨幣 369
七、企業所得稅徵管機關職責分工 369
八、企業所得稅的核定徵收 370
九、跨地區經營匯總納稅的徵收管理 370
十、企業所得稅的減免稅管理 371
第九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372

第八章 相關法律製度
第 一節 預算法 379
一、預算和預算法概述 380
二、預算體係 382
三、預算管理職權 383
四、預算收支範圍 386
五、預算編製 387
六、預算審查和批準 389
七、預算執行 391
八、預算調整 393
九、決算 394
十、預算監督 396
十一、法律責任 396
第 二節 國有資産管理法律製度 397
一、企業國有資産法律製度 397
二、事業單位國有資産法律製度 405
第三節 反不正當競爭法律製度 411
一、反不正當競爭法律製度 411
二、欺騙性標示行為 412
三、侵犯商業秘密行為 413
四、詆毀商譽行為 414
五、商業賄賂行為 414
六、不當附奬贈促銷行為 415
七、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的法律責任 415
第四節 知識産權法律製度 417
一、知識産權概述 417
二、專利法律製度 418
三、商標法律製度 427
第五節 政府采購法律製度 435
一、政府采購概述 435
二、政府采購當事人 436
三、政府采購方式 437
四、政府采購程序 440
五、政府采購閤同 441
六、政府采購的質疑與投訴 442
七、政府采購的監督 443
第六節 財政監督和財政違法行為處罰法律製度 444
一、財政監督法律製度 444
二、財政違法行為處罰法律製度 445
第七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448

附錄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參考答案 451
附錄二 全書主要參考法律依據匯總 462
考綱分析與應試策略
一、考情簡介 1
(一)考試科目 1
(二)考試形式 1
(三)考試題型 1
(四)考試時間 1
(五)考試注意事項 1
二、考綱分析 2
(一)重點難點分析 2
(二)內容結構分析 4
三、學習方法 4
(一)搜集信息,製訂計劃 4
(二)精讀教材,係統學習 4
(三)歸納總結,注重實際 4
(四)全真模擬,反復練習 5
四、應試技巧 5
(一)考前準備要充分 5
(二)答題方法與技巧 5
(三)各題型答題技巧 6
(四)無紙化方式答題技巧 9

第 一章 總論
第 一節 財務報告目標 10
一、財務報告的目標 10
二、會計基本假設 11
三、會計基礎 12
第 二節 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12
一、可靠性 12
二、相關性 12
三、可理解性 12
四、可比性 12
五、實質重於形式 13
六、重要性 13
七、謹慎性 13
八、及時性 14
第三節 會計要素及其確認與計量原則 14
一、資産的特徵及其確認條件 15
二、負債的特徵及其確認條件 15
三、所有者權益的特徵及其確認條件 16
四、收入的特徵及其確認條件 17
五、費用的特徵及其確認條件 18
六、利潤的特徵及其確認條件 18
七、會計要素計量屬性 19
第四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20

第 二章 存貨
第 一節 存貨的確認和初始計量 22
一、存貨的定義 22
二、存貨的確認條件 23
三、存貨的初始計量 23
第 二節 存貨的期末計量 26
一、存貨期末計量原則 26
二、存貨期末計量方法 26
第三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31

第三章 固定資産
第 一節 固定資産的確認和初始計量 33
一、固定資産的定義與確認條件 33
二、固定資産的初始計量 35
第 二節 固定資産的後續計量 39
一、固定資産摺舊 39
二、固定資産後續支齣 42
第三節 固定資産的處置 43
一、固定資産終止確認的條件 43
二、固定資産處置的會計處理 43
三、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産 44
四、持有待售非流動資産的披露 45
第四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45

第四章 投資性房地産
第 一節 投資性房地産的定義、特徵及範圍 49
一、投資性房地産的定義與特徵 49
二、投資性房地産的範圍 50
第 二節 投資性房地産的確認和初始計量 51
一、投資性房地産的確認與初始計量 51
二、與投資性房地産有關的後續支齣 52
第三節 投資性房地産的後續計量 52
一、采用成本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産 53
二、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産 53
三、投資性房地産後續計量模式的變更 54
第四節 投資性房地産的轉換與處置 55
一、房地産的轉換 55
二、投資性房地産的處置 60
第五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60

第五章 長期股權投資
第 一節 長期股權投資的範圍和初始計量 64
一、長期股權投資的範圍 64
二、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 65
第 二節 長期股權投資的後續計量 68
一、成本法和權益法核算的範圍 68
二、成本法 69
三、權益法 69
四、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的轉換 75
五、長期股權投資的減值 79
六、長期股權投資的處置 79
第三節 共同經營 80
一、共同經營的判斷 80
二、共同經營參與方的會計處理 81
第四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82

第六章 無形資産
第 一節 無形資産的確認和初始計量 85
一、無形資産的特徵和內容 85
二、無形資産的確認條件 86
三、無形資産的初始計量 87
第 二節 內部研究開發支齣的確認和計量 89
一、研究與開發階段的區分 89
二、研究與開發階段支齣的確認 89
三、內部開發的無形資産的計量 90
四、內部研究開發費用的會計處理 90
第三節 無形資産的後續計量 91
一、無形資産使用壽命的確定 92
二、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産攤銷 93
三、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産減值測試 94
第四節 無形資産的處置 95
一、齣租無形資産 95
二、齣售無形資産 95
三、報廢無形資産 96
第五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96

第七章 非貨幣性資産交換
第 一節 非貨幣性資産交換的認定 98
一、非貨幣性資産交換的概念與特徵 98
二、非貨幣性資産交換的認定 99
第 二節 非貨幣性資産交換的確認和計量 99
一、非貨幣性資産交換的確認和計量原則 99
二、非貨幣性資産交換具有商業實質的判斷 100
三、公允價值能否可靠計量的判斷 100
四、非貨幣性資産交換的會計處理 100
第三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106

第八章 資産減值
第 一節 資産減值概述 109
一、資産減值的概念和範圍 109
二、資産可能發生減值的跡象 110
第 二節 資産可收迴金額的計量和減值損失的確定 110
一、資産可收迴金額計量的基本要求 110
二、資産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淨額的確定 111
三、資産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的確定 111
四、資産減值損失的確定及其賬務處理 115
第三節 資産組減值的處理 116
一、資産組的認定 116
二、資産組可收迴金額和賬麵價值的確定 116
三、資産組減值測試 117
四、總部資産減值測試 119
第四節 商譽減值的處理 121
一、商譽減值測試的基本要求 121
二、商譽減值的測試及其賬務處理 121
第五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123

第 九章 金融資産
第 一節 金融資産的分類 127
一、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産 127
二、持有到期投資 128
三、貸款和應收款項 129
四、可供齣售金融資産 129
五、不同類金融資産之間的重分類 130
第 二節 金融資産的計量 131
一、金融資産的初始計量 131
二、公允價值的確定 131
三、金融資産的後續計量 133
四、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産的會計處理 135
五、持有到期投資的會計處理 136
六、貸款和應收款項的會計處理 138
七、可供齣售金融資産的會計處理 139
八、金融資産之間重分類的處理 141
第三節 金融資産的減值 142
一、金融資産減值損失的確認 142
二、金融資産減值損失的計量 143
三、金融資産減值損失的會計處理 145
第四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148

第十章 股份支付
第 一節 股份支付概述 152
一、股份支付的特徵 152
二、股份支付的四個主要環節 152
三、股份支付工具的主要類型 153
第 二節 股份支付的確認和計量 154
一、股份支付的確認和計量原則 154
二、股份支付條件的種類 155
三、條款和條件的修改 156
四、權益工具公允價值的確定 157
五、股份支付的會計處理 158
六、企業集團內涉及不同企業的股份支付交易的會計處理 161
第三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162

第十一章 負債及藉款費用
第 一節 應付職工薪酬 165
一、職工薪酬的內容 165
二、職工薪酬的確認和計量 165
第 二節 長期負債 168
一、長期藉款 168
二、應付債券 169
三、長期應付款 174
第三節 藉款費用 178
一、藉款費用的範圍 178
二、藉款費用的確認 178
三、藉款費用的計量 180
第四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182

第十二章 債務重組
第 一節 債務重組方式 185
一、債務重組的概念 185
二、債務重組的基本特徵 185
三、債務重組的方式 186
第 二節 債務重組的會計處理 186
一、以資産清償債務 187
二、將債務轉為資本 190
三、修改其他債務條件 191
四、以上三種方式的組閤方式 193
第三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194

第十三章 或有事項
第 一節 或有事項概述 198
一、或有事項的概念與特徵 198
二、或有負債和或有資産 199
第 二節 或有事項的確認和計量 200
一、或有事項的確認 200
二、或有事項的計量 201
三、資産負債錶日對預計負債賬麵價值的復核 204
第三節 或有事項會計處理原則的應用 205
一、未決訴訟或未決仲裁 205
二、債務擔保 206
三、産品質量保證 206
四、虧損閤同 207
五、重組義務 208
第四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210

第十四章 收入
第 一節 收入的確認 213
一、識彆與客戶訂立的閤同 214
二、識彆閤同中的單項履約義務 215
三、履行閤同義務的方式 215
四、不同履行方式下的收入確認 216
第 二節 收入的計量 217
一、交易價格的確定 217
二、交易價格的分攤 219
三、可變對價及其後續變動的分攤 219
第三節 閤同成本的確認 220
一、與閤同成本有關資産的確認 220
二、與閤同成本有關資産的減值準備 220
第四節 特定交易的會計處理 221
一、銷售退迴 221
二、代理銷售 222
三、知識産權許可 223
四、預收貨款 223
五、初始費用 223
第五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224

第十五章 政府補助
第 一節 政府補助概述 226
一、政府補助的定義與特徵 226
二、政府補助的主要形式 227
三、政府補助的分類 227
第 二節 政府補助的會計處理 228
一、政府補助的確認和計量 228
二、政府補助的賬務處理 228
第三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231

第十六章 所得稅
第 一節 計稅基礎與暫時性差異 233
一、所得稅會計概述 233
二、資産的計稅基礎 234
三、負債的計稅基礎 236
四、暫時性差異 238
第 二節 遞延所得稅負債和遞延所得稅資産的確認和計量 239
一、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確認和計量 240
二、遞延所得稅資産的確認和計量 243
三、特定交易或事項中涉及遞延所得稅的確認 244
四、適用所得稅稅率變化對已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産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影響 245
第三節 所得稅費用的確認和計量 246
一、當期所得稅 246
二、遞延所得稅費用(或收益) 246
三、所得稅費用 246
四、閤並財務報錶中因抵銷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産生的遞延所得稅 248
五、所得稅的列報 249
第四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249

第十七章 外幣摺算
第 一節 外幣交易的會計處理 253
一、記賬本位幣的確定 253
二、外幣交易的會計處理原則 255
第 二節 外幣財務報錶的摺算 261
一、外幣財務報錶摺算的一般原則 261
二、境外經營的處置 264
第三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264

第十八章 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
第 一節 會計政策及其變更 268
一、會計政策的概念及其披露 268
二、會計政策變更及其條件 269
三、會計政策變更的會計處理 270
第 二節 會計估計及其變更 274
一、會計估計變更的概念 274
二、會計估計變更的會計處理 276
第三節 前期差錯更正 277
一、前期差錯的概念和分類 277
二、前期差錯更正的會計處理 277
第四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279

第十九章 資産負債錶日後事項
第 一節 資産負債錶日後事項概述 283
一、資産負債錶日後事項的概念 283
二、資産負債錶日後事項涵蓋的期間 284
三、資産負債錶日後事項的內容 284
第 二節 資産負債錶日後調整事項 286
一、資産負債錶日後調整事項的處理原則 286
二、資産負債錶日後調整事項的具體會計處理 286
第三節 資産負債錶日後非調整事項 292
一、資産負債錶日後非調整事項的處理原則 292
二、資産負債錶日後非調整事項的具體會計處理 292
第四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293

第 二十章 財務報告
第 一節 財務報告概述 299
一、財務報錶概述 299
二、財務報錶列報的基本要求 300
第 二節 閤並財務報錶概述 301
一、閤並財務報錶的概念 301
二、閤並財務報錶閤並範圍的確定 301
三、閤並財務報錶的編製原則 303
四、閤並財務報錶編製的前期準備事項 303
五、閤並財務報錶的編製程序 304
第三節 閤並資産負債錶 304
一、對子公司的個彆財務報錶進行調整 304
二、按權益法調整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 305
三、編製閤並資産負債錶時應抵銷的項目 305
四、子公司發生超額虧損在閤並資産負債錶中
的反映 317
五、閤並資産負債錶的格式 318
第四節 閤並利潤錶 319
一、編製閤並利潤錶時應進行抵銷處理的項目 319
二、閤並利潤錶的格式 321
三、閤並利潤錶的編製 322
第五節 閤並現金流量錶 322
一、編製閤並現金流量錶時應抵銷的項目 323
二、閤並現金流量錶中有關少數股東權益項目的反映 324
三、閤並現金流量錶的格式 324
第六節 閤並所有者權益變動錶 326
一、編製閤並所有者權益變動錶時應抵銷的項目 326
二、閤並所有者權益變動錶的格式 326
第七節 特殊交易在閤並財務報錶中的會計處理 327
一、追加投資的會計處理 327
二、處置對子公司投資的會計處理 328
三、因子公司少數股東增資導緻母公司股權稀釋 330
四、交叉持股的閤並處理 330
第八節 閤並財務報錶附注 330
一、閤並財務報錶附注概述 330
二、閤並財務報錶附注披露的內容 330
第九節 閤並財務報錶綜閤舉例 333
第十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340

第 二十一章 事業單位會計
第 一節 事業單位會計概述 344
一、事業單位會計的特徵 344
二、事業單位的會計要素 345
第 二節 事業單位特定業務的核算 346
一、國庫集中支付業務的核算 346
二、長期投資的核算 348
三、固定資産的核算 349
四、無形資産的核算 351
五、結轉結餘和結餘分配的核算 352
第三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356

第 二十二章 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
第 一節 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概述 359
一、民間非營利組織的概念和特徵 359
二、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的概念和特徵 360
三、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 360
四、民間非營利組織的會計要素 361
第 二節 民間非營利組織特定業務的核算 361
一、受托代理業務的核算 361
二、捐贈收入的核算 363
三、會費收入的核算 364
四、業務活動成本的核算 364
五、淨資産的核算 364
第三節 民間非營利組織的財務會計報告 366
一、民間非營利組織財務會計報告的法定要求 366
二、民間非營利組織財務會計報告的重要意義 366
三、民間非營利組織財務會計報告的構成 367
第四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367

附錄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參考答案 369
附錄二 全書主要參考法律依據匯總 388
考綱分析與應試策略
一、考情簡介 1
(一)考試科目 1
(二)考試形式 1
(三)考試題型 1
(四)考試時間 1
(五)考試注意事項 1
二、考綱分析 2
(一)重點難點分析 2
(二)內容結構分析 3
三、學習方法 3
(一)搜集信息,製訂計劃 3
(二)精讀教材,係統學習 4
(三)歸納總結,注重實際 4
(四)全真模擬,反復練習 4
四、應試技巧 4
(一)考前準備要充分 4
(二)答題方法與技巧 4
(三)各題型答題技巧 5
(四)無紙化方式答題技巧 8

第 一章 總論
第 一節 企業與企業財務管理 9
一、企業的定義及其組織形式 9
二、企業財務管理的內容 11
第 二節 財務管理目標 12
一、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理論 12
二、利益衝突與協調 14
三、企業的社會責任 15
第三節 財務管理環節 16
一、財務計劃與預算 16
二、財務決策與控製 17
三、財務分析與考核 17
第四節 財務管理體製 17
一、企業財務管理體製的一般模式 17
二、集權與分權的選擇 18
三、企業財務管理體製的設計原則 19
四、集權與分權相結閤型財務管理體製的一般內容 21
第五節 財務管理環境 22
一、技術環境 22
二、經濟環境 22
三、金融環境 24
四、法律環境 26
第六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26

第 二章 財務管理基礎
第 一節 貨幣時間價值 30
一、貨幣時間價值的含義 30
二、終值和現值的計算 31
三、利率的計算 37
第 二節 風險與收益 39
一、資産的收益與收益率 39
二、資産的風險及其衡量 42
三、證券資産組閤的風險與收益 45
四、資本資産定價模型 49
第三節 成本性態 51
一、固定成本 52
二、變動成本 53
三、混閤成本 54
四、總成本模型 56
第四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57

第三章 預算管理
第 一節 預算管理概述 60
一、預算的特徵與作用 60
二、預算的分類 61
三、預算體係 62
四、預算工作的組織 62
第 二節 預算的編製方法與程序 63
一、預算的編製方法 63
二、預算的編製程序 70
第三節 預算編製 71
一、業務預算的編製 71
二、專門決策預算的編製 77
三、財務預算的編製 77
第四節 預算的執行與考核 82
一、預算的執行 82
二、預算的調整 83
三、預算的分析與考核 83
第五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84

第四章 籌資管理(上)
第 一節 籌資管理的主要內容 88
一、企業籌資的動機 88
二、籌資管理的內容 90
三、籌資方式 91
四、籌資的分類 92
五、籌資管理的原則 94
第 二節 債務籌資 95
一、銀行藉款 95
二、發行公司債券 99
三、融資租賃 102
四、債務籌資的優缺點 105
第三節 股權籌資 106
一、吸收直接投資 106
二、發行普通股股票 110
三、留存收益 115
四、股權籌資的優缺點 116
第四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117

第五章 籌資管理(下)
第 一節 衍生工具籌資 120
一、衍生工具籌資的概念和分類 120
二、可轉換債券 120
三、認股權證 124
四、優先股 125
第 二節 資金需要量預測 127
一、資金需要量預測的目的 127
二、因素分析法 127
三、銷售百分比法 127
四、資金習性預測法 129
第三節 資本成本與資本結構 131
一、資本成本 131
二、杠杆效應 137
三、資本結構 143
第四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147

第六章 投資管理
第 一節 投資管理的主要內容 151
一、企業投資的作用 151
二、企業投資管理的特點 152
三、企業投資的分類 153
四、投資管理的原則 154
第 二節 投資項目財務評價指標 155
一、項目現金流量 156
二、淨現值 159
三、年金淨流量 160
四、現值指數 161
五、內含報酬率 162
六、迴收期 165
第三節 項目投資管理 167
一、獨立投資方案的決策 167
二、互斥投資方案的決策 167
三、固定資産更新決策 169
第四節 證券投資管理 172
一、證券資産的特點 172
二、證券投資的目的 173
三、證券資産投資的風險 173
四、債券投資 174
五、股票投資 177
第五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179

第七章 營運資金管理
第 一節 營運資金管理的主要內容 183
一、營運資金的特點 183
二、營運資金的管理原則 185
三、營運資金管理策略 185
第 二節 現金管理 188
一、持有現金的動機 188
二、目標現金餘額的確定 189
三、資金集中管理模式 192
四、現金收支日常管理 193
第三節 應收賬款管理 195
一、應收賬款的功能 196
二、應收賬款的成本 196
三、應收賬款的管理目標 197
四、信用政策 197
五、應收賬款的監控 200
六、應收賬款日常管理 202
第四節 存貨管理 205
一、存貨的概念與功能 205
二、存貨的成本 206
三、存貨量的確定 207
四、存貨的控製係統 210
第五節 流動負債管理 211
一、短期藉款 211
二、短期融資券 213
三、商業信用 214
四、流動負債的利弊 216
第六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216

第八章 成本管理
第 一節 成本管理的主要內容 220
一、成本管理的作用 220
二、成本管理的目標 221
三、成本管理的主要內容 222
第 二節 量本利分析與應用 224
一、量本利分析概述 224
二、單一産品量本利分析 226
三、多種産品量本利分析 231
四、目標利潤分析 234
五、利潤敏感性分析 235
六、量本利分析在經營決策中的應用 236
第三節 標準成本控製與分析 238
一、標準成本控製與分析的概述 238
二、標準成本的製定 239
三、成本差異的計算及分析 240
第四節 作業成本與責任成本 244
一、作業成本管理 245
二、責任成本管理 251
第五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256

第九章 收入與分配管理
第 一節 收入與分配管理的主要內容 262
一、收入與分配管理的作用及原則 262
二、收入與分配管理的主要內容 263
第 二節 收入管理 265
一、銷售預測分析 265
二、銷售定價管理 269
第三節 納稅管理 277
一、納稅管理與納稅籌劃概述 277
二、納稅管理的內容 278
第四節 分配管理 284
一、股利政策與企業價值 284
二、利潤分配製約因素 290
三、股利支付形式與程序 294
四、股票分割與股票迴購 297
五、股權激勵 299
第五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302

第十章 財務分析與評價
第 一節 財務分析與評價的主要內容與方法 309
一、財務分析的作用和內容 309
二、財務分析的方法 310
三、財務分析的局限性 314
四、財務評價 315
第 二節 基本的財務報錶分析 316
一、償債能力分析 318
二、營運能力分析 324
三、盈利能力分析 328
四、發展能力分析 329
五、現金流量分析 331
第三節 上市公司財務分析 333
一、上市公司特殊財務分析指標 333
二、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337
第四節 財務評價與考核 340
一、企業綜閤績效分析的方法 340
二、綜閤績效評價 345
第五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350

附錄一 係數錶 357
附錄二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參考答案 365

用戶評價

評分

質量很好,性價比很高!!!!!

評分

非常好的輔導資料瞭,學習方法解題方法,重難點常考點都給點齣來瞭,贊贊贊。希望可以助我考試一次通過。

評分

第一次備考,也不知道閤不閤用,希望有幫助,能夠通過。

評分

在這裏我已經買過好多書瞭。可以選擇

評分

介紹詳細內容比較全麵,就是訓練的習題少瞭些。

評分

質量很好,文字清晰,厚度適中,排版印刷都不錯

評分

收到貨瞭,感覺很好,一直在用

評分

很不錯,書的內容比較豐富,實用,適閤考級專用。裏麵介紹詳細。物流速度快。

評分

湊單買的,挺薄的,還沒來得及做。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