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08
本书在第6版基础上修订而成,分11篇81章。介绍了病史采集、病历书写、物理诊断、症状处理等诊断学基础;心脏停搏、各类休克、器官衰竭、心律失常、意外伤害、高热、昏迷、急腹症、酸碱失衡、急性中毒等危重急症救治措施;内、儿、外、妇产、五官及感染性疾病等800余种常见和多发病的诊断提示与治疗措施;临床常用检查和治疗技术、专科诊疗技术及优生咨询、病理生理、医学哲学、生物工程、营养康复、生命科学、自由基与微循环、微量元素、“治未病”与基因检测、胚胎医学、免疫技术、心身疾病、助育技术、药物代谢等众多相关医学知识;社区卫生服务理念、工作重点、社区诊断、疾病筛查、健康维护、卫生干预、保健养生、合理用药、心理咨询、计划生育、优生优育、中医药及适宜技术和20余种中老年人常见疾病早期防治与康复方法,书末附有常用医学资料。本书内容丰富、查阅方便,重在实用,兼顾提高,适合全科医师、基层医师和继续医学教育参考,也可作为健康促进、保健养生、延缓衰老和防病治病的家庭藏书。
第一篇诊断学基础
第1章问诊
一、重要性
二、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主要内容
第2章体格检查
一、注意事项
二、基本方法
三、主要内容
[附]杂音的强度(响度)分级
四、体检体位
第3章病历书写
一、重要性
二、要求和注意事项
三、病历种类、内容和格式
第4章常见症状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一、长期低热
二、头痛
三、眩晕
四、晕厥
五、昏迷
六、高热
七、惊厥
八、咳嗽
九、咯血
十、胸痛
十一、呼吸困难
十二、呕吐
十三、慢性腹泻
十四、上消化道出血
十五、便血
十六、肝大
十七、脾大
十八、黄疸
十九、腹水
二十、水肿
二十一、血尿
二十二、贫血
二十三、淋巴结大
二十四、紫癜
第二篇重 症 急 救
第5章心脏停搏
第6章休克
一、心源性休克
二、低血容量休克
三、感染性休克
四、过敏性休克
第7章急性心力衰竭
一、急性左心衰竭
二、急性右心衰竭
三、难治性心衰
四、洋地黄疗法
第8章急性肺水肿
第9章阿�菜棺酆险�
第10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第11章哮喘持续状态
第12章脑水肿
第13章急腹症
第14章急性肾损伤
第15章意外创伤急症及中暑
一、电击伤(触电)
二、溺水
三、中暑
第16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第17章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一、缺水
二、低钠血症
三、高钾血症
四、低钾血症
五、高钙血症
六、低钙血症
七、高镁血症
第18章酸碱平衡失调
一、代谢性酸中毒
二、代谢性碱中毒
三、呼吸性酸中毒
第19章急性中毒
一、概述
二、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三、急性酒精中毒
四、急性汞中毒
五、急性苯酚中毒
六、氰化物中毒
七、急性砷中毒
八、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九、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
十、有机氟类农药中毒
十一、急性磷化锌中毒
十二、急性阿片类中毒
十三、急性阿托品类中毒
十四、急性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十五、急性毒蕈中毒
十六、急性百草枯中毒
第三篇内 科 疾 病
第20章呼吸系统疾病
一、急性气管�仓�气管炎
二、慢性支气管炎
三、支气管哮喘
四、支气管扩张
五、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六、肺炎
七、肺脓肿
八、自发性气胸
九、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十一、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十二、肺血栓栓塞
第21章循环系统疾病
一、风湿热
二、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
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四、高血压病
五、感染性心内膜炎
六、病毒性心肌炎
七、急性心包炎
八、原发性心肌病
九、心律失常
十、慢性心功能不全
第22章消化系统疾病
一、贲门失弛缓症
二、食管裂孔疝
三、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症
四、自发性食管破裂
五、弥漫性食管痉挛
六、急性胃炎
七、慢性胃炎
八、消化性溃疡
九、肠易激综合征
十、溃疡性结肠炎
十一、急性胆囊炎
十二、慢性胆囊炎
十三、肝硬化
十四、肝性脑病
十五、急性胰腺炎
十六、慢性胰腺炎
第23章泌尿系统疾病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
二、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三、慢性肾小球肾炎
四、肾病综合征
五、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六、狼疮性肾炎
七、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八、糖尿病肾病
九、肾小管性酸中毒
十、尿路感染
十一、慢性肾功能衰竭
......
第73章治疗技术
一、输血技术
二、造血干细胞移植
三、腹腔镜手术
四、医用无线内镜
五、微创技术
六、介入技术
七、手术机器人
八、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九、射频消融术
十、全息生物疗法
十一、物理疗法
十二、人工冬眠疗法
十三、体外反搏疗法
十四、冷冻疗法
十五、血液光量子疗法
十六、透析疗法
十七、器官移植
十八、激光医学技术
十九、体外震波碎石术
二十、高压氧疗法
二十一、药典、处方、药物剂型与给药途径
二十二、维生素D与壳聚糖新解
第74章专科常用诊疗技术简介
第一节呼吸系统疾病常用诊疗技术
一、肺功能检查
二、胸肺检查
第二节儿科疾病常用诊疗技术
一、重症监护
二、相关治疗技术
第三节妇产科常用诊疗技术
一、胎儿电子监护
二、宫颈细胞学检查
第四节肝脏疾病常用诊疗技术
一、人工肝支持系统
二、Fibroscan技术
三、乙肝五项定量检测技术
四、超高敏HBVDNA
第五节耳鼻喉与眼科常用诊疗技术
一、耳鼻喉科
二、眼科
第六节口腔科常用诊疗技术
一、根管治疗术
二、根尖诱导成形术
三、牙周病系统治疗
四、牙周病治疗技术
五、牙种植术
六、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
第七节皮肤科常用诊疗技术
一、窄谱中波紫外线疗法
二、光动力疗法
三、水疗法
四、强光治疗
五、红外线疗法
第75章相关医学理论简介
第一节优生学与优生咨询
一、优生学
二、优生咨询
第二节病理学
一、基本概念
二、临床意义
三、病理标本送检注意事项
四、细胞与组织损伤
五、修复、代偿与适应
六、炎症
七、肿瘤
第三节医学哲学和医学心理学
一、医学哲学
二、医学心理学
第四节营养学、疗养学与康复医学
一、营养学与营养素
二、疗养学
三、康复医学
第五节生物工程与基因工程
一、生物工程
二、基因工程
第六节机体某些状态与疾病
一、生物膜的主要功能与疾病
二、自由基与疾病
三、微循环与疾病
四、微量元素与疾病
五、水与疾病
六、雾霾与疾病
第七节免疫学与免疫技术
一、免疫学
二、免疫技术
第八节心身疾病
一、基本概念
二、临床意义
三、常见身心疾病
第九节人类助育技术
一、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
二、配子移植技术
三、人工授精
四、宫腔内人工授精
第十节药物相互作用及体内代谢过程
一、药物相互作用
二、药动学问题
第十一节其他相关科学
一、生命科学
二、胚胎医学与医学新技术
三、男性学
四、遗传学
五、医学生态学
六、保健医学
七、预防医学
八、模糊医学
九、细胞生命活动的内在联系
十、循证医学
十一、中西融合:“治未病”与基因检测
第十一篇社区卫生服务
第76章社区卫生的服务理念和工作重点
一、卫生服务模式
二、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基本功能与职责
三、服务主角与服务团队
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附]慢性疾病三级预防的主要内容
五、社区诊断
六、重点服务对象与健康管理
七、社区疾病筛查
八、建立和完善健康档案
第77章健康维护与卫生干预
第一节保健与养生
一、综合性措施与个体化保健养生
二、健康的观察方法与要求目标
三、食品、保健品、药品与健康维护
四、对健康生活的认识误区
五、健康内涵与维护
六、有益健康的生活细节与饮食搭配误区
七、饮食与健康
八、简易实用健身养生方法
九、钙、胶原蛋白与健康
十、保持心理健康的具体措施
十一、人体各器官衰老开始时间与干预措施
十二、保护大脑的措施
十三、中老年人运动量、度和运动时机选择
第二节社区常见健康“问题”干预措施
一、婴幼儿智力发育
二、儿童厌学
三、新生儿听力筛查
四、“疾病意识”、自我检测及相关征兆
五、亚健康状态
六、中年人健忘症
七、性心理障碍
八、性传播性疾病
九、艾滋病
十、传染性疾病
第三节合理用药
一、滥用抗生素的危害、认识误区与预防措施
二、不宜使用抗生素的疾病
三、无效或有害用药
四、用药先后顺序与服药时间
五、维生素是药物,不是保健品
六、正确应用皮质激素
第78章中老年人常见疾病早期防治与康复
一、衰老病
二、高血压病
三、冠心病
四、糖尿病
五、代谢综合征
六、血脂异常
七、肥胖症
八、高尿酸血症
九、前列腺增生症
十、慢性阻塞性肺病
十一、脑卒中
十二、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
十三、帕金森病
十四、老年性聋
十五、颈椎病
十六、腰椎病
十七、肩周炎
十八、肩背痛
十九、下肢痛
二十、骨质疏松症
二十一、癌症
二十二、“胃病”
第79章社区中医药及其治疗技术
第一节中医药的优势
一、理论优势
二、诊疗优势
三、养生保健优势
四、经济优势
第二节中药应用基本知识
一、中药性能
二、中药配伍
三、用药禁忌
四、用药剂量
五、用药方法
第三节常用中药简介
一、解表药
二、清热药
三、泻下药
四、祛湿药
五、温里药
六、理气药
七、消食药
八、止血药
九、活血化瘀药
十、化痰止咳平喘药
十一、安神药
十二、开窍药
十三、平肝息风药
十四、补虚药
十五、收涩药
第四节常用治疗技术
一、针法
二、灸法
三、拔罐法
四、推拿法
五、其他治疗技术
第80章社区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第一节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心理表现
第二节心理咨询
一、咨询内容
二、咨询原则
三、咨询程序
四、咨询要求
五、注意事项
第三节心理治疗
一、中医心理调适和心理治疗的启示
二、心理衰老程度自测评分标准与方法
三、自我解脱方法
四、常用治疗方法
第81章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第一节避孕方法
一、阴道隔膜
二、阴茎套
三、宫内节育器
四、药物避孕
五、其他避孕方法
第二节绝育方法
一、输卵管绝育术
二、人工终止妊娠
第三节优生优育
一、婚前咨询和体格检查
二、婚配、生育建议
三、常见疾病患者婚育指导
四、产前诊断
五、早孕及产前保健
六、妊娠时机选择及指导
七、孕期用药指导
八、环境因素、母亲疾病与优生
九、孕妇健康状况与优生保护
十、分娩期与优生附录
一、常用人体检验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二、与医学有关的常用计量单位
三、处方中常用的外文缩写
四、法定传染病
五、老、幼用药剂量计算法
六、儿童计划免疫
七、临床常用的药物配伍禁忌
八、“处方权”有关规定摘录
九、常用静脉滴注药物配伍变化
参考文献
第31章呼吸系统疾病第31章呼吸系统疾病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简称上感,俗称“感冒”,是指各种病原体所致的鼻咽部和咽喉部的急性感染。病原体以病毒为主,不同致病原引起的上感有特殊的临床表现,如“疱疹性咽峡炎”“咽结合膜热”等。上感常累及中耳、副鼻窦、淋巴结、气管等邻近器官等。本病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若表现为局部症状明显者,亦可以局部炎症命名,如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喉炎等。
【诊断提示】
(1)冬春季多见,有受凉、受潮,或有与本病患者接触史。
(2)年长儿仅有鼻塞、流涕、微热及咽部干痛或恶心、呕吐、腹痛等。婴幼儿患者可突然高热,或高热惊厥。新生儿患者常有烦躁不安、呼吸急促等全身症状。
(3)咽部充血明显,部分病例扁桃体充血、肿胀及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部分病例以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喉炎为主要表现。
(4)体征除鼻咽部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外,余可正常。有时有痰鸣音,咳嗽后消失。
(5)白细胞计数减少或接近正常,早期中性粒细胞可稍增高,并发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
(6) X线胸部检查多无异常,鼻咽部分泌物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双份血清病毒抗体效价测定或荧光免疫检查可有阳性发现。
(7)发热、咽炎、眼结合膜炎(红眼病)常三者同时存在,由腺病毒(3、7、11型)引起。
(8)疱疹性咽峡炎:多发病急,高热、咽痛、流涎、咽部充血,咽腭弓、腭垂和上腭有疱疹或溃疡。多由柯萨奇病毒A组1~6、8、10、22型或艾柯病毒引起。
【治疗措施】
1�币话阒瘟魄嵴撸�适当休息,进食易消化食物。室温、湿度适宜,补充水分等。
2�倍灾⒅瘟聘呷仁庇媒馊纫┙滴�(新生儿、小婴儿慎用),物理降温用35%~40%乙醇擦浴、头部冷敷,冷盐水灌肠。鼻塞用0��5%麻黄碱液滴鼻。烦躁不安或抽搐时选用苯巴比妥、地西泮等。止咳祛痰可用小儿止咳糖浆。
3�敝幸街瘟脾俜绾�感冒:多见于较大儿童感冒的早期,治以辛温解表法,可用桑菊感冒片;②风热感冒:多见于婴幼儿,治以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法,可用银翘解毒片。其他如板蓝根冲剂、大青叶冲剂、清开灵冲剂等中药制剂亦可应用。
4�笨共《疽┪锇⑽袈逦�(无环鸟苷)10~20mg/(kg·d),分4次口服,疗程3~7d。利巴韦林(病毒唑)静滴或肌注,10~15mg/(kg·d),分2次注射;或用其口含片;或用10%利巴韦林点鼻或雾化吸入。
5�笨股�素应用发生细菌感染等并发症者可选用青霉素或阿奇霉素、头孢类等抗菌药物治疗。
6�碧瞧ぶ始に夭⒎⒓毙院硌资笨捎谩�
二、急性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acute bronchitis)为支气管黏膜发生感染所引起的下呼吸道急性炎症,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也可以是流感、麻疹、百日咳等病的合并症,婴幼儿多见,临床以咳嗽或伴有支气管分泌物增加为特征,病原体可以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是儿科多发病。
【诊断提示】
(1)干咳或有痰,可发热,有食欲缺乏,呕吐或腹泻等。婴幼儿全身症状较重,重者可有气急、呼吸困难。
(2)咽部多有充血,肺部呼吸音粗或干湿啰音,其性质及部位易变。
(3)胸部X线检查正常或见肺纹理增多或仅有肺门阴影加深。
(4)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高。
【治疗措施】
1�币话阒瘟萍翱共《疽┪锿�上呼吸道感染。
2�倍灾⒅瘟浦饕�是镇咳祛痰。干咳期可用喷托维林(咳必清)6��25~12��5mg/次,2~3次/d。痰多时应常翻身拍背,有利于咳出;雾化吸入可以稀释痰液;也可服 全科医师手册(第7版)/名医世纪传媒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全科医师手册(第7版)/名医世纪传媒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全科医师手册(第7版)/名医世纪传媒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全科医师手册(第7版)/名医世纪传媒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