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我館曆來重視移譯世界各國學術名著。從五十年代起,更緻力於翻譯齣版馬剋思主義誕生以前的古典學術著作,同時適當介紹當代具有定評的各派代錶作品。幸賴著譯界鼎力襄助,三十年來印行不下三百餘種。我們確信隻有用人類創造的全部知識財富來豐富自己的頭腦,纔能夠建成現代化的社會主義社會。這些書籍所蘊藏的思想財富和學術價值,為學人所熟知,毋需贅述。這些譯本過去以單行本印行,難見係統,匯編為《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叢書,纔能相得益彰,蔚為大觀,既便於研讀查考,又利於文化積纍。為此,我們從1981年著手分輯刊行。限於目前印製能力,1981年和1982年各刊行五十種,兩年纍計可達一百種。今後在積纍單本著作的基礎上將陸續匯印。由於采用原紙型,譯文未能重新校訂,體例也不完全統一,凡是原來譯本可用的序跋,都一仍其舊,個彆序跋予以訂正或刪除。讀書界完全懂得要用正確的分析態度去研讀這些著作,汲取其對我有用的精華,剔除其不閤時宜的糟粕,這一點也無需我們多說。希望海內外讀書界、著譯界給我們批評、建議,幫助我們把這套叢書齣好。
目錄
原編者的話
緒論
第一篇 財富的生産
第一章 生産這個名詞的意義
第二章 各種勞動以及它們協同生産的方式
第三章 生産性資本的性質和它協同生産的方式
第四章 協同創造財富的自然力特彆是土地
第五章 勞動、資本和自然力協同生産的方式
第六章 一切種類勞動的共同動作
第七章 人的勞力、自然的勞力和機器的勞力
第八章 分工的利弊以及分工可能達到的程度
第九章 利用商業的各種方法以及這些方法協同生産的方式
第十章 資本在生産過程中所經曆的變化
第十一章 資本的形成和增加
第十二章 非生産資本
第十三章 無形産品或-産齣便消費掉的價值
第十四章 財産所有權
第十五章 産品的齣賣或需求
第十六章 從貨幣和貨物的活躍流轉所得到的利益
第十七章 旨在影響生産的官方規定的效果
第一節 規定生産性質的規則的影響
第二節 規定生産方法的管理的結果
第三節 有特殊權利的貿易公司
第四節 影響榖物貿易的管理規則
第十八章 由政府所作的生産努力而發生的對國民財富的影響
第十九章 殖民地和殖民地産品
第二十章 外來的暫時移民和永久移民對國民財富的影響
第二十一章貨幣的性質和用途
第一節 一般性敘述
第二節 貨幣的材料
第三節 一種貨物從充當貨幣所得到的增加價值
第四節 鑄造貨幣的功用與鑄幣費
第五節 更動本位貨幣的標準
第六節 貨幣為什麼既不是符號又不是尺度的理由
第七節 估計曆史記載的金額時應注意事項
第八節 兩種貴金屬間無固定比價
第九節 貨幣應是什麼樣子
第十節 銅幣或賤金屬幣
第十一節 更可取的鑄幣形式
第十二節 誰該負擔硬幣磨損的損失
第二十二章貨幣的符號或代錶
第一節 匯票和信用證
第二節 存款銀行
第三節 發行銀行或貼現銀行;鈔票或兌現紙幣
第四節 紙幣
第二篇 財富的分配
第一章 價值的根據以及供給與需求
第二章 收入的來源
第三章 價格的實際變動和相對變動
第四章 價格的名義變動和金銀塊與硬幣所特有的價值
第五章 收入在社會中是怎樣分配
第六章 什麼生産部門給生産力生齣最充分的報酬
第七章 勞動的收入
第一節 一般勞動的利潤
第二節 科學傢的利潤
第三節 老闆、經理或冒險傢的利潤
第四節 勞工的利潤
第五節 現代人從産業進展所得到的獨立
第八章 資本的收入
第一節 有息貸款
第二節 資本的利潤
第三節 最有益於社會的資本使用
第九章 土地的收入
第一節 地産的利潤
第二節 地租
第十章 一個國傢從另一個國傢得到收入的影響
第十一章 産品數量怎樣影響人口
第一節 和政治經濟學有關的人口
第二節 國傢産品性質對於人口在各地區之間的分配的影響
第三篇 財富的消費
第一章 各種的消費
第二章 一般消費的結果
第三章 生産性消費的結果
第四章 一般的非生産性消費的結果
第五章 個人消費——它的動機與它的結果
第六章 公共消費
第一節 公共消費的性質與一般結果
第二節 國傢消費的主要目的
第七章 對公共消費有實際貢獻的人
第八章 課稅
第一節 各種課稅的一般影響
第二節 各種課稅方法與各階級的負擔
第三節 實物稅
第四節 英國土地稅
第九章 國債
第一節 國傢舉債及其後果
第二節 公共信用和它的基礎以及危及它的健全的情況
附錄Ⅰ
附錄Ⅱ
譯名對照錶
精彩書摘
《政治經濟學概論/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就政治經濟學說,我們能夠得到完全的知識,因為一切構成這一門科學的一般事實都可發見齣來。而就統計學說,情況絕不是這樣,因為統計學,如同曆史學一樣,隻是多少不確定,因而必定不完全的事實的記述。關於從前時期和遙遠國傢,我們隻能得到孤立的很不完全的記載。至於現代,很少人具備有這樣的條件,即具備有良好觀察者的資格,同時還占據一個有利於作正確觀察的地位。研究者雖費盡心機搜集正確詳盡的材料,但他們往往遇到不可剋服的睏難,例如不得不使用不正確的記載,又如個彆政府甚至個彆人士對他們不斷地猜忌、惡意與冷淡。此外,即使掌握瞭正確詳盡的材料,這些材料也隻在短暫時間和事實相符。所以,斯密說,他不相信政治算術,在他看來,這隻不過是許多統計材料的分類而已。
相反地,如果構成政治經濟學基礎的原則是從無可否認的一般事實正確地推斷齣來,那麼政治經濟學就建立在不可動搖的基礎上。無疑地,一般事實是以個彆事實的觀察為根據,但必須根據那些從最仔細觀察、最確定並由我們自己目擊的個彆事實中選擇齣來的個彆事實。當這些事實的結果都相同,它們所以相同的原因已經令人滿意地指齣來,而證明其他原則的它們的例外也很好確定之後,我們就可把它們看作最後的一般事實,滿懷信心地把它們提給所有有資格的研究者去研究,而他們也許要再把它們實驗一下。如果一個新的個彆事實是孤立的,而它和它前後的事實的關係沒通過推論加以確定,那麼,這個事實就不足以動搖我們對一般事實的信心,因為誰能夠說,上述事實的各個結果所呈現的差異,不是由某一未知情況所産生的呢?一根輕羽毛在空中上升,有的時候長久停留在空中,然後纔迴落地上。但如果我們下結論說,這根羽毛不受萬有引力規律的影響,我們這個結論難道是正確的嗎?在政治經濟學,這是個一般事實:貨幣利息的增加和齣藉人所冒的藉款人不償還的風險程度成比例。當我們看到,貨幣在風險程度很大的場閤以低的利息率齣藉時,我們能夠以此為根據下結論說,上述原則是不正確的嗎?齣藉人可能不知道風險,他對藉款人的感激或害怕,也可能使他要作一些犧牲。上述一般規律,受到個彆情況的乾擾,但當乾擾因素停止作用以後,這個規律的全部力量就會恢復過來。最後,完全確定的個彆事實,是那麼的少,而各個方麵都觀察的個彆事實也是那麼的少。況且,在我們認為已經很滿意確定、很仔細觀察和很充分說明的個彆事實中,不知道有多少不能證明什麼東西,甚或證明和它們所要證明的恰恰相反的東西啊!
……
前言/序言
馬剋思在《資本論》第一捲第二版跋中曾經指齣:1830年是資産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崩潰和庸俗政治經濟學興起的“分水嶺”。這是指它們在資産階級經濟學界所占支配地位的更替而說的。其實,資産階級庸俗政治經濟學在十九世紀初葉早已在英法二國産生瞭。
十八世紀末法國資産階級的大革命推翻瞭封建統治,並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瞭有利條件。但是,由於革命發展過程中階級鬥爭的日益尖銳化,尤其是在雅各賓黨掌握政權時期所采取的一些激進措施,資産階級的反動本性很快暴露齣來,它從反對封建貴族的革命者變成為反對勞動人民和小資産階級左翼的反革命階級瞭。在這種曆史條件下,法國的資産階級嚮代錶它自己利益的經濟學傢們提齣創立適於替資本主義製度辯護的庸俗政治經濟學的任務。如馬剋思所教導的,這種庸俗政治經濟學的特點是:“……隻在外觀上的聯係上麵打轉轉,為瞭想要給最常見的現象以錶麵上也說得過去的說明,並且為瞭資産階級日常的需要,像反芻一樣,不絕咀嚼科學經濟學許久以前已經供給的材料,……又隻把資産階級生産當事人關於他們自己的最善世界所抱的平凡而自大的見解組織一下,墨守著,並稱其為永遠的真理。”
薩伊(1767-1832年)是完成這個任務的最適當的人。因為他的齣身、所受的教育及其大部分實際活動都同“資産階級生産當事人”有著密切聯係。
薩伊齣生於裏昂一個大商人的傢庭,很早就從事商業活動。不久去英國,他的教育是在英國時期完成的。他在那裏既親自看到瞭英國産業革命發展的情況,也可能讀到亞當·斯密的《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
1789年發生的法國大革命開始時很吸引著他,尤其是當大資産階級執政時期,他更為興高采烈,積極擁護。但是當雅各賓黨上颱以後,他就離開革命而且成為它的反對者瞭。
在1794年到1799年間,薩伊主編《哲學、文藝和政治旬刊》,並且在該雜誌上發錶過很多有關經濟問題的論文。1803年發錶他的代錶作《政治經濟學概論》。這部著作,由於反對拿破侖的經濟政策,曾被禁止重印。直至拿破侖失敗法國王朝復闢,纔於1814年再版。在薩伊生前,共齣過五版(以後三版,分彆於1817、1819和1826年印行),幾乎每重版一次都有修改。我們將要討論的這部中文譯本是按法文第四版翻譯的英文本轉譯的。
從1805年起,薩伊從事工商業活動——開辦新型紡紗廠。到1813年纔恢復研究工作。在拿破侖失敗以後不久,他即開始講授政治經濟學,並於1817年發錶《政治經濟學精義》——這是上述《政治經濟學概論》一書的縮本。在1828-1830年間,薩伊又把他的講稿編成瞭六捲本的《政治經濟學教科書》。這部巨著所論及的範圍雖然很廣泛,但是它的基本經濟觀點則是同《政治經濟學概論》一緻的。
政治經濟學概論/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