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刑人员常见法律问题

社区服刑人员常见法律问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明国 著
图书标签:
  • 社区矫正
  • 社区服刑
  • 刑罚执行
  • 法律援助
  • 罪犯权益
  • 刑法
  • 法律问题
  • 再社会适应
  • 刑满释放
  • 法律咨询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19711511
版次:1
商品编码:1229180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社区矫正应用辅导系列教材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33
字数:135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社区服刑人员常见法律问题》分为规范、法律常识社会保障等三篇。每篇均由具体问题构成。通过具体问题的解答,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解决在法律方面常见的问题,从而在法律规范内引导其在社区矫正期间的行为,使其在社区矫正和工作生活中做到平衡。

目录

1.“我”为什么会进入社区矫正?
2.社区服刑人员进入社区矫正后感到迷茫和困惑,应如何正确认识社区矫正?
3.“我”为什么会回到原社区进行社区矫正?
4.社区服刑人员可以申请异地执行吗?
5.“我”进入社区矫正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6.社区服刑人员从进入社区矫正到解除社区矫正,要经过哪些具体程序?
7.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分别有哪些?他们的职责分别是什么?
8.社区服刑人员应当遵守哪些管理制度?
9.矫正期限是怎样计算的?节假日算在内吗?羁押日期可以折抵吗?
10.社区矫正工作是否有人监督,谁来监督?
11.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的权利受到了侵犯,应该怎么办?
12.作为社区服刑人员,必须履行哪些义务?
13.社区服刑人员哪些行为是必须经过批准才能去做的?
14.对于社区服刑人员而言,哪些行为是严格禁止的?
15.社区服刑人员的社区矫正档案记录是否会被泄露?
16.作为社区服刑人员,参加公益劳动有什么收获?
17.作为社区服刑人员,在矫正教育中能学到什么?
18.社区服刑人员的日常汇报工作应该向谁进行?
19.社区矫正对服刑人员的行为规范有哪些要求?
20.如果社区服刑人员违反了社区矫正行为规范,会有什么后果?
21.社区服刑人员没有及时到行政司法机关报到,算不算漏管,到底怎样的情况会被评价为“漏管”,怎样的情况会被评价为“脱管”?
22.社区服刑人员的行为被评价为脱漏管后,有哪些后果?
23.在社区服刑人员中,哪些人可以不参加社区服务?
24.社区服刑人员参加社区服务要遵守哪些规定?
25.定期的报告打乱了社区服刑人员的工作和生活计划,为此,应该如何正确认识报告制度,为什么要有报告制度?
26.社区服刑人员怎样才能履行好报告义务?
27.社区服刑人员怎么写思想汇报?
28.保外就医的社区服刑人员,应该履行哪些特殊的义务?
29.如果社区服刑人员有请假的需求应该怎么办?请假期限是多久?
30.社区服刑人员可以申请长期外出吗?
31.社区服刑人员因工作必须要离开本市时,应该怎么做?
32.社区服刑人员可以因外出旅游离开本市吗?
33.社区服刑人员在矫正期间能出国吗?
34.社区服刑人员在矫正期间可以搬离现居住地吗?搬家需要遵循哪些管理规定?
35.法院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判决中附加了禁止令,但并不明白禁止令是什么?禁止令的适用对象是哪些?
36.在判决中被法院附加了禁止令,社区服刑人员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37.禁止令是否有例外情形?
38.社区服刑人员如何才能遵守好禁止令?
39.社区矫正具体的考核内容和方法是什么?
40.在社区矫正过程中,社区服刑人员可能会获得哪些奖励?
41.法定的减刑条件是什么?
42.如果社区服刑人员符合法定减刑条件,应该怎么做?
43.在社区矫正过程中,社区服刑人员的哪些行为可能会受到一般惩罚?
44.在社区矫正过程中,社区服刑人员的哪些行为可能会受到司法惩罚?
45.如果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又犯新罪会有什么后果?
46.如果社区服刑人员被发现有遗漏的罪名怎么办?矫正期间的刑期怎样折算?
47.社区服刑人员的合法权利有哪些?
48.什么是政治权利?
49.社区服刑人员是否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50.社区服刑人员在矫正期间有申请入党等政治权利吗?
51.社区服刑人员有哪些合法的人身权利?
52.社区服刑人员有哪些合法的社会经济权利?
53.当社区服刑人员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应该怎么办?
54.社区服刑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55.社区服刑人员如何拟定买卖合同?
56.合同生效的标准是什么?
57.当社区服刑人员因不可抗拒的事由导致不能履行合同时,应该怎么办?
58.当社区服刑人员因过失导致不能履行合同时,应该怎么办?
59.当因第三人的原因无法履行合同时,社区服刑人员该怎么办?
60.市面上许多小产权房比较便宜,什么是小产权房?
61.社区服刑人员可以购买农村宅基地住房吗?
62.社区服刑人员在购买日常用品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63.如果社区服刑人员准备离婚,财产应该如何分配?
64.如果成年子女不管老弱残社区服刑人员的生活,应该怎么办?
65.社区服刑人员在矫正期间能否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考试?
·附录·
附录一: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附录二:典型案例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前言
自然万物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周而复始,是因为它们总是依照自然规律来安排它们的生命活动。社会之所以能够有序运行,是因为存在一套规则体系来规范社会中每位成员的行为。当然,因为社会本身的复合性,使得规则多种多样。例如,司机在驾驶车辆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商人在从事商事买卖时要遵守商务规则,医生在行医过程中要遵守执业准则;等等。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一套庞大的规则体系。其中,很多规则只在限定条件下才产生一定的约束效力,例如,针对一定的身份或者是一定的行为的规制等,另一部分规则则是普遍适用社会中的每一位成员,换言之,每位社会成员都有遵守这些规则的义务,那就是法律。
法律是社会得以有序运转的基石,如果丧失了法律的匡助,社会要继续保持有序状态,所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是巨大的。社会的有序运行离不开社会成员自觉地遵守法律,与此同时,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也将受益于社会的有序运行。因此,打破规则触犯法律的行为将依法受到一定的惩戒。其中,最严重的违法行为,即犯罪行为,其行为人当受到国家依据刑法予以刑罚的惩戒,而社区矫正属于一种刑罚的执行方式,相对于收监执行,社区矫正的执行环境和执行方式的“主色调”是柔和的,它的目的在于帮助社区服刑人员更好地进行改造且不脱离社会,在完成改造后顺利地融入社会,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社区矫正不具有刑事惩罚的严肃性,在执行过程中同样有许多规范和原则是社区服刑人员必须谨记和遵守的,一旦违反也将要受到相应的惩罚。
社区矫正阶段对于社区服刑人员而言至关重要,顺利渡过这一阶段不仅意味着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刑罚执行完毕,同时关系到社区服刑人员将来是否能更好地融入社会。而社区服刑人员是否能顺利渡过矫正阶段,正视和了解社区矫正的相关规范,并且有效地安排自己的行为是关键。
古语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社区服刑人员来说,有一本能够帮助自己熟悉社区矫正法律规范,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书籍必不可少。然而,通过访谈和调研发现,社区服刑人员普遍对规范制度并不熟悉,且对社区矫正没有树立正确的认识,以致社区矫正的效果不够理想。鉴于此,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社区矫正的要求,编写了《社区服刑人员常见法律问题》一书。
本书着重于规范和法律常识的专题分析,每个问题均产生于实地调研,由具体问题构成,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解答,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解决在法律方面常见的问题,从而在法律规范内引导其在社区矫正期间的行为,使其在社区矫正和工作生活中做到平衡。
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力求选取的问题具有科学性、普遍性、可读性,在问题解答的过程中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希望能够对社区服刑人员有实际的帮助。
编写组
2017年7月
好的,以下是一本名为《社区服刑人员常见法律问题》的书籍的简介,但此简介不包含该书的实际内容。 --- 《社会治理前沿:社区矫正与现代法治构建》 书籍简介 在当代社会治理体系中,社区矫正是连接刑罚执行与社会化回归的关键环节。本书旨在深入探讨社区矫正制度的理论基础、实践模式及其在现代法治构建中的战略意义。我们聚焦于社区矫正体系的宏观构建、矫正对象的行为特征分析,以及如何通过精细化的社会工作方法,实现对特定人群的有效干预与引导。 第一部分: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与历史演进 本部分将追溯社区矫正制度自西方传入并本土化发展的历史脉络。我们将分析替代性刑罚的哲学基础,探讨其如何平衡惩罚、教育与预防犯罪的多元目标。重点讨论“去机构化”思潮对刑罚理念的冲击,以及社区矫正在全球范围内被视为人权保障和减少累犯率的重要途径。 刑罚理念的转型: 探讨从报应刑到预防刑、再到修复性司法的演变,分析社区矫正如何在这一光谱中占据一席之地。 制度构建的比较研究: 对比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区矫正模式,如美国、北欧的“社区主导”模式与亚洲的“国家主导”模式,提炼出适用于我国国情的制度框架。 法律基础与合宪性探讨: 深入解析我国《刑法修正案》及相关法规对社区矫正的法律定位,讨论其在保障服刑人员合法权益方面的制度安排。 第二部分:社区矫正对象的行为特征与风险评估 有效的社区矫正离不开对矫正对象群体的精准画像。本书将超越简单的犯罪分类,从社会学、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角度,剖析社区服刑人员的社会背景、心理结构及其再犯风险的成因。 社会剥夺与结构性困境: 分析犯罪行为背后的贫困、教育缺失、家庭支持系统瓦解等深层社会结构性矛盾,探讨这些因素如何影响矫正期的适应性。 心理健康与成瘾行为: 探讨药物滥用、反社会人格倾向在矫正群体中的普遍性,并介绍基于认知行为疗法(CBT)的干预初步框架。 风险评估工具的应用: 介绍国内外主流的再犯风险评估工具(如LS/CMI、VRAG等)的原理和局限性,强调评估在资源分配和矫正计划制定中的关键作用。 第三部分:精细化社区矫正的实践路径与专业技术 本部分是全书的实践核心,重点阐述如何将宏观政策转化为微观、可操作的矫正干预措施。我们强调“个别化”与“社会支持网络重塑”是矫正成功的两大支柱。 个别化矫正计划(IPP)的制定: 详细描述从需求评估到目标设定、干预措施选择的全流程,强调计划的动态调整机制。 社会工作介入的专业化: 介绍结构式会谈、动机访谈(MI)等核心社会工作方法在矫正工作中的应用技巧,特别关注如何激发矫正对象的内在改变动机。 就业安置与职业技能培养: 探讨如何构建企业与社区的合作平台,解决“就业歧视”这一核心回归障碍,设计适应性职业培训模块。 家庭与社区支持系统的重建: 论述如何动员原生家庭、志愿者和邻里关系,构建一个稳固的社会支持网,以应对回归初期的适应性压力。 第四部分:社区矫正的绩效评估与法治前沿挑战 本书最后一部分将审视社区矫正体系的运行效率与未来发展方向,探讨其面临的法治化挑战。 矫正效果的量化评估: 介绍衡量社区矫正成功的关键绩效指标(KPIs),包括累犯率、社会融入度、生活满意度等,并探讨数据驱动决策的重要性。 技术赋能与智慧矫正: 讨论电子监控、大数据分析在提升监管效能和预测风险方面的应用潜力与伦理边界。 法治环境下的权利保障: 分析在社区矫正过程中,如何平衡公共安全需求与服刑人员的基本人权(如隐私权、工作权),确保矫正措施的合法性和适度性。 未来展望: 探讨构建更加包容性社会,实现“无犯罪社区”的愿景,社区矫正如何在司法公正与社会和谐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书面向法律专业人士、社会工作者、司法行政人员、高校相关专业师生,以及所有关注现代刑罚制度改革与社会治理创新的读者。它不仅是一部理论参考,更是一份指导实践的蓝图。 ---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家里有亲戚就是社区服刑人员,我深切体会到了他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种种不便和法律上的困惑。每次遇到点事情,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找谁问。我希望这本书能非常接地气,能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把那些复杂的法律术语解释清楚,就像给我们老百姓讲道理一样。比如,他们出去打工,用人单位会不会因为他们是社区服刑人员就不愿意招?如果被冤枉了,或者权益受损了,该怎么办?在办理一些必要的手续时,会不会遇到额外的麻烦?这本书能不能给出一些具体的操作指南,告诉我们一步一步怎么做,避免走弯路?我最希望的是,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际的联系方式或者求助途径,让我们在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能知道该向哪里寻求帮助,获得有效的支持。一本真正能够帮助到普通家庭,解决实际困难的书,那真是太有价值了。

评分

我对社会学和犯罪学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刑罚执行的社会效果和社区矫正的理论与实践。我一直认为,社区服刑制度的有效运行,不仅在于法律条文的规定,更在于其能否真正地实现对服刑人员的改造和再社会化。因此,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探讨社区服刑人员在面临法律问题时的心理和社会动因,以及这些问题如何影响他们的改造过程和回归社会的可能性。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关于社区服刑人员心理健康、家庭关系、人际交往等方面可能遇到的法律挑战,以及如何在法律框架下为他们提供心理辅导和社会支持。此外,我也对不同地区在处理社区服刑人员法律问题上的差异性以及相关的政策调整有着浓厚的兴趣,希望能了解是否有更科学、更人性化的方法来应对这些问题,从而提升社区矫正的整体效能,真正实现“教育、感化、挽救”的目标。

评分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社会公平和法律援助的普通市民,我对于“社区服刑人员常见法律问题”这个主题的潜在价值深感认同。许多时候,大众对社区服刑人员的认知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而他们所面临的法律问题往往被忽视。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看到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剖析,例如,他们在就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歧视问题,如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他们在享受基本社会福利时可能遇到的障碍,以及如何突破;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的行动自由受到哪些限制,这些限制是否合法合理,又该如何界定。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站在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视角,探讨法律如何更好地服务于这一群体,如何促进他们的社会融合,减少他们再次犯错的可能性。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法律援助资源的介绍,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知道该去哪里寻求支持,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这种内容不仅能提升公众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理解,也能为社会工作者、法律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包容和公正的社会环境,这正是我对这类书籍最殷切的期盼。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整体风格沉稳,给人一种专业且可靠的感觉。书名“社区服刑人员常见法律问题”虽然直接,但却准确地概括了内容,我一直对这个领域非常感兴趣,但市面上相关的书籍却寥寥无几,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内容碎片化,难以系统学习。我尤其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这个主题的书籍,特别是那些对于社区服刑人员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法律困境,比如劳动权益、社会保障、人身自由限制的边界,以及如何合法合理地维护自身权益等问题的详细解答。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具体的案例分析,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法律条文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并且提供实操性的建议,帮助社区服刑人员及其家属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法律难题,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误解,最终帮助他们更好地回归社会。这本书能否在法律条文的阐述上做到严谨而不失易懂,并在实际操作层面给予读者切实可用的指导,这对我来说至关重要,也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评分

我是一名正在准备考取司法考试的学生,对于法律实践层面的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我了解到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是一个涉及多方面法律法规的复杂领域,其中包含刑法、诉讼法、行政法,甚至一些民商法的内容。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这些法律法规在社区服刑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比如,如何界定社区服刑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出现新的违法行为,将如何处理,以及在解除社区服刑后,他们可能还会面临哪些法律上的“尾巴”。我尤其关注那些在实践中容易产生争议和模糊地带的问题,例如,社区服刑人员的隐私权如何保护,他们在参与社会活动时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以及如何为他们提供更有效的法律咨询和代理服务。一本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并提供大量案例支撑的书籍,对于我这样的学习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它能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法律的生命力,并为我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我最期待这本书能够做到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