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宰相傳(套裝上下冊)

中國宰相傳(套裝上下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趙文彤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06-02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中國華僑齣版社
ISBN:9787511370396
版次:1
商品編碼:12287926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601
套裝數量:2
字數:752000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中國宰相傳(套裝上下冊)》精選瞭中國古代曾湧現齣的1000多位宰相,盡量詳盡地記敘瞭他們的生平。
  《中國宰相傳(套裝上下冊)》更結閤每位宰相所處的時代與個人風貌,對他們做齣瞭一些中肯的評價,希望能夠以此幫助讀者更加全麵、客觀地瞭解、看待這些曾經在曆史大潮中掀起層層波瀾的人物。
  在中國的政治舞颱上,宰相幾乎都是一身係天下安危。翻開中國曆史的畫捲,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宰相們有的纔乾超群,為一代之良臣;有的智識平庸,無幾多之建樹;有的清風兩袖,成一代之清流;有的賣官鬻爵,興一朝之濁浪;有的直言敢諫,置項上酋級於度外:有的阿諛逢迎,保頭頂烏紗以苟生;有的百代遺臭,有的萬世流芳……
  通過閱讀《中國宰相傳(套裝上下冊)》,可以更詳盡地瞭解每個時代的發展脈絡,也可以從更廣的角度去瞭解更真實的曆史。

目錄

上冊:

伊尹:鼎羹啓天子,盡忠輔五君
仲虺:從仁而助帝業,論賢而定王德
伊陟:王不廢政,妖豈勝德
甘盤:隱者亦可治政,賢者能為帝師
傅說:知之不艱唯行艱,王能從諫方稱賢

西周
薑尚:渭水鞦風拂釣客,聖王巡獵狩飛熊
周公:吐哺唯恐賢者去,忠義不辭聖朝來
召公:甘棠曾蔭賢士,聖治不起刑罰
畢公:王欲無貪,唯誠而治
祭公謀父:君王無德,夷狄有勝
芮良夫:天衍萬物非獨有,王者專擅敗自求
東周

管仲:死生各盡其分,齊桓仰賴功成
崔杼:史官雖死猶持正,不容佞臣掩惡行
慶封:算計到頭終不免,父子同命齊受戮
晏嬰:遂誌何必死君難,治國有道怠崇儒
國夏:先君遺命難遂,孤臣忠義難全
高張:先王之令難遂,新君之命難保
田乞:以公權私,田終代齊
田常:諸侯淪盜,竊國而侯
監止:用人輕信失當,事敗難免身亡
田盤:通三晉以友好,任宗族以代齊
田和:遷舊主而自立,終呂氏而行篡
鄒忌:琴藝可通君道,忠臣亦有奸謀
田嬰:巨魚離水無所處,為臣何必私一城
田文:雞鳴狗盜闢生路,焚債販義築三窟
淖齒:食君不能忠君,弑主難免殺身
田單:巧計強敵敗退,解裘萬民歸心
後勝:矯飾欺君,亡建終勝

子元:為臣卻忘戰事,處下豈擅王宮
鬥榖於菟:高堂無情育親子,夢澤有虎哺明臣
成得臣:三百騎乘猶難統,可笑國民不知忱
鬥勃:晉人狡詐不可信,敗兵亦可殺勝軍
鬥般:直臣大義不畏死,豈因護己害他人
子椒:逞惡不知剋己,罪罰終究難逃
虞邱子:宮婦猶能良淑,老臣豈敢忘賢
孫叔敖:除惡必有善報,未治已能服人
子重:勝敗從來難定,責人不免忘己
子辛:貪索孰料盟破,王怒終究害身
子囊:背盟用兵非善,國主自責可稱
子庚:圍君徒羨霸業,名臣無奈飲敗
子南:欺上縱下,敗亡自到
王子圍:殺侄不顧血脈,獨夫難容於民
公子黑肱:逃亡反擊兩難保,死君竟能殺活臣
鬥成然:盡忠得以重任,辜君遭逢棄殺
囊瓦:圉人豈敢慢國柱,佞骨犬彘亦輕忽
子西:庶子亦知義,耿耿護圍基
葉公:後儒空笑好龍事,未知蠻楚亦高賢
吳起:殺妻竟為虛事,興國乃是真纔
昭奚恤:強國以賢為寶,受迫豈肯摺腰
昭魚:進退有時得眾信,諸侯濛譽周室傾
……



三國

十六國與南北朝



下冊

精彩書摘

  《中國宰相傳(套裝上下冊)》:
  秦
  百裏奚:卑寒何德勞君請,五羧換得霸業成
  【人物簡介】
  百裏奚,薑姓,百裏氏,名奚,字子明,生於約公元前726年,卒於公元前621年,享年105歲,春鞦時期秦同名相,為秦國後來的統一做齣瞭傑齣貢獻。
  【人物生平】
  百裏奚最初在虞國擔任大夫,也就是“藉虢滅虞”故事中的虞圍。公元前655年,晉獻公采取假道伐虢之計,先後滅掉虢圍、虞國,百裏奚曾經勸說虞國國君不要藉道,無奈國君不聽。後來百裏奚就與國君一同被俘。當時的晉國與秦國互通婚姻,百裏奚於是作為晉國的陪嫁奴僕被送往秦國。百裏奚在半途中逃跑,卻被楚人抓住。
  楚王聽說百裏奚善於養牛,便委派其為自己養牛,秦穆公得知百裏奚是位賢纔,最初打算以重金將其換迴,但為瞭防止被楚國君臣察覺,又改為以五張羊皮換迴,因此時人又稱其為“五投大夫”。此後秦穆公對百裏奚十分禮遇,與其暢談三天三夜,隨後更讓他擔任瞭上卿。
  百裏奚當政之後,不僅嚮秦穆公推薦瞭另一位賢臣蹇叔,還積極倡導文明教化,為秦睏百姓謀求利益,同時又對外謀求霸業。這一時期秦國不僅學到瞭周窒先進的生産技術,又先後占有瞭甘肅、寜夏等地,領土疆域不斷擴大,國力也越發強盛。百裏奚又積極修復秦、晉兩國的關係,最終使得秦國成為當時一大強國,後來更成為春鞦五霸之一。
  公元前627年秦穆公決意伐鄭,並以百裏奚之子孟視明、蹇叔之子白乙丙、西乞術為統帥,大夫蹇叔苦勸無果,百裏奚和蹇叔因此抱頭大哭,秦穆公為此大怒。最終秦軍果然因輕敵而戰敗,孟視明等人也被晉國俘虜,秦穆公這纔後悔,於是在後來寬恕瞭孟視明等人的罪過。
  【人物評價】
  百裏奚入秦之前,秦圍還隻是當時西方的一個偏僻小圍,並不具備爭霸的實力,但百裏奚的到來卻使這一切從此改變。正是在百裏奚的努力下,秦國學到瞭東方的先進技術,逐步增強瞭綜閤國力,一躍成為當時能夠與其餘諸侯國分庭抗禮的巨大勢力。可以說,秦周之所以能在後來建立起春鞦霸業、一統大業,百裏奚的功勞是不容小覷的。
  ……

前言/序言

  在中國長達5000年的封建史上,湧現齣瞭許許多多的朝代,每朝每代的官製也始終處於不斷的變化中。但不論如何變化,有一個稱呼卻是所有人都耳熟能詳的——宰相。從字麵意義來看,“宰”即主宰之意,“相”則包含著輔佐的意思。如果說古代曆史上的皇帝令人敬仰,那麼這些僅次於皇帝,堪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朝廷重臣,也同樣無法令人小覷。
  在帝製尚未確立的商周時代,就已經齣現瞭主管祭祀的宮廷官員和傢族主管,由於祭祀需要宰殺動物,人們便以“宰”來稱呼這些人,這就是“宰相”一詞的最早來源。及至皇權逐漸興起並確立,那些南麵稱孤的君王,雖然無不將大權牢牢抓在手中,卻大多無法憑藉一人之力治理天下(明太祖硃元璋算是一個例外,也正是他廢除瞭宰相製度,使得日後朝中隻有宰相之實,而無宰相之名),因此宰相的重要性也就越來越突齣。
  由於每朝每代的官製並不相同,再加上統治者對於分走自己權力的人始終抱有猜忌,“宰相”作為一朝一國最為重要的官職,其名稱、職權也都在不停地産生變化,如商周稱太宰、尹、太師等,秦一統天下後,以左右丞相為宰相,正式確立宰相官製,魏、晉、隋時三省長官也成為實際意義上的宰相。五代大多延續唐時舊製,以本官職加“同平章事”者為宰相,宋、遼、金、元也多以同平章事為相。明朝建立後,硃元璋削弱相權、加強皇權,乾脆在處死鬍惟庸後,將宰相製度徹底廢黜,但明成祖即位後,又不得不建立內閣、設立大學士來為自己分擔政務。清朝入關後也很快延續瞭這一製度。需要指齣的是,“丞相”和“宰相”雖然都是曆史上齣現過的官職,但兩者之間並不完全等同。“丞相”更多的是一種具體官職,而“宰相”則是對那些輔佐君主、執掌國傢最高權力之人的一種稱呼。
  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自古帝王大多心術深沉,不容他人冒犯;而宰相又恰恰執掌國傢部分權柄、參與國傢機要事務,因此在真實的曆史上,並非所有的君相之間,都有著像蜀主劉備與蜀相諸葛亮那樣融洽的關係。即便是這對在後人心中推心置腹的君臣,兩人關係也存在著許多微妙地方。自古以來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君相兩者也難免在國傢重大事務上各持己見、彼此對立,或者私下提防猜忌、互相算計;圍繞著他們的觀念對立和舉措應對,國傢和社會也會走嚮不同的發展方嚮。因此,對於想要瞭解古代曆史的人來說,盡管國傢大政方針最終要由皇帝決定,宰相雖屈居皇權之下,卻依舊為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發揮瞭巨大的作用,絕不可等閑視之。
  為瞭幫助讀者瞭解這些曾經身居高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風流人物,我們特意編著瞭這本《中國宰相傳》。本書上起商周、下至清末,囊括包括中原割據時期的大多朝代,經過反復思慮和斟酌,按照一定的原則,精心選取瞭其間湧現齣來的1000多位宰相。但對於那些民間有著宰相戲稱,卻並無宰相之實的名臣,本書並沒有加以收錄,其中是非就有待讀者多多包涵瞭。除瞭記敘這些位極人臣之輩的生平事外,本書更結閤他們所處的時代和個人風貌,對他們做齣瞭一些“新穎”的評價,希望能夠幫助讀者更加全麵、客觀地瞭解.看待這些曾經在曆史洪流中脫穎而齣、雖然早已遠離今世、卻又聲名依在的國柱基石。


中國宰相傳(套裝上下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中國宰相傳(套裝上下冊)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中國宰相傳(套裝上下冊)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中國宰相傳(套裝上下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中國宰相傳(套裝上下冊)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