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從2013年開始,四川省啓動瞭“百鎮建設行動”。2016年,全國發起創建特色小鎮之時,四川省已初步形成以21個省級重點鎮為龍頭以及300個試點示範鎮競相發展、示範yin領的發展格局。本書正是選取瞭其中一批有代錶性的快速發展和提升起來的工業、商貿、旅遊、加工製造等特色小鎮,充分挖掘它們的主要做法和經驗,直麵問題和睏難,並給齣相應對策建議。
作者簡介
吳誌強,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四川行政學院巡視員,原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四川行政學院校委委員、教育長。近年形成的研究成果多次獲得四川省主要領導重要批示,多次獲得四川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奬和全國黨校係統優秀成果奬。
鬍雯,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四川行政學院區域經濟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四川省直機關青聯第三屆委員會委員,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區域經濟發展與政策選擇、製度分析與公共選擇。近5年來,主持或深入參與國傢社科基金及省、市課題和各類橫嚮課題研究三十餘項;在《光明日報》等刊物上發錶相關論文十餘篇;齣版獨著或閤著七部;5項谘政報告獲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批示;相關成果獲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奬、二等奬、三等奬各1項,成都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奬三等奬2項,中央黨校優秀科研成果奬三等奬2項。
楊燕,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四川行政學院決策谘詢部講師,奧爾堡大學(丹麥)哲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綠色創新、創新三螺鏇、技術學習與追趕、産業轉型升級等。近五年,主持或深入參與國傢社科基金及省、市社科類課題和各類橫嚮課題十餘項;在入選SSCI、CSSCI等的期刊發錶論文十餘篇;主持的4項谘政報告均獲得瞭省、市兩級主要領導批示。
目錄
Ⅰ 總報告
1 四川省特色小鎮建設發展形勢與分析【鬍 雯】/001
一 四川特色小鎮發展現狀與特徵分析/002
二 四川省培育特色小鎮亟待審視問題、突破瓶頸、“二次起飛”/023
三 促進四川特色小鎮升級發展的思路與對策/027
Ⅱ 創新驅動篇
2 成都德源:菁蓉小鎮創新發展路徑研究【伍笛笛】/032
3 大都市遠郊鄉鎮經濟發展路徑探索
——以蒲江縣壽安鎮為例【潘方勇 代韓駿】/044
4 近郊丘區農業現代化路徑探索
——江油新安農業公園的積極實踐【黨海燕 林勁鬆 王顯強 塗海霞】/058
Ⅲ 文化旅遊篇
5 文旅拉動內涵提升特色立鎮
——廣安市協興鎮文化旅遊特色小鎮建設研究
【蔡良誌 王海龍 謝 娜 孫婷婷 宋 銳】/073
6 李莊鎮建設全國旅遊文化特色小鎮的實踐與探索
【羅若飛 鄒林嵐 劉誌慧 謝 熠 江成程】/088
7 巴中旅遊文化特色小鎮的調查報告【楊富蘭】/105
8 濾州市閤江縣九支鎮:打造邊貿旅遊特色小鎮【舒 榕 洪 瑤 李瑩瑩】/121
Ⅳ 商貿物流篇
9 四川商貿物流特色小鎮建設研究
——以達州鬍傢鎮為例【唐 敏 徐 磊】/136
10 中國商貿物流特色小鎮建設實踐
——以宣漢南壩鎮為例【薛宗保 蔣明遠】/152
11 綿陽市涪城區龍門鎮:發展商貿物流特色小鎮的實踐與探索
【硃 雲 敬行偉 陳立華 李忠友 李英興 謝潛龍 鍾其文 禹紅梅】/164
Ⅴ 産城融閤篇
12 加工製造特色小鎮
——四川省南充市西充縣多扶鎮【文榮森 趙傳敏】/179
13 加工製造特色小鎮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區都京鎮【邱亞明 鬍紹平】/193
14 人本核心、産城融閤下的特色小城鎮發展範例
——濾州市納溪區大渡口鎮的探索實踐【趙紅偉 桂鞦英 歐 露】/208
15 立足優勢布局産業産村相融
——西昌市安寜鎮經濟發展調查研究【蒲麗娟】/223
Ⅵ 經驗啓示篇
16 國外低碳生態城鎮建設的經驗及對四川的啓示【楊 燕】/235
Abstract/246
Contents/249
前言/序言
序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鎮化錶現齣從小城鎮優先發展到大城市化,再到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的演進特徵。20世紀80年代,小城鎮數量急速擴張期與鄉鎮企業“異軍突起”期高度重閤,成為城鄉二元分割及城市偏嚮戰略影響下,繁榮農村經濟和實現農村剩餘勞動力就地轉移的城鎮化重要組成部分。這一時期的小城鎮發展是“離土不離鄉”戰略的輔助政策,以不衝擊既有城鄉利益分配格局為前提,以要素區域流動不充分為特徵,其發展空間和發展基礎未真正進入城市體係從而具有天然的“弱質性”,並難以扭轉城鄉二元分割的結構扭麯。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中國城鎮化錶現齣大城市化的突齣特徵,尤其是特大城市快速和大規模擴張,韆萬級及百萬級人口城市劇增。隨之而來的,則是大城市病以及城鎮體係中大城市首位度過高所導緻的發展不均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等問題日益加劇。進入21世紀,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中國特色城鎮化戰略成為主導,城市群成為當前和今後中國城鎮化的主體空間形態,增強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綜閤承載能力無疑成為構築閤理城鎮體係、實現城鄉協調一體發展的重要“底部”基礎。發展“特色小鎮”正是基於這樣的背景得以聚焦,以期使之成為推進城鎮體係協調均衡、城鄉資源閤理配置和城鄉發展統籌一體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
“特色小鎮”一詞並非新生,早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國內即有地區在城鎮化發展相關政策文件中使用“特色小鎮”提法。但早期的“特色小鎮”實為有特色的小城鎮簡稱,且更多意指建製鎮。而2015年浙江提齣的“特色小鎮”則賦予其新的內涵,即非鎮非區的創新型要素集聚區和多功能平颱空間。浙江作為我國市場經濟最為發達的省份之一,“一鎮一品”“一鎮一業”的小城鎮連綿分布為典型特徵的“塊狀經濟”,一直是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撐。數以萬計的中小企業以鎮域為基本單元,形成近500個工業産值在5億元以上的“産業集群”、專業化極強又具顯著地方特色的經濟區塊形式。隨著信息技術及交通運輸方式的突飛猛進,産業內、産品內專業化分工及全球化要素配置日漸成為顯著趨勢,傳統單一産業導嚮型工業園區為主要載體、“園—城”脫離或相對脫離的串珠式産業空間布局,將越來越趨嚮於嚮創意、研發、先進製造、高端服務等復閤型功能聚閤的産業集群式和産城融閤化的新型空間布局轉變。“特色小鎮”恰符閤産業結構和區域空間演進規律,成為創新創業和新型城鎮化轉型發展的有力抓手。浙江的特色小鎮已不同於傳統意義的“鎮”或産業園區,它既突破瞭建製鎮等行政地域單元劃分,又突破瞭傳統的工業或旅遊等單一産業功能區塊的劃分,是相對獨立於市區,結閤自身特質,抓準産業定位,挖掘人文底蘊和生態稟賦,融閤産業、文化、旅遊、社區功能的發展空間平颱。各個功能不是簡單地機械式疊加,而是有機式融閤並創造良好生態環境。這裏的生態環境,既強調特色小鎮按照“先生態,再生活,後生産”的可持續理念,挖掘文化底蘊、保護自然生態、配套生活功能,並以旅遊化手段按照3A級以上景區標準建設小鎮,實現生産、生活功能便捷,與自然環境和諧統一;同時,也強調特色小鎮通過優化政府服務打造政務生態,強化社區功能打造社會生態,以及集聚龍頭企業、一流大學、高端人纔、孵化平颱、金融服務、中介機構、社交空間等高端要素,促進産業鏈、創新鏈、人纔鏈等緊密耦閤並打造創新創業生態。
浙江地處我國經濟先行發達區域,城市群和小城鎮均高度發達,且民營經濟發育健康、市場化程度高。其特色小鎮是在良好的經濟社會發展基礎之上,以市場為主導的資源更高效率配置的結果,不能在全國簡單復製。尤其在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大部分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發展基礎較弱,要素集聚能力不強,與大城市間分化顯著,城市群發展方興未艾。客觀條件決定這些地區須找到一條適宜於自身特點的特色小鎮發展道路。
四川是西部經濟大省、全國人口大省,也是全國小城鎮數量最多的省份。當前,四川省正處於城鎮化、工業化“雙加速”發展時期,城鎮化進程加快推進,城鎮發展質量穩步提升,統籌城鄉綜閤配套改革成效明顯。但整體上看,四川經濟發展水平仍然偏低、區內經濟發展極不均衡,小城鎮數量多、密度高,但人口和資源集聚能力仍然較弱。對四川而言,未來一定時期特色小鎮的發展,在鄰近中心城市或雖遠離中心城市但已具發展基礎的部分區域,也將齣現非建製鎮形態的綜閤功能要素集聚區或平颱,成為集聚高端要素、代錶創新創業的新興增長點,但在更廣闊區域,則仍將以建製鎮為基礎空間依托,尚亟須完善基礎設施及功能配套,著力於要素專業化塊狀集聚和産業特色化發展。2013年,四川啓動瞭“百鎮建設行動”,3年內每年選取100個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特色優勢明顯的小城鎮予以重點培育,並給予土地、項目、資金、人纔等政策傾斜。到2016年全國發起創建特色小鎮之時,恰逢四川“百鎮建設行動”第一輪3年行動期收尾驗收之際,全省已初步形成以21個省級重點鎮為龍頭,300個試點示範鎮競相發展、示範引領的發展格局。同時,全省有277個鎮列入瞭國傢重點鎮,數量位居全國第一。一批縣域副中心鎮和工業、商貿、旅遊等特色産業鎮快速發展和提升,在構築縣域“底部”基礎、構建閤理城鎮體係、促進城鄉統籌協調、推動就近就地城鎮化等方麵起到瞭重要作用。四川特色小鎮發展正進入轉型升級、提擋加速關鍵時期,亟須辨析問題、找準方嚮、突破瓶頸,找到適宜於四川實情的特色化發展道路,實現“二次起飛”。
基於此,編寫組聚焦四川特色小鎮發展的實踐探索、經驗教訓,試圖探尋適宜四川實際的特色小鎮發展路徑,並為類似區域發展特色小鎮提供有益藉鑒。結閤四川實情,編寫組將“特色小鎮”理解為相對獨立於市區,具有特色産業定位並圍繞産業鏈集聚關聯要素,具有特色文化內涵並植入小鎮品牌塑造及規劃建設,具有特色建設形態並融閤産業、旅遊、社區等功能,宜業、宜商、宜居的建製鎮或其他縣域非建製鎮的特色要素集聚空間平颱、綜閤功能集聚平颱。具體而言,特色小鎮的空間範疇既包括建製鎮,也包括非建製鎮的較發達集鎮、縣域內其他特色要素集聚區或依托某個特色綜閤體發展而來的綜閤功能集聚區;其産業選擇方嚮可以概括為以新技術、新模式為核心的新興産業及新興業態,傳統産業、曆史經典産業轉型升級和高端化,以及農業産業鏈條的延伸發展及其與二、三産業的融閤化發展;其顯著趨勢是産業融閤化及城鎮功能復閤化發展;其內驅動力是以體製機製創新改革釋放和激發市場活力。
無論何種路徑、何種模式,特色小鎮的培育均需要一定時間沉澱和空間拓進,不能一蹴而就;同時,特色小鎮也非通過人為規劃和資源調配能夠得以發展,其實質是資源要素響應成本—收益和效率要求的流動、集聚。因此,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當為特色小鎮建設發展中的核心問題,如何因地製宜地創新改革,最大限度降低創新主體和市場主體發展成本,最大限度激發中小企業傢活力,應成為各級地方政府發展特色小鎮思考的重中之重。
《四川特色小鎮發展報告(2017)》編委會
2017年7月
四川藍皮書:四川特色小鎮發展報告(2017)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