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内容新颖,理论前沿,案例丰富,适合民商法学界的专家、学者、律师及高等院校法学专业的师生阅读,对我国的司法人员及立法机关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内容简介
隐私权在法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对隐私权如何界定,是民法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让我国民法学更了解其他国家尤其是英美法系国家的学者对隐私权作出的不同界定,本书详细介绍了一些著名的法学家关于隐私权的经典界定、隐私权的现代界定、隐私权的再界定、隐私权的其他界定等方面的论述,并对这些学者作出的隐私权的界定进行了说明。
作者简介
张民安,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当今我国民商法学界为数不多的能够同时对我国民商事立法和民商事司法产生重要影响的学者。
目录
第一编 隐私权的经典界定
论隐私权
一、导论
二、保护公民隐私权的法律原则
三、保护公民隐私权的法律原则的本质与范围
四、隐私权的界限与法律救济
五、结语
论隐私权
一、导论
二、侵扰他人安宁的隐私侵权行为
三、公开披露他人私人事实的隐私侵权行为
四、公开丑化他人形象的隐私侵权行为
五、出于商业目的或自己的利益,擅自使用他人姓名或肖像的隐私侵权行为
六、共同的特征
七、公众人物和公共利益
八、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之间的界限
九、抗辩事由
十、结语
论隐私权
一、对缓刑犯和假释犯的监视手段
二、隐私权的根本性价值
三、道德和尊重
四、爱、友谊和信任
五、隐私权的含义
六、隐私权对爱、友谊和信任的重要性
七、隐私权的保护范围
八、监控对个人隐私权的危害
九、结语
隐私的界定
一、导论
二、隐私的界定
三、隐私的界定在实践中的应用
第二编 隐私权的现代界定
论隐私权
一、导论
二、两种重要的假设情形
三、笔者对两种假设情形的看法
四、隐私权和财产权
五、隐私权和“人对自身的权利”
六、两个例子
七、对简单的设想的证明
八、隐私权权利束与其他权利束之间的问题
九、隐私权权利束的性质
隐私的困境
一、导论
二、隐私的各种界定方式
三、结语
对隐私的定义所作的各种界定
一、导论
二、当前受到普遍认可的隐私定义
三、隐私的新定义
隐私权的各种界定方式
一、导论
二、隐私的简化论定义
三、隐私的描述性定义
四、结语
隐私权的三种含义
一、隐私权的第一种含义
二、隐私权的第二种含义
三、隐私权的第三种含义
隐私的概念
一、导论
二、隐私的概念
三、对Griswold v.Connecticut一案裁决的分析
四、Prosser教授和Bloustein教授的分析方法
五、结语
第三编 隐私权的再界定
隐私的一种新界定
一、隐私的一种新界定
二、司法中对隐私概念的不当处理
三、Prosser的隐私理论以及美国法学界近期对隐私概念的补正
四、对正确可靠的隐私判例进一步完善
隐私的再界定
一、隐私的定义与直觉
二、侵权行为的种类
三、亲密行为与自治权
四、信息性隐私权
五、结语
二分还原主义的隐私权理论
一、取消主义、原教旨主义和还原主义的隐私
二、取消主义、原教旨主义和还原主义的隐私权理论
三、二分还原主义的隐私权理论
四、人、自由权、财产权
五、内在的侵扰以及对人的关系型侵扰
六、隐私权侵害:对人的关系型侵扰
七、内在的侵扰行为与对行为的关系型侵扰
八、隐私权侵害:对行为的关系型侵扰
九、对财产的内在侵扰和关系型侵扰
十、隐私权侵害:对财产的关系型侵扰
十一、隐私权的体系
十二、结语
隐私权的重构
一、导论
二、假定
三、隐私是一种基本的道德权利
四、与其他隐私理论的关系
五、含义
六、结语:信息隐私和离散监控问题
隐私的哲学理论
一、导论
二、隐私的各种理论
三、在网络隐私问题上适用有限获取与有限控制理论
四、结语
法律和道德当中的隐私范围
一、导论
二、隐私与公共记录
三、超越信息
四、隐私与自由
五、隐私的广泛含义
六、结语
第四编 隐私权的其他界定
论隐私权
一、导论
二、隐私经济学
三、隐私侵权法
四、结语
隐私、秘密和名誉
一、导论
二、隐私经济学分析的起源
三、“隐私”一词的语源
四、隐私蕴含的经济学原理
五、经济学分析的一些理据
六、名誉侵权的经济学
七、与隐私有关的立法运动
八、政府与隐私
论隐私权
一、隐私权的定义问题
二、自治性隐私权
三、信息性隐私权
四、隐私权是否来源于惯例
论隐私权
一、导论
二、《美国联邦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的正当程序以及《权利法案》
三、隐私权与《美国联邦宪法第五修正案》和《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
四、政府以及避孕信息的传播
论隐私的定义
一、导论
二、以信息为基础的隐私定义
三、以接触行为为基础的隐私定义
四、以决定为基础的隐私定义
五、结语
隐私的概念、价值和隐私权
一、导论
二、隐私的概念
三、隐私的价值
四、社会中的隐私权保护
五、结语
隐私权的界定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