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8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我们在深入把握考生备考需求的基础上,对主体内容进行了双色设计,并在重要知识点下面画了曲线,帮助考生迅速抓住重点。在文中知识内容的阐述中增设了真题再现、考题预测、知识拓展等内容,为考生的备考指明方向。相信这样的设计,不仅能提高考生阅读的效率,有效抓住图书的结构和核心内容,而且能够帮助考生实现准确记忆,提高学习的效率。
本书配有移动自习室,助力考生备考。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8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在研究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的基础上,结合考试大纲,架构起以学科知识、课程理论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评价理论知识为主体的知识体系,是一本真正符合考试特点的图书。整本教材,内容上紧扣考试大纲,根据历年考试重点进行增删,有效覆盖真题考点;结构上,系统分配合理,条理清晰,严格从基本、重要的考点出发,深入浅出地向考生讲解知识要点,并且设置真题二维码,帮助考生通过视频讲解充分理解试题。相信这样的设计,更利于考生的备考。
精彩书摘
第一部分学科知识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资格考试要求考生掌握思想品德学科的基础知识,具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综合运用思想品德学科知识的能力。本教材第一部分对思想品德学科知识进行了全面概括和重点讲解,以帮助考生了解、掌握学科基础知识,从而为顺利通过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部分共分为两章。第一章介绍了思想品德学科基础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伦理学、青少年心理发展、法律等课程的主要内容。第二章介绍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改编的思路与框架,方便考生理解新教材的内容布局和框架体系,为科学备考打下基础。
本部分知识在考试中的分值比例在40%左右,多以单项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形式考查。本部分知识点较多,而且理论性、灵活性强,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质量,就必须选择正确有效的复习方法。首先,考生应按照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资格考试大纲的考试要求,分步骤、有重点地进行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其次,要在头脑中整合知识内容,形成知识体系,使零碎化的知识系统化、序列化。最后,要强化训练,巩固提高。多做练习题,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提升能力。
掌握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密切相关的思想品德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青少年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等课程的主要内容。
1.本章知识在考试中大多以单项选择题、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2.在考题设置中,本章知识在试卷中所占比重较大,属重点考查部分,应着重掌握。本章各部分知识考点详多、考查细致,同时结合青少年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社会生活中的相关热点问题进行考查,要善于灵活运用。考生应注重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基本特征;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剩余价值与资本主义制度实质的论述;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重点掌握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谐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了解道德的本质及特点,理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掌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了解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了解法的本质、作用与基本特征,了解我国的法律体系,掌握宪法、民法、刑法所调整的法律关系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哲学概述
(一)哲学的基本概念
1.哲学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给具体科学以世界观、方法论指导,使之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2.世界观
世界观亦称宇宙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世界观的一种形式,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或者说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3.方法论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把世界观运用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是方法论。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或者说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是意识还是物质,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把所有的哲学流派划分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第二,世界是否是可知的,思维能否认识或者能否彻底认识世界,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唯物主义者和彻底的唯心主义者一般都坚持世界是可知的。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第一方面是根本的方面,它的解决制约着第二方面的解决。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着第一方面。
(三)哲学的基本派别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中对立的两个基本派别,它们只能在哲学意义上,即在回答思维与存在、物质与意识何者是第一性的意义上使用。一切哲学都不能超越和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这就是哲学上的党性。
2.“一元论”和“二元论”
“一元论”是主张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的哲学学说,它分为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二元论”是主张世界存在物质和精神两种性质不同、互不依赖、彼此平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
(四)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历史形态
唯物主义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物质决定意识,它是第一性的;意识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它是在物质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物质的反映,是第二性的。所以唯物主义既是一元论的,又是可知论的。
唯物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用某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源,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水、火、气、土等),这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
在总结自然科学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智慧,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五)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类型与其存在根源
唯心主义主张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意识的产物,是第二性的。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1.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感觉”“心”“意志”等)当成是第一性的东西,而把客观事物说成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
2.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在自然界、社会与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着的某种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它的产物。
3.存在根源
唯心主义存在的根源主要有三点。
第一,阶级根源。历史上反动的、保守的阶级与集团,为维护自身的阶级利益和统治总是竭力歪曲事物的本来面目,从而倒向唯心主义。
第二,社会历史根源。生产力极为低下,科学技术不发达,受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压迫以及体脑劳动的分离,片面夸大精神活动的作用。
第三,认识论根源。人们在认识的过程中,如果把主观与客观相分离,使其脱离物质,使认识与实践相分割,把认识过程的某一片段,某一方面或成分加以夸大与绝对化,就会产生唯心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批判地吸收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优秀成果,尤其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批判地吸收了他的辩证法思想;抛弃了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史观,批判地继承了他的唯物主义思想。在新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中公版·2018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中公版·2018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中公版·2018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