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继承·凝聚·奋进:“我与近红外的故事”文集

回望·继承·凝聚·奋进:“我与近红外的故事”文集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 编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20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06227
版次:1
商品编码:1226799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12
字数:275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回望·继承·凝聚·奋进:“我与近红外的故事”文集》讲述了我国近红外光谱工作者的从业故事,作者既有老一代近红外光谱专家,又有中青年骨干,这些故事中凝结了他们对近红外光谱事业的追索和感悟,以及对近红外光谱事业的情怀。《回望·继承·凝聚·奋进:“我与近红外的故事”文集》记录的是我国近红外光谱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精华,是承上启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文集体裁丰富,内容生动感人,所述经历和经验对近红外光谱发展尤其是对青年学者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回望·继承·凝聚·奋进:“我与近红外的故事”文集》可供从事近红外光谱分析及化学计量学研究和应用的科技人员参考,也可供石化、农业、烟草、制药等领域对近红外光谱感兴趣的人员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China Council of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CCNIRS)是由全国从事近红外光谱分析及相关业务的单位和个人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专业性社会团体。近红外光谱分会致力于促进中国近红外光谱教育、研究、开发、应用和对外技术交流事业的发展。定期组织举办“中国近红外光谱学术报告会”,协办在中国举办的国际性近红外光谱学术报告会;组织国际互访、培训、考察及讲学等活动,开展同国外科技团体和科技工作者的友好交往,促进国际交流与科技合作;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与研讨、技术培训等活动,促进我国近红外光谱分析学科的学科发展和行业科技进步;为近红外光谱工作者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为国家重要的科技政策、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问题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科学论证和建议,协助政府编写我国近红外光谱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计划。

目录

我们与近红外光谱仪打了几十年交道 ∣ 陈星旦 / 002
我与近红外的故事 ∣ 袁洪福 / 004
只知耕耘,不问收获 ∣ 刘慧颖 / 008
“误入歧途,执迷不悟” ∣ 韩东海 / 016
埋头近红外技术25年 ∣ 徐可欣 / 022
我做的第一个近红外光谱项目 ∣ 龚伟 / 028
意外的近红外应用纯粹之旅——分享在欧美工业界20年的经历 ∣ 罗苏秦 / 032
我的近红外情结 ∣ 胡昌勤 / 050
我与近红外光谱缘分的点滴回忆 ∣ 吴海龙 / 056
从可见到近红外的光明之路 ∣ 杜一平 / 062
偶遇成知己,相伴奔前程 ∣ 臧恒昌 / 068
我的近红外之旅——卅年科学生涯的再历练 ∣ 潘涛 / 074
复杂的烟草和近红外——逼我用哲学思维研究科学问题 ∣ 张建平 / 084
以应用为导向的近红外光谱之旅 ∣ 倪力军 / 090
初识近红外 神奇峰叠嶂 ∣ 杨季冬 / 094
我与近红外的故事 ∣ 王茜 / 102
我与近红外的不解之缘 ∣ 刘燕德 / 106
我与近红外光谱仪器 ∣ 卢启鹏 / 110
启程,近红外! ∣ 王家俊 / 114
我与近红外的故事 ∣ 刘建学 / 124
师从严师,近结高朋 ∣ 李军会 / 128
近红外,我的中国心 ∣ 杨辉华 / 132
我与近红外的半世情缘 ∣ 张新民 / 136
矢志不移、痴心不改 ∣ 周学秋 / 140
我与近红外的缘分 ∣ 万成富 / 150
近红外应用与推广,我一直在路上…… ∣ 罗海峰 / 154
近红外:“开放”的技术,共享的应用 ∣ 倪勇 / 156
十年青春,愿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讲述我与近红外的那些年 ∣ 李光 / 162
十数载不变初心,耐寂寞终有所报 ∣ 韩熹 / 168
我与近红外的故事 ∣ 王健 / 172
永远在路上 ∣ 田高友 / 174
我愿做一名合格的工匠 ∣ 彭黔荣 / 178
近红外的“快、准、狠” ∣ 马雁军 / 182
六年近红外之路——从一台近红外到多台近红外的成长 ∣ 陈平 / 186
我的近红外从业之路——被动抉择、莫名欢喜 ∣ 熊罗英 / 190
我与近红外的故事 ∣ 周青梅 / 194
我与近红外的故事 ∣ 温晓燕 / 196
我是群主,我骄傲 ∣ 褚小立 / 198
难以割舍的近红外 ∣ 武彦文 / 200
梦开始的地方——我们的近红外之路 ∣ 庆兆珅 史波林 朱大洲 董一威 屠振华 / 204
近红外明珠,我要的梦 ∣ 吴志生 / 210
“仪”海拾贝:近红外数据分析之路 ∣ 曾仲大 / 21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范桂芳 / 218
我与近红外的故事 ∣ 张学博 / 222
歪打正着的近红外经历 ∣ 孙旭东 / 226
光影研途情暖我心 ∣ 赵逸博 / 228
要不,试试近红外? ∣ 肖雪 / 232
在学习与应用近红外光谱的路上飞奔 ∣ 王胜鹏 / 238
我和近红外的故事 ∣ 李文龙 / 240
我与近红外的故事 ∣ 董颖超 / 248
我和近红外的故事 ∣ 雷晓青 / 252
近红外从业有感 ∣ 周帅 / 256
我与近红外的故事 ∣ 王立波 / 258
红外光从业感怀 ∣ 韩君 / 260
始终如一,卅年磨一剑 ∣ 姚建垣 / 262
深切缅怀陆婉珍院士 ∣ 胡昌勤 / 270
缅怀陆婉珍院士 ∣ 李军会 / 272
我心目中的陆婉珍先生 ∣ 袁洪福 / 274
追思恩师陆婉珍先生 ∣ 褚小立 / 276
梁逸曾先生与近红外 ∣ 梁逸曾课题组 / 280
深切缅怀梁逸曾教授 ∣ 褚小立 / 286
ICNIRS 2021申办纪实与感受 ∣ 邵学广 / 292
参与和见证获得北京ICNIRS 2021举办权——2017赴丹麦参加国际近红外光谱学术年会申办的感受 ∣ 刘慧颖 / 296
附录 《我与近红外的故事》文集众筹名单 / 312

精彩书摘

  《回望·继承·凝聚·奋进:“我与近红外的故事”文集》:
  1997年初夏的一天,我的大学辅导老师李润霖先生到广州出差,我去看他,李老师刻意拿出一张仪器宣传彩页资料给我,问我是否感兴趣,可否试一试。我看是一个国外知名科学仪器企业生产的在线油品近红外光谱分析系统的宣传资料,仅有一页纸,资料内容有限。但就是这样一张彩页从此改变了我的人生,为此我付出了近20年的艰辛和努力。此后多年很多次想起此事,我都不能想明白自己当时的决定,是什么原因让自己走上了近红外光谱技术这条路。当时没有人逼我,没有人要求我,甚至没有考虑过市场,从来没有想过会不会失败,但不知为什么冥冥之中总好像有人牵着我前行。送走了老师后,在几个好友的鼓励和资助下,开始了项目可行性的研究和讨论。为了了解仪器在石油行业的实际应用情况,我联系了一个多年前与自己有过业务接触的客户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的朱玉霞博士,希望通过她了解这类仪器在石油化工方面的应用情况,为我们决策提供信息保障。1997年夏末的一天,朱博士突然打了一个电话给我,相约去一趟石科院,说有事情找我谈。于是按照约定时间与朱博士见了面。见面后朱博士讲她的导师陆婉珍院士早已开展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研发工作,已经有了初步成果,正在寻找合作伙伴。一次偶然的谈话中她把我推荐给了导师,为此导师想见见我,看看是否有合作机会。听到这个消息自己又喜又惊,怀着忐忑不安的紧张心情随她来到了陆婉珍院士的办公室。没有想到,这次的偶然相见便与先生结缘,使我的事业轨迹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记得初次见面,陆先生和蔼可亲的言谈举止、平易近人的办事作风,很快打消了我的紧张情绪。她不急不缓轻声细语地讲述了她的课题组正在开展的近红外光谱技术研究工作以及进展情况,使我第一次真正了解到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意义。会面结束时,我问陆先生对我有什么要求,她给了我两个选择和一个建议:选择一是等他们的技术更完善时介入项目,风险小,但介入成本大;选择二是现在介入,共同推进研发项目,但风险大;一个建议是希望我有一个自己的公司可以合作。我当时亳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成立公司,即刻介入。
  1997年底,几个好友投资20万元成立了英贤仪器公司,从此我便追随先生的研发足迹快步前进,走上了近红外光谱技术产业化的快车道。从1997年开始到2007年的十年间,是英贤仪器公司最具发展特色的时期。在此阶段几乎每个月都会与陆先生见面,她的办公室也是我接受先生教诲最多的地方,在她身边我时时刻刻感受到科学巨匠的超群风采,她那温文尔雅、宽容大度、机敏睿智、从容有序的领导风范对我的人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记得公司成立前几年,由于缺少资金发展遇到困难,我为公司前景担忧。陆先生了解到我的难处,打电话约我去办公室探讨工作,她关心地问我公司运转情况怎么样、是不是需要资金、是不是需要她的帮助,先生告诫我要有长期规划,但不能被规划压死,要学会减负,不要把几年后的事情变成当下的困惑苦恼,当下最重要的事情是踏踏实实地做好每天的那几件事情,做事不能急,时间是可以改变很多东西的。先生的几句话让我非常感动,扫去了笼罩在我心中多日的阴霾,使我感受到她那慈母般的内心是那样地心系着公司的成长,就像盼着自己的孩子快快长大。
  2007年年初,在公司创立10周年之际,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收购了英贤仪器公司。在决定被收购的前夕,我来到了陆先生的办公室征询她的意见。先生认真地帮我分析了科学仪器行业的发展趋势、英贤公司现状、聚光公司的优势等,希望我眼界放远一些、心胸宽广一些,把近红外光谱技术当作一个事业,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发展下去。寥寥数语凸显了老一代科学家的宽阔心怀,促使我做出了最终的决定。2007年后,由于工作关系的变化,与陆先生见面的次数少一些了,但每次见面依然是那么关心近红外项目在聚光公司的发展,依然是那么关心我的成长,依然会淡淡地问我一句“你好吗”,使我感受到母亲般的温暖、导师般的殷切希望。
  陆先生不仅关注着我和公司的成长,对我们在项目中承担的制造工作也始终严格要求,多次亲自到英贤公司了解项目情况,指导我们的工作,并且为我们创造了许多交流提高的机会。在陆先生的影响或邀请下,许多科学仪器界的前辈,如金国藩先生、严衍禄先生、蒋士强先生、闰承德先生、王顺昌先生以及已经故去的朱良漪先生等,也都给予了我们很多热情、细心、具体的技术指导与帮助,大大推动了国产近红外技术产业化的前进步伐。在此,一并向科学前辈们表示衷心的谢意。
  ……

前言/序言

  20世纪80年代初,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开始在我国扎根,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培育,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我国大步迈入而立之年,根深叶茂地繁衍在中华大地的每个角落。让近红外之花在中国茂密盛开、结出沉甸甸的果实是几代人的梦想,是近红外人追逐的中国梦,无数近红外人为了这一目标深耕不辍。
  2016年3月全国第六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在武汉召开,会议结束时一位近红外青年才俊写了一篇参会感想,发布在近红外微信群里,大家无不被之鼓舞和激励,其对近红外事业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其对近红外发展的关切之意深厚浓重,其对实现近红外梦的期盼之心赤诚相见。在会后总结时,近红外分会秘书处提议组织“我与近红外的故事”的征文活动,其主题是“回望·继承·凝聚·奋进”,回望三十年来我国近红外发展之历程,继承老一辈近红外人深耕不辍之精神,凝聚所有近红外人之士气和智慧,继续为之奋进前行。
  在文集的组稿过程中,得到了所有近红外人的支持与厚爱,共有五十余位作者欣然命笔。文集体裁丰富,内容生动感人,所述经历和经验对近红外发展有重要的启迪作用,这成为本文集的特色和亮点。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虽对近红外情感至深,但限于所处境遇,或公务繁忙,或过谦等原因,未能触笔,实为遗憾。
  本文集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组织编写,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和仪器信息网给予了大力支持。年逾九旬的陈星旦院士欣然撰写了“我们与近红外光谱仪打了几十年交道”一文,老一辈近红外科学家严衍禄教授为本文集作序,在此深表谢意。本书的部分出版费用是众筹获得的,感谢参与众筹的朋友们,感谢众筹组织者指点质能信息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的包锞炜总经理。感谢杨辉华教授团队在文字校对工作中的无私付出。感谢近红外光谱分会王立波老师的组织工作。
  文集封稿之时,从丹麦第18届国际近红外光谱学术大会传来捷报,北京成功申办2021年第20届国际近红外光谱学术大会,这是载入我国近红外光谱史册的一件大事,也是对我国近红外光谱学科奠基者陆婉珍院士和我国著名化学计量学家梁逸曾教授最好的缅怀。本文集中收录了多篇追思陆婉珍院士和梁逸曾教授的文稿,以及申办国际会议纪实的文稿。传承与奋进是最好的缅怀,大师远行,其精神将弦歌永续,其事业将薪火相传。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愿咱们近红外人继续践诺前行,近红外之花定能在中华大地结出丰盛果实。
  在编辑过程中,为了反映作者的真实情感,未对文字进行过多删减,对涉及的学术观点不予置评,对一些细节的真实性也未深入考究,难免有错误与疏漏之处,恳请读者指正。
  褚小立
  2017年7月18日
回望·继承·凝聚·奋进:“我与近红外的故事”文集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回望·继承·凝聚·奋进:“我与近红外的故事”文集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回望·继承·凝聚·奋进:“我与近红外的故事”文集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回望·继承·凝聚·奋进:“我与近红外的故事”文集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回望·继承·凝聚·奋进:“我与近红外的故事”文集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