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農業社會變遷史

雲南農業社會變遷史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袁國友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05-17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雲南人民齣版社
ISBN:9787222152533
版次:1
商品編碼:12265735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73
字數:710000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雲南農業社會變遷史》是一本係統深入論述從遠古到清代雲南農業發展變遷的史書。《雲南農業社會變遷史》論述瞭雲南曆史上各個時期的農業的開發區域、種植作物、生産工具、耕作方法、采用技術、産品加工、糧食消費、月令風俗等,是迄今資料翔實、考證精準、觀點新穎、敘述暢達、編排得當的雲南農業發展演進史、雲南農業社會變遷史。
  《雲南農業社會變遷史》不用陳說,實事求是地考證瞭雲南農業起源、稻榖培育、棉花種植、玉米傳入、哈尼梯田開發、普洱茶栽培、稻麥輪作復種諸多問題。依據可靠的史料,通過認真的求證,經由允當的分析,得齣令人信服的獨到見解,把雲南農業史的研究紮紮實實嚮前推進瞭一大步,嚮上提升瞭一大級。
  這是一部農業發展史,但又不是簡單、孤立論述農業的發展變遷的史書,作者注意到政治製度、行政建置、人口遷徙、族類關係、社會環境、氣候變化、工具改進等與農業的關係及其對農業的重大影響;論述瞭農民食衣住行的生活狀況,春夏鞦鼕的歲時節令,耕耘收藏的生産製度,祭祀祈禱的風俗禮儀,與農事相關的歌舞繪畫藝術等,從多維的角度展現雲南民眾的“做法”、“活法”、“想法”、“禮法”等。這就不是單純的農業史,而是豐富多彩、寬闊廣博的雲南社會生活史。讓我們領略到雲南高原迤邐的自然風光、壯闊的曆史畫捲、斑斕的民族風俗、悠閑的田園場景、優美的詩情畫意、神聖的宗教氛圍、深邃的思想境界。

作者簡介

  袁國友,1966年生,雲南沾益人,曆史學博士,研究員。曾任雲南省社會科學界聯閤會《學術探索》雜誌常務副主編。現任教於雲南農業大學。

目錄

第一章 雲南地區的原始農業
第一節 中國原始農業的考古發現
一、北方粟作文化區
二、南方稻作文化區
第二節 雲南地區農業生態環境
一、雲南的地形地貌
二、雲南的氣候條件
三、雲南的土壤狀況
第三節 雲南少數民族農業的起源傳說
第四節 雲南原始農業的考古發現
一、新石器時代的雲南原始農業
二、新石器時代雲南地區的居民與族群
第五節 曆史文獻和民族調查所反映的雲南原始農業
一、文獻記載中所反映的雲南原始農業
二、田野調查資料所反映的雲南原始農業
第六節 雲南原始農業的總體情況
一、原始農業的生産工具
二、原始農業的作物種類
三、原始農業的耕作方式

第二章 秦漢時期的雲南農業與社會
第一節 秦漢時期雲南與內地的關係
一、秦漢時代雲南地區的族群狀況
二、戰國至西漢初期雲南與內地的交往與聯係
三、兩漢王朝對雲南的經營與治理
第二節 戰國秦漢時期的雲南青銅文化
一、雲南青銅文化的發現
二、雲南青銅文化的器物類型及年代
三、雲南青銅文化的淵源流變
第三節 秦漢時期的雲南農業生産
一、秦漢時期雲南的農耕區域和農耕部族
二、秦漢時期雲南地區的農業生産工具
三、秦漢時期雲南地區的農作物與農耕技術
四、秦漢時期雲南的畜牧養殖業
第四節 秦漢時期的雲南社會狀況
一、兩漢時期雲南地區的人口
二、兩漢時期“滇”人的社會分層與勞動分工
三、兩漢時期雲南地區的漢族移民

第三章 三國至初唐時期的雲南農業與社會
第一節 大姓崛起與爨氏稱霸南中
一、漢末雲南地區的大姓
二、大姓、“夷帥”聯閤抗蜀與諸葛亮南徵
三、南中擾攘與爨氏稱霸
四、爨氏勢力的敗亡
第二節 爨氏統治區域
一、寜州的建製與轄區
二、爨氏統治區域
第三節 爨人族屬與爨區人口
一、爨人的形成
二、爨人的族屬
三、“東爨烏蠻”與“西爨白蠻”問題
四、爨區人口問題
第四節 爨區社會關係
一、夷漢關係
二、階層關係
第五節 三國至唐初雲南地區農業生産力狀況
一、鐵製農具的廣泛使用
二、牛耕的使用
第六節 三國至唐初南中各地的農業生産概況
一、滇東、滇東北地區農業生産情況
二、滇中地區農業生産情況
三、滇西地區農業生産情況
第七節 唐代初期洱海地區的農耕生活
一、唐初西洱河地區的部族
二、唐初雲南地區的農作物種類和農業生産情況
三、唐初西洱河地區的民風民俗

第四章 唐宋時期的雲南農業與社會
第一節 唐宋時期雲南地區政治變遷
一、天寶戰爭與南詔建國
二、南詔建國後的唐詔關係
三、南詔滅亡與大理建國
第二節 南詔大理國的疆域與政區
一、南詔大理國的疆域
二、南詔大理國的政區
第三節 南詔大理國的部族
一、白蠻
二、烏蠻
三、其他部族
四、南詔大理國境內的漢人
第四節 南詔大理國的農業生産
一、農業種植業的發展
二、南詔大理國的畜牧生産
第五節 南詔大理國的農村社會與農民生活
一、南詔大理國時期的社會階層
二、南詔大理國時期的農民生活

第五章 元明清時期的雲南農業與社會
第一節 元明清時期雲南地區的政治變遷
一、元代雲南行省的建立
二、明代“三司”治理雲南
三、清王朝統治雲南
第二節 元明清時期雲南的疆域與政區
一、元代雲南行省地區的疆域與政區
二、明代雲南布政使司的疆域與政區
三、清代雲南省的疆域與政區
第三節 元明清時期雲南地區各民族
一、元明清時期雲南地區的漢族
二、元明清時期雲南地區的少數民族
第四節 元明清時期的勸農政策與屯墾活動
一、元朝雲南行省的農業政策與屯田活動
二、明代雲南地區的衛所屯田
三、清代的農墾政策
第五節 元明清時期雲南地區的氣候狀況
第六節 元明清時期雲南地區的農業生産力狀況
一、生産工具
二、耕作方式
三、種植技術
四、水利條件
第七節 元明清時期雲南地區的農作物種類
一、糧食作物
二、園圃作物
三、經濟作物
第八節 元明清時期雲南平壩地區的農業生産狀況
一、壩區的農作物種類
二、壩區的精耕細作農業
三、壩區的稻作生産
第九節 元明清時期雲南山區的農業生産狀況
一、丘陵山區的農業生産
二、高寒山區的農業生産
三、滇南山區的梯田農業
第十節 元明清時期雲南地區的畜牧生産
一、興盛的畜牧養殖業
二、畜産品的加工與利用
三、畜禽産品的社會文化功能
第十一節 元明清時期雲南地區的農事習俗
一、農業計量方式
二、農業曆法
三、農業祭祀習俗
四、農業生産禁忌
五、“嘗新”習俗
第十二節 元明清時期雲南地區的農業生産關係
一、土地占有情況
二、農業賦稅徵收情況
三、農村居民間的經濟關係
第十三節 元明清時期雲南居民的衣食習俗
一、飲食習俗
二、衣著習俗
第十四節 元明清時期雲南農村的居住習俗
一、聚族而居
二、民居式樣
三、火塘習俗
第十五節 元明清時期雲南農村地區的集市貿易
第十六節 元明清時期雲南農村地區的社會風俗
一、年節習俗
二、社交風俗
三、婚姻習俗
參考文獻
後記

精彩書摘

  《雲南農業社會變遷史》:
   二、田野調查資料所反映的雲南原始農業
  在現代的民族調查報告中,同樣留下瞭許多關於雲南邊地少數民族原始農業生産情況的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瞭更好地製定有利於促進各民族平等進步、共同發展的方針政策,1950~1952年,中央政府派遣民族訪問團到雲南邊疆民族地區進行訪問視察,瞭解少數民族的生産、生活情況和社會製度發展情況,掌握瞭當時雲南少數民族社會曆史發展狀況的基本資料。1956~1957年,全國人民代錶大會民族工作委員會又組織瞭雲南少數民族社會曆史調查組,對雲南西南邊地人13較少、經濟社會發展較為落後的幾個少數民族的社會曆史情況進行深入調查。在他們的考察報告和調查材料中,記錄下瞭當時雲南邊地少數民族原始農業生産的基本情況。
  王連芳先生考察瞭怒江流域少數民族的生産生活情況。1953年,王連芳來到瞭怒江邊怒族居住的碧江縣(今並人濾水縣、福貢縣),在考察瞭怒族的生産情況後,他認為,當時怒族的農業生産仍是以刀耕火種為主,鋤耕、犁耕為輔,並兼有少量采集生産。怒族的刀耕火種地稱為火山地。怒族開墾火山地的程序和方法是:在開墾火山地之前,要殺雞祭山神“號山”(選火山地),之後,在初鞦落葉之前即進行砍樹活動。砍樹時,要根據山勢、地形從下往上砍,所砍樹木的砍口定嚮一緻,樹木都不砍斷,待深鞦到來時,憑藉風力吹倒大樹,然後大樹壓中樹、中樹壓小樹,頃刻間便能將一片林子夷為平地。樹木曬乾後,在播種前十天左右準時點火燒山,燒後兩三天趁雨水未到草木灰尚未流失時便點播莊稼。這時,男子收撿燒剩的殘物兼撒小米,女子則用一根削尖的木棍打洞播下玉米種,點播完後留下一個男子在地裏負責趕獸攆雀。
  宋恩常先生1957年考察瞭貢山縣獨龍江流域獨龍族的農業生産情況。根據1957年所作調查統計,獨龍族所居住的貢山縣第四區(即今貢山縣獨龍江鄉)總人口為2160人。宋恩常先生認為,20世紀50年代的獨龍族社會,正處於由刀耕火種農業嚮鋤耕農業過渡的時期。獨龍族的刀耕火種農業經曆瞭兩個階段,一是砍燒天然生長的樹木和竹林的階段,二是砍燒人工種植林地的階段。在長期的生産實踐中,獨龍族掌握瞭刀耕火種農業的基本經驗和知識。他們能夠熟練地選擇適閤榖物生長的地勢和土壤,分辨適閤砍燒的樹木種類,考慮陽光對莊稼生長的照射等,根據這些因素,獨龍族大多選擇坡度平緩適閤耕作的山坡地來進行砍燒。適應刀耕火種農業的特點,獨龍族掌握瞭休耕和輪種的技術。火燒地在第一次砍燒後,一般需要休耕六七年,纔能進行第二次砍燒,以使地力得到恢復,砍燒的次數越多,休耕時間就越長。砍燒的種植方式對地力有較大破壞,根據獨龍族的生産經驗測算,種到第三次的刀耕火種地,産量比第一、二次要減少三分之一左右。為此,獨龍族摸索齣瞭許多保持地力的方法,如采取人工造林的方式恢復林地,增加産量;砍燒時割去周圍的雜草樹木,以防止野火蔓延;由原來的一次砍光發展為問隔砍,或者隻砍樹枝而留下樹乾,以減少栽種樹木的次數,縮短休耕年限等。為瞭充分利用土地,獨龍族掌握瞭輪種技術,在同一塊土地上,輪流地種植玉米、小米(粟)和蕎麥,有時也輪種豆類和芋頭,還有一些村落在相對固定的水鼕瓜樹土地(即砍燒水鼕瓜樹所形成的耕地)上,輪種燕麥、蕎麥、青稞等作物。
  獨龍族的刀耕火種農業生産工具,有石器、竹木器和鐵器。曆史上,獨龍族曾長期使用石斧、石棒等石器作為生産工具,至20世紀50年代,獨龍族已不再使用石器。但民間仍有一些傢庭保存著磨製細緻的石斧和石棒,並把石斧看成神聖之物。在刀耕火種農業中,獨龍族以鐵刀、鐵斧為主要生産工具,而以木器、竹器為輔助性生産工具。獨龍族地區使用的鐵刀、鐵斧均由相鄰的納西族、藏族地區甚至緬甸製造和傳人,獨龍族使用鐵器的曆史僅為一兩百年。根據20世紀50年代的調查,當時獨龍族男子使用的鐵刀,刀長約45厘米,刀身前端寬約6厘米,尾寬約3厘米;婦女所使用的鐵刀,刀長約30厘米,刀身前端寬約4厘米,尾寬約2厘米。從砍伐樹木的效率而言,鐵斧的效率要比鐵刀高齣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鐵斧雖然使用效率較高,但在獨龍族中鐵斧的擁有量不及鐵刀,僅有一半的獨龍族傢庭擁有鐵斧。鐵器的作用主要用來砍倒樹木,在砍倒燒光後的生産環節,則以木器和竹器作為生産工具:翻土用木鍬,鋤草用木鋤,覆土用木耙——木耙用樹、f,或竹竿製成,或者將樹木劈開製成二齒耙或四齒耙,播種玉米或豆類則使用竹、木製作的點種竿。在20世紀50年代的獨龍族社會中,鐵鋤的使用尚不普遍,故而獨龍族的鋤耕農業尚處於起步階段。獨龍族最初使用的鋤頭為木鋤,獨龍語稱為“戈拉”,後來纔在木鋤的刃部包上鐵皮,形成木質鐵尖的小鋤,獨龍語稱為“恰卡”。直到民國後期纔從納西族、怒族地區傳人鐵質闆鋤和條鋤,故此,獨龍族也將闆鋤稱為“麗江闆鋤”,將條鋤(獨龍語稱為“俄爾種”)稱為“怒鋤”。鐵質鋤頭的使用,有利於對土地進行深耕和鋤草,從而使獨龍族由刀耕火種的輪作遊耕開始嚮固定的園地耕作轉變,但直至20世紀50年代初期,刀耕火種仍是獨龍族基本的農業生産方式,這一點,從獨龍族的耕地構成上就可看得十分清楚。根據1956年對貢山縣第四區(即獨龍族居住的獨龍江鄉地區)第四村的調查,當時全村的耕地類彆為:刀耕火種地1320畝,占總耕地麵積的78.9%;固定耕地196畝,占總耕地麵積的11.1%;新開的水田170畝,占總耕地麵積的10%。
  徐誌遠先生於1956~1957年間考察瞭西盟佤山,在其調查迴憶著作中,他記錄下瞭當時佤族農業生産的基本情況。當時,西盟佤山的農業生産已有一定的發展。當時的佤山耕地有旱地和水田兩種,以旱地為主;農作物以旱榖和小紅米為主,同時也種植水稻、豆類、蕎、玉米等作物為補充。在農業生産中,佤族群眾已普遍使用鐵製農具,主要生産工具為長刀、砍刀、斧子、鐮刀、鋤、犁等,均為鐵製;木製農具有耙、木釘耙和木颳闆三種。總的來看,當時西盟佤族農業已從原始農業階段進入傳統農業階段,但盡管如此,佤族的農業生産中仍保留著許多原始農業的生産習俗和方式。佤族旱地分為“犁挖地”和“懶火地”兩種。犁挖地是把地上的小樹和雜草釤倒、曬乾、燒光後,再用鋤挖或牛犁進行耕地。懶火地就是刀耕火種地,這類耕地保持著原始的耕作方式,其方法是:在樹木砍倒、曬乾、燒光後,以灰燼作肥料,不犁、不挖,直接用矛進行點種。其點種方法是:男子手持長矛或長鏟在地上打穴,婦女隨其後往穴中丟下種子,並用腳順勢將土蓋上。懶火地雜草少,一般不中耕,直到成熟纔去收割。懶火地種一年後,一般要拋荒七八年後纔又再種。可以看齣,犁挖地屬於傳統農業的鋤耕和犁耕農業,而懶火地屬於原始農業的刀耕農業。據徐誌遠先生估計,20世紀50年代,西盟全縣旱地中,犁挖地和懶火地各占一半左右,也就是說原始農業和傳統農業處於同時並存的狀態。
  ……

前言/序言

  雲南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邊疆省份。1950年以來,在雲南已發現野生稻的遺址近百處,滇池地區新石器遺址中有稻榖的遺留。在賓川白羊村遺址齣土的炭化榖,經科學鑒定,距今3770年左右。元謀大墩子新石器遺址齣土的炭化稻粒,為公元前1260年左右的遺存。劍川海門口遺址發現瞭稻榖、麥子。這些都錶明雲南是世界上較早種植稻、麥的地區之一。司馬遷《史記·西南夷列傳》記述滇人“耕田,有邑聚。”說明農耕已是當時滇池地區主要經濟形態。韆百年來,雲南人民一直依靠農業生産生存生活。
  可是,關於雲南農業生産的曆史僅隻是在少數“通史”中涉及,未見專門論述雲南農業生産發展曆史的學術著作,與雲南悠久而多彩的農業曆史極不相稱。
  國友教授的《雲南農業社會變遷史》彌補瞭久缺的空白,滿足瞭大傢瞭解雲南農業社會發展變遷的企盼,為雲南新農村建設,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生産水平提供瞭寶貴的曆史藉鑒。
  這是第一本係統深入論述從遠古到清代雲南農業發展變遷的史書。本書論述瞭雲南曆史上各個時期的農業的開發區域、種植作物、生産工具、耕作方法、采用技術、産品加工、糧食消費、月令風俗等,是迄今資料翔實、考證精準、觀點新穎、敘述暢達、編排得當的雲南農業發展演進史、雲南農業社會變遷史。
  本書不囿陳說,實事求是地考證瞭雲南農業起源、稻榖培育、棉花種植、玉米傳入、哈尼梯田開發、普洱茶栽培、稻麥輪作復種諸多問題。依據可靠的史料,通過認真的求證,經由允當的分析,得齣令人信服的獨到見解,把雲南農業史的研究紮紮實實嚮前推進瞭一大步,嚮上提升瞭一大級。
  這是一部農業發展史,但又不是簡單、孤立論述農業的發展變遷的史書,作者注意到政治製度、行政建置、人口遷徙、族類關係、社會環境、氣候變化、工具改進等與農業的關係及其對農業的重大影響;論述瞭農民食衣住行的生活狀況,春夏鞦鼕的歲時節令,耕耘收藏的生産製度,祭祀祈禱的風俗禮儀,與農事相關的歌舞繪畫藝術等,從多維的角度展現雲南民眾的“做法”、“活法”、“想法”、“禮法”等。這就不是單純的農業史,而是豐富多彩、寬闊廣博的雲南社會生活史。讓我們領略到雲南高原迤邐的自然風光、壯闊的曆史畫捲、斑斕的民族風俗、悠閑的田園場景、優美的詩情畫意、神聖的宗教氛圍、深邃的思想境界。
  國友以方國瑜先生“中國曆史發展的整體性”為指導,論述雲南農業發展史。方國瑜先生在1962年4月提齣“中國曆史發展的整體性”。方國瑜先生“整體性”的基本原則就是,中國曆史發展是一個整體,古今是一個整體,中原與四裔(邊疆)是一個整體,經濟與文化是一個整體。國友將這個理論運用到雲南農業發展史的研究中,提齣雲南農業是中國農業的一部分,雲南農業與中國農業是一個整體。雲南農業隨中國農業整體發展而發展,雲南農業的發展又豐富充實瞭中國農業的發展。農業與手工業、商業、礦業、林業、牧業是一個整體,農業與社會是一個整體,農業與經濟文化是一個整體。農業在整體中發展,農業的發展又促進瞭中國曆史發展的整體性。體現瞭方國瑜先生“不淹沒前人,要勝過前人”的治學精神,嚮前人學習,繼承前人的優秀成果,在前人的基礎上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
  作為一個農業為主的高原省份,無論是科學工作者,還是教育工作者;無論是政治傢,還是企業傢;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無論是乾部,還是群眾,都急需得到一本論述雲南農業發展的史書。讀者期待盼望這樣一部書已經十分長久,並非不知道農業史的著作對於今天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有十分重要的藉鑒意義,隻是這是一件十分睏難的工作,需要深厚的曆史積纍、廣博的農業知識,更需要敏銳的科學智慧,沒有紮實的史學功底、沒有堅實的科學基礎,談何容易!所以在雲南地方史的書林中長期闕如。現在,國友經過十數年的努力,滿足瞭社會各界對雲南農業史的渴求。這是令人敬佩、令人振奮、令人鼓舞的學術成就。我們由衷感謝國友的獨闢蹊徑之功。
  這部書立足學術前沿,注重多學科的交叉融閤,詳細占有史料,認真鑒彆史料,善於運用史料,實事求是,嚴謹認真,力求對雲南農業發展的曆史作齣準確允當的論述、分析、概括。
  這部書立足現實,迴顧曆史,麵嚮未來。研究曆史不是發思古之幽情,而是迴顧曆史,總結經驗,以史為鑒,為今天的農業發展提供曆史資源。農業在當今雲南依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雲南曆史發展昭示我們,農業是雲南發展的基礎。農業興,百業旺;農業衰,百業敗。沒有農業,民眾無以為生,社會無以為穩。在城市化不斷掀起高潮的當下,農村已齣現衰敗的苗頭,值得我們高度警覺。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友《雲南農業社會變遷史》的問世,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社會價值與現實意義。
  《雲南農業社會變遷史》在史料處理上,在方法論上,在學術觀點上,在理論分析上都深具特色。史學界的學者,必能從這一部深入而翔實的著作中領略到許多新知,體悟到更多觀念,認識到眾多問題。從事領導工作的乾部,必將從這一部農業史中,得到治理雲南的參考,避免工作中的盲目,為雲南農業的新發展做齣新貢獻。從事農業的科技工作者與人文學者,必會從這一部書中,提高自信心,更具創新的理想,為自己從事的農業工作創造齣一番新的事業。對於一般讀者而言,這一部書必使大傢開闊眼界、增益新知,得到啓示,受到鼓舞。國友的這本《雲南農業社會變遷史》,正是專傢、領導、民眾閱讀後都會得益的好書。
  1978年,方國瑜先生領導雲南大學雲南地方史研究室的同仁製定瞭八年規劃,提齣要編寫農業史等“專史”。可是將近四十年過去,方國瑜先生規劃的“專史”,還有大半沒有完成。國友的《雲南農業社會變遷史》的問世,完成瞭方國瑜先生的遺願。如果方國瑜先生九泉有知,當倍感欣慰。我們也可以無愧地說,方國瑜先生開創的雲南地方史研究的事業後繼有人,薪火相傳,繼長增高。
  國友自從1982年進入雲南大學曆史係求學以來,就以雲南地方史為研究方嚮。他在西南聯大史、滇港貿易史、昆明城市史、雲南文化史、雲南民族史諸方麵多有建樹,齣版《流變與傳承:雲南地方文化史論》等著作,得到學術界贊譽。他擔任雲南省社會科學聯閤會《學術探索》雜誌常務副主編多年,將一個初創的地方性社會科學刊物,辦得風生水起,為學術界同聲贊譽,在國內外産生巨大影響。《學術探索》在培養青年學者方麵其功甚偉,為雲南學術發展做齣的貢獻,有口皆碑。
  國友到雲南農業大學執教後,在農業大學的社會科學的學科建設上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努力做到盡善盡美。他的《雲南農業社會變遷史》就是為雲南農業大學學科建設與人纔培養,苦心孤詣的創造性成果。中共雲南農業大學黨委書記張海翔教授稱贊國友是不隨波逐流、有獨到見解,有責任敢擔當的學者、教師、專傢。
  國友刻苦勤奮,踏實認真,嚴謹剛毅,德纔兼備,膽識俱佳。因此,他能夠在學術上堅持不懈、精進不停,創新不斷。
雲南農業社會變遷史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雲南農業社會變遷史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雲南農業社會變遷史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雲南農業社會變遷史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雲南農業社會變遷史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