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热工基础(第三版)》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在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基础上,总结近几年教学改革经验修订而成的。
《热工基础(第三版)》是综合性热工技术理论基础教材,分为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两篇。工程热力学篇主要介绍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常用工质的热物理性质、基本热力过程与典型热力循环分析及提高循环效率的途径;传热学篇主要介绍导热、对流换热、辐射换热的基本规律、求解方法以及控制(强化或削弱)热量传递过程的技术措施,换热器的热计算方法。
热工基础知识是工科各类专业人才工程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热工基础(第三版)》对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的内容进行了精选,力求做到传统的经典内容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相结合,并选编了适量的密切联系工程实际的例题、思考题及习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满足多媒体教学的需求,《热工基础(第三版)》还配套了多媒体课件。
《热工基础(第三版)》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非能源动力类各专业48-64学时热工基础、热工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主要符号
绪论
0-1 能量与能源
0-2 热工基础的研究内容
第一篇 工程热力学
第一章 基本概念
1-1 热力系统
1-2 平衡状态与状态参数
1-3 状态方程与状态参数坐标图
1-4 准平衡过程与可逆过程
1-5 功量与热量
思考题
习题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2-1 热力系统的储存能
2-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
2-3 闭口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
2-4 开口系统的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
2-5 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的应用
思考题
习题
第三章 理想气体的性质与热力过程
3-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3-2 理想气体的热容、热力学能、焓和熵
3-3 理想混合气体
3-4 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
*3-5 气体压缩
*3-6 气体在喷管中的流动
*3-7 绝热滞止
思考题
习题”
第四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4-1 自发过程的方向性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
4-2 卡诺循环与卡诺定理
4-3 熵
*4-4 炯
思考题
习题
第五章 水蒸气与湿空气
5-1 水蒸气的产生过程
5-2 水蒸气的状态参数
5-3 水蒸气的基本热力过程
5-4 湿空气的性质
5-5 湿空气的基本热力过程
*5-6 干湿球温度计
思考题
习题
第六章 动力装置循环
6-1 蒸汽动力装置循环
6-2 活塞式内燃机循环
*6-3 燃气轮机装置的理想循环
思考题
习题
第七章 制冷装置循环
7-1 空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7-2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7-3 吸收式制冷循环
*7-4 热泵
思考题
习题
第二篇 传热学
第八章 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
8-1 热传导
8-2 热对流
8-3 热辐射
8-4 传热过程简介
思考题
习题
第九章 导热
9-1 导热理论基础
9-2 稳态导热
9-3 非稳态导热
*9-4 导热问题的数值解法基础
思考题
习题
第十章 对流换热
10-1 概述
10-2 对流换热的数学描述
10-3 外掠等壁温平板层流换热分析解简介
10-4 对流换热的实验研究方法
10-5 单相流体强迫对流换热特征数关联式
10-6 自然对流换热
*10-7 凝结与沸腾换热
思考题
习题
第十一章 辐射换热
11-1 热辐射的基本概念
11-2 黑体辐射的基本定律
11-3 实际物体的辐射特性,基尔霍夫定律
11-4 辐射换热的计算方法
11-5 遮热板原理
*11-6 太阳辐射
思考题
习题
第十二章 传热过程与换热器
12-1 传热过程
12-2 换热器
12-3 传热的强化与削弱
思考题
习题
附录
附表1 常用单位换算
附表2 常用气体的平均比定压热容
附表3 常用气体的平均比定容热容
附表4 空气的热力性质
附表5 饱和水与饱和水蒸气的热力性质(按温度排列)
附表6 饱和水与饱和水蒸气的热力性质(按压力排列)
附表7 未饱和水与过热水蒸气的热力性质”
附表8 氨(NH3)饱和液与饱和蒸气的热力性质
附表9 氟利昂12(CCl2F2)饱和液与饱和蒸气的热力性质
附表10 氟利昂134a饱和液与饱和蒸气的热力性质(按温度排列)
附表11 氟利昂134a饱和液与饱和蒸气的热力性质(按压力排列)
附表12 氟利昂134a过热蒸气的热力性质(按温度排列)
附表13 金属材料的密度、比热容和热导率
附表14 保温、建筑及其他材料的密度和热导率
附表15 几种保温、耐火材料的热导率与温度的关系
附表16 干空气的热物理性质(p=1013 25×105Pa)
附表17 大气压力(p=1013 25×105Pa)下烟气的热物理性质
附表18 饱和水的热物理性质
附表19 干饱和水蒸气的热物理性质
附表20 几种饱和液体的热物理性质
附表21 一些气体的摩尔质量、气体常数、低压下的比热容和摩尔热容
附表22 大气压力(p=1013 25×105Pa)下过热水蒸气的热物理性质
附图 湿空气的h-d图(压力p=01 MPa)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本书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在第一版(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竹中“热工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项目的研究成果)和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基础上,总结清华大学近年来热工课程教学经验修订而成的,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已有的热工基础、热工学、工程热力学及传热学教材和国内外有关文献[1-48]。
本书在结构上仍然保持了传统的热工基础教材的内容体系,分为工程热力学篇与传热学篇,但根据现代工程与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在第二版的基础上适当拓宽了传热学篇,增加了导热的数值解法基础、热管的工作原理、太阳辐射等内容,使传热学篇和工程热力学篇在篇幅上大体相同。
构成热工基础理论的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是伴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热能的利用、热机的发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热工基础的基本内容,尤其是工程热力学篇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的论述都是以热能利用、热机工作原理为背景展开的。但随着现代工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热科学已深入到热能动力之外的机械、冶金、化工、环境、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工程、航空航天及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为解决这些领域中与热现象有关的技术难题发挥着重要作用。热现象的有关知识是现代工程技术人才必备的技术基础知识,是21世纪工科各类专业人才工程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使本书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一方面,对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的内容加以精选,力求做到传统的经典内容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相结合,对基本概念、基本定律的阐述力求严谨、精练、准确,并突出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的宏观研究方法与工程应用;另一方面,为了拓宽本书的专业面和适用性,加强了热工基础理论的一般性、普适性的论述,在精心选择例题进行示范性分析的同时选编了适量的密切联系工程实际的思考题和习题,用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适当地扩大了例题、思考题及习题的专业范围,力求使本书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适应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本书在章节安排上与第二版基本相同,仅对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加强了论述的科学性、严谨性。此外,为了满足多媒体教学的需求,本书配套了多媒体课件。该课件摘录了本书的重点内容,并按章节、教学顺序进行了编辑,目的是为使用本教材进行教学的教师提供一个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平台,他们可以在此基础上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进一步编排教学内容,可以节约大量文字、公式的录入时间,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辅导材料。
本书采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非能源动力类各专业48~64学时热工基础、热工学课程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由于本书在结构上分为相对独立的工程热力学篇和传热学篇,所以也可作为低学时(如32学时)工程热力学或传热学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本书是为满足64学时热工基础课程教学需要编写的,对于低学时热工基础课程,打*号的内容可根据教学要求自行选择。
本书第一版由清华大学张学学、李桂馥合编。第二版的修订工作及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由张学学、史琳承担。第三版的修订工作由张学学完成。张学学担任全书的主编。
本书第一、二版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杨玉顺教授和天津大学赵镇南教授审阅,第三版由北京科技大学冯俊小教授审阅,他们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本书的质量得到保证;在书稿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清华大学及兄弟院校热工界许多老师的关心和帮助。本书获得清华大学名优教材立项资助。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4年10月于清华大学
热工基础(第三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