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教材以动力电池在电动车辆上应用的外特性介绍为基础,重点介绍动力电池系统匹配、动力电池测试方法、动力电池管理系统设计、动力电池成组应用理论、动力电池充电方法等与电动车辆设计和应用相关的内容。突出电动汽车电池成组理论、动力电池管理技术方面的科研成果和理论,用于指导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学习、了解动力电池及其应用技术。本书同时也可供从事车用电池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和使用人员参考,也可供相关领域如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行业人员参考。
目录
序
第2 版前言
第1 版前言
第1 章 动力电池及其驱动的
电动车辆 1
1. 1 动力电池及电动车辆发展简史 1
1. 2 国内外动力电池技术现状 4
1. 3 动力电池驱动的车辆类型 7
1. 4 动力电池及电动汽车发展趋势 12
第2 章 动力电池的基本概念 13
2. 1 蓄电池分类 13
2. 2 化学能电能转换基本原理 14
2. 3 电池的基本构成 14
2. 4 电池及电池组 15
2. 5 电池的基本参数 16
2. 6 充、放电方法 26
2. 7 常见电池故障 31
第3 章 车辆对动力电池的要求 33
3. 1 电动车辆驱动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33
3. 2 动力电池的能量和功率需求 34
3. 3 动力电池评价参数 36
3. 4 动力电池评价方法 38
第4 章 动力电池测试 41
4. 1 动力电池基本测试原理与方法 41
4. 2 动力电池基本测试评价 45
4. 3 典型的测试设备 49
第5 章 铅酸动力电池 53
5. 1 概述 53
5. 2 铅酸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53
5. 3 铅酸电池的板栅合金 55
5. 4 铅酸电池的电解液 56
5. 5 铅酸电池的活性物质 57
5. 6 铅酸电池的隔板 57
5. 7 铅酸电池的性能 58
5. 8 废旧铅酸电池的回收利用 62
第6 章 碱性动力电池 63
6. 1 概述 63
6. 2 镍镉电池 63
6. 3 镍氢电池 64
6. 4 碱性动力电池的应用 71
第7 章 锂离子动力电池 73
7. 1 概述 73
7. 2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工作原理 74
7. 3 正极材料 75
7. 4 负极材料 79
7. 5 锂离子电池的失效机理 80
7. 6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性能 81
7. 7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应用 90
第8 章 其他电池 92
8. 1 金属空气电池 92
8. 2 钠硫电池 100
8. 3 锂硫电池 103
8. 4 Zebra 电池 104
8. 5 飞轮电池 107
8. 6 太阳能电池 108
8. 7 超级电容器 111
8. 8 燃料电池 115
第9 章 动力电池应用理论 121
9. 1 动力电池一致性 121
9. 2 动力电池组使用寿命 134
9. 3 动力电池状态估计 144
9. 4 温度场设计方法 155
第10 章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 162
10. 1 基本构成和功能 162
10. 2 数据采集方法 163
10. 3 电量管理系统 169
10. 4 均衡管理系统 173
10. 5 热管理系统 176
10. 6 电池热失控与热安全管理 179
10. 7 电安全管理系统 181
10. 8 数据通信系统 183
10. 9 电池组的峰值功率预测 185
10. 10 BMS 控制策略 189
10. 11 BMS 系统可靠性设计 191
第11 章 动力电池系统设计及
使用 194
11. 1 电动车辆能耗经济性评价参数 194
11. 2 电池系统与整车的匹配方法 196
11. 3 电池包结构与设计 201
11. 4 电池系统的布置 206
11. 5 动力电池系统充电方法 209
11. 6 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与回收 213
11. 7 动力电池系统设计的发展趋势 214
第12 章 动力电池充电基础设施 217
12. 1 充电机 217
12. 2 充电站 219
参考文献 226
前言/序言
2015 年, 以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被确定为“中国制造2025” 十大重点推动领域之一, 并掀起了电动汽车产业化和商业化应用的热潮。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和规模化应用, 新型动力电池陆续开发并应用, 同时, 动力电池的安全性问题凸显, 促进了动力电池热失控理论和动力电池系统设计技术的深入研究。
本次修订主要优化了教材结构, 精简和更新了第1 章、第5 章、第6 章、第12 章等章节的部分内容, 调整了第9 章和第10 章的顺序和结构, 在部分章节补充了新技术和新进展, 突出了重点和应用性。主要修订内容如下:1. 第2 章, 增加了动力电池的相关概念、动力电池放电方法及常见故障;2. 第3 章, 增加了动力电池评价方法;3. 第4 章, 增加了动力电池基本测试评价;4. 第7 章, 增加了三元材料锂离子电池内容, 并更新了部分内容;5. 第8 章, 增加了一些新型动力电池内容, 如铝空气电池等;6. 第9 章即第1 版中的第10 章, 更新了动力电池一致性的部分内容, 增加了动力电池状态估计的相关理论;7. 第10 章即第1 版中的第9 章, 增加了电池热失控与热安全管理、BMS 系统控制策略及可靠性设计等内容;8. 第11 章, 增加了动力电池系统的布置、动力电池系统设计的发展趋势等内容。
本书由王震坡、孙逢春、刘鹏共同编著, 以刘鹏为主完成了主要内容的补充和修订。
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博士生曲昌辉、张文亮、洪吉超, 硕士生朱敬娜、刘旭泽、樊文韬等协助进行了书稿资料的整理, 在此对他们辛勤的工作表示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 书中若有不妥之处, 恳切希望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
电动车辆动力电池系统及应用技术(第2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